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庆梅 王学东 孟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的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对患者实施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 目的:分析多学科的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对患者实施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及肝功能指标,使用埃德蒙衰弱量表进行干预前后衰弱量表评分,采用贝克绝望量表进行干预前后绝望水平评价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食达到目标进食量70%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7 d恢复评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恢复评分(129.55±14.48)分,高于对照组(101.12±1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自制力、情绪4项指标干预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未来的感觉、对未来的期望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均高于对照组。拟胆碱酯酶(PCHE)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促进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老年 多学科个性化动态营养干预 肝癌术后恢复
下载PDF
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张圣村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以随机信封法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经皮肤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此方案...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以随机信封法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经皮肤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此方案治疗,共84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应用中药灌肠治疗,共84例。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生长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D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均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此外,该组治疗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在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灌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 中药灌肠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DRGs背景下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实践
3
作者 黄旭芳 吴巧红 +4 位作者 毛剑婷 饶巧莹 宋佳 李璟 夏伟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构建肝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三维质量模型,通过访谈、文献资料分析、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 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构建肝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三维质量模型,通过访谈、文献资料分析、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在临床验证其效果。结果研究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临床应用后干预组术中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高热发生率、24 h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护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Ⅲ度及以上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结局,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DRGS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讨温阳化浊法治疗肝癌的实践意义
4
作者 周用 左盼 +3 位作者 罗保平 周亚娜 向楠 胡凯文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1124,共4页
肝癌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的范畴,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临床观察,肝癌的主要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脾肾阳虚,归浊于肝。因此,以“温阳化浊法”为治法,在经方“鳖甲煎丸”的基础上拟定“温阳化浊方”为主方,... 肝癌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的范畴,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临床观察,肝癌的主要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脾肾阳虚,归浊于肝。因此,以“温阳化浊法”为治法,在经方“鳖甲煎丸”的基础上拟定“温阳化浊方”为主方,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脾肾阳虚 归浊于肝 温阳化浊法 温阳化浊方
原文传递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5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1 位作者 柳越冬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癌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肝癌治疗的现状
6
作者 张乐鸣 《现代实用医学》 1994年第2期1-3,共3页
肝癌治疗的现状张乐鸣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世界上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死亡率为10.09/10万人,占男性癌症死因第三位,女性第四位。WHO估计,全球每年有250000人死于肝癌。中国肝癌的年死亡人数约1000... 肝癌治疗的现状张乐鸣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世界上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死亡率为10.09/10万人,占男性癌症死因第三位,女性第四位。WHO估计,全球每年有250000人死于肝癌。中国肝癌的年死亡人数约100000,占全球40%。目前肝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治疗 肝癌病人 肝癌死亡率 肝癌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 亚临床肝癌 肝癌 肝癌 肝血管造影 肝癌临床
下载PDF
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肝癌进展
7
作者 邹金华 王惠 张冬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4,共16页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IMER算法分析SLC1A5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分析SLC1A5联合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构建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株;利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SLC1A5(NC组、si-SLC1A5-1组、si-SLC1A5-2组)的肝癌细胞株;CCK-8增殖实验检测SLC1A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过表达SLCA5稳转株(NC组,SLC1A5过表达组)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体内水平探讨SLC1A5对肝癌增殖的影响;利用共培养体系验证干扰和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SLC1A5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SLC1A5在大多数肿瘤中均显著高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LC1A5高表达与多癌种不良预后相关(P<0.05)。在13个癌种中显示SLC1A5与免疫评分呈正相关,二者相关性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肝癌(LIHC)及甲状腺癌(THCA)中最显著(P<0.05)。多癌种显示SLC1A5与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该相关性在LGG及LIHC中最显著;而在包括肺鳞癌、胰腺癌、胃癌在内的5种肿瘤中,二者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SLC1A5高表达且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水平的患者生存预后最差(P<0.05);SLC1A5与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呈正相关,该相关性在LGG、LIHC中最显著(P<0.05)。不同肝癌细胞株均高表达SLC1A5,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干扰SLC1A5则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体内实验验证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增殖。SLC1A5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标志物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SLC1A5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T细胞分泌IFN-γ。结论SLC1A5与多种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及免疫浸润水平相关;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T细胞功能来促进肝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癌 SLC1A5 M2型巨噬细胞 肝癌 增殖
下载PDF
参芪固本破壁饮片结合督灸治疗肝癌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8
作者 莫小艾 蒋开平 +2 位作者 谢悠青 任健 黄凯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固本破壁饮片结合督灸治疗肝癌癌因性疲乏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癌因性疲乏患者(2020年10月—2023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组6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取睡眠管理、营养指导及运动疗法、心理... 目的观察参芪固本破壁饮片结合督灸治疗肝癌癌因性疲乏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癌因性疲乏患者(2020年10月—2023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组6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取睡眠管理、营养指导及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等常规治疗,中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参芪固本破壁饮片结合督灸治疗,治疗及研究过程中常规组脱落3例,中医组脱落5例,常规组剩余患者57例,中医组剩余患者55例,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疲、气短乏力、自汗、懒言、失眠心悸、头晕眼花等)变化及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分(Piper's Fatigue Scale,PFS)变化,并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估各组患者负面情绪,采取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采取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pitzer Quality of Life Index,SQLI)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采取医院自愿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各组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6%)比常规组患者(84.21%)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疲、气短乏力、自汗、懒言、失眠心悸、头晕眼花等)、PFS评分、HAMA-14评分、HAMD-17、PSQI评分以及SQLI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疲、气短乏力、自汗、懒言、失眠心悸、头晕眼花等)、PFS评分、HAMA-14评分、HAMD-17、PSQI评分以及SQLI评分均明显改善,而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疲、气短乏力、自汗、懒言、失眠心悸、头晕眼花等)、PFS评分、HAMA-14评分、HAMD-17、PSQI评分以及SQLI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3.36%)比常规组患者治疗满意率(84.21%)更高,P<0.05。结论参芪固本破壁饮片结合督灸治疗肝癌癌因性疲乏临床效果甚佳,患者治疗后症状及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满意及认可,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癌因性疲乏 督灸 参芪固本破壁饮片 临床疗效 中医症候积分 负面情绪
原文传递
circ_0044516与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关系
9
作者 翟渊鹏 王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circ_0044516与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取58例肝癌患者术中切除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qRT-PCR法检测circ_0044516、miR-338-3p的相对表达量;分析circ_0044516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 目的:探讨circ_0044516与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取58例肝癌患者术中切除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qRT-PCR法检测circ_0044516、miR-338-3p的相对表达量;分析circ_0044516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rc_0044516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44516与miR-338-3p的靶向调控作用。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分为小干扰circ_0044516(si-circ_0044516)组及其阴性对照(si-NC)组2组,si-circ_0044516+miR-338-3p抑制剂组、si-circ_0044516+抑制剂阴性对照(I-NC)组2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circ_0044516的相对表达量升高,miR-338-3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circ_0044516高表达肝癌患者门静脉侵犯占比高、Edmondson分级增加、TNM分期升高(P<0.05)。circ_0044516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好(P=0.021)。circ_0044516可靶向调控miR-338-3p的表达。干扰circ_0044516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与si-circ_0044516+I-NC组比较,si-circ_0044516+miR-338-3p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升高,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结论:干扰circ_0044516表达可通过促进miR-338-3p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irc_0044516 miR-338-3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指导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
10
作者 吕悦 孟彦娜 +1 位作者 李盼盼 陈英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SWD)指导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肝切除术前接受SWD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并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SWD)指导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肝切除术前接受SWD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并将患者分为低度纤维化组(S0~S2级)与高度纤维化组(S3~S4级),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D对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62例HCC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为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11、13、20及18例。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肝实质剪切波频散随之增加(P<0.05)。Spes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与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5)。高度纤维化组患者PLT水平低于低度纤维化组(P<0.05),且高度纤维化组患者S指数与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高于低度纤维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S指数与剪切波频散值是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剪切波频散值评估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AUC高于S指数(P<0.05),剪切波频散值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截断值为16.25 m/(s·kHz),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5.79%、95.83%。结论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与HC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 肝细胞肝癌 肝纤维化 评估价值
下载PDF
AGGF1促进肝癌细胞血管生成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刘少平 卫银芝 +2 位作者 胡亚华 张海 赵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G-patch和FHA结构域1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 factor with G-patch and FHA domain 1,AGGF1)促进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HepG2肝癌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EC... 目的研究G-patch和FHA结构域1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 factor with G-patch and FHA domain 1,AGGF1)促进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HepG2肝癌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EC)共培养体系,分Lv-control+EC,Lv-AGGF1+EC,Sh-control+EC和Sh-AGGF1+EC四组,观察稳定过表达和敲减AGGF1的HepG2细胞分别对EC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加入VEGFA中和抗体后再次观察Lv-AGGF1+EC组EC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变化;ELISA检测上清VEGF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G2细胞中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AGGF1+EC组VEGFA含量显著升高,EC跨膜数显著增多、管腔形成能力显著增强,加入VEGFA中和抗体后EC跨膜数明显减少、管腔形成能力也明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Sh-AGGF1+EC组VEGFA含量明显减少,EC跨膜数明显减少、管腔形成能力也明显减弱。过表达AGGF1的HepG2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ERK phosphorylation,p-ERK)明显升高,缺氧诱导因子-1ɑ(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ɑ,HIF-1ɑ)和VEGFA的表达上调,而敲减AGGF1后p-ERK明显下降,HIF-1ɑ和VEGFA的表达也下调。结论AGGF1通过激活ERK/HIF-1ɑ通路,上调VEGFA表达,从而促进肝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F1 血管生成 肝癌 ERK VEGFA
下载PDF
中药方加味一贯煎联合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胡利荣 董卫华 +2 位作者 陈海珊 陈新 陈剑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加味一贯煎联合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方加味一贯煎联合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加味一贯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及Karnofsky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百分比、CD4^(+)/CD8^(+)比值及观++察组CD4百分比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百分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一贯煎联合甲苯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加味一贯煎 甲苯磺酸索拉菲尼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常山酮抗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的研究
13
作者 张海燕 李锦硕 +4 位作者 郝森良 邢雁霞 王欣 李加善 闫燕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研究常山酮(Halofuginone, HF)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HF对MHCC-97H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 HF能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 目的 研究常山酮(Halofuginone, HF)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HF对MHCC-97H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 HF能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IC50为0.050±0.0065μmol·L^(-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HF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的细胞克隆团数目和大小明显减少;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表明,随着HF剂量的增大,细胞的相对迁移力显著下降,侵袭细胞数量显著下降。结论 HF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可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酮 肝癌 迁移能力 细胞增殖能力 侵袭能力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崔轶 张丁冉 +1 位作者 胡艳艳 辛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93-295,307,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内毒素水平...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内毒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粪便球杆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CRP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能够减轻肝功能损伤,降低内毒素及CRP水平,降低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微生态制剂 内毒素水平 肝功能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影响程度分析
15
作者 王若帆 吴涯昆 刘袁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7-020,共4页
探究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92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病例,依据奇偶数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纳肝癌介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治疗成效的优劣。结果 经综合比较,... 探究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92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病例,依据奇偶数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纳肝癌介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治疗成效的优劣。结果 经综合比较,研究组在疗效、肝功能恢复、症状缓解时间、生存率提升、复发率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癌介入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展现出更优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效果 肝功能
下载PDF
基于免疫指标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肝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羽玲 解宇晴 +5 位作者 石宛鑫 刘晓利 闫慧文 商子梦 霍光远 杨志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明确甲胎蛋白(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免疫指标与肝癌发病率的关系,构建一种新的肝癌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241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5年肝癌发病率进行分析。将241例患者按3... 目的:明确甲胎蛋白(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免疫指标与肝癌发病率的关系,构建一种新的肝癌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241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5年肝癌发病率进行分析。将241例患者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对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病率的预测价值。结果: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5年肝癌发病率为41.9%,年龄、单核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被筛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预测因子,并基于这6个临床特征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5年肝癌发病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94~0.84),预测价值明显优于1年和3年肝癌发病率预测价值。结论:AFP异常的肝硬化患者5年肝癌发病率较高,其中年龄增长、单核细胞计数增加、碱性磷酸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其危险因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细胞计数增加是其保护因素。纳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等免疫指标的肝癌发生预测模型对肝癌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其长期预测效能优于短期预测效能。临床实践中可动态监测预测模型中这6种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癌前病变 肝癌发生率 甲胎蛋白 免疫指标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姜黄素靶向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刚 鲁猛 +5 位作者 贾洪艳 李洋 张磊 张秋学 李学峰 王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靶向β-联环素/B淋巴细胞淋巴瘤因子9(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随机分为oe-β-Catenin组、oe-BCL9组、oe-β-Catenin-BCL9组、NC组和对照组,其中mimic-β-Catenin转染... 目的:探讨姜黄素靶向β-联环素/B淋巴细胞淋巴瘤因子9(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随机分为oe-β-Catenin组、oe-BCL9组、oe-β-Catenin-BCL9组、NC组和对照组,其中mimic-β-Catenin转染oe-β-Catenin组细胞;mimic-BCL9转染oe-BCL9组细胞;mimic-β-Catenin和mimic-BCL9转染oe-β-Catenin-BCL9组;空载质粒转染NC组细胞;对照组细胞中仅加入等量的转染试剂。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丹酰尸胺(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和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BCL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e-β-Catenin-BCL9组中β-Catenin、BCL9 mRNA表达水平高于NC组和对照组(P<0.05);oe-β-Catenin组中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NC组和对照组(P<0.05);oe-BCL9组中BCL9 mRNA表达水平高于NC组和对照组(P<0.05)。各个时间点中,oe-β-Catenin-BCL9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低于oe-β-Catenin组、oe-BCL9组、NC组和对照组(P<0.05);oe-β-Catenin组和oe-BCL9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低于NC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NC组中可见大量自噬泡,oe-β-Catenin组、oe-BCL9组和oe-β-Catenin-BCL9组中自噬泡较少。oe-β-Catenin-BCL9组的LC3-Ⅰ、LC3-Ⅱ、P6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oe-β-Catenin组、oe-BCL9组、NC组和对照组(P<0.05);oe-β-Catenin组和oe-BCL9组的LC3-Ⅰ、LC3-Ⅱ、P62的表达水平低于NC组和对照组(P<0.05)。oe-β-Catenin-BCL9组的β-Catenin、BCL9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oe-β-Catenin组、oe-BCL9组、NC组和对照组(P<0.05);oe-β-Catenin组和oe-BCL9组的β-Catenin、BCL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靶向抑制肝癌细胞中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从而起到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可以调控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促使肝癌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癌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β-联环素
下载PDF
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研究
18
作者 张华 钟焕辉 +5 位作者 旷艳春 顾晖 洪勇 徐化交 陈勉 刘海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观察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7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LH)治疗。术后,在对照组应... 目的观察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7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LH)治疗。术后,在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输入,在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输入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6.7±2.2)min和(19.3±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1.2±2.7)min和(23.8±3.1)min,P<0.05】;在术后24 h和48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6±0.3)分和(1.0±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0.4)分和(1.9±0.3)分,P<0.05】;在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NPY、SP和5-HT水平分别为(41.8±8.6)pg/mL、(52.5±10.4)pg/mL和(0.4±0.1)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4.4±10.7)pg/mL、(79.5±13.8)pg/mL和(0.5±0.1)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Cor、CA和ACTH水平分别为(211.5±29.0)nmol/L、(216.6±29.7)pg/mL和(6.6±1.3)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5.6±25.8)nmol/L、(240.7±26.3)pg/mL和(8.4±1.5)pg/mL,P<0.05】。结论在LH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自控镇痛效果好,可能与抑制了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布托啡诺 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下调HMGB1、自噬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19
作者 杨丽敏 李山林 王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982-987,共6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抗肝癌机制。【方法】将H22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仅更换新鲜培养液)及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相应干预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观...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抗肝癌机制。【方法】将H22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仅更换新鲜培养液)及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相应干预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相应检测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自噬相关基因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Ⅱ/Ⅰ)、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62(p62)mRN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侵袭细胞数和自噬小体数减少,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MGB1、LC3-Ⅱ/Ⅰ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下调HMGB1表达及自噬水平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肝癌 HMGB1 自噬 增殖 侵袭 H22细胞
原文传递
核苷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及肝癌发生率的影响
20
作者 闪海霞 孙春伟 +4 位作者 阎道博 夏盼盼 司倩楠 刘正 马慧利 《癌症进展》 2025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及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8例,行核苷类药物+聚乙二醇干...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及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8例,行核苷类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脏硬度值及肝癌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HBsAg水平和HBV-DNA载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ALT、AST、HBsAg水平和HBV-DNA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和肝脏硬度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和肝脏硬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肝功能指标、HBV-DNA载量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肝脏硬度值,并且降低肝癌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