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袁劲松 赵志伟 盛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于肝硬化退变结节以及小肝癌诊断、见表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例共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以及15例共26个小肝癌(SHCC)患者的MRI图像作为研究资料,对33例患者的MRI图...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于肝硬化退变结节以及小肝癌诊断、见表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例共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以及15例共26个小肝癌(SHCC)患者的MRI图像作为研究资料,对33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例24个DN患者中,4个在同反相位T1WI上呈现等信号,比例是16.67%,其余20个呈稍高信号,比例为83.33%;在15例26个SHCC患者中,6个(23.08%)在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另有20个(76.92%)在同、反相位Tl 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DN组患者的24个结节均呈现低信号,而SHCC组的26个结节中,24个呈现不均匀等信号、稍高信号或高信号,所占比例是92.31%,仅2个在T2WI上呈现低信号,比例为7.69%。在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中,发现DN组中14例患者的15个DN是呈缓升速降型的,比例为93.33%,其中13个DN可发现不规则网状纤维隔强化,比例86.67%,仅1个DN呈假包膜样强化;SHCC组中14例患者24个SHCC是呈速升速降型的,比例为92.31%,其中包膜强化有17个,比例为70.83%。结论高场强的MRI能够有效的凸显肝硬化患者退变结节和早期小肝癌的相关特征,从而做出诊断和见表诊断,帮助临床提高诊断率,从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MRI 肝硬化退结节 小肝癌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进 何伯圣 +2 位作者 徐小虎 李宏 吴鹤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0期1615-1617,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40例(退变结节50个),以及同期小肝癌患者36例(小肝癌结节50个),对两组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变结节组在T1W1呈高信号的有6例,占12%,在T1W... 目的探讨高强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40例(退变结节50个),以及同期小肝癌患者36例(小肝癌结节50个),对两组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变结节组在T1W1呈高信号的有6例,占12%,在T1W1呈等信号的有44例,占88%。小肝癌组在T1W1呈等信号的有8例,占16%;在T1W1呈低或等信号的有42例,占84%。两组同、反相位比较,在退变结节组有10个结节在同、反相位T1W1呈等信号,占20%,其余80%的呈稍高信号。小肝癌组中12个结节同相位T1W1呈稍高信号,占24%,其中7个结节反相位T1W1呈低信号,38个结节同、反相位呈等或低信号,占76%。两组患者在T2W1的表现,退变结节组的50个结节全部呈低信号;而在小肝癌组中,50个结节46个结节呈稍高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占92%,仅4个结节呈低信号,占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T2WI抑脂比较显示,退变结节组的50个结节全部呈低信号,而在小肝癌组中,50个结节46个结节呈稍高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占92%,仅4个结节呈低信号,占8%。两组Gd-DTPA动态三期增强扫描显示退变结节组多数结节呈现缓升速降,而小肝癌组大多呈现速升速降。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综合不同信号影像的表现及增强扫描的特点,可以有效区分大部分退变结节与小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MRI 肝硬化退结节 小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T磁共振动态配准技术灌注成像在识别肝硬化结节恶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I)动态配准技术(DynaVIBE)灌注成像(PWI)在识别肝硬化结节恶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拟行手术治疗且经常规MRI检查存在可疑肝硬化结节恶变的30例患者,均作DynaVIBEPWI扫描,...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I)动态配准技术(DynaVIBE)灌注成像(PWI)在识别肝硬化结节恶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拟行手术治疗且经常规MRI检查存在可疑肝硬化结节恶变的30例患者,均作DynaVIBEP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癌结节血流量(BF)为(330.15±98.36)ml·min^-1·ml^-1、血容量(BV)为(30.45±14.26)ml/min、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10.33±50.46)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0.52±0.11)均高于肝硬化结节f(149.0l4-73.12)ml·min^-1·ml^-1、(17.66±6.84)ml/min、(65.71±21.55)ml·min^-1·ml^-1、(0.26±0.05)]与不典型增生结节[(211.54±90.25)ml·min^-1·ml^-1、(25.33±15.32)ml/min、(145.21±30.64)ml·min^-1·ml^-1、(0.444-0.06)1(P〈0.05),不典型增生结节上述各参数高于肝硬化结节;同时癌结节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7.46±1.79)s、(25.224-1.75)s]快于肝硬化结节[(10.24±4.76)s、(39.55±1.66)s]与不典型增生结节[(8.71±2.11)8、(35.86±1.38)s](P〈0.05),而不典型增生结节MTT、TTP快于肝硬化结节(P〈0.05)。结论PWI可直接反映肝硬化结节血流灌注情况,为良恶性肝硬化结节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PWI 肝硬化结节恶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超声、CT、MRI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丽娟 关鉴 王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超声、CT、MRI的诊断准确性及图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超声、CT、MRI诊断及病理检查。比较三种影像学肝硬化结节恶变诊断结果、准确... 目的探讨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超声、CT、MRI的诊断准确性及图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超声、CT、MRI诊断及病理检查。比较三种影像学肝硬化结节恶变诊断结果、准确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三种影像学诊断肝硬化结节恶变阳性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分别是MRI、CT、超声。三种影像学恶变肝硬化结节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RI、CT、超声。三种影像学恶变肝硬化结节漏诊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是超声、CT、MRI。超声恶变结节中60.71%低回声,20.24%高回声,19.05%等回声。73.81%肝硬化恶变结节图像为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晰。6.00%恶变结节周边伴有声晕或侧方声影,见彩色血流,其中33.33%恶变结节后方回声增强出现"中心高,四周低"的回声特征。CT肝硬化恶变结节中有79.57%占位为高密度,等密度8.60%,周围稍高密度9.68%,中心低密度2.15%。增强扫描发现动脉期肝内结节无明显增强,境界清楚。门脉期肝内结节与肝实质同步强化,境界模糊。MRI硬化恶变结节中有14.58%TiWI高信号,等信号31.58%,低信号50.00%。T2WI高信号88.60%,等信号3.51%,低信号7.90%。动态增强扫描"快进快出"81.58%,"快进慢出"9.65%,持续强化病灶8.78%。结论超声、CT、MRI均能检出肝硬化恶变结节,其中MRI检出率、准确率较高,漏诊少,建议使用MRI诊断肝硬化结节恶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结节恶 超声 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奎 齐振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97-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湖北省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退变结节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肝硬化组、小肝癌19例(24个病灶)为小肝癌组,所有患者实施高场强MRI检...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湖北省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退变结节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肝硬化组、小肝癌19例(24个病灶)为小肝癌组,所有患者实施高场强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测后影像学图像及患者T1WI、T2WI、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信号状况。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病灶直径大于小肝癌组(P=0.037)。肝硬化组患者网状纤维隔强化病灶检出率高于小肝癌组,假包膜样强化病灶检出率低于小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T1WI稍高信号、等信号呈现率高于小肝癌组,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呈现率低于小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T2WI低信号呈现率高于小肝癌组,T2WI等信号、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呈现率低于小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中检出缓升速降型病灶23个,占92.0%。小肝癌组患者检出速升速降型病灶21个,占87.5%。结论高场强MRI检测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患者信号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可有效辅助疾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退结节 小肝癌 高场强MRI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CT、MRI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巍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6期36-37,共2页
目的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CT、MRI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CT、MRI检查,分析肝硬化结节恶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 目的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CT、MRI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CT、MRI检查,分析肝硬化结节恶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结果 60例肝硬化结节中有87个恶性结节,长径为0.23~2.84 cm。CT+MRI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多层螺旋CT、MRI,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诊断肝硬化结节恶变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于肝硬化结节恶变诊断中,可提高诊断效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实践基础,为后续的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可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肝硬化结节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高场强MRI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崔 王俊辉 常彦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5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在肝硬化退变结节(DN)与小肝癌(sH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纳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DN者18例24个病灶,sHCG者15例26个病灶,分别对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个DN病灶中,有4个在...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在肝硬化退变结节(DN)与小肝癌(sH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纳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DN者18例24个病灶,sHCG者15例26个病灶,分别对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个DN病灶中,有4个在同、反相位T1WI上呈现等信号,其余20个则呈现稍高信号;26个sHCC病灶中,有6个在同相位T1WI上呈现稍高信号,其中3个在反相位T1WI上呈现低信号,19个在同、反相位T1WI上均呈现为等-低信号。抑脂T2WI:DN者24个病灶均呈现低信号,sHCG者26个病灶中有24个呈现稍高或不均等-高信号,2个呈现为低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DN者有14例15个病灶接受检查,其中14个呈现缓升速降型;sHCG者有14例24个病灶接受检查,其中19个呈现速升速降型。sHCG中有17个病灶出现包膜强化,DN中有13个病灶呈现不规则纤细网状纤维隔强化。结论:高场强MRI在鉴别诊断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方面具有较为准确,通过高场强MRI不同序列以及动态增强像特点,可以分辨大多数的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MRI 肝硬化退结节 小肝癌 诊断 鉴别 价值
下载PDF
肝硬化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8
作者 姜晓静 石艳玲 李振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3期157-158,169,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肝硬化退变结节(DN)及小肝细胞癌(S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CC患者起初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随后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20例患者共检出SHCC病灶28个,在平扫CT像上,21个病灶呈略低...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肝硬化退变结节(DN)及小肝细胞癌(S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CC患者起初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随后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20例患者共检出SHCC病灶28个,在平扫CT像上,21个病灶呈略低密度,7个病灶接近于等密度而未显示;于增强扫描动脉期,18个病灶呈轻或中度强化,3个病灶呈低密度,其余7个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的6个出现强化。CT检出病灶直径介于0.8~2.0cm。DSA显示27个肿瘤血管丰富,仅1个未见肿瘤染色。分化较好的SHCC与高度变异性DN的血供状况无明显差别。结论CT增强扫描对SHCC有极高的诊断准确性,它可作为临床可疑SHCC患者的常规检查,一经发现动脉供血结节,若患者肝功能好,则应尽早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肝细胞癌 肝硬化退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肝硬化恶性变超声诊断
9
作者 董玉宏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8期938-938,共1页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对部分肝硬化患者恶性变引起充分的重视。方法:患者空腹,暴露检查部位,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坐位。在肝区作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结果:肝炎所致的217例典型肝硬化中发现恶性变9例,占4%。结论:肝硬化患...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对部分肝硬化患者恶性变引起充分的重视。方法:患者空腹,暴露检查部位,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坐位。在肝区作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结果:肝炎所致的217例典型肝硬化中发现恶性变9例,占4%。结论:肝硬化患者可发生恶性变,可见强回声型、混合回声型、低回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超声
下载PDF
超声、CT、MRI在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
10
作者 库登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8期139-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CT、MRI在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疑似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将进行超声、CT及MRI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 目的:比较超声、CT、MRI在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疑似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将进行超声、CT及MRI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式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各自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纳入的71例疑似患者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中共计有69例确诊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MRI诊断阳性检出率为92.96%,CT阳性检出率为85.92%,超声阳性检出率为87.32%。MRI诊断效能优于CT诊断与超声诊断,但三种诊断方式诊断效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诊断方式对肝硬化结节恶变阳性检出率结果由高到低对应为MRI、超声、CT,对应检出结节平均直径大小也呈依次递减显示。MRI的T_(1)WI中以低信号表现居多,共计66枚(50.56%),T_(2)WI中以高信号居多,共计99枚(77.34%),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快进快出”103枚(80.47%),“快进慢出”13枚(10.16%),持续强化病灶12枚(9.38%)。CT诊断中以高密度占位居多,共计88枚(85.44%)。超声诊断中以低回声为主,共计61枚(68.54%)。结论:超声、CT、MRI三者均能够检出肝硬化结节恶变,其中,MRI诊断效能最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结节恶 超声诊断 CT诊断 MRI诊断 诊断效果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敏 张大鵾 +2 位作者 王瑞芳 李文秀 刘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3期6502-6504,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3例,均采取超声检查,观察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83例随访发现,出现肝硬化伴增生性结节患者演变小肝... 目的:研究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3例,均采取超声检查,观察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83例随访发现,出现肝硬化伴增生性结节患者演变小肝癌21例。增生性结节患者的增生性结节直径与小肝癌患者肿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结节患者的回声情况与小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随访发现,结节由112个增加至126个,结节数量增加。肝硬化结节14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成功13例,失败1例,病理诊断肝硬化结节患者9例,肝癌患者3例,与超声的检查结果相同。结论: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的筛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早期提供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帮助医师做出诊断,及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硬化结节恶筛查 诊断 价值
原文传递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曾芬 李桂萍 +3 位作者 刘文斌 颜琳 王云华 贺英群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3-25,共3页
为了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问题,对20例住院和门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电活动地形图(BEAM),脑诱发电位(VEP-P,BAEP,SEP)和韦氏成套记忆测验的综合检查.结果显示,上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某项... 为了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问题,对20例住院和门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电活动地形图(BEAM),脑诱发电位(VEP-P,BAEP,SEP)和韦氏成套记忆测验的综合检查.结果显示,上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某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其中一项检测指标异常可视为SHE;检测异常指标越多提示SHE程度越重;多项检测指标全部异常,常提示重度SHE,可预示这类病人不论有无诱因,近期可随时发生临床肝性脑病.在SHE的3项检测方法中,脑诱发电位可为SHE的首选和重要检测手段,BEAM也不失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同时有必要考虑SHE的诊断应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变 肝性脑病 脑电活动地形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