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也被称为肝小静脉闭塞病,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阻塞和肝小静脉闭塞纤维化的肝脏血管性疾病。本文系统阐述了HSOS的认识过程和命名演变、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也被称为肝小静脉闭塞病,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阻塞和肝小静脉闭塞纤维化的肝脏血管性疾病。本文系统阐述了HSOS的认识过程和命名演变、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HSOS可发生于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清髓处理、放射/化学治疗和摄入含吡咯生物碱药物的人群,常见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胀痛、腹水、黄疸、肝大等。针对不同病因,HSOS的诊断标准也不相同,需要与其他药物性肝病、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等疾病相鉴别。去纤苷和低分子肝素分别对造血干细胞和吡咯生物碱相关的HSOS具有治疗作用,奥沙利铂化疗导致的HSOS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奥沙利铂
下载PDF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
2
作者 诸葛宇征 《肝脏》 2024年第1期29-30,共2页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tion,INCPH)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其发生相关的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另外,一些药物,...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tion,INCPH)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其发生相关的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另外,一些药物,如化疗药奥沙利铂、一些免疫抑制剂和抗病毒药也与INCPH的发病率增加有关。然而,晚近的研究发现,以往定义的INCPH只是一类血管性肝脏疾病中的一部分发展到明显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这一类血管性肝脏疾病具有相同的组织病理特征,即在汇管区门静脉和肝窦血管的相似病变。因此门静脉肝窦血管病(porto-sinusoidal vascular disease,PSVD)取代了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这一改变深化了我们对血管性肝病的认识,有利于PSVD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本文就此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硬化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门脉肝窦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福亮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门脉肝窦血管病(PSVD)是近年提出的新的疾病命名,是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重要补充,纳入了病理符合但不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状、合并门静脉血栓及合并病毒性肝炎等患者。本文对门脉肝窦血管性疾病的命名、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 门脉肝窦血管病(PSVD)是近年提出的新的疾病命名,是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重要补充,纳入了病理符合但不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状、合并门静脉血栓及合并病毒性肝炎等患者。本文对门脉肝窦血管性疾病的命名、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肝窦血管病 预后 治疗学
下载PDF
吡咯生物碱相关儿童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4
作者 米明冉 宫幼喆 +1 位作者 金萌 钟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573-575,共3页
患儿,男,7岁。主诉“纳差10余天,发现转氨酶升高伴腹部膨隆6 d”入院,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及大量腹水,腹水性质为漏出液;腹部CT检查提示肝密度不均;肝血管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征象,三支肝静脉狭窄,腹水;实验室检查除外感染、免... 患儿,男,7岁。主诉“纳差10余天,发现转氨酶升高伴腹部膨隆6 d”入院,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及大量腹水,腹水性质为漏出液;腹部CT检查提示肝密度不均;肝血管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征象,三支肝静脉狭窄,腹水;实验室检查除外感染、免疫及肿瘤等病因;结合患儿既往有服用土三七史,诊断吡咯生物碱所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予对症及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去纤苷,抗凝治疗2周,复查肝血管超声提示三支肝静脉狭窄,腹水缓解不明显,最终选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术后1周,腹水基本消失。术后随访半年,无腹水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生物碱 腹水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中肝窦内皮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芳 甘强 +1 位作者 储李婧 周卫凤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慢性肝损伤进展至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累积所致,并与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密切相关[1]。LSECs位于肝窦腔与肝细胞之间,正常的LSECs具有窗孔和细胞间的松散连接,内皮下缺... 慢性肝损伤进展至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累积所致,并与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密切相关[1]。LSECs位于肝窦腔与肝细胞之间,正常的LSECs具有窗孔和细胞间的松散连接,内皮下缺少基底膜而使其具有高度通透性,达到快速交换各种大小分子的目的。此外,LSECs具有大量的内吞囊泡,可与枯否细胞结合,降解和再利用免疫复合物及溶酶体酶等大分子物质,构成了体内最强大的清道夫系统。经过门静脉系统以及肠道吸收的各种物质首先作用于第一道防线—LSECs,使其产生持续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LSECs出现窗孔的缺失和内皮下基底膜的形成,这种被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现象是肝纤维化重要的始发因素[2]。ECM由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合成,并被LSECs降解。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受损的LSECs失去其降解能力,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进一步刺激造血干细胞的活化,导致ECM生成和降解失衡并在组织内沉积,促进肝纤维化进展[3]。此外,当肝窦毛细血管化时其通透性降低,各种代谢产物不易进入血液循环,肝细胞缺氧,最终致肝细胞损伤和窦性塌陷,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4]。本文就LSECs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星状细胞 纤维化 信号转导
下载PDF
2410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系统分析
6
作者 胡馨月 文良志 +3 位作者 王斌 魏艳玲 崔红利 陈东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 分析总结2 410例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发表于1980年1月至2022年8月的文献,最终纳入150篇文献,共计2 410例HSO... 目的 分析总结2 410例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发表于1980年1月至2022年8月的文献,最终纳入150篇文献,共计2 410例HSOS患者,分析总结本组HSOS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结果 2 410例HSOS患者主要病因与服用含有吡咯烷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s,PAs)的食物、植物及各种药物如土三七有关。临床表现以腹胀(78.09%)、腹水(45.61%)、腹痛(24.78%)、肝肿大(26.14%)、黄疸(30.77%)多见。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肝脏肿大、不均匀强化且增强后呈“地图状”或斑片状改变、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未显示及下腔静脉受压狭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AST、ALT、GGT及TBIL水平轻至中度升高,ALB和PLT降低。HSOS的治疗方式包括内科保守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抗凝治疗、TIPS分流手术、肝脏移植术等。结论 HSOS好发于男性,病因以服用土三七为主,常有腹胀、腹痛、腹水、肝肿大等突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以对症、抗凝、TIPS和肝移植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病因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 治疗方式
下载PDF
野百合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李玥 张爽 +2 位作者 孙鑫 刘成海 裘福荣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诱导的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HSOS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1次灌胃野百合碱(90 mg·kg^(-1))造模。48h后收集各组...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诱导的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HSOS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1次灌胃野百合碱(90 mg·kg^(-1))造模。48h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浆及肝组织,测定肝脏病理改变、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 H3)蛋白表达、NET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NETs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经野百合碱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肿大,表面明显淤血。HE染色观察到血管壁肿胀、窦周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肝实质细胞坏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LT和ALP水平升高明显(P<0.01),肝脏MPO活力及Cit H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NET的网状结构。此外,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及NET生成的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NET可能在野百合碱诱导的HSOS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肝窦阻塞综合征 野百合碱 大鼠
下载PDF
紫檀芪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雷 蔡海建 +3 位作者 刘邓 陈立建 唐震海 都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索天然的酚类化合物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C57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缺血60 min)模型,并通过灌注和消化法分离原代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 目的探索天然的酚类化合物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C57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缺血60 min)模型,并通过灌注和消化法分离原代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结构;透射电镜(TEM)观察肝窦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扫描电镜(SEM)观察LSECs窗孔的结构;Western blot检测LSECs内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 1,HO-1)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PTE能够改善肝脏缺血性损伤;TEM观察到PTE对肝窦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空白对照组LSECs窗孔数量较多,模型组窗孔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LSECs窗孔数量有所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E能够诱导LSECs中HO-1表达。结论PTE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减轻小鼠肝窦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缺血/再灌注 肝窦内皮细胞 窗孔 扫描电镜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肝窦内纳米粒子特性及其清除率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张家锐 葛丹 +2 位作者 刘洋 马学虎 孙冰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肝脏对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清除严重阻碍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通过数学模型探究纳米粒子在肝窦内的运动特性对其肝脏清除的影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了纳米粒子... 肝脏对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清除严重阻碍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通过数学模型探究纳米粒子在肝窦内的运动特性对其肝脏清除的影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了纳米粒子在仿生小鼠肝窦中的运动。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和肝窦的弯曲程度能够通过改变纳米粒子与窦内细胞的碰撞频率而影响其肝脏清除率;而颗粒密度对粒子运动特性及其肝脏清除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从纳米粒子的运动特性角度出发,为面对肝脏清除的纳米载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进而推进其临床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 纳米粒子 碰撞清除 非牛顿流体 欧拉-拉格朗日法
下载PDF
新生儿期起病的罕见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10
作者 王子鸣 邓英平 +6 位作者 施元美 王来栓 孙松 谢新宝 赵璐 王宏胜 李志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9-994,共6页
患儿,男,1个月14 d,因腹胀2周,加重3 d入院。患儿生后曾有脐炎病史,体格检查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肝脏超声及CT均提示门静脉肝内段及肝脏左中右静脉肝内段不显影、管腔闭塞、... 患儿,男,1个月14 d,因腹胀2周,加重3 d入院。患儿生后曾有脐炎病史,体格检查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肝脏超声及CT均提示门静脉肝内段及肝脏左中右静脉肝内段不显影、管腔闭塞、周边纤维增生,临床诊断为脐炎引发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入院后12 d患儿出现大量血性腹水,继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临床死亡。该文对新生儿期起病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诊断思路及多学科诊疗进行重点描述,并总结肝大、腹水的鉴别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脐炎 腹水 新生儿
下载PDF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的疾病特点与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子豪 诸葛宇征 《肝脏》 202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PSVD)的概念最早于2017年由欧洲肝病学会血管性肝病研究小组提出,是对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INCPH)概念做出的重要补充,但PSVD涵盖范围更广,更便于临床应用。PSV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当伴有门...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PSVD)的概念最早于2017年由欧洲肝病学会血管性肝病研究小组提出,是对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INCPH)概念做出的重要补充,但PSVD涵盖范围更广,更便于临床应用。PSV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当伴有门静脉高压时易与肝硬化患者相混淆,因此提高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完善疾病的诊疗流程对临床医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 门静脉高压 硬化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12
作者 戴伟明 陆伦根 蔡晓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3,共5页
生理情况下,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肝脏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而在肝脏病理损伤条件下,LSEC可通过改变其自身结构即毛细血管化对损伤做出反应,并加重肝损伤。此外,LSEC与肝脏中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其... 生理情况下,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肝脏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而在肝脏病理损伤条件下,LSEC可通过改变其自身结构即毛细血管化对损伤做出反应,并加重肝损伤。此外,LSEC与肝脏中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其中与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细胞——肝星状细胞的交互作用占主体地位。本文主要阐述慢性肝损伤时LSEC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肝窦内皮细胞 星状细胞
下载PDF
肝窦阻塞综合征14例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周荣佳 徐蕙 +2 位作者 王强 吴东 舒慧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2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明确诊断为HSOS的14例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肝功能及转归... 目的 分析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2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明确诊断为HSOS的14例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肝功能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OS患者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腹水(85.71%)、肝肿大(57.14%)、黄疸(50.00%)及肝区疼痛(35.71%)为常见。超声提示10例(71.43%)患者肝脾肿大,7例患者门静脉内径异常。增强CT显示9例(64.29%)肝脏密度不均,1例(7.14%)延迟期肝脏不均匀强化。2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1例提示门静脉增宽,食管胃底静脉轻度曲张,肝损伤表现。胃镜检查提示14例患者均有异常。部分患者出现了肝功能或血常规异常。1例(7.14%)接受肝移植,11例(78.57%)好转,2例(14.29%)无好转。结论 HSOS突出的临床表现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丁燕玲 刘欣欣 +1 位作者 马铭泽 任万华 《医药前沿》 2023年第5期1-4,9,共5页
目的:探讨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22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诊治的57例PA-HSOS患者。根据随访情况分为死亡组(n=17)和存活组(n=4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22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诊治的57例PA-HSOS患者。根据随访情况分为死亡组(n=17)和存活组(n=4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影响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将其与肝脏储备功能(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相比较,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肌酐(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TA联合CR(PTA-CR)可用于预测PA-HSOS患者的临床结局。结论:PTA、CR为PA-HSO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PA-HSOS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建立的PTA-CR模型拟合度较好,可用于临床早期识别潜在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生物碱 肝窦阻塞综合征 预后 菊三七
下载PDF
儿童门脉-肝窦血管病1例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李超 王凤梅 +1 位作者 陈多兆 白兆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87-988,共2页
报道1例儿童门脉—肝窦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门脉—肝窦血管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中远期疗效评价
16
作者 黄乾鑫 张庆桥 +9 位作者 徐浩 魏宁 崔艳峰 刘洪涛 肖晋昌 王文亮 高志康 神斌 顾玉明 祖茂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2-676,共5页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IPS治疗的22例土三七致HSO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13例,极重度3例。记录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IPS治疗的22例土三七致HSO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13例,极重度3例。记录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随访资料,通过多普勒超声及CTA评估TIPS分流道的通畅状态。运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TIPS分流道通畅率。结果22例患者TIPS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全部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32.3±18.3)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由术前(9.1±1.3)分降至术后(7.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8,P<0.05)。2例轻度、4例中度及8例重度患者症状于术后3个月完全消失,5例重度及1例极重度患者症状于术后6个月完全消失,2例极重度患者症状于术后1年完全消失。TIPS分流道1、3、5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100%、93.3%、74.7%。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存活,均无症状进展或复发。结论TIPS治疗土三七致HSOS可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土三七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 存活率
下载PDF
老年肝窦阻塞综合征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丽杰 张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168-172,共5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临床比较少见,常见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或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也可由食用含吡咯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s,P...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临床比较少见,常见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或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也可由食用含吡咯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s,PAs)的植物如土三七而引起。在中国,HSOS病因主要与食用土三七等含吡咯生物碱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制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土三七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生物碱
下载PDF
抗凝治疗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报道
18
作者 陈慧群 白成 +1 位作者 张旭艳 万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罕见病,国内报道多为服用土三七所致。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病情,病死率高。本文通过对1例HSOS患者的诊断分析,应用抗凝药物成...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罕见病,国内报道多为服用土三七所致。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病情,病死率高。本文通过对1例HSOS患者的诊断分析,应用抗凝药物成功治疗的报道,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思路,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土三七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形态改变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月红 郭杞兰 +3 位作者 陈治新 陈运新 张莉娟 王小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1-1505,1531,共6页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组,6只)和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32只)。M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蓖麻油混合液,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组,6只)和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32只)。M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蓖麻油混合液,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2 mL/kg,每周2次,共4周。分别于造模第3天、1周、2周和4周处死大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LSECs)窗孔与基底膜(BM)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SECs表面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成分IV型胶原(Col IV)和层黏连蛋白(LN)的改变。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四氯化碳造模4周早期肝纤维化已形成。肝组织透射电镜显示四氯化碳造模第3天后开始出现LSECs窗孔直径变小及数目减少,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LSECs失窗孔现象逐步严重,至第4周时局部内皮下可见连续的基底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SECs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随着LSECs窗孔数目的减少而逐渐增强;基底膜成分Col IV于造模第2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LN于造模第4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结论:肝纤维化早期大鼠局部肝组织可见典型的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肝窦壁内LN沉积是肝窦毛细血管化时形成连续基底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纤维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窦内皮细胞 基底膜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晨曦 卞勉励 +5 位作者 陈星燃 赵士峰 金欢欢 陈琴 张峰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作为肝脏中比例最高的非实质细胞,其窗孔结构和高内吞清除能力在肝脏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LSECs主要通过发挥抗炎、内吞、分泌促血管生成信号分子和维持HSCs表型...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作为肝脏中比例最高的非实质细胞,其窗孔结构和高内吞清除能力在肝脏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LSECs主要通过发挥抗炎、内吞、分泌促血管生成信号分子和维持HSCs表型等作用,参与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再生、肝纤维化等肝脏病理过程。该文就LSECs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各种病理状态下发挥的不同作用作一综述,旨在通过靶向LSECs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肝窦毛细血管化 非酒精性脂肪 酒精性脂肪 细胞性 再生 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