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鲨鱼肝再生因子对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袁述 李谦 +5 位作者 王秋娟 张静 蔡兴婷 戎晶晶 庞太宇 吴梧桐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7-360,共4页
通过给切除部分肝脏大鼠注射鲨鱼肝再生因子,观察其对肝脏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对大鼠行肝切除术,分别尾静脉注射鲨鱼肝再生因子(SHRF)12,6,3 mg/kg,促肝细胞生长素(HGF 6 mg/kg),生理盐水(0... 通过给切除部分肝脏大鼠注射鲨鱼肝再生因子,观察其对肝脏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对大鼠行肝切除术,分别尾静脉注射鲨鱼肝再生因子(SHRF)12,6,3 mg/kg,促肝细胞生长素(HGF 6 mg/kg),生理盐水(0.3 ml/100 g)术后10 d取肝脏称重及记录。并对各时相点大鼠取血和肝细胞培养。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肝脏重量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给药组和阳性药组血清中AFP及肝细胞中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呈升高趋势,因此SHRF在短期内对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再生因子 切除 肝细胞再生 一氧化氮含量 甲胎蛋白含量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平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关键词 部分切除术 肝细胞再生机制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慢肝合剂促进大鼠肝细胞再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学连 韩业坤 +4 位作者 邢曰利 赵松林 薛艳 胡艳 刘凤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慢肝合剂对肝细胞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给予慢肝合剂,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者对比,同时计算肝指数的变化,采用光镜观察肝脏HE的变化及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 目的观察慢肝合剂对肝细胞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给予慢肝合剂,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者对比,同时计算肝指数的变化,采用光镜观察肝脏HE的变化及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指数、肝脏HE及超微结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慢肝合剂有明显的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剂 肝细胞再生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馨 赵海梅 +5 位作者 邹勇 徐荣 岳海洋 周步高 左铮云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探索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 目的:探索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 d,第8天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 h、12 h、24 h、3 d后处死,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 h再行预防性给药组及治疗性给药3 d。采用流式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及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可显著抑制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并降低Caspase-3表达,提示二至丸有效保护肝脏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 细胞凋亡 二至丸 CASPASE-3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细胞再生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自勤 王要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5,共2页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细胞再生济南军区总医院孙自勤,王要军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生长能力,在人及实验动物,当肝受到损伤后,都可恢复至正常大小。大鼠行部分肝切除术造成肝缺损后,剩余肝叶迅速生长,7~10天恢复至原来大小,并...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细胞再生济南军区总医院孙自勤,王要军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生长能力,在人及实验动物,当肝受到损伤后,都可恢复至正常大小。大鼠行部分肝切除术造成肝缺损后,剩余肝叶迅速生长,7~10天恢复至原来大小,并停止生长[1]。肝对体积缩小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α β 肝细胞再生
下载PDF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和失巢凋亡的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钰 钟锡明 +1 位作者 陈坚 林庚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RL-3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癌细胞PRL-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被抑制,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所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凋亡指数增加,出现明显的DNA条带。结论PRL-3基因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恶性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侵袭 失巢凋亡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肝细胞再生与胶原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岳学强 范锡印 +1 位作者 刘恒兴 韩金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不同时间点肝细胞再生与胶原纤维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每组42只,分别在PH后12 h、1 d、3 d、5 d、7 d和14 d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测肝再生指数、肝...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不同时间点肝细胞再生与胶原纤维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每组42只,分别在PH后12 h、1 d、3 d、5 d、7 d和14 d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测肝再生指数、肝细胞核分裂相和肝组织胶原表达。结果(1)肝再生指数:对照组术后1~5 d迅速升高达峰值,并维持至14 d;肝纤维化组术后1~3 d迅速升高,5~7 d缓慢递增至峰值,术后14 d又略有下降;(2)肝细胞核分裂相:对照组肝细胞核分裂相先增多后减少,术后缓慢增加,术后1 d迅速升高,于术后3 d最高,此后逐步下降。肝纤维化组肝细胞核分裂相较少,肝部分切除后稍有增多,术后3 d最多,而后略有减少并维持到术后14 d;(3)肝组织胶原表达:对照组术后胶原表达缓慢增加,14 d到达峰值;肝纤维化组胶原纤维术后12 h^5 d维持高表达,在术后1 d达峰值,术后5 d迅速下降,14 d降至最低。肝纤维化组各时间点胶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术后1~7 d肝再生达到高峰,肝细胞再生能力较正常大鼠差,胶原表达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部分切除 肝细胞再生 胶原 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对肝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海梅 徐荣 +6 位作者 黄敏芳 王馨 邹勇 岳海洋 左铮云 周步高 刘端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肝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及护肝片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用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7 d后,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葛根素...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肝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及护肝片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用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7 d后,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40 mg/kg灌胃给药,护肝片组给予900 mg/kg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7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并计算CD4/CD8 T淋巴细胞的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3^+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CD3^+、CD8^+、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可调节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促进CD4^+CD25^+T淋巴细胞的升高,从而维持免疫耐受保护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25+T细胞 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
下载PDF
中药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学连 靳艳华 +3 位作者 贲长恩 于世瀛 牛建昭 杨美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 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 ,用中药 2号方进行治疗 ,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西药进行对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 (SDH)、... 目的 :观察中药 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 ,用中药 2号方进行治疗 ,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西药进行对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 (SDH)、5′核苷酸酶 (5′ N )、Mg2 + ATP酶、DNA、肝糖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的变化 ,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中药组 SDH、DNA、肝糖原、PCNA的升高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 :中药 2号方有明显的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2号方 肝细胞再生 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内毒素诱导实验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中肝细胞再生程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国和 王玉梅 +2 位作者 张琳 刘沛 高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3,共2页
目的 :检测再生肝细胞表面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分布状态 ,对肝细胞再生程度作出动态评价。方法 :制备亚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以 PCNA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 :大白鼠术后不同时期 ,AL T、TB水平呈进行... 目的 :检测再生肝细胞表面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分布状态 ,对肝细胞再生程度作出动态评价。方法 :制备亚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以 PCNA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 :大白鼠术后不同时期 ,AL T、TB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术后 2 4h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性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 2 4h(18.8± 11.2 ) % / (30 .7± 16 .8) % (P <0 .0 5 ) ,36 h (7.7± 5 .7) % / (2 8.5± 12 .3) % (P <0 .0 1) ,48h(5 .7±8.9) % / (2 5 .8± 8.9) % (P <0 .0 1) ,72 h(2 .8± 6 .4) % / (15 .6± 7.2 ) % (P <0 .0 1)。结论 :实验性亚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中肝细胞的再生进行性受到抑制 ,可能与机体免疫因素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功能衰竭 肝细胞再生 内毒素 PCNA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再生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贻汉 杨道锋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丝裂原 ,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肝细胞再生是受多因素调控的精细过程 ,而重建肝窦血管网是其前提 ,VEGF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可为重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丝裂原 ,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肝细胞再生是受多因素调控的精细过程 ,而重建肝窦血管网是其前提 ,VEGF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可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再生 治疗 血管网 血管通透性 内皮细胞增殖 调控 特异性 多因素
下载PDF
3种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太平 莫丽儿 梁念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研究3种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人PRL-3酶;通过测定PRL-3酶水解底物DiFMUP中磷酸基团生成DiFMU的荧光强度,探讨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活性... 目的研究3种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人PRL-3酶;通过测定PRL-3酶水解底物DiFMUP中磷酸基团生成DiFMU的荧光强度,探讨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PRL-3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1.80(7.65~15.32,95%CI),19.92(16.18~23.69,95%CI)和26.19(21.18~31.14,95%CI)μmol/L。结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是较强的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 姜黄素类似物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肝细胞再生因子的分离及促肝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才国 彭敏 +2 位作者 姜华 魏善建 宋树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再生因子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筛层析、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和毛细管电泳从人胎肝中分离肝细胞再生因子,采用[3H]TdR参入法观察其对肝源性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肝细胞再生因子显著促进[3H]... 目的研究肝细胞再生因子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筛层析、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和毛细管电泳从人胎肝中分离肝细胞再生因子,采用[3H]TdR参入法观察其对肝源性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肝细胞再生因子显著促进[3H]TdR的参入。结论采用本方法提纯的肝细胞再生因子能有效地促进肝源性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因子 分离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寅斌 陈银溪 +5 位作者 马宇光 刘棣 梁亮 王梦 孙诗雨 张淑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8期1964-1967,共4页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54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鼻腔鼻窦鳞癌组)、36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鼻腔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54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鼻腔鼻窦鳞癌组)、36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鼻腔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其PRL-3蛋白表达阳性率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PRL-3 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分析PRL-3与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鼻腔鼻窦鳞癌组PRL-3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鼻息肉组明显升高(P <0. 05)。与对照组、鼻息肉组相比,PRL-3mRNA在鼻腔鼻窦鳞癌组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 <0. 05)。不同性别、年龄的鼻腔鼻窦鳞癌患者PRL-3蛋白表达阳性率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低分化、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腔鼻窦鳞癌患者PRL-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病理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 <0. 05)。结论 PRL-3高表达于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且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有望成为评估鼻腔鼻窦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细胞表面调节物-损伤素-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再生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云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近些年来,发现了不少影响肝细胞再生的因子和激素。有一种称为损伤素的体液因子被认为与肝损伤后的肝再生关系密切。现提出以细胞表面调节物、损伤素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为核心的肝细胞再生机理。本文就这三种物质与肝细胞再生关系的研究... 近些年来,发现了不少影响肝细胞再生的因子和激素。有一种称为损伤素的体液因子被认为与肝损伤后的肝再生关系密切。现提出以细胞表面调节物、损伤素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为核心的肝细胞再生机理。本文就这三种物质与肝细胞再生关系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 细胞生长因子 调节物 损伤素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安全性及其在肝细胞再生方面的应用潜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雪 明雅南 张岚 《肝脏》 2016年第5期404-407,共4页
2006年,Takahashi等1运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多能性密切相关的基因Oct-4、Sox2、c-Myc及Klf4导入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小鼠尾尖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将其重编程为具有ESCs多能性的细胞.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 多能干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安全性 诱导性 应用 胚胎干细胞 逆转录病毒
下载PDF
肝细胞再生调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杨 韩德五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 细胞周期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酒精中毒患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18
作者 王玉书 李长鹤 +3 位作者 金哲洙 孙文霞 姜美子 朴虎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探讨酒精中毒患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及同位素标记技术对 30例酒精中毒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进行测定。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 探讨酒精中毒患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及同位素标记技术对 30例酒精中毒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进行测定。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者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水平高于慢性酒精中毒 (P <0 0 5 ) ,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为估计酒精中毒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血清 肝细胞再生因子 测定 损伤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肝损伤和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蔓倩 蔡峥 张友祥 《甘肃中医》 2002年第1期81-82,F003,共3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损伤 肝细胞再生 应用
下载PDF
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蛋白的表达
20
作者 曾宪旭 王玉萍 +2 位作者 楚天骄 雷冬梅 党秋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R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7%、80.0%和9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494,P=0.011和0.008)。结论:PRL-3蛋白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浸润癌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