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策略
1
作者 黄艳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7-0170,共4页
分析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两组分组: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2022年2月至2023年1... 分析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两组分组: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检查耗费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血压升高、头晕、皮下淤肿)、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检查耗费时间更少(P<0.05)。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提高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图像质量,减少血压升高、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应用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 检查 全程护理 不良反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不同定位标记物应用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沈宇涵 王冰 +4 位作者 赵堃 武昊 王凇 严昆 杨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65-273,共9页
目的筛选可作为超声可视化肝内定位标记物的材料,分析其指导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肿瘤的效果。方法本实验纳入24种医用材料作为标记物,包括1种气体、18种液体、5种固体材料。体外实验采用超声引导下于离体牛肝内植入可视化定位标记物,... 目的筛选可作为超声可视化肝内定位标记物的材料,分析其指导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肿瘤的效果。方法本实验纳入24种医用材料作为标记物,包括1种气体、18种液体、5种固体材料。体外实验采用超声引导下于离体牛肝内植入可视化定位标记物,评估其超声可视性及持久性;分别以消融电极针距标记物垂直距离1.0 cm、0.5 cm及电极针紧贴标记物进行局部消融,分析射频热场对标记物的影响。动物实验采用超声引导下于活体比格犬肝内植入可视化定位标记物,评估其超声可视性及持久性;消融后观察实验犬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消融第7天复查超声观察犬肝内标记物情况,通过消融区组织标本观察标记物位置及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空气、吸收性明胶海绵、聚乙醇酸(PGA)可吸收手术缝线、5mm金属、声诺维-F127、海藻酸钙、超声耦合剂、聚桂醇的超声可视性及持久性均较好。消融电极针距标记物垂距离1.0 cm、0.5 cm处进行消融后,上述标记物在二维超声图像中均可清晰显示,未受消融热场影响;消融电极针紧贴标记物进行消融后,仅5 mm金属、海藻酸钙可见彗星尾征或后方回声衰减。动物实验显示,空气、PGA可吸收手术缝线、5 mm金属、超声耦合剂4种标记物植入实验犬肝内其超声可视性及持久性均较好。消融后即刻二维超声示上述4种标记物均可见;消融第7天复查超声示5 mm金属仍清晰显示,大体标本示仅植入金属肉眼可见。穿刺植入过程中实验犬呼吸、心跳平稳,消融后7 d内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肝组织均未见损伤。结论空气在二维超声图像中显示清晰、持久,且材料容易获取,有望作为临床应用的定位标记物,以指导适形消融肝肿瘤;超声耦合剂和声诺维-F127在二维超声图像中与肝实质回声差异明显,作为肝内标记物可能成为其临床新用途;金属在射频消融后能稳定保留,可作为肝肿瘤长期定位的理想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定位标记 射频消融 肝肿瘤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在肝肿瘤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唐胜滢 孔文韬 +1 位作者 闻宝杰 吴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对肝肿瘤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429例接受肝肿瘤穿刺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多模态超声对病灶穿刺方案是否有影响,分为常规超声组(n=244),穿刺方案不受影响;多模态超声...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对肝肿瘤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429例接受肝肿瘤穿刺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多模态超声对病灶穿刺方案是否有影响,分为常规超声组(n=244),穿刺方案不受影响;多模态超声组(n=189),穿刺方案受多模态超声影响。通过分析病灶直径、边界、回声等特点,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准确率。结果全组433个病灶在不同超声模式下可全部显示,常规超声组244个病灶经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率为92.6%(226/244),多模态超声组189个病灶经多模态超声评估后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率为91.0%(172/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433个病灶中恶性病灶376个(86.8%),良性病灶22个(5.1%)。常规超声组的假阴率为7.4%(18/244),多模态超声组为9.0%(17/189)。全组主要并发症为轻微疼痛及少量出血。结论多模态超声可以通过改善病灶显示率,提高常规超声显示不佳以及引导穿刺活检有难度病灶的活检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多模态超声 穿刺活检
下载PDF
一种结合注意力残差的肝脏及肝肿瘤分割算法
4
作者 王峰 邹俊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9,197,共8页
长时间的肝脏医学图像人工诊断容易使医生产生疲劳,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Unet网络用于肝脏和肝肿瘤自动分割。改进Unet模型,引入注意力残差结构和特征复用结构,提高输入图像中特征信息的利用效率;对损失... 长时间的肝脏医学图像人工诊断容易使医生产生疲劳,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Unet网络用于肝脏和肝肿瘤自动分割。改进Unet模型,引入注意力残差结构和特征复用结构,提高输入图像中特征信息的利用效率;对损失函数进行改进,在Dice系数中加入欠分割和过分割惩罚因子,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肝脏和肝肿瘤的分割相似系数分别达到了0.962和0.713,优于现有的分割模型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t 肝肿瘤分割 预处理 混合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下载PDF
血清LAPTM4B-35及DKK1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徐鹏 于德洋 +2 位作者 董茹婷 王宁 王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肝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肝...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肝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n=74)和恶性组(n=86)。比较两组血清LAPTM4B-35、DKK1水平及低剂量超声造影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LAPTM4B-35、DKK1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LAPTM4B-35、DKK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达峰时间低于良性组(P<0.05),峰值强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LAPTM4B-35、DKK1、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是发生肝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APTM4B-35、DKK1、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检测诊断肝恶性肿瘤的AUC为0.960,敏感性为89.53%,特异性为91.89%,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两者联合-LAPTM4B-35=5.116、Z两者联合-DKK1=4.986、Z两者联合-达峰时间=4.657、Z两者联合-峰值强度=4.214,P<0.05)。结论肝肿瘤恶性患者血清LAPTM4B-35、DKK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 Dickkopf相关蛋白1 低剂量超声造影 肝肿瘤 良恶性诊断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肝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黄柳青 陆柳玉 +3 位作者 覃晓彤 王勇豪 康小雨 龚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卡因组(B组)30例,对照组(C组)24例。A组、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低位前锯肌平面、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及双侧腹直肌后鞘共四点神经阻滞,C组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术中麻醉时(T_(1))、切皮前5 min(T_(2))、切皮后5 min(T_(3))、肝切除时(T_(4))、缝皮时(T_(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 h内(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5)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指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6 h、12 h、24 h,B组和C组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术后48 h,B组静息状态VAS评分仍显著高于A组,但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运动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组术后2 h、6 h、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状态VAS评分仅在术后6 h显著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三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虽然在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提高了术后上腹部镇痛效果,减少了镇痛泵按压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部神经阻滞 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 肝肿瘤手术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叶彦宏 陆力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5,共6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等来评价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近年来,利用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8
作者 翁叶婷 王冰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1例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1例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缓解迅速,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医护的密切配合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流术联合肝肿瘤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脾切除术 肝肿瘤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9
作者 晏彬 吴小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13-0116,共4页
探讨肝癌手术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间住院的60名肝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试验组30名:腹腔镜下切除;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的外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探讨肝癌手术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间住院的60名肝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试验组30名:腹腔镜下切除;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的外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酶原反应(P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缩短,术后引流时间缩短(P<0.05);结果 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果 治疗组与治疗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与治疗组相比为23.33%, P<0.05。治疗前PT和 ALT在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PT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ALT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肝癌病人进行肝切除,能明显减少病人的各种合并症,减少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腹腔镜引流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增加病人的 ALT,减少病人的 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切除术 肝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肝肿瘤消融穿刺路径规划数字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天奇 王穆荣 +1 位作者 江艺泉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0-403,共4页
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是肝脏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方式之一。为实现精准、安全的消融治疗,基于影像的术前穿刺路径规划尤为重要。然而不同医生的穿刺路径规划经验不同,导致消融的疗效与并发症参差不齐,限制了消融的推广应用。通过数字化技... 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是肝脏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方式之一。为实现精准、安全的消融治疗,基于影像的术前穿刺路径规划尤为重要。然而不同医生的穿刺路径规划经验不同,导致消融的疗效与并发症参差不齐,限制了消融的推广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量化专家经验、制定穿刺路径规划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望制定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穿刺路径规划。本文从数字化技术方法角度综述近年来消融穿刺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 穿刺路径规划 数字化
下载PDF
基于MFCF-UNet的CT图像肝肿瘤分割
11
作者 赵欣 张凯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85-1792,共8页
针对现有算法对肝肿瘤边界分割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融合和跨层融合的U-Net改进模型。在编码阶段末端设计了编码器融合模块(Encoder Fusion Module,EFM),从空间维度上自适应融合不同尺度的编码层特征;在解码阶段末端... 针对现有算法对肝肿瘤边界分割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融合和跨层融合的U-Net改进模型。在编码阶段末端设计了编码器融合模块(Encoder Fusion Module,EFM),从空间维度上自适应融合不同尺度的编码层特征;在解码阶段末端设计了解码器融合模块(Decoder Fusion Module,DFM),从通道维度上自适应整合不同尺度的解码层特征;为了去除跳跃连接特征背景噪声和解决跳跃连接带来的语义差距问题,设计了跨层融合模块(Cross-layer Fusion Module,CFM)。在LiTS2017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分割肿瘤边界,提高了肝脏肿瘤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肝肿瘤自动分割 U-Net 多尺度上下文融合 跨层融合
下载PDF
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洁 伍国林 吴水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目的为提高传统肝肿瘤消融治疗手术成功率,降低辐射暴露时间,基于电磁定位装置设计一套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方法根据电磁导航坐标系与三维影像坐标系对应标记点的坐标信息,使用奇异值分解完成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 目的为提高传统肝肿瘤消融治疗手术成功率,降低辐射暴露时间,基于电磁定位装置设计一套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方法根据电磁导航坐标系与三维影像坐标系对应标记点的坐标信息,使用奇异值分解完成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的空间配准。利用电磁定位仪等硬件辅助设备,设计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实现肝肿瘤经皮穿刺路径规划以及实时交互式进针。对空间点集的配准和穿刺电磁导航系统的精度进行实验测试。结果依据每次实验中获取体膜的6个标记点在三维影像坐标系与经转换求得三维影像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得到均方根误差,实验中最大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5 mm,平均目标位置均方根误差为1.262 mm。获取穿刺消融针的空间位置,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最大目标位置误差不超过5.00 mm,平均目标位置误差为3.10 mm。结论基于奇异值分解配准算法的肝肿瘤热消融穿刺电磁导航系统实现了CT数据的读取和可视化、穿刺路径规划以及基于电磁定位实时反馈消融针的空间位姿,能够有效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热消融 电磁导航系统 手术导航 术中配准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3
作者 鲁月 周波 +3 位作者 陈紫彤 刘斌 陈超 李玉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713-718,共6页
目的: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49例60个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 目的: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49例60个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肝内复发率(LRR),评估与肝内复发相关的潜在因素。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少数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中位OS为12个月(95%CI:11.6612.34),中位PFS为12个月(95%CI:10.8713.13)。1年DCR、ORR和LRR分别为93.48%、60.87%和28.26%。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肿瘤复发相关因素行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来源是影响患者肝内复发时间的因素(P=0.012)。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特殊部位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良好的生存前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I粒子 肝肿瘤 总生存期 局部肿瘤控制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肝肿瘤切除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鹤寿 李思盈 +1 位作者 罗丹 陈小云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肝肿瘤切除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实施肝肿瘤切除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肝肿瘤切除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实施肝肿瘤切除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与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昂丹司琼PCIA镇痛,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在舒芬太尼组的基础上加用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4 h及术后24 h、72 h、7 d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_(2))、术后3 d、6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72 h、7 d,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的NRS评分分别为(3.57±1.06)分、(2.65±0.63)分、(2.04±0.56)分,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的(5.79±1.38)分、(4.18±0.74)分、(3.42±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及7 d,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的MAP分别为(102.24±11.53)mmHg、(91.33±9.27)mmHg、(83.72±5.31)mmHg,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的(109.23±12.16)mmHg、(109.23±12.16)mmHg、(92.26±3.2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7 d,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的SaO_(2)分别为(97.25±2.15)%、(96.76±2.08)%、(97.05±2.03)%,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的(94.38±3.06)%、(92.83±2.74)%、(95.25±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6周,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52.27±11.36)分、(31.15±8.25)分,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的(64.26±13.48)分、(51.36±10.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复合艾斯氯胺酮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略低于舒芬太尼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的镇静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肿瘤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静脉自控镇痛 镇静镇痛 呼吸循环功能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复方木鸡颗粒抗肝肿瘤的“谱-物-效”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妍 包永睿 +4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张秀君 孟宪生 潘海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木鸡颗粒抗肝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复方木鸡颗粒进行体外抗肝肿瘤药效学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复方木鸡颗粒指纹图谱;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复方木鸡颗粒进行“谱... 目的探讨复方木鸡颗粒抗肝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复方木鸡颗粒进行体外抗肝肿瘤药效学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复方木鸡颗粒指纹图谱;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复方木鸡颗粒进行“谱-物-效”分析;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药效成分进行解析;结果成功建立7批不同提取方式的复方木鸡颗粒指纹图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复方木鸡颗粒与药效关联系数>0.80的14个成分中有7个呈正相关;对抗肝肿瘤具有促进作用的贡献依次为峰号48(木犀草素)>6(没食子酸)>19(绿原酸)>59(槲皮素)>67(山柰酚)>65(柚皮素)>38(鞣花酸)。结论本实验通过建立“谱-物-效”研究方法,明确以上7种活性单体很可能为复方木鸡颗粒的抗肝肿瘤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木鸡颗粒 肝肿瘤 指纹图谱 微流控芯片 谱效分析 物质基础
下载PDF
图像引导肝肿瘤热消融治疗介入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宋姿伟 吴薇薇 吴水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8期95-101,共7页
阐述了图像引导肝肿瘤热消融治疗介入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光学导航系统、电磁导航系统、超声导航系统和基于增强现实的导航系统4种介入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介入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设计基于临床多约束条件的热消... 阐述了图像引导肝肿瘤热消融治疗介入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光学导航系统、电磁导航系统、超声导航系统和基于增强现实的导航系统4种介入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介入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设计基于临床多约束条件的热消融针穿刺路径自动规划新方法、实现实时跟踪定位并确保导航精度、建立介入导航系统的完整评价体系和应用规范、进一步解决人体呼吸运动等因素对精准定位的干扰等是未来介入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热消融 介入导航 介入导航系统 图像引导
下载PDF
融合金字塔卷积的U-Net肝脏与肝肿瘤分割网络
17
作者 郭鹏 邵剑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5期85-88,共4页
U-Net自诞生以来就在医学分割领域十分热门,尽管原生的U-Net在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上已经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在肝脏肝肿瘤分割任务上仍然有着改进空间。首先肝脏肝肿瘤分割任务中每张CT切片的肝脏和肝肿瘤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所以... U-Net自诞生以来就在医学分割领域十分热门,尽管原生的U-Net在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上已经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在肝脏肝肿瘤分割任务上仍然有着改进空间。首先肝脏肝肿瘤分割任务中每张CT切片的肝脏和肝肿瘤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所以需要提取多尺度信息,而U-Net网络所有进行卷积操作的卷积核尺寸都是一样的,因此将金字塔卷积模块替换了传统卷积,以此达到提取多尺度信息的目的。由于有些切片中肝脏肝肿瘤和背景相比样本数量少得多,为此将交叉熵损失函数与Dice损失函数相结合来解决样本数量不平衡带来的问题。U-Net使用下采样操作,因此保证下采样时能保留更多有用的上下文信息至关重要,为此引入了CBAM注意力模块,它同时具备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通过在LiTS2017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脏分割 肝肿瘤分割 U-Net 特征提取 CBAM注意力 实验分析
下载PDF
CT联合B超在肝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兴旺 韩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40-1441,共2页
目的探讨CT联合B超在肝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肿瘤患者156例,对比手术病理检测,均予以患者进行CT、B超检测,分析联合检测和在病症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关于肿瘤检出率中,CT联合B超的真阳性、真阴性概率明显高于单一B超检... 目的探讨CT联合B超在肝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肿瘤患者156例,对比手术病理检测,均予以患者进行CT、B超检测,分析联合检测和在病症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关于肿瘤检出率中,CT联合B超的真阳性、真阴性概率明显高于单一B超检测,假阳性、假阴性概率低于单一B超检测(P<0.05);CT联合B超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单一B超检测(P<0.05);关于肝肿瘤类型鉴别中,手术病例确诊肝转移瘤38例,原发性肝癌48例,肝内胆管细胞瘤24例、肝血管瘤25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1例,CT联合B超诊断符合率达到98.08%,与手术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肿瘤患者采取CT联合B超进行检测,能有效提高肿瘤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较高应用价值,整体检测价值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联合B超 肝肿瘤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3D UNet结合Transformer的肝脏及肝肿瘤自动分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振晖 简婉薇 +5 位作者 朱琳 张白霖 靳怀志 杨耕 谭翔 王学涛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肝脏和肝肿瘤分割是肝癌放疗计划设计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新型自动分割模型,以实现肝脏和肝肿瘤的精确分割。方法在3D UNet深度神经网络中加入了残差模块和Swim Transformer模块,提出一个新型的卷积和Transformer结合的Res-Swim-UNe... 目的肝脏和肝肿瘤分割是肝癌放疗计划设计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新型自动分割模型,以实现肝脏和肝肿瘤的精确分割。方法在3D UNet深度神经网络中加入了残差模块和Swim Transformer模块,提出一个新型的卷积和Transformer结合的Res-Swim-UNet模型。在LiTS公共数据集上对比了所提出方法与先前方法的性能,并在本地数据集上验证了Res-Swim-UNet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Res-Swim-UNet模型在LiTS公共数据集上肝脏分割结果的Dice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体积重叠误差(Volumetric Overlap Error,VOE)分别是0.957、0.522,相对于UNet模型DSC提高了1.6%,VOE降低了1.3%;肝肿瘤分割结果的DSC、VOE分别是0.672、0.617,相对于UNet模型DSC提高了13.5%,VOE降低了5.9%。在本地数据集上肝脏分割结果的DSC、VOE分别是0.895、0.552,肝肿瘤分割结果的DSC、VOE分别是0.589、0.706。结论本文提出的Res-Swim-UNet模型可以有效提高CT图像中肝脏和肝肿瘤的分割效果,且该模型在迁移到本地数据时仍具有较高的分割精度。该模型可以用于提高医生勾画靶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自动分割 3D UNet深度神经网络 Swim Transformer模块
下载PDF
间歇式充气压力联合OBE干预对肝肿瘤介入患者预防DVT的影响
20
作者 蔡梅钦 曾丽玉 俞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间歇式充气压力联合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干预模式对肝肿瘤介入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莆田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肝肿瘤介... 目的观察间歇式充气压力联合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干预模式对肝肿瘤介入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莆田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肝肿瘤介入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式充气压力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OBE干预模式。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联合OBE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肝肿瘤介入术后患者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充气压力 OBE干预模式 肝肿瘤介入 下肢深静脉血栓 睡眠质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