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格致余论》探析糖尿病肝胃郁热证的治疗
1
作者 王嘉琪 崔鹏 刘力菲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格致余论》中所阐述的相火论以及阴阳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丹溪将相火阴阳与理学紧密结合,在相火论上再进行阐发,并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理论。将相火与阴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探讨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的病机及... 《格致余论》中所阐述的相火论以及阴阳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丹溪将相火阴阳与理学紧密结合,在相火论上再进行阐发,并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理论。将相火与阴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探讨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的病机及治则治法,认为气妄火甚、相火燔灼、热怫肝胃为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的核心病机;“阳常有余,阴或不足”为该病的阴阳征象趋势,故治疗当安躁动之相火,以求静而守位;并总结归纳出恬淡虚无、相火安位、疏解清泄、平衡肝气的核心治法,为方剂学配伍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病 相火论 肝胃郁热证
原文传递
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
2
作者 李小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n=45)另给予泄热降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主证、次证评分及食管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PEG)、一氧化氮(NO)]表达低于对照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IL-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6/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调节免疫,改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损伤,促肠胃蠕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热降逆汤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辅治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3
作者 田红霞 傅小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辅治反流性食管炎(RE)肝胃郁热证的效果。方法: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辅治反流性食管炎(RE)肝胃郁热证的效果。方法: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辅治RE肝胃郁热证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左金丸 四逆散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伟伟 陈冰冰 何璠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GERD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加予丹栀逍遥散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GERD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加予丹栀逍遥散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上消化道内镜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以及辣椒素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TRPV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上消化道内镜炎症总有效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GAS、MTL水平升高,血清VIP、PAR2、TRPV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辅助西医治疗GERD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和降低食管高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丹栀逍遥散 针刺 肝胃郁热证
原文传递
大柴胡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郁热证肥胖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杰 李卉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3期2522-2524,共3页
目的 研究加味大柴胡汤结合埋线治疗对肝胃郁热证肥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体质量、腰围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肝胃郁热证肥胖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各40例... 目的 研究加味大柴胡汤结合埋线治疗对肝胃郁热证肥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体质量、腰围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肝胃郁热证肥胖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治疗,针药组患者使用加味大柴胡汤和埋线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MI、体质量、腰围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体质量、腰围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针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埋线治疗,可有效改善肝胃郁热证肥胖患者临床症状,降低BMI、体质量、腰围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肝胃郁热证 大柴胡汤 穴位埋线
下载PDF
清肝和胃汤治疗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媛 朱伟宁 杜山鹏 《光明中医》 2023年第4期602-604,共3页
目的 观察自拟方清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 目的 观察自拟方清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清肝和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该方剂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治疗周期,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酸 食管反流病 肝胃郁热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7
作者 于洪洁 王泉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肝胃郁热证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联合组各40例,两组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加用大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2hPG、FPG、FINS、HOMA-IR、HOMA-...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肝胃郁热证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联合组各40例,两组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加用大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2hPG、FPG、FINS、HOMA-IR、HOMA-β、TG、TC、体重、BM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bA1c(7.89±1.33)%、2hPG(7.18±1.47)mmol/L、FPG(6.03±1.76)mmol/L、FINS(10.57±1.21)mIU/L、HOMA-IR(2.83±1.12)、TG(1.52±0.30)mmol/L、TC(3.26±1.10)mmol/L、体重(70.19±5.22)Kg、BMI(27.39±0.24)Kg/m~2、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HOMA-β(83.56±7.74)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LDL-C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肝胃郁热证 大柴胡汤 利拉鲁肽注射液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毕宁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04-0107,共4页
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行降糖治疗)与中医组(30例行降糖治疗+大柴胡汤加减... 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行降糖治疗)与中医组(30例行降糖治疗+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指标、降糖疗效。结果 中医组的各项血糖指标值及血脂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的降糖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对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又给予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指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加减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肝胃郁热证 疗效
下载PDF
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唐旺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7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治疗后,比较...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及胆汁反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炎症浸润程度、血管扩张、固有层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长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24h反流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有利于改善内镜下胃黏膜征象,促进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 肝胃郁热证 四君子汤 左金丸 磷酸铝凝胶
下载PDF
清肝和胃汤治疗对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疗效
10
作者 林寒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134-0137,共4页
探讨清肝和胃方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7例肝胃郁热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例肝胃郁热型胃癌病人,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两种药物,44例肝胃和胃合剂给予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中医症... 探讨清肝和胃方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7例肝胃郁热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例肝胃郁热型胃癌病人,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两种药物,44例肝胃和胃合剂给予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6个月内的复发率方面,两个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清肝和胃汤治疗,能有效减轻疾病症状,提高疗效,且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郁热证 食管反流病 中医症候评分 复发情况
原文传递
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天生 郭召平 +4 位作者 罗瑞萍 尚莹莹 杨伟 吴晓华 肖定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31-2334,共4页
目的:评价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其可能的胃动力机制。方法:将14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5例,包括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旋金降逆汤、... 目的:评价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其可能的胃动力机制。方法:将14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5例,包括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旋金降逆汤、电针足三里、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奥美拉唑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4组临床症状、胃肠激素和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情况。结果:(1)4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57.14%、91.43%和71.43%,经统计学比较,治疗3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及其他治疗组(P<0.05);(2)4组均能有效增加血浆胃动素、Ghrelin,治疗3组优于对照组及其他治疗组(P<0.05);(3)4组均能改善食管黏膜炎症,经统计学比较,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可能是通过增加胃肠激素,调节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炎症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金降逆汤 电针 足三里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肝胃郁热证在消渴病治疗中的辨识 被引量:36
12
作者 柳红芳 仝小林 朴信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5-67,共3页
消渴病除传统的三消辨证外 ,还存在着肝胃郁热证。消渴病中肝胃郁热证有其产主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在消渴病的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辨识肝胃郁热证 ,恰当地运用清泻肝胃郁热法 ,可达到控制消渴病患者病情 。
关键词 消渴病 肝胃郁热证 清泻郁热
下载PDF
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俊丽 刘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指标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RE肝胃郁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 目的探讨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指标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RE肝胃郁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胃降逆方,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内镜评分、胃肠激素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评分及内镜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胃泌素、胃动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RE肝胃郁热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内镜评分,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逆方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肠激素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旋金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晓华 黄智萍 +5 位作者 江伟骏 郭召平 尚莹莹 杨伟 肖定洪 梁春耕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旋金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软件Rand()公式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旋金降逆汤和奥... 目的:观察旋金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软件Rand()公式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旋金降逆汤和奥美拉唑治疗,共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食管黏膜炎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为65%(26/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为63.64%(14/22),对照组为57.14%(12/2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金降逆汤能够减轻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炎症的愈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金降逆汤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莹莹 王文娟 +5 位作者 张莲 郭召平 吴晓华 杨伟 梁春耕 肖定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4期3769-3773,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诊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35例。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诊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35例。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及旋金降逆方口服,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模拟治疗及旋金降逆方口服,旋金降逆方组给予旋金降逆方口服,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4组均治疗8周。比较4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疗效)、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泌素(GAS)]水平和食管黏膜炎症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4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旋金降逆方组和奥美拉唑组(P均<0.05),与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4组血浆Ghrelin水平和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穴位电刺激模拟联合旋金降逆方组、旋金降逆方组血浆MTL、GAS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奥美拉唑组血浆MTL、GA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组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旋金降逆方组和奥美拉唑组(P均<0.05),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各组间血浆GAS水平和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旋金降逆方能够明显减轻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经皮穴位电刺激 旋金降逆方 足三里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艽龙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永攀 王捷虹 汶明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5期3895-3897,共3页
目的观察艽龙胶囊联合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将12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中成药艽龙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 目的观察艽龙胶囊联合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将12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中成药艽龙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艽龙胶囊联合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可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艽龙胶囊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肥胖T2DM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昱 陈良 +2 位作者 董柳 毕桂芝 仝小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肥胖T2DM的主要证型肝胃郁热证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为探讨肝胃郁热证的科学内涵做一粗浅尝试。方法:通过胰岛素耐量实验,将肥胖T2DM肝胃郁热患者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检测0点、30min1、20min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 目的:研究肥胖T2DM的主要证型肝胃郁热证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为探讨肝胃郁热证的科学内涵做一粗浅尝试。方法:通过胰岛素耐量实验,将肥胖T2DM肝胃郁热患者与正常组和肥胖组比较,检测0点、30min1、20min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低钝,延迟,早时相分泌远低于正常者;Homa-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的数量、质量及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性都存在明显的病理改变,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抵抗双重因素导致该患者群血糖居高不下。同时本研究提示采用真胰岛素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更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2型糖尿病 肝胃郁热证 胰岛素分泌特点
原文传递
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和肝胃郁热证辨证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吉 朱生樑 +2 位作者 马淑颖 王晓素 孔婧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32-736,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和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差异。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观察比较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和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差异。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及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填写临床调查表,行胃镜等检查,分析两种证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的差异。结果: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临床症状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合并胆系疾病发生频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食管黏膜炎症程度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内镜下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发生频率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与肝胃郁热证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病史及内镜下表现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合并病史情况及内镜下表现可为临床准确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胆热犯 肝胃郁热证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英华 成洪书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 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痊愈1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6,P<0.05)。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烧心、胸痛和口中酸苦味等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郁清颗粒 食管反流病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糖尿病前期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20
作者 施进宝 黄宝英 +1 位作者 刘芳 陈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3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服用大柴胡汤治疗的为治疗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糖尿病的发生率、糖...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服用大柴胡汤治疗的为治疗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前期的控制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2 h血浆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尿病前期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2 h血浆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有效,大柴胡汤治疗糖尿病前期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肝胃郁热证 大柴胡汤 二甲双胍 血糖 消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