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对小鼠肝脏肝脏巨噬细胞募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燕红 郑书全 +7 位作者 黄小莉 刘天会 王萍 刘涛 高山 郭良霞 尤红 丛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用脂质载体Lipidoid携带小干扰RNA(siRNA)的方式降低小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的表达对肝脏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别给予四氯化碳(CCl4)灌胃建立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造模同... 目的观察用脂质载体Lipidoid携带小干扰RNA(siRNA)的方式降低小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的表达对肝脏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别给予四氯化碳(CCl4)灌胃建立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尾静脉注射Lipidoid、Lipidoid/siRNA-TIMP-1。应用Masson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Lipidoid/siRNA-TIMP-1对小鼠肝脏组织TIMP-1蛋白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F4/80染色,观察Lipidoid/siRNA-TIMP-1降低TIMP-1后对小鼠肝脏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结果 Masson染色发现,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中,Lipidoid/siRNA-TIMP-1能够缓解肝脏纤维化程度;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Lipidoid/siRNA-TIMP-1治疗组较CCl4+Lipidoid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I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同时MCP-1蛋白的表达也受到抑制;F4/80染色结果提示,Lipidoid/siRNA-TIMP-1能够减少巨噬细胞在CCl4诱导的小鼠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的募集。结论 Lipidoid/siRNA-TIMP-1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TIMP-1的表达,影响巨噬细胞募集,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脏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脏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肝脏巨噬细胞及其在肝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鹿 李丽萍 +5 位作者 邢欣 徐登球 肖莉 江振洲 张陆勇 孙丽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188-1195,共8页
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的来源和表型,肝脏巨噬细胞分别具有清除细菌病原体、呈递抗原、促进或者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本文就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 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的来源和表型,肝脏巨噬细胞分别具有清除细菌病原体、呈递抗原、促进或者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本文就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在肝脏损伤和修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治疗肝脏疾病的潜在巨噬细胞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肝损伤 肝修复 免疫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邢欣 李丽萍 +2 位作者 王鹿 肖莉 孙丽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72-1076,共5页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综述了肝脏巨噬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发生的变化与发挥的作用,并简要介绍靶向肝脏巨噬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肝脏巨噬细胞多样性和可塑性,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疾病的创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枯否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极化
下载PDF
肝脏巨噬细胞极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先明 张水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109-2111,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失血性休克、复苏、肝脏切除术、肝移植术等过程中伴随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脏功能障碍甚至肝脏功能衰竭的关键因素[1]。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 机制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百怡 饶慧瑛 《肝脏》 2021年第10期1079-1081,1102,共4页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然而,NA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巨噬细胞作为调节肝脏稳态的重要角色一直备受关注。肝脏巨噬细胞极化参与了非酒精...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然而,NA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巨噬细胞作为调节肝脏稳态的重要角色一直备受关注。肝脏巨噬细胞极化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和进展,“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和“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分别与NASH的发生和改善相关。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比例存在动态平衡,M1/M2比例失衡可能是NAFLD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针对影响NASH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因素进行阐述,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巨噬细胞极化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NAFLD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脏巨噬细胞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肝脏巨噬细胞细胞质雌二醇受体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胡培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年第2期48-48,共1页
无症候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多见,机体从围产期到乳儿期均可暴露于乙肝病毒,表明对乙肝病毒持续的免疫相容状态。对其HBe抗原抗体研究证明HBe抗体阳性者比HBe抗原阳性者雌二醇浓度增加。无症候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周围... 无症候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多见,机体从围产期到乳儿期均可暴露于乙肝病毒,表明对乙肝病毒持续的免疫相容状态。对其HBe抗原抗体研究证明HBe抗体阳性者比HBe抗原阳性者雌二醇浓度增加。无症候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周围血中单核细胞的雌二醇受体量比健康正常人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雌二醇受体 乙肝病毒 抗原抗体 乙型肝炎 小柴胡汤 抗体阳性者 实验鼠 放射免疫测定法 胡培德
下载PDF
小白鼠肝脏巨噬细胞的发生和分化
7
作者 管必隆 李维信 《解剖学报》 CAS 1965年第4期492-501,共10页
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是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经典方法多是利用它的吞噬特性,通过注射染料以研究其形态和功能。对于这类细胞在个体发生中的细胞分化情况,过去清野(1928)[1],Perez Del Castillo(1957)[11]及Kent... 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是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经典方法多是利用它的吞噬特性,通过注射染料以研究其形态和功能。对于这类细胞在个体发生中的细胞分化情况,过去清野(1928)[1],Perez Del Castillo(1957)[11]及Kent(1961)[8]氏等曾在鸡胚中进行过观察,但对鸡胚肝脏巨噬细胞的发生时间及分化规律,意见尚不一致。至于在哺乳动物,对其巨噬细胞发生的系统性研究,仅见一些零星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鼠 成体 胞质 细胞 肝脏巨噬细胞 血球 包涵物 包含物 铁颗粒
原文传递
肝脏巨噬细胞在组织稳态和肝脏疾病中的功能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梦琪 臧奕 李佳 《药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723-736,共14页
巨噬细胞在肝脏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确保机体对肝损伤的迅速应答至关重要。对肝脏巨噬细胞的异质亚群划分,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功能。库普弗细胞是一种驻留在肝脏中的、可自我维持的巨噬细胞群体,区别于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在肝脏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确保机体对肝损伤的迅速应答至关重要。对肝脏巨噬细胞的异质亚群划分,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功能。库普弗细胞是一种驻留在肝脏中的、可自我维持的巨噬细胞群体,区别于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后者仅在损伤发生时迅速聚集至肝脏。特定的环境信号决定肝脏巨噬细胞的进一步极化表型和功能。不同亚群的肝脏巨噬细胞既可以促进肝脏在损伤或感染后组织完整性的恢复,也会导致如肝炎、纤维化、癌症等疾病病程的加剧。重点介绍近年来有关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和功能的新发现,并探讨它们在肝脏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功能,以期为肝脏巨噬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组织稳态 肝脏疾病 库普弗细胞 单核细胞衍生的细胞
原文传递
利用Cre-Loxp技术构建标记肝星状细胞的小鼠模型
9
作者 黄紫薇 赵殿元 +1 位作者 徐龙 唐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5-1070,共6页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应用Lrat^(Cre)工具鼠示踪肝星状细胞分布。方法将Lrat^(Cre)小鼠与H11^(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报告基因小鼠交配,通过PCR鉴定得Lrat^(Cre)H11^(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报告...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应用Lrat^(Cre)工具鼠示踪肝星状细胞分布。方法将Lrat^(Cre)小鼠与H11^(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报告基因小鼠交配,通过PCR鉴定得Lrat^(Cre)H11^(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报告基因小鼠。固定小鼠肝脏切片,借助免疫荧光标记肝脏非实质细胞抗体,通过Imaris 3D还原分析肝星状细胞和其他肝脏非实质细胞间的表达与分布,以及进行肝星状细胞的自定位检验。结果Lrat^(Cre)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tdTomato的表达可以特异性标记肝星状细胞,并通过肝星状细胞与肝脏巨噬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的免疫荧光定位为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提供了途径。结论Lrat^(Cre)可以介导tdTomato对肝星状细胞进行示踪,同时可用做肝星状细胞特异性的报告基因工具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脏巨噬细胞 肝窦内皮细胞 报告基因小鼠 CRE-LOXP
下载PDF
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内不同来源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芳艳 郝运伟 +3 位作者 林巍然 范旭 姜颖 贺福初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目的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脏内存在来源不同的两类巨噬细胞即肝脏固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该研究明确这两类巨噬细胞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 目的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脏内存在来源不同的两类巨噬细胞即肝脏固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该研究明确这两类巨噬细胞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注射CCl4后24、48、72 h时小鼠肝内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45,F4/80,Ly6C和CD11b)的表达情况,分选出肝脏固有巨噬细胞(CD45+F4/80hi)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CD45+F4/80lo),并应用qRT-PCR检测两群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注射CCl4后24、48、72 h时小鼠肝内总F4/80+细胞数显著增加,尤其是72 h时;24 h CD45+F4/80lo细胞数显著增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相比,F4/80hi巨噬细胞和F4/80lo巨噬细胞中MCP-1、TNF-α、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和MMP-13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IL-12β和IL-6 mRNA水平只在F4/80hi巨噬细胞中显著升高,MMP-9 mRNA水平只在F4/80lo巨噬细胞中显著升高。与F4/80lo巨噬细胞相比,F4/80hi巨噬细胞中MCP-1和MMP-12 mRNA水平显著升高,TNF-α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急性肝损伤时,肝内固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均表达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导致肝损伤;肝内固有巨噬细胞募集炎性单核细胞的能力和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2β,IL-6)、MMP-12的能力强于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表达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的能力强于固有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肝脏固有细胞 单核细胞来源的细胞
原文传递
4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7项血清蛋白检测意义的研究
11
作者 王崇国 李旭红 +2 位作者 张江灵 周佳彦 杨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37-38,共2页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蛋白免疫化学的含量,评价其在肝病的病情轻重、预后、病变活动性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我们对412例病毒性肝炎进行17项血清蛋白免疫化学检测,并与200例正常人群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清蛋白 检测意义 肝炎患者血清 病变活动 蛋白免疫 鉴别诊断 病毒标志物 免疫化学 肝脏巨噬细胞 因子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