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肝脏泡型棘球蚴病可切除性及切除范围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有霞 田青山 +2 位作者 王顺娟 李焱 李梦婕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肝脏泡型棘球蚴病可切除性及切除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拟行手术切除的30例肝脏泡型棘球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肝脏泡型棘球蚴病可切除性及切除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拟行手术切除的30例肝脏泡型棘球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1周内行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和PET-CT检查,由影像医师与外科医师共同分析两种图像,明确病灶的可切除性及切除范围,术后进行病理分析,明确疾病类型。绘制增强CT和PET-CT诊断肝脏泡型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计33个病灶(其中3例有2个病灶)。经评估后,最终28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共完整切除28个病灶,其中26个病灶边界术前PET-CT图像显示为环状糖代谢增高区域,术后病理证实22个为炎性浸润、成纤维细胞,4个为多房棘球蚴虫体。另外2个病灶边界PET-CT图像显示为无糖代谢增高,术后病理证实为正常肝组织。增强CT和PET-CT的敏感性(50.0%vs 100.0%)和阴性预测值(16.7%vs 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100.0%vs 100.0%)、阳性预测值(100.0%vs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CT和PET-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9,P <0.001)。结论 PET-CT可清晰显示肝脏泡型棘球蚴病灶的生物学活性边界,一次成像即可显示全身病灶,包括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对术前评估病灶可切除性及切除范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肝脏泡型棘球蚴病 可切除性 切除范围
下载PDF
PET-CT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实性占位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颜有霞 王思云 +2 位作者 杨燕青 李焱 路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影像学对肝脏泡型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资料57例,所有患者均做了PET-CT和普通CT,分别观察病灶在PET-CT和CT上的表现,根... 目的探讨PET-CT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影像学对肝脏泡型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资料57例,所有患者均做了PET-CT和普通CT,分别观察病灶在PET-CT和CT上的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组57例患者经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证实23例肝脏泡型棘球蚴病,18例为胆管细胞型肝癌,7例转移瘤,5例肝脓肿,4例肝脏结核;PET-CT与普通CT对肝泡型棘球蚴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泡型棘球蚴病具有特征性的PET-CT表现,可作为与其他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肝脏泡型棘球蚴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