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7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脾同调”阐析慢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1
作者 叶永安 靳茜 +1 位作者 李小科 杜宏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5,共4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核心病机 肝脾同病 肝脾同调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析肝脾同调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2
作者 李慧 白小林 李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414-2419,共6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延迟和胃调节功能受损,表现为餐后早饱感、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发病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以及肠道神经病变等因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机与肝脾功能...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延迟和胃调节功能受损,表现为餐后早饱感、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发病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以及肠道神经病变等因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机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以肝脾同调为法,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维护气机升降和血液代谢的平衡。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时应考虑疏肝理脾、运脾疏肝、健脾调肝和抑肝扶脾等中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肝脾相关 肝脾同调 中医药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甲状腺良性结节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倩 庞雨 +1 位作者 甄林强 赵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为良性结节。西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但相关并发症较多。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患者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而情志畅达与肝脏气机调畅密切相...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为良性结节。西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但相关并发症较多。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患者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而情志畅达与肝脏气机调畅密切相关,患者情志抑郁可致肝气郁结,日久使得脾胃生化功能失调,肝郁脾虚则水液输布失常,痰气瘀结于颈前而发为“瘿病”,因此,从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化痰消瘀为基本原则,治疗甲状腺结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论治 良性甲状腺结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李乾构从肝脾论治“喉痹病”临证经验
4
作者 盖建青 艾建伟 王俊阁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李乾构教授临证近50载,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于脾胃相关性疾病如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上亦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病机多为肝脾同病,临床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治疗以肝脾为中心,多以四君子汤为... 李乾构教授临证近50载,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于脾胃相关性疾病如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上亦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病机多为肝脾同病,临床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治疗以肝脾为中心,多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乾构 喉痹病 肝脾论治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2023美国小儿外科协会指南:钝性肝脾损伤的管理(更新版)解读
5
作者 尹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创伤是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钝性损伤占到腹部损伤的80%~90%。肝外伤是儿童最常见的腹部钝性损伤之一,是导致儿童创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脾脏因其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是腹腔内最容易受损的器官,约占腹部创伤的40%~50%,并... 创伤是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钝性损伤占到腹部损伤的80%~90%。肝外伤是儿童最常见的腹部钝性损伤之一,是导致儿童创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脾脏因其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是腹腔内最容易受损的器官,约占腹部创伤的40%~50%,并伴有一定的病死率,尤其是合并多发伤或复合伤的儿童。自非手术治疗理念出现之前,钝性肝脾损伤(BLSI)的治疗一直都是以外科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创伤 钝性肝脾损伤 治疗指南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所测肝脾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的多中心研究
6
作者 祁航 周洪雨 +6 位作者 邓家琦 孟繁坤 吴晓莉 卢强 向虹瑾 经翔 罗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分级结果,并据此分为正常者27例(正常组)、轻度脂肪肝者77例(轻度组)、...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分级结果,并据此分为正常者27例(正常组)、轻度脂肪肝者77例(轻度组)、中度脂肪肝者83例(中度组)、重度脂肪肝者46例(重度组)。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病理结果前14 d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HSI,比较各组HSI和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I与各临床资料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I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组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I分别为1.04±0.09、1.11±0.14、1.22±0.13、1.33±0.17,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I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呈线性正相关(β=0.11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I诊断有无肝脏脂肪变性、中度及以上肝脏脂肪变性、重度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6、0.80,截断值分别为1.13、1.16、1.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82.0%、78.3%和92.3%、92.4%、86.6%。结论高频超声所测HSI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 分级诊断 肝脾指数
下载PDF
吕文良从“肝脾一体”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
7
作者 赵美怡 王少丽 吕文良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病情发展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吕文良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劳逸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脾不调,气血失和,痰、湿、浊、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并从“肝脾一体”角度提出三条治则:疏肝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病情发展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吕文良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劳逸相关,基本病机为肝脾不调,气血失和,痰、湿、浊、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并从“肝脾一体”角度提出三条治则:疏肝理脾,首重益气;祛湿化浊,调气和血;灵活取舍,病证结合。注重个体化综合诊疗,重视患者自身生活方式对本病的影响,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脾一体 临床经验 吕文良
下载PDF
基于肝脾同治论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8
作者 陈梦 黄娟 +7 位作者 张光红 李小玉 薛林平 吴克虎 李杜军 孙海燕 冯雯 罗继红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的静脉主干或其分支部分被阻塞,从而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VO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的静脉主干或其分支部分被阻塞,从而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VO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眼底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出血、渗出及水肿等。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RVO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后,黄斑区视网膜的细胞外液异常积聚所致[2]。黄斑区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黄斑区受到损害常会出现视物模糊、遮挡、变形等。ME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继发于多种眼病,其中最常见的是RVO,其他全身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等。ME反复出现可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甚至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造成视网膜新血管生成,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RVO-ME)以针对并发症、减轻ME为主,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糖皮质激素、激光光凝、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动静脉交叉鞘膜切开术、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抗VEGF药物作用时间短且存在反复注射的问题,糖皮质激素易造成眼压高、白内障等副作用,手术亦存在创伤大、风险高等问题[3];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瑰宝,在治疗眼科疾病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上治疗RVO-ME疗效良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临床诊疗经验,重点阐述从肝脾同治论治RVO-ME的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类疾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肝脾同治
下载PDF
牟重临运用“肝脾同调”法临床验案举隅
9
作者 陈辰 石玉丹 +1 位作者 吕萍 牟重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肝脾相关理论起源自《黄帝内经》及《难经》。《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肝脾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与脾主运化的协调平衡。脾之运化得肝之疏泄方能运转自如,肝之... 肝脾相关理论起源自《黄帝内经》及《难经》。《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肝脾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与脾主运化的协调平衡。脾之运化得肝之疏泄方能运转自如,肝之疏泄功能亦有赖于脾之滋养。诚如黄元御《四圣心源》所言:“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同调 临床医案 牟重临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及“脏腑别通理论”探讨肝脾同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内涵
10
作者 宗春晓 夏永良 +3 位作者 汤菲菲 田璐璐 王采奕 窦晓兵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肝脾同调治法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水谷运化、血液运行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通过论述肝脾二脏与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肝脾同调治法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水谷运化、血液运行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通过论述肝脾二脏与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丰富肝脾同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内涵,确立疏肝健脾、运脾清肝两大治疗原则,为中医诊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肠道菌群 肝脾同调 脏腑别通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紧张性头痛伴焦虑状态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彦杉 杨丽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该文通过对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对从肝脾论治紧张性头痛伴焦虑状态的理论认识和诊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头风 首风 脑风 郁证 焦虑状态 肝脾论治
下载PDF
《金匮要略》从调和肝脾角度论治妇人病探要
12
作者 秦雅洁 周惠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24-627,共4页
《金匮要略》的妇人病三篇开创了妇人病专篇的先河,为后世的中医妇科学打下了基础。通过归纳发现,仲景针对妇人病以治血为主,重视调和肝脾为其治血特色之一,一方面清肝热、散肝寒、疏肝气,另一方面利脾湿、温中焦、助运化,肝脾同调、木... 《金匮要略》的妇人病三篇开创了妇人病专篇的先河,为后世的中医妇科学打下了基础。通过归纳发现,仲景针对妇人病以治血为主,重视调和肝脾为其治血特色之一,一方面清肝热、散肝寒、疏肝气,另一方面利脾湿、温中焦、助运化,肝脾同调、木土相宜的思想体现在多个方药之中。深入研究张仲景这一治疗思想,对我们今后临床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肝脾同调 妇人病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从“肝脾相关”与“肝胃不和”探析张仲景肝病证治思想
13
作者 陈佳慧 马重阳 +4 位作者 徐甜 厉赢 王雪茜 程发峰 王庆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黄帝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位中央以灌四傍,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脾胃的生理功能体现在主司水谷运化和调节气机升降两方面,既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又为脏腑间物质信息交换增添了动力,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 《黄帝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位中央以灌四傍,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脾胃的生理功能体现在主司水谷运化和调节气机升降两方面,既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又为脏腑间物质信息交换增添了动力,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张仲景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又强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将“治肝实脾”的理论指导临床遣药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相关 胃不和 病证治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sTfR、肝脾CT比值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4
作者 张维 刘清林 +2 位作者 张慢 安阳 曹睦涵 《肝脏》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肝脾CT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M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5日-2020年3月5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老年NAFLD患者110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其中老年NA...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肝脾CT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M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5日-2020年3月5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老年NAFLD患者110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其中老年NAFLD患者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26分定义为MCI组(61例),MoCA≥26分定义为非MCI组(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并对比3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利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NAFLD患者MoCA评分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MoCA评分<26分(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侧NAA/Cr、右侧NAA/Cr、sTfR、肝脾CT比值在对照组、非MCI组、MCI组依次下降,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MI≥25、TG、LDL-C、MoCA在对照组和非MCI组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和非MCI组比较,MCI组BMI≥25、TG、LDL-C明显更高,MoCA明显更低(均P<0.05)。老年NAFLD患者MoCA评分与左侧NAA/Cr、右侧NAA/Cr、sTfR、肝脾CT比值呈正相关,与L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fR、肝脾CT比值、BMI≥25、TG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TfR、肝脾CT比值是老年NAFLD患者MCI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与其MCI发生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肝脾CT比值
下载PDF
胡爱民教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经验
15
作者 秦维 胡爱民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7%~43%,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1]。本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呈游走性、阵发性,以夜间为重,初始可无原发性皮损,严重者因为搔抓而出现抓痕、色素沉着、结痂,日久可见皮...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7%~43%,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1]。本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呈游走性、阵发性,以夜间为重,初始可无原发性皮损,严重者因为搔抓而出现抓痕、色素沉着、结痂,日久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湿疹、皮肤肥厚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2]。长期的皮肤瘙痒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烦躁、睡眠障碍等心理和精神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与高血糖致糖脂代谢紊乱、皮肤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3]。目前西医治疗多以积极改善糖脂代谢为基础,内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外用润肤止痒药膏等,但瘙痒症状仍易反复发作[4]。胡爱民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对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胡教授诊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肝脾 胡爱民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16
作者 杨谋 杨龄 陈祖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陈祖琨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病位在肝脾,宜从肝脾论治。临床辨证常以肝郁脾虚、肝火上炎、阴虚火旺、脾虚湿盛多见,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清肝泻火、滋阴清热、健脾渗湿治疗之法则。陈祖琨教... 陈祖琨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病位在肝脾,宜从肝脾论治。临床辨证常以肝郁脾虚、肝火上炎、阴虚火旺、脾虚湿盛多见,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清肝泻火、滋阴清热、健脾渗湿治疗之法则。陈祖琨教授临床注重口窍局部病变,认为痰、瘀、热互结为口窍局部新的病变,针对这一局部病变善用外治法,创立口疮散,内外同治。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 肝脾论治 经验
下载PDF
从肝脾肾论治痰瘀互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
17
作者 骆金芝 倪英群 《山西中医》 2024年第3期69-70,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脉瘀阻,脾虚痰湿内生,肾虚精血乏源,天癸迟滞。治疗应把握生殖轴理论,以扶正祛邪为要点,围绕肾中精气与精血,利用先后天的关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理肝脾肾,则痰除瘀去,月经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脉瘀阻,脾虚痰湿内生,肾虚精血乏源,天癸迟滞。治疗应把握生殖轴理论,以扶正祛邪为要点,围绕肾中精气与精血,利用先后天的关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理肝脾肾,则痰除瘀去,月经周期及排卵恢复正常,增加受孕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肝脾 痰瘀互结 温药
下载PDF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思路
18
作者 王文妤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外邪犯胃、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多种因素引起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临床中多使用疏肝和胃、健脾益气、调和寒热、益木扶土等方法治疗。肝脾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医整...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外邪犯胃、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多种因素引起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临床中多使用疏肝和胃、健脾益气、调和寒热、益木扶土等方法治疗。肝脾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在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的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肝脾相关理论,在指导确定证型和用药选择上发挥独特优势。该文旨在探讨肝脾相关理论在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发挥的作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痞满 胃脘痛 肝脾相关 中医整体观
下载PDF
杨建新从肝脾论治失眠症的临床经验
19
作者 韩罗芳 杨建新 王子萱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失眠症作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趋于年轻化、慢性化。西医治疗相对局限且不良反应明显,相比中医药治疗具有特色和优势。杨建新主任医师认为情志因素、肝郁脾虚是发病关键,涉及脏腑多为心、肝、脾三脏,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心... 失眠症作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趋于年轻化、慢性化。西医治疗相对局限且不良反应明显,相比中医药治疗具有特色和优势。杨建新主任医师认为情志因素、肝郁脾虚是发病关键,涉及脏腑多为心、肝、脾三脏,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热脾虚及痰热气滞。本文通过介绍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临床案例。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肝脾论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胆汁酸代谢异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20
作者 徐翠瑜 张明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临床常见慢性肝病,国内外研究表明,胆汁酸已被确定为参与糖脂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胆汁酸代谢异常和肠道菌群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种病理机制与传统医学中肝脾损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临床常见慢性肝病,国内外研究表明,胆汁酸已被确定为参与糖脂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胆汁酸代谢异常和肠道菌群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种病理机制与传统医学中肝脾损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致病机制相符合。文章结合肝脾相关理论探讨胆汁酸代谢异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相关 代谢相关脂肪性 胆汁酸代谢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