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洪 王雅洁 肖姗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1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1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白蛋白水平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能够改善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部分切除术 心理干预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曾华珺 刘婷婷 +2 位作者 叶守婉 宋暖 魏明明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2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共有26例(15.12%)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手术方式、结石残留情况、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白蛋白(ALB)<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629)、术野冲洗水量<2 L(OR=6.950)、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OR=3.443)、术后胆汁漏(OR=8.715)、术前ALB<35 g/L(OR=4.004)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AUC为0.843(95%CI:0.759~0.927),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689。结论: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ALB<35 g/L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对年龄≥60岁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术前检测ALB水平,术中增加术野冲洗水量,减少T型引流管留置数,术后密切观察胆汁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杨彦伟 郑又侨 朱立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2期2500-250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天,两组患者IL-2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IL-6、TNF-α、PⅢP、HA、PⅠCP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TNF-α、PⅢP、HA、PⅠ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LT、AST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 炎性因子 肝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彰 陈自力 +1 位作者 马亦飞 宋定园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112例贵州医科大学附... 目的研究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112例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LUS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LUS下肝部分切除,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嘱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评估患者的PFS。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2.73±49.50)ml,手术时间为(180.41±26.42)min,引流管置管时间为(3.91±1.21)d,病灶切缘距离为(2.31±0.47)cm,住院时间为(8.73±1.19)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77±0.68)d。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汁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为3.57%,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数目、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手术切除边缘残留是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FS的影响因素,而性别、肿瘤大小、HbeAg是否阳性及术前HBV-DNA是否为阳性对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FS无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数目、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手术切除边缘残留是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危险评估模型预测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HCC患者PFS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39(95%CI:0.785~0.894,P<0.001),敏感性为77.55%,特异性为66.2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4.7,P=0.488。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数目、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手术切除边缘残留是LUS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PFS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超声 肝部分切除术 肝细胞癌 无进展生存期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与恢复质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茆烨 赵伟 +2 位作者 蒿梦潇 邢瑞 颜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记录术后48 h内... 目的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记录术后48 h内吗啡当量总消耗量、数字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首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间、PCIA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T组比较,Q组术后48 h内吗啡当量总消耗量、术后24 h内NRS评分、PCIA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降低,首次PCIA时间延长,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升高,AI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相比,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显著降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药物需求,有效改善术后镇痛,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后镇痛 开腹肝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宗立武 岳宜峰 解立俊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比较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地氟... 目的比较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地氟醚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肝功能、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平均脉动压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两组血浆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增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语言能力、定向力、记忆力明显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与地氟醚相比,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且对肝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地氟醚 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肝功能
下载PDF
术前应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随机对照试验
7
作者 王浩然 陈慧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135例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组、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30 min注...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135例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组、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30 min注射干预药物;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组静脉注射甲强龙5.0 mg/kg,最大剂量500 mg;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静脉注射甲强龙2.5 mg/kg,最大剂量250 mg;安慰剂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术后1、2、3 d时,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评估术后谵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记录术中出血量、麻醉药物剂量、手术时间等指标;记录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情况。结果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出血量、输血例数、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PONV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静脉注射高剂量糖皮质激素(OR=0.032,95%CI:0.001~0.968,P=0.048)能够降低术后谵妄风险,而年龄越大(OR=1.379,95%CI:1.086~1.751,P=0.008)、苏醒延迟(OR=18.930,95%CI:2.541~140.950,P=0.004)则会增加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结论术前静脉注射高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预防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 谵妄 苏醒延迟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的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8
作者 黎官印 杨羽 +3 位作者 马海 彭勇 何振兴 屈岳育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9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组33例(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比...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9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组33例(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围术期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同型半胱氨酸(Hey)、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及3年总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ld第5d,两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腹腔镜组术后第5d血清TBIL、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7d、1个月,两组血清AFP、Hey、AFP-L3水平均呈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同时间点血清AFP、Hey、AFP-I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低于开腹组的27.27%(P<0.05);随访3年内,腹腔镜组复发率35.90%.3年总生存率为74.36%,与开腹组的33.33%.69.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远期疗效相当,但前者可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 开腹手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黄平兰 聂秋兰 刘静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自我管理水平调查表评价自我管...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自我管理水平调查表评价自我管理水平;分析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为(84.25±9.88)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家庭关怀度、疾病不确定感及家庭人均月收入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家庭关怀度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年龄大、家庭关怀度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有关。针对以上相关影响因素,应加强患者术后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部分切除术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沈石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将这一时间段在浠水县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将这一时间段在浠水县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异氟烷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在手术各个时间点的变化。结果:肝门阻断前(T_(1))、肝门开放后(T_(2))、肝门开放后0.5 h(T_(3))及肝门开放后1 h(T_(4)),两组的HR、MAP、CVP对比,P>0.05。T_(2)、T_(3)及术后1 d(T_(5)),观察组的血清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4)及T_(5),观察组的血清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及T_(4),观察组的血清γ-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3),观察组的血清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_(3)及T_(4),观察组的血清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T_(4)及T_(5),观察组的血清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肝部分切除术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11
作者 庾永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66-0069,共4页
对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部分切除术展开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实际疗效。方法 将本院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时间开始于2021.01、完结于2021.12。组别划分依据选择分层随机抽样法1∶1分组,... 对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部分切除术展开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实际疗效。方法 将本院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时间开始于2021.01、完结于2021.12。组别划分依据选择分层随机抽样法1∶1分组,对照组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住院、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结石残留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术前组间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5d实验组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比肝部分切除术,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是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更理想的术式,有助术后加速康复,建议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 肝内胆管结石 疗效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周梦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118-0121,共4页
分析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我院将收取的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认知行为干预),各64例,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手术患... 分析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我院将收取的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认知行为干预),各64例,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能够强化其依从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肝癌肝部分切除术 期护理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全麻下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毅 李培祥 张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60-0063,共4页
探讨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实施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0例,应用计算机中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GB组)和全麻组(G组),... 探讨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实施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0例,应用计算机中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GB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20例。GB组在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每点注入混合药:0.33%罗哌卡因20 ml,G组不做处理。采用酮铬酸氨丁三醇5mg/kg术后镇痛,静脉注射丙泊酚5μg/次追加镇痛,使术后48 h内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记录术后48 h内追加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从停麻醉药到呼之能应)、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自手术结束到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结果 与G组相比,GB组术后48h内额外追加丙泊酚的剂量降低、苏醒时间缩短,并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G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全麻下肝部分切除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肝部分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四桥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开放式肝部分切除... 目的评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3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48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评价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 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 肝血管瘤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开腹左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钟 唐伟东 +2 位作者 常仁安 朱李瑢 陈二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12,共5页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下左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我院手术切除治疗的76例左肝肿瘤患者,分腹腔镜手术组(15例,均为完全腹腔镜下手术)和开放手术组(61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下左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我院手术切除治疗的76例左肝肿瘤患者,分腹腔镜手术组(15例,均为完全腹腔镜下手术)和开放手术组(61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4 d ALT、ALB以及TBIL。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肝功能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176±59 mL vs 301±119 mL,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6.3±1.0 d vs 12.1±2.1 d,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放组(1.2±0.4 d vs3.3±0.6 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组(0%vs 32.8%,P<0.05)。腹腔镜组术后1、4 d ALT与ALB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开放组(1 d ALT:162.6±55.2 U/L vs 358.3±202.9 U/L,P<0.05、4 d ALT:68.2±33.5 U/L vs 156.8±130.7 U/L,P<0.05;1 d ALB:36.3±1.8 g/L vs 30.6±2.9g/L,P<0.05;4 d ALB:36.2±3.4 g/L vs 32.5±3.5 g/L,P<0.05),而TBI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d:20.8±5.5μmol/L vs 21.2±5.1μmol/L,P>0.05;4 d:15.8±2.8μmol/L vs 15.2±2.7μmol/L,P>0.05)。两组手术时间(138±25 min vs 130±41 min,P>0.05)、住院总费用(34 764±5 748元vs 32 472±6 215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左肝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费用,安全可行,值得有条件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腔镜 肝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及实施 被引量:29
16
作者 史冀华 朱盛兴 张水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516-2520,共5页
目的:对Wistar大鼠肝脏及脉管进行系统的解剖学观测,并建立肝部分切除术的实验模型.方法:对40只大鼠原位观测、肝叶切除和离体观测,明确大鼠肝脏位置、分叶、脉管系统以及比邻的特征;54只大鼠按照切除体积的不同,随机分为9组,应用无血... 目的:对Wistar大鼠肝脏及脉管进行系统的解剖学观测,并建立肝部分切除术的实验模型.方法:对40只大鼠原位观测、肝叶切除和离体观测,明确大鼠肝脏位置、分叶、脉管系统以及比邻的特征;54只大鼠按照切除体积的不同,随机分为9组,应用无血切肝技术,实施大鼠原位肝部分切除术,观察术后肝叶和大鼠生存情况.结果:各肝叶形态、比例较为恒定,均有相对独立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回流系统,易于结扎肝蒂行肝叶切除.按照不同的肝叶组合,成功实施了切除比例为10%-90%肝部分切除术.结论:以肝叶4分法为基础的肝脏应用解剖和无血切肝技术的应用是实施大鼠不同切除比例的肝部分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脏 应用解剖 肝部分切除术 无血切肝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应激性高血糖的作用及其药效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冬男 马珏 +3 位作者 于卫 朱毅 孙强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作用及年龄相关的疗效分析。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剔除10例,共50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对照组(C组)24例,乌司他丁组(U组)26例。两组随机双盲在手术开始和暴露肝脏时分两次...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作用及年龄相关的疗效分析。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剔除10例,共50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对照组(C组)24例,乌司他丁组(U组)26例。两组随机双盲在手术开始和暴露肝脏时分两次给予生理盐水和乌司他丁共40万单位。分别在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第1日清晨(T3)取中心静脉血液标本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血糖在T2和T3时间点显著高于T1。在T2时间点两组血糖值分别为(8.83±1.68)mmol/L(C组)和(7.07±1.32)mmol/L(U组),U组较C组血糖低(1.76±0.42)mmol/L(P〈0.001,95%CI 0.91~2.61 mmol/L);T3时间点两组血糖值分别为(9.04±2.34)mmol/L和(6.65±1.90)mmol/L,U组血糖显著低于C组,降低幅度为(2.39±0.60)mmol/L(P〈0.001,95%CI 1.19~3.60 mmol/L)。以8.1 mmol/L为高血糖症,U组高血糖发生率为22.2%(T2),25.9%(T3)而C组为73.9%(T2),60.9%(T3),U组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T2:χ2=13.36,P〈0.001;T3:χ2=6.226,P=0.013)。当以10.1 mmol/L作为糖代谢紊乱标准时,因两组期望频数过小无法统计差异。U组年龄与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2,对其做线性回归方程为y=3.394+0.074x,R=0,492。注射乌司他丁后,青年组较中年和老年组可以产生更佳疗效,血糖升高幅度分别为(0.97±1.19)(Y)vs(2.15±0.85)mmol/L(M,P=0.011)和(2.72±1.09)mmol/L(A,P=0.008)。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无糖尿病的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而不会引起低血糖症。乌司他丁在所有年龄阶段均能有效抑制应激性高血糖,且存在年龄相关的药效学效应,随着年龄增大血糖调节的药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乌司他丁 应激性高血糖 糖代谢紊乱 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平 李昆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 制作和评价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 +口服乙醇诱导成肝硬变后 ,行 70 %肝切除 ,观察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细胞线粒体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 1周内死亡主要在术后 48h... 目的 制作和评价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 +口服乙醇诱导成肝硬变后 ,行 70 %肝切除 ,观察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细胞线粒体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肝硬变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 1周内死亡主要在术后 48h内 ,共死亡 12只 ,手术死亡率为 2 4% ;术后肝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特别在术后 2 4h内变化最为显著。以后逐渐恢复 ,术后 1周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变化相似。结论 复制的大鼠模型符合早期肝硬变的临床病理表现 ,是研究慢性肝损害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肝部分切除术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启峰 赵志强 +1 位作者 周童 张启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7例,解释开腹手术者30,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者4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7例,解释开腹手术者30,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者4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9.7±14.6)min】,较开腹组的【(114.6±15.8)min】缩短,术中出血量为【(83.4±14.1)ml】,较开腹组的【(127.4±16.1)ml】减少,首次进食时间为【(2.2±0.5)d】和住院时间为【(6.3±1.3)d】,均较开腹组的【(4.3±1.1)d】和【(10.2±1.5)d】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血清AFP、CEA、CA19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较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便于对术后疗效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手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霞 袁玲雁 +5 位作者 刘双双 何君 王叶 余姝丽 谢哲容 罗艳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和血清白蛋白<35 g/L者比例显著高于181例术后未感染患者(P<0.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与未感染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白蛋白水平<35 g/L、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以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