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Ephrin-A1、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万新娟 蒋晨 +1 位作者 谢小东 丁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肝配蛋白A1(Ephrin-A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 目的分析血清肝配蛋白A1(Ephrin-A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分析不同分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水平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phrin-A1、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phrin-A1水平为(7.81±2.34)ng/mL,高于对照组[(2.25±0.76)ng/mL],CTRP9水平为(98.17±10.13)pg/mL,低于对照组[(156.42±15.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分别为(50.14±5.63)U/L、(142.34±13.98)mg/L,均低于对照组[(73.52±8.52)U/L、(189.71±23.56)mg/L],丙二醛水平为(6.89±3.07)μmol/L,高于对照组[(3.56±1.0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为(15.42±4.80)ng/mL,高于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9±2.11)ng/mL],CTRP9水平为(75.25±6.73)pg/mL,低于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19.46±13.0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Ephrin-A1联合CTRP9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为92.68%、特异度为53.69%、AUC为0.93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与SOD、GSH呈负相关,与丙二醛呈正相关(P<0.05);CTRP9水平与SOD、GSH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Ephrin-A1联合CTRP9可提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其中机体氧化应激与Ephrin-A1呈正性关联,与CTRP9呈负性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肝配蛋白a1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诊断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微小RNA-200c靶向抑制EFNA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鹰飞 高健伟 +2 位作者 王红 周永健 聂玉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00c靶向抑制肝配蛋白A1(EFNA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株SGC7901,随机分为miR-200c模拟物组、模拟物对照组、miR-200c抑制物组、抑制物对照组,分别转染miR-200c模拟物、模拟物...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00c靶向抑制肝配蛋白A1(EFNA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株SGC7901,随机分为miR-200c模拟物组、模拟物对照组、miR-200c抑制物组、抑制物对照组,分别转染miR-200c模拟物、模拟物对照寡核苷酸、miR-200c抑制物、抑制物对照寡核苷酸,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00c对EFNA1基因的靶向抑制作用。取本院手术切除的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48例份,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EFNA1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EFNA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部位间的关系。结果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miR-200c模拟物组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活性降低(P<0.05),总凋亡率升高(P<0.05),侵袭能力降低(P<0.05)。miR-200c模拟物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模拟物对照组(P<0.05),而miR-200c抑制物组的荧光素酶活性高于抑制物对照组(P<0.05)。EFNA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其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FNA1基因呈高表达,miR-200c可通过靶向EFNA1基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200c 肝配蛋白a1 细胞增殖 侵袭
下载PDF
血清CHIT1、Ephrin-A1、MST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昌江 陈方安 +1 位作者 洪娟 李秋慧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9期697-702,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几丁质酶1(CHIT1)、肝配蛋白A1(Ephrin-A1)、肌肉生长抑素(MST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琼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400只眼),根... 目的研究血清几丁质酶1(CHIT1)、肝配蛋白A1(Ephrin-A1)、肌肉生长抑素(MST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琼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400只眼),根据其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及DR分期标准,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84例(168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75例(150只眼)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1例(82只眼)。并选取同期同医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160只眼)作为对照组。DR组患者依照DR临床诊疗指南治疗12个月后,根据其视力残疾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受试者均取静脉血用以检测血清中CHIT1、Ephrin-A1和MSTN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与DR发生的相关性及对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结果(1)CHIT1、Ephrin-A1、MSTN: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组间CHIT1(F=241.208,P=0.000)、Ephrin-A1(F=115.766,P=0.000)、MSTN(F=141.346,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共36例(72只眼),预后良好组共80例(160只眼)。预后不良组血清CHIT1(t=10.870,P=0.000)、Ephrin-A1(t=12.107,P=0.000)、MSTN(t=13.005,P=0.000)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HIT1、Ephrin-A1、MSTN与DR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HIT1(r=0.427,P=0.000)、Ephrin-A1(r=0.508,P=0.000)、MSTN(r=0.410,P=0.000)与DR发生均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3)DR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CHIT1(OR=1.854,P=0.000)、Ephrin-A1(OR=1.696,P=0.001)、MSTN(OR=1.669,P=0.006)升高均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血清CHIT1、Ephrin-A1、MSTN对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血清CHIT1、Ephrin-A1、MSTN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DR患者视力残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794、0.773及0.910。结论DR患者血清CHIT1、Ephrin-A1、MSTN水平升高,其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且对DR患者视力残疾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1 肝配蛋白a1 肌肉生长抑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