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林杰 陈明治 高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以及术前及术后7 d的营养相关状况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和体质量指数(BMI),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ALB、TP、PA、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 营养状态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合针灸、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
2
作者 岳亚杰 韩若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合针灸、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其诊治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均行手术治疗,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合针灸、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其诊治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均行手术治疗,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对比两组脑血管功能、营养状况、血肿体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血管平均流速、脑血管平均流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更高,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血肿体积、并发症发生率和胃肠功能分级更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合针灸、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和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可缩减血肿体积,预防并发症,也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针灸 康复训练 重症脑出血 脑血管功能 营养状况 并发症 血肿体积
下载PDF
探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婧 杨军 +1 位作者 刘若男 秦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 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便情况、经口进食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物质指标、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便情况、经口进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营养物质指标、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道肿瘤患者 营养 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
4
作者 陈若 蒋蕾 +1 位作者 赵旭东 陈倩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56.11±3.58)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56.26±3.8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的营养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吞咽障碍程度(VGF)评分、免疫指标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住院天数为(12.01±2.68)d、呼吸机支持时间为(5.03±1.02)d,对照组分别为(13.59±3.02)d、(6.68±1.3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2、9.473,均P<0.001)。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水平为(40.54±2.12)g/L、前白蛋白(PAB)为(39.25±3.41)g/L、总蛋白(TP)为(70.64±5.74)g/L、GCS评分为(13.54±1.67)分、VGF评分(8.56±1.21)分,对照组分别为(33.57±2.03)g/L、(30.26±2.68)g/L、(62.31±5.11)g/L、(9.11±1.05)分、(7.21±1.0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28、19.664、10.283、21.304、8.060,均P<0.001);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为(2.45±0.65)g/L、IgG为(13.89±2.14)g/L、IgM为(1.92±0.63)g/L,对照组分别为(2.12±0.49)g/L、(12.44±2.02)g/L、(1.57±0.5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6、4.674、4.065,均P<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5/90)低于对照组(14.44%,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P=0.047)。结论基于肠内营养支持策略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神经外科重症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NSICU住院天数和呼吸机支持时间,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吞咽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神经外科重症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小娟 李蓉 +2 位作者 樊宇 李林章 李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存在突出的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营养消耗过多和营养摄入不足。肠内营养是重度烧伤早期重要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但在临床实践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 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存在突出的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营养消耗过多和营养摄入不足。肠内营养是重度烧伤早期重要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但在临床实践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依然存在着启动时机、喂养途径、制剂选择、营养目标等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了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内容包括实施前评估、实施方案制定、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等,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泻防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周海艳 张洁 +2 位作者 江淑萍 许晓丹 刘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5-0007,共3页
分析腹泻防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于老年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泻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抽选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对象,处于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依据抽签方式... 分析腹泻防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于老年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泻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抽选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对象,处于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依据抽签方式分为比对组(35例,基础护理)与分析组(35例,基础护理+预见性护理),重点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分析组和比对组发生腹泻的患者例数分别有0例(0.00%)、4例(11.43%),发生呕吐的分别有0例(0.00%)、0例(0.00%),发生胃潴留的分别有1例(2.86%)、1例(2.86%),发生误吸的分别有0例(0.00%)、1例(2.86%),总发生率分别为2.86%、17.14%,分析组低于比对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97.14%vs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防止或降低其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当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老年 肠内营养支持 腹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姜丽芬 李可欢 +2 位作者 张红红 关晶 齐艳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6-0109,共4页
研析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循证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60例笔者所在医院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9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数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参照组和循证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 研析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循证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60例笔者所在医院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9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数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参照组和循证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抑郁焦虑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营养指标和腹泻时间)。结果 针对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结果发现循证组优(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治疗中实施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腹泻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满意度 ICU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腹泻
原文传递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8
作者 高青 李淑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93-494,共2页
目的对比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观... 目的对比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B、PAB和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相比,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快速改善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空 鼻胃管 肠内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 营养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影响
9
作者 徐茜 张晓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下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下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以及舒适度。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针对低出生体质量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应用手术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提高患儿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 人文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 集束化护理 舒适度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影响
10
作者 张晓娜 李静 王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5-0098,共4页
对ICU重症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94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本院的ICU重症,且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更优,与基... 对ICU重症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94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本院的ICU重症,且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更优,与基础组相比,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护理时,借助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而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护理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 ICU重症肠内营养支持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1
作者 徐秀晴 姚虹 赵红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7-0150,共4页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营养状况和炎症症状改善显著,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并发症发...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营养状况和炎症症状改善显著,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炎症症状的尽快消退,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长期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丁斌 高洁 +2 位作者 周琳 周玲宇 卢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54-0157,共4页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长期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天数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膳食)和观察组(60例,肠内营养支持)。对比MNA-SF评分、营养指...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长期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天数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膳食)和观察组(60例,肠内营养支持)。对比MNA-SF评分、营养指标、活动能力、肺部感染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NA-SF评分、ADL评分、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差异明显,治疗1月、2月、3月MNA-SF评分、ADL评分、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升患者营养水平,改善蛋白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长期住院 老年痴呆 护理效果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3
作者 吕小雁 方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接受1周的连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_(4)、CD^(+)_(8)、CD^(+)_(4)/CD^(+)_(8))、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的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CD^(+)_(4)/CD^(+)_(8)、IgA、IgG、IgM、Hb、PAB、HSA、TR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状况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大承气汤 肠内营养支持 功能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风险预警护理对脑卒中住院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房杉 沈洁 朱燕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96-900,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对脑卒中住院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对脑卒中住院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风险预警护理。护理至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出院时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2.81±0.51)h、(38.19±3.51)h、(78.26±4.28)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8±0.47)h、(47.27±4.82)h、(89.10±5.1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LB、PA、TP均升高,且观察组的ALB、PA、TP分别为(52.10±4.06)mg/mL、(391.18±21.05)μg/mL、(73.10±4.84)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8±4.28)mg/mL、(341.28±20.98)μg/mL、(763.17±5.21)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及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NIHSS分别为(30.28±3.21)分、(31.34±2.04)分、(6.28±1.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1±2.94)分、(37.31±2.37)分、(8.27±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警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住院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调节心理状态,有益于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肠内营养支持 风险预警护理 营养状况 功能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朱永飞 李晓国 吕全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 目的评价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营养指标[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肠道屏障功能[内皮素(ET)、二胺氧化酶(DAO)、血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IgG、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14±2.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8±2.28)分,BI评分为(67.55±7.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0±6.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LR4、NF-κB、DAO、ET、血乳酸、I-FABP分别为(2.31±0.54)ng/mL、(104.12±8.76)ng/mL、(13.21±2.14)U/L、(70.55±15.11)ng/L、(1.74±0.56)mg/L、(1.41±0.3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6±0.67)ng/mL、(128.96±10.19)ng/mL、(16.88±3.37)U/L、(94.36±17.96)ng/L、(2.68±0.73)mg/L、(1.72±0.4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Alb、TP、TF、CD3^(+)、CD4^(+)、IgA、IgG分别为(132.87±15.88)g/L、(37.65±3.66)g/L、(69.77±6.52)g/L、(62.38±6.22)g/L、(70.14±5.11)%、(37.86±4.32)%、(1.82±0.38)g/L、(1.58±0.42)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74±12.28)g/L、(32.89±3.05)g/L、(61.75±5.86)g/L、(54.88±5.19)g/L、(65.73±4.78)%、(33.28±3.83)%、(1.45±0.30)g/L、(1.26±0.3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颈动脉狭窄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营养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免疫力,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内营养支持 脑卒中 神经功能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营养状态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王海婷 冯彩云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1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为早期组,术后48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1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为早期组,术后48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为延期组,每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包括IgA、IgG、IgM水平以及CD4^(+)、CD8^(+)、CD4^(+)/CD8^(+))、卡氏评分量表(KPS)、BMI、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肿瘤临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并发症(包括腹泻、贫血、感染、呕吐)等指标。结果早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延期组(均P<0.05)。治疗7 d后早期组IgA、IgG、IgM水平及CD4^(+)、CD8^(+)、CD4^(+)/CD8^(+)均明显升高,且早期组均明显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KPS评分明显升高,康复出院前BMI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早期组均明显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组(6.45%比22.58%,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12 h开始辅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速患者恢复进程,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并发症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策略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袁程程 方晶晶 张燕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基于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策略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基于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策略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基于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策略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周期为患者入院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病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时间。结果干预28 d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28 d后,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给予ICU脑出血患者基于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策略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缓解其病情,且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重症监护室 肠内营养支持 分级护理 营养耐受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周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在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 目的探究结直肠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在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营养状态指标、胃肠功能指标[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43.95±5.26)h、首次下床时间(40.37±7.92)h、住院天数(12.27±3.65)d均短于对照组的(58.87±6.94)h、(55.65±8.36)h、(14.86±4.06)d(P<0.05)。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67.47±19.94)mg/L、(39.18±4.95)g/L、(2.07±0.25)g/L,高于对照组的(244.23±18.58)mg/L、(35.47±3.45)g/L、(1.87±0.21)g/L(P<0.05)。干预后,观察组SS(47.87±4.54)ng/L低于对照组的(52.56±3.86)ng/L,GAS(118.34±15.74)ng/L、VIP(34.12±6.85)ng/L与MTL(66.31±10.22)ng/L高于对照组的(86.57±11.48)、(27.84±8.11)、(53.76±11.14)ng/L(P<0.05)。干预后,观察组TNF-α、IL-6与CRP水平分别为(182.38±14.43)ng/L、(254.28±33.76)ng/L、(9.32±1.85)mg/L,低于对照组的(238.94±25.51)ng/L、(336.57±34.52)ng/L、(11.89±2.68)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χ^(2)=4.100,P=0.043<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术后及时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康复加速,改善营养状态、胃肠功能,同时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控制并发症发生,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19
作者 杨连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EC)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E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基于常规护理理念下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EC)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E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基于常规护理理念下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接受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体重(BW)、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发症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干预后,研究组BW、BMI、Hb、Alb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IgG、IgM、IgA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较常规组[23.08%(9/39)]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EC患者术后给予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肠内营养支持,可加快机体恢复,改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快速康复理念 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营养状态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黄雪平 李冰冰 黄丽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泉州市光前医院收治的108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54例。肠外组实施全肠外营...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泉州市光前医院收治的108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54例。肠外组实施全肠外营养支持,肠内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7 d的糖代谢指标、营养物质指标及术后7 d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7 d,肠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术前1 d,肠外组各指标水平高于术前1 d,且肠内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7 d,与术前1 d相比,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降低,肠内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肠内组手术切口愈合率高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升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功能、缓解营养物质的流失,提升手术切口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糖尿病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血糖水平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