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壁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1
作者 姚小健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肠壁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病理诊断 心电图
下载PDF
杠柳新苷T作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左佳妮 孙文聪 +2 位作者 冯明星 胡兆农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122,128,共6页
【目的】明确杠柳新苷T作用后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肠壁细胞中的分布,探讨其杀虫作用机制。【方法】鉴于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而对小地老虎幼虫无杀虫活性,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比较观察了杠柳新苷T处理的东方... 【目的】明确杠柳新苷T作用后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肠壁细胞中的分布,探讨其杀虫作用机制。【方法】鉴于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而对小地老虎幼虫无杀虫活性,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比较观察了杠柳新苷T处理的东方粘虫幼虫和小地老虎幼虫中肠肠壁细胞的变化。【结果】东方粘虫幼虫经杠柳新苷T处理后,胶体金颗粒首先出现在微绒毛上,且密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最终破坏微绒毛;同时,胶体金颗粒在细胞内的细胞器膜上也有出现,并损伤细胞器。小地老虎幼虫经杠柳新苷T处理后,中肠肠壁细胞及细胞器均没有明显变化,其上也没有发现胶体金颗粒的存在。【结论】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和小地老虎幼虫的选择性与其在2种试虫中肠肠壁细胞上的特异性结合存在显著差异有关,杠柳新苷T作用东方粘虫幼虫后的初始结合部位可能是其中肠肠壁细胞,推测杠柳新苷T的靶蛋白可能存在于中肠肠壁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新苷T 东方粘虫 小地老虎 中肠肠壁细胞 免疫定位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导致昆虫组织细胞病变及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程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6期367-370,共4页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以下略为B.t.)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细菌,它对多种农林和卫生害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包括新有效菌株的分离、分类鉴...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以下略为B.t.)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细菌,它对多种农林和卫生害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包括新有效菌株的分离、分类鉴定、杀虫效果及范围、致病机理(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毒素的产生、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遗传学和遗传育种等。本文就其组织病理和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方式 苏云金杆菌 杀虫效果 病原细菌 中肠 细胞病变 卫生害虫 鳞翅目幼虫 分类鉴定 肠壁细胞
下载PDF
苦皮藤素Ⅳ对粘虫中肠组织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素Ⅳ 粘虫 中肠肠壁细胞
下载PDF
胆固醇,人体的灾星?
5
作者 杨锋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3期54-54,共1页
提及胆固醇,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引发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其实,人体是离不开胆固醇的。
关键词 胆固醇 动物性食品 肾上腺皮质 肠壁细胞 机体吸收 正常代谢 科学家 结构成 固醇类
下载PDF
黑冀地鳖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霞 邵红光 黄人鑫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69-72,共4页
黑冀地鳖PolyphagaobscuraChop.在国内仅产新疆南部,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本文报导用中肠肠壁细胞染色体空气干燥制片法,对其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研究.其染色体数目2n(♀)=52.
关键词 黑冀地鳖 染色体 中肠肠壁细胞 2n(♀)=52
下载PDF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永香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9期188-189,共2页
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终末宿主是猫,中间宿主包括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人也可感染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当人弓形虫被终末宿主猫吃后,便在肠壁细胞内开... 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终末宿主是猫,中间宿主包括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人也可感染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当人弓形虫被终末宿主猫吃后,便在肠壁细胞内开始裂殖生殖,其中有一部分虫体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全身,并发育为滋养体和包囊体。如不采取合理治疗,则会产生很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弓形体病 弓形虫病 龚地弓形虫 裂殖生殖 人畜共患病 终末宿主 原虫病 肠系膜淋巴结 肠壁细胞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下载PDF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永辉 陈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10期183-183,共1页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种类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据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50%。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刚地...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种类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据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50%。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刚地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猫,中间宿主包括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及5种冷血动物。人也可感染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弓形虫病 人畜共患病 刚地弓形虫 弓形体病 终末宿主 原虫病 肠壁细胞 小配子体 裂殖生殖 黏液性鼻漏
下载PDF
国际视角
9
《科技传播》 2019年第22期I0004-I0005,共2页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干细胞受损后的自愈机制日前,德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位于受损肠壁细胞层下的肌肉细胞能在干细胞功能受损时释放一种名为R-spondin 3的信号传导蛋白,让其余的健康细胞承担起干细胞的任务,增殖产生子细胞,修...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干细胞受损后的自愈机制日前,德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位于受损肠壁细胞层下的肌肉细胞能在干细胞功能受损时释放一种名为R-spondin 3的信号传导蛋白,让其余的健康细胞承担起干细胞的任务,增殖产生子细胞,修复受损区域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功能受损 肠壁细胞 肠道干细胞 动物实验 肌肉细胞 自愈机制 慢性肠道炎症 国际视角
下载PDF
甜蜜的“陷阱”——如何鉴别掺假蜂蜜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清耀 杨长泓(指导) 解进(指导) 《中学科技》 2022年第8期38-40,共3页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并酿制而成的天然营养滋补品。它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与蔗糖相比能量较低,更易被人体肠壁细胞吸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蜂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和酶。它共有180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并酿制而成的天然营养滋补品。它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与蔗糖相比能量较低,更易被人体肠壁细胞吸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蜂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和酶。它共有180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蜂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中医认为它益气补中,止痛解毒,促进消化,润肠通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肠通便 肠壁细胞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多种维生素 葡萄糖 有机酸 果糖
原文传递
花椰菜和芭蕉纤维有利于肠道健康
11
《家庭用药》 2010年第11期5-5,共1页
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肠道》杂志上报告说,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会出现腹泻等症状,是因为大肠杆菌等细菌附着在肠壁细胞上,并穿过肠壁保护层而致。从花椰菜和芭蕉中提取的纤维。
关键词 肠道健康 花椰菜 纤维 肠壁细胞 利物浦大学 研究人员 肠道疾病 克罗恩病
原文传递
如何维护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12
作者 郭振东 《新农村》 2000年第3期24-24,共1页
医学科学家认为,大肠中经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加速人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的学说。可见,维护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是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保健措施。据统计,肠道内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双岐杆菌、乳... 医学科学家认为,大肠中经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加速人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的学说。可见,维护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是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保健措施。据统计,肠道内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双岐杆菌、乳杆菌、似杆菌、链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多达100多种。数量宠大的肠道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防止其它有害细菌的入侵。肠道内的有益细菌还会帮助人体合成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壁细胞 膳食结构 家庭保健
原文传递
便秘的防治——防治便秘可以采取的措施
13
作者 张立峰 《抗癌之窗》 2014年第12期43-45,共3页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与结肠、直肠壁接触,刺激肠壁或被肠壁细胞吸收,对其产生伤害。久之便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食物残渣 肠道蠕动 肠壁 结直肠癌 肠壁细胞 有毒物质 代谢废物 肠黏膜上皮 厌氧菌
原文传递
便秘的防治[连载五] 便秘的药物治疗
14
作者 张立峰 《抗癌之窗》 2015年第3期60-64,共5页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与结肠、直肠壁接触,刺激肠壁或被肠壁细胞吸收,对其产生伤害。久之便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有资料显示,经常便秘的人,诱发癌症的概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 百病之源 结直肠癌 肠壁细胞 概率比 食物残渣 有毒物质 代谢废物 药物治疗 肠黏膜上皮
原文传递
从传统中药到新型降血糖药
15
作者 李昌祁 吉梅 《糖尿病之友》 2021年第7期42-43,共2页
桑枝总生物碱片去年3月18日,北京五和博澳药业申报的5类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桑枝总生物碱片是中药桑枝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一组多羟基生物碱及其苷类化合物,包括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 桑枝总生物碱片去年3月18日,北京五和博澳药业申报的5类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桑枝总生物碱片是中药桑枝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一组多羟基生物碱及其苷类化合物,包括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最高。桑枝总生物碱通过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与α-葡萄糖苷酶可逆性地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降解,造成肠道的葡萄糖吸收缓慢,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细胞 餐后血糖 降血糖药 苷类化合物 多羟基生物碱 总生物碱 桑枝 葡萄糖吸收
原文传递
便秘的防治
16
作者 张立峰 《抗癌之窗》 2014年第11期46-49,共4页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与结肠、直肠壁接触,刺激肠壁或被肠壁细胞吸收,对其产生伤害。久之便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便秘为百病之源",鉴于便秘症状在人群中多发,发病率达10%~20%,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便秘的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病之源 肠壁 结直肠癌 肠壁细胞 食物残渣 有毒物质 代谢废物 肠黏膜上皮 厌氧菌 阴寒凝结
原文传递
便秘的防治【连载三】——防治便秘食疗方
17
作者 张立峰 《抗癌之窗》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 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秘结的粪便长时间停留在结肠和直肠中,粪便中的食物残渣、代谢废物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一些能够致癌的有毒物质;同时大量的厌氧菌继续发酵,产生很强的毒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与结肠、直肠壁接触,刺激肠壁或被肠壁细胞吸收,对其产生伤害。久之便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疗方 肠壁 百病之源 结直肠癌 肠壁细胞 食物残渣 有毒物质 代谢废物 肠黏膜上皮 厌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