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肠系膜缺血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洋洋 季洪阁 +3 位作者 贾世浩 田风胜 王猛 姚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3-317,344,共6页
虽然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致死率较高。AMI的常见分型包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血管内治疗是AMI的有效治疗策略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AMI可选择不同的血管内... 虽然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致死率较高。AMI的常见分型包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血管内治疗是AMI的有效治疗策略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AMI可选择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式,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动脉内置管溶栓及联合策略。本文针对近些年AMI血管内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春丽 杨瑞宇 +4 位作者 郭雯钰洁 施继玲 郭宏煦 闵晓雪 殷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儿与健康儿前躯干、三焦、胃脘、大腹、左少腹、右少腹、肝区、神阙、气海等区域红外热图特征。结果:前躯干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邪入膜原组>邪伏膜原组>健康组,邪入膜原组躯干温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入膜原组,三焦皆呈热偏离,其中以下焦热偏离最多,大腹、神阙、气海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伏膜原组,三焦皆呈凉偏离,其中以中、下两焦凉偏离最多,大腹、气海为凉偏离,右少腹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像特征描述与三焦、大腹、右少腹、神阙、气海热值关系密切。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较为客观的为膜原辨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提供了可视化、量化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肠系膜淋巴结炎 红外热成像 膜原辨证
下载PDF
草鱼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测定与分析
3
作者 姜鹏 樊佳佳 +2 位作者 李胜杰 杜金星 雷彩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为精确且批量测定草鱼肠系膜脂肪(肠脂)沉积量,避免传统人工刮取称量方法耗时费力、量化粗糙等问题,实验利用脂溶性染料油红O可特异性着色脂肪的特性,探索开发出一种便捷定量草鱼肠脂含量的新方法。结果发现,麻醉解剖200尾平均体重约80 ... 为精确且批量测定草鱼肠系膜脂肪(肠脂)沉积量,避免传统人工刮取称量方法耗时费力、量化粗糙等问题,实验利用脂溶性染料油红O可特异性着色脂肪的特性,探索开发出一种便捷定量草鱼肠脂含量的新方法。结果发现,麻醉解剖200尾平均体重约80 g的草鱼,取出整个内脏团简单处理并塞入PIT个体识别标记后,样品集中进行多聚甲醛固定、无水乙醇脱水、油红O染液定染,可在维持样品组织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肠脂组织的特异性、均一化批量染色处理。各染色样品再分别通过无水乙醇溶剂完全萃取,萃取液吸光度测定,并依据绘制的标准曲线(y=0.0276x+0.0403,R^(2)=0.9997),即可精确获得个体肠脂沉积的相对含量,是以萃取出的油红O质量来表示。对比发现,样品肠脂组织染色-萃取量化结果与传统刮取称量数据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n=20,r=0.80)。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对于同塘养殖体重变异系数8.93%的草鱼群体(n=200),萃取测定的肠脂沉积量变异系数达到24.49%,预示该性状具有丰富变异特征及遗传改良潜力。相关与聚类分析显示,肠脂沉积量与内脏质量相关性最高(r=0.60),并且聚为一类,符合二者同属脏器关联指标的预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利用简单易测的形态指标只能解释肠脂沉积量的少量变异(R^(2)=0.20),表明基于表型性状的拟合回归方程进行间接预测的效果不佳,直接测定是该性状精准量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草鱼体脂性状改良提供了一种性状精确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系膜脂肪组织 油红O 沉积量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4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3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郭永强 梁若鹏 +1 位作者 陈壬寅 张豫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0,共3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胆汁及宿食等一系列症候群[2]。SMAS可先给予营养支持、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可进行手术治疗[3]。腹腔镜手术治疗SMAS已被证实安全、可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 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6
作者 张云 龚航军 +5 位作者 韩刚 曹羽 张言言 张旭 胡建 刘芝亦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0 d并发症。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1例中转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左结肠动脉保留、盆底腹膜关闭、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预防性回肠造口率低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吻合口加固缝合数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似的短期临床疗效,机器人手术时间更长,但具有组织损伤轻、术中出血少、回肠造口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2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7
作者 郭希伟 王小芹 +2 位作者 尹华山 王国栋 裴元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结果 19例SISMAD患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1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腹痛缓解,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支架置入治疗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腹痛缓解,1例患者术中无法分辨真假腔行单纯导丝疏通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出现空肠穿孔行修补治疗,1例患者出现小肠坏死行部分肠切除治疗,术后均腹痛缓解。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失访,随访20例患者腹痛症状均缓解,进食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SISM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转归多变,单一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无法覆盖所有患者,需以CTA检查及抗凝治疗为主,并结合其他诊疗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够对SISMAD提供更加优化的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自发性孤立性夹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AngioJet Ultra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在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中应用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8
作者 王国华 张华 +4 位作者 陈保星 李会朋 化召辉 崔文军 陆信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073-3076,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家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9例AM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急诊行AngioJet Ultra系统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 目的探讨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家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9例AM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急诊行AngioJet Ultra系统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6、12、24、36、48个月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栓清除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残余狭窄11例,给予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8例,其中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遂置入2枚支架,余36例术后复查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满意。46例术后腹痛均缓解,2例腹痛加重,并行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后恢复可,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9例出现血红蛋白尿,24 h后均恢复正常。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失访,2例死亡,1例术后16个月停用华法林钠片复发,1例术后36个月出现肠系膜上动脉重度狭窄,行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结论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AMI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微创、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早期AMI的腔内介入治疗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 随访
下载PDF
超声定量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刘凤菊 濮欣 黄连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前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首次采用TEVAR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的105例患者,TEVAR前3日内及术后1、3、6...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前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首次采用TEVAR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的105例患者,TEVAR前3日内及术后1、3、6个月完成主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TEVAR前后24 h内完成主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依据SMA受累形式分组:动力型缺血:SMA开口于小真腔组。静力型缺血:A组:SMA开口于假腔,开口水平未见再破口;B组:SMA开口于假腔,开口水平可见再破口;C组:SMA开口于假腔,骑跨真假腔;D组:SMA开口于假腔,夹层形成,真腔供血为主;E组:SMA开口于假腔,夹层形成,假腔供血为主。术前术后血流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小真腔组、D组术后收缩期峰值(PSV)、血流量(VolFlow)增加,B组术后平均舒张流速(MDV)减少、VolFlow增加,E组术后VolFlow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监测主动脉夹层所致肠系膜缺血的血流动力学演变进程,为关口前移防治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脏器灌注不良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及文献回顾
10
作者 伍洁 史海涛 +5 位作者 刘乐 靳耀锋 苗丽 金雪媛 刘欣 杨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51,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例少见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通过回顾临床信息、组织形态特点,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0岁,间断性右下腹痛6个月余。以克罗恩... 目的探讨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例少见的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通过回顾临床信息、组织形态特点,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0岁,间断性右下腹痛6个月余。以克罗恩病治疗无效,随后手术切除右半结肠。术前活检见固有层纤维素沉积及黏膜下层“动脉化”毛细血管;手术标本发现肠系膜侧显著的中小静脉肌内膜增生,部分静脉腔显著狭窄或闭塞,弹力纤维染色提示内膜下弹力纤维增生紊乱,考虑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结论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结肠炎,确诊依赖手术标本肠系膜中小静脉肌内膜的增生,活检标本内皮下纤维蛋白沉积和毛细血管“动脉化”或可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 腹痛 腹泻 炎症性肠病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肠坏死1例临床护理
11
作者 臧雪红 宋丽艳 孙海成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143-145,共3页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是一种临床急腹症,多由外源性栓子如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脱落引起。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临床特异性差,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死亡率高。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MDT)是依托多学科团队,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是一种临床急腹症,多由外源性栓子如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脱落引起。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临床特异性差,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死亡率高。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MDT)是依托多学科团队,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制定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综合治疗护理方案,有利于复杂疾病和疑难创面的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坏死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下载PDF
葛根芩连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林敏 陈勇 +2 位作者 彭晓卫 喻春兰 徐嘉毓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在儿童慢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门诊的80例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葛根芩连口服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中成药在儿童慢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门诊的80例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葛根芩连口服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予葛根芩连口服液,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腹痛及肠系膜淋巴结变化,随访治疗完成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86.8%vs对照组57.1%,P=0.04)。比较治疗前腹痛症状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3±2.87)vs(12.69±2.37),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明显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1.53±3.30)vs(9.60±2.74),P<0.001];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1.6%vs 54.3%,P=0.012)。随访完成疗程2个月内腹痛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3.5%vs 48.4%,P=0.004)。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芩连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缓解腹痛症状,降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成药 治疗
下载PDF
1例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13
作者 王敏 马丽娟 +2 位作者 王芳 张志文 李明娥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90-92,共3页
总结了1例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静脉血栓的护理,腹痛的护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联合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干预,管路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 总结了1例产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静脉血栓的护理,腹痛的护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联合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干预,管路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营养不良 管路安全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纳米炭用于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朱郭婷 周旋 朱开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黑染淋巴结数目,并行病理检测明确各淋巴结发生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检获淋巴结平均数目(18.46±3.52 vs 10.63±1.95)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发生转移率(12.19%)高于对照组(9.41%)(P>0.05)。黑染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率(88/611,14.40%)明显高于未黑染(20/275,6.18%)与对照组(48/510,9.41%)(χ^(2)=9.007、6.495,P=0.003、0.011)。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目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可确保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在直肠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纳米炭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
15
作者 陈佳佳 淦细红 +1 位作者 董笑琴 汤磊雯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总结1例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基于护理观察及完善检查,鉴别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唤醒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钉道护理预防感染,维持... 总结1例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基于护理观察及完善检查,鉴别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唤醒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钉道护理预防感染,维持有效牵引;舒适化体位管理预防压力性损伤。经治疗与护理,患者牵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头盆环牵引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机器人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
16
作者 邹莹 周健文 +1 位作者 常燕翔 王强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造影检查证实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资料,1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11例同时行常规增强扫描,另外2...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造影检查证实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资料,1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11例同时行常规增强扫描,另外2例同时行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结果13例患者CT造影检查明确显示了撕裂的内膜瓣、真假腔及病变累及的范围,其中8例为Ⅰ型,4例为Ⅱ型,1例为Ⅲ型;8例患者多平面重组显示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增大和/或近中段转角弧度变化较大;MSCT平扫发现钙化斑块内移1例,管腔内线样稍低密度影1例,管径增粗5例,血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模糊7例,管壁密度增高2例。结论MSCT检查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血管影像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指导临床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夹层 孤立性
下载PDF
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与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7
作者 姜根炳 毛晓俊 冷剑飞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和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路径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间入路(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和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路径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间入路(对照组)和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研究组),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癌胚抗原、癌抗原-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改善临床指标、抑制肿瘤标志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增加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 中间入路 安全性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程军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用于老年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2年9月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8)...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用于老年结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2年9月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8)行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n=62)行腹腔镜CME。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右半结肠淋巴结、左半结肠淋巴结、阳性转移淋巴结)清除数目、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总复发率。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右半结肠淋巴结、左半结肠淋巴结、阳性转移淋巴结的清除数目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 h两组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应激反应(肾上腺素、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总复发率为3.23%(2/62),低于对照组的15.5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CME能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不影响手术进程与术后恢复,且不会加大患者机体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傅元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头侧中间联合入路,研究组采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ACTH、Cor、NE、E、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研究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应激指标、炎性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 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应激 炎性因子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闫庆 姚亚男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畸形(celio-mesenteric trunk,C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本院行超声检查的6例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畸形(celio-mesenteric trunk,C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本院行超声检查的6例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6例CMT畸形中,2例为短干型,共同动脉干长均约3mm,超声表现为CMT从腹主动脉发出后立即分为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长干型4例,共同动脉干长约15~20mm,共同动脉干从腹主动脉发出后,走行较长一段距离后分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M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共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