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尤文肉瘤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
1
作者 田丽 郑溪 +3 位作者 蔡晶晶 梁斌 侯森 仲长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总结1例尤文肉瘤化疗导致体质量下降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实践经验。基于患者综合情况,选用三腔喂养管肠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除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外,护理团队根据患者年龄特征及生长发育需求,实... 本研究总结1例尤文肉瘤化疗导致体质量下降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实践经验。基于患者综合情况,选用三腔喂养管肠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除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外,护理团队根据患者年龄特征及生长发育需求,实施个体化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协同医疗团队优化治疗方案,并制定系统化的三腔喂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护理管理,不仅确保了院内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顺利过渡至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全肠外营养 三腔喂养管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化疗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3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郭永强 梁若鹏 +1 位作者 陈壬寅 张豫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0,共3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胆汁及宿食等一系列症候群[2]。SMAS可先给予营养支持、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可进行手术治疗[3]。腹腔镜手术治疗SMAS已被证实安全、可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 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昌民 芦春花 +2 位作者 罗艳 李岩 邢姗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出现类似幽门梗阻而怀疑SMAS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消化道造影与CTA检查。其中经... 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出现类似幽门梗阻而怀疑SMAS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消化道造影与CTA检查。其中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测后确诊为SMAS组38例,非SMAS组32例,比较CTA下SMAS组与非SMAS的相关指标[SMA走行,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SMA-AA),胃腔充盈态仰卧位十二指肠通过处SMA后壁与AA前壁的距离(DD)],分析CTA的相关指标对SMAS的诊断价值。结果CTA中,SMAS组的SMA走行的径直型比例高于非S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S组的SMA-AA及DD均低于非S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MA-AA与DD联合诊断SMAS的AUC为0.919,高于单一指标的0.835、0.773。结论CTA能显示血管走行情况,反映SMA与AA间的夹角及距离,可准确诊断出SMAS,达到与上消化道造影同样效果,临床上可结合患者情况、医疗条件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上消化道造影 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升阳法论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4
作者 尹一丹 周正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升阳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风药与补益药相配伍,达到益气升阳的目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升降失和,应以升阳法益气升阳,调畅气机。升阳法... 升阳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风药与补益药相配伍,达到益气升阳的目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升降失和,应以升阳法益气升阳,调畅气机。升阳法主要有升阳益胃法、升阳除湿法、升阳散火法、升阳补气法、升阳解郁法、升阳补肾法等,升阳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下陷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法适用于脾胃气虚,湿热内停证,代表方为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法适用于脾胃虚弱,火郁卫表证,代表方为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湿浊内盛证,代表方为升阳除湿汤;升阳解郁法适用于肝郁不升证,代表方为升肝舒郁汤;升阳补肾法适用于肾虚精陷证,代表药物为补肾填精药物配伍益气健脾、辛散升阳之品,临证可根据患者主要证候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升阳法 升阳益胃法 升阳除湿法 升阳散火法 升阳补气法 升阳解郁法 升阳补肾法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娟 罗利红 +1 位作者 王宝平 吴凤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70-2571,257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X线钡餐透视证实为SMAS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O)夹角、十二指肠在SMA与AAO夹角处内径(d)、夹角前内径(D)及D/d比...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X线钡餐透视证实为SMAS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O)夹角、十二指肠在SMA与AAO夹角处内径(d)、夹角前内径(D)及D/d比值。结果 38例患者中36例CDFI清楚显示SMA,2例因肠胀气SMA显示不清,SMA显示率为94.7%。36例中4例SMA与AAO夹角在20°~30°之间,18例在15°~20°之间,14例<10°。34例十二指肠于SMA与AAO夹角处受压变窄,近段扩张,呈"漏斗形"征,d<10mm,D>30mm,D/d比值3.0。2例未记录十二指肠受压征象及D/d比值。38例正常人均显示SMA与AAO夹角>30°,无十二指肠受压征象,d>10mm,D<30mm,D/d比值<3.0。结论 SMA与AAO夹角小和十二指肠受压征是超声诊断SMAS的重要征象,有助于SMAS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 超声 肠系膜上动脉 腹主动脉 十二指肠
下载PDF
腹腔镜下诊治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8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管考平 李旭 +4 位作者 刘树立 李颀 张军 张金山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的临床特征、诊断与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2年7月,对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SMAS行腹腔镜手术,包括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7例,Treitz...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的临床特征、诊断与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2年7月,对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SMAS行腹腔镜手术,包括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7例,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例(术中粘连严重,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不充分)。结果8例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7例手术时间45~80 min,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例100 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3~5 d开始饮食。术后所有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8个月。1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后症状无改善,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2例行肠吻合者无吻合口漏、狭窄及梗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良好,6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后恢复好,饮食正常。结论 B超、CT和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儿童SMAS的重要方法。腹腔镜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或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腹腔镜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力军 郭敬 +2 位作者 王冰 王瑜 王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482-3484,共3页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对该院2005~2007年诊治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9例明确诊断;10例均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对该院2005~2007年诊治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9例明确诊断;10例均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10例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9例因无效而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1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均痊愈。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ROUX-EN-Y吻合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PEJ肠内营养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凯 汪志明 江志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行EN支持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人行PEJ,采用EN支持分别治疗69 d和180 d。观察病人症状改善、体质量和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2例病人经E...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行EN支持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人行PEJ,采用EN支持分别治疗69 d和180 d。观察病人症状改善、体质量和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2例病人经EN支持,症状消失,体质量增加,血中纤维连接蛋白和PA增加。结论:经PEJ行EN支持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雄根 舒建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4-544,共1页
患者,男,57岁,因反复上腹胀闷、腹痛8年,于2008年3月22日就诊。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闷不适,呈持续性,多于进餐后为甚,间伴上腹隐痛,无规律性,无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嗳气、烧心,偶有恶心、反胃,无呕吐、呃逆... 患者,男,57岁,因反复上腹胀闷、腹痛8年,于2008年3月22日就诊。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闷不适,呈持续性,多于进餐后为甚,间伴上腹隐痛,无规律性,无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嗳气、烧心,偶有恶心、反胃,无呕吐、呃逆,无腹泻,无伴身目黄染、乏力、厌油,无咳嗽、咳痰,无胸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反复上腹胀 上腹隐痛 持续性 进餐后 患者
下载PDF
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经PEG/J管行家庭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培 沈如婷 +3 位作者 刘思彤 黄迎春 王新颖 彭南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186-188,共3页
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角度为38~56°[1],其间由脂肪组织填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属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2-3],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性致病因素引起此夹角过小,而最终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水平段和上升段... 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角度为38~56°[1],其间由脂肪组织填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属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2-3],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性致病因素引起此夹角过小,而最终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水平段和上升段压迫于腰椎体或腹主动上而造成肠腔狭窄或梗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PEG/J 家庭肠内营养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刚 张进峰 张建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总结其诊断、手术治疗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均顺利完...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总结其诊断、手术治疗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或死亡。手术时间60~137 min,平均(98.6±30.2)min;术后住院10~19 d,平均(14.8±2.7)d;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85.6±24.1)ml。术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其中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0.5~3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可作为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祖蕙 郭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9-820,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十二指肠 儿童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8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长青 黄良祥 李建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CS)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8年手术治疗的18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13例,其中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CS)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8年手术治疗的18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13例,其中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8例,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5例;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术3例,其中1例1.5年后改行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1例,一年后再行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术。18例均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入院后即开始每晚口服百忧解20mg至术后4~8周,18例术后均行7~11天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论SMACS术式选择应个体化,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适用于大部分SMACS患者,抗抑郁治疗及术后肠内营养可提高外科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外科手术 心理障碍 肠内营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文伟 何晓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报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 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  1 1例中 8例首诊者均经上消化道钡餐确诊 ,余 3例经外院手术诊断。单纯保守治疗 5例中痊愈 3... 目的 报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 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  1 1例中 8例首诊者均经上消化道钡餐确诊 ,余 3例经外院手术诊断。单纯保守治疗 5例中痊愈 3例。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的 6例中痊愈 4例。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腹腔血管彩超及动态薄层CT也有助于诊断 ;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宜青 于向东 孙跃民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06-406,409,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上腹疼痛5d,于2007年4月15日人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5月4日因高血压转入心内科。5d前饱餐后约30min出现上腹疼痛,疼痛持续约半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胆汁,无咖...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上腹疼痛5d,于2007年4月15日人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5月4日因高血压转入心内科。5d前饱餐后约30min出现上腹疼痛,疼痛持续约半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胆汁,无咖啡渣样物,无放射性疼痛,与体位无关。疼痛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高血压 诊断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姬 黄桂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 ARTERY 反复发作 心理障碍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下载PDF
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振辕 齐生伟 贺占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6期52-52,共1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1]。我院采用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屈氏韧带松解术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下载PDF
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行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清华 吴春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情况,对肠内营养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接收的31例智力障碍患儿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前后机... 目的分析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情况,对肠内营养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接收的31例智力障碍患儿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前后机体营养状况变化。结果治疗后31例智力障碍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体重、BMI、ALB、Hb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平均身高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1例患儿中治愈29例,治愈率为93.55%,29例治愈患儿中,1年后随访发现,其中有3例患儿复发,其复发率为10.34%,3例患儿复发后均伴有营养不良,再次经肠内营养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对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应用肠内营养治疗,不仅可使患儿机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且十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苹芝 郭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6期881-882,共2页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彩超诊断的4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彩超诊断的4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指肠通过段距离变小,饮水后其近端二十指肠扩张明显,左侧卧位时十二指肠潴留消失。结论:彩超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高、无损伤、实时。能同时显示肠管形态,判断血管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十二指肠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莹 唐艳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渐受到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内外有关SMAS发病机制、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