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合并肠结核1例病例报道
1
作者 马璐萍 张靖源 +1 位作者 姜永珊 沈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肠结核、皮肤结核作为常见的肺外结核,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引发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该例患者以左上腹胀痛伴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且伴有皮肤脓肿,入院后完善肺CT、... 肠结核、皮肤结核作为常见的肺外结核,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引发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该例患者以左上腹胀痛伴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且伴有皮肤脓肿,入院后完善肺CT、肠镜、病理等检查,肺结核合并肠结核诊断明确,皮肤结核尚缺乏病理学诊断依据。根据CT、肠镜及病理结果,采用规律抗结核治疗后有效,且预后较好。由于确诊较难,肠结核与皮肤结核如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并且易遗留瘢痕甚至并发肿瘤,预后不佳。本病例通过全面掌握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明确,对于肺外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从而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肠结核 皮肤结核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以水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肠结核一例
2
作者 袁娅 方兴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17-1021,共5页
肠结核是常见的传染病。由于结核表现的多样性,其容易被误诊、漏诊,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客观依据不充足者。本文报道一例以水肿、顽固性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肠结核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提高对非典型肠结核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 肠结核 水肿 低蛋白血症 蛋白丢失性肠病
下载PDF
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敏 钱纯 +4 位作者 张贞 姜思宇 李菁 李云豪 周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446-455,共10页
背景临床上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副作用较大.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肠结核的中药.研究其具体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有助于肠结核的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 背景临床上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副作用较大.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肠结核的中药.研究其具体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有助于肠结核的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分别筛选附子理中丸5种主要药材的有效活性成分,并从TCMSP及Drugbank数据库中收集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肠结核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0在线网站取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重叠靶点作为药物治疗肠结核的潜在治疗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在String在线数据库中构建药物潜在治疗靶点的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拓扑学及可视化分析,进一步选取核心作用靶点;使用R4.1.2软件中的“clusterProfiler”程序包对潜在药物作用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从公共数据库中一共收集了附子理中丸活性药物成分共108种,药物作用靶点254个,疾病靶点2579个;筛选出的药物潜在治疗靶点一共134个,核心靶点10个(AKT1、IL-6、TP53、VEGFA、IL1B、JUN、CASP3、PTGS2、PPARG、MAPK3);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调节相关,可能参与的功能通路包括白介素17信号通路、氧化应激通路等.结论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的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或免疫调节相关,为日后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附子理中丸 网络药理学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肠结核多节段累及病例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益娟 魏凯艳 +1 位作者 胡惠祥 王承党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分析肠结核(ITB)的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对非传统好发部位的不典型ITB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最终诊断为ITB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 目的分析肠结核(ITB)的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对非传统好发部位的不典型ITB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最终诊断为ITB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17~73岁。病变仅累及小肠11例(14.86%)、仅累及结肠12例(16.22%)、小肠和结肠均累及51例(68.92%)。累及的部位数<4个42例(56.76%)、≥4个32例(43.24%)。肠腔非狭窄非穿透38例(51.35%)、肠腔狭窄33例(44.59%)、肠腔穿透2例(2.70%)、肠腔狭窄并穿透1例(1.36%)。结论ITB可表现为仅累及小肠、结肠或同时累及小肠和结肠,也可表现为累及多节段肠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多节段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肠结核1例
5
作者 赵秘密 刘婷婷 +2 位作者 鲁青莲 杨和荣 于春水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腹痛、腹泻5年,加重伴全身多处溃疡7 d”就诊。5年前,患者不明诱因出现腹痛、腹泻,约4~5次/d,偶有血便,伴低热、乏力、盗汗、纳差,无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皮肤脓疱及溃疡等,外院完善肠镜及组织病理均提...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腹痛、腹泻5年,加重伴全身多处溃疡7 d”就诊。5年前,患者不明诱因出现腹痛、腹泻,约4~5次/d,偶有血便,伴低热、乏力、盗汗、纳差,无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皮肤脓疱及溃疡等,外院完善肠镜及组织病理均提示肠结核,正规抗结核治疗8个月后间断有腹泻症状,4个月前复查肠镜:结肠多发息肉、直肠炎,服用中药治疗。7 d前,患者腹痛、腹泻加重,伴黏液脓血便,全身出现多发脓疱,迅速形成数片巨大溃疡,伴皮损区疼痛,且伴盗汗、乏力、体质量减轻,无畏寒、发热,无关节痛等。既往史:无肺结核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巨大溃疡 结核病史 肠结核 皮损区 关节痛 肠镜 口腔溃疡
下载PDF
CT小肠造影对于鉴别肠结核与淋巴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沁 买买提明•马合木提 谭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136-138,144,共4页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于鉴别肠结核与淋巴瘤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108例通过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的肠结核和淋巴瘤患者,其中肠结核患者有60例作为肠结核组,淋巴瘤患者有48例作为淋巴瘤组。比较肠...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于鉴别肠结核与淋巴瘤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108例通过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的肠结核和淋巴瘤患者,其中肠结核患者有60例作为肠结核组,淋巴瘤患者有48例作为淋巴瘤组。比较肠结核组与淋巴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并且肠结核组与淋巴瘤组进行实验室检查,另外观察分析肠结核组与淋巴瘤组的CTE影像。结果肠结核组和淋巴瘤组的年龄、病程、城乡分布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结核组、淋巴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是腹痛,肠结核组患者出现纳差、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淋巴瘤组患者出现腹部包块等主要临床症状。淋巴瘤组的腹部包块发生率、肠穿孔发生率、由于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均高于肠结核组,肠结核组的纳差发生率、乏力发生率、盗汗发生率、轻度发热发生率均高于淋巴瘤组(P<0.05);肠结核组与淋巴瘤组的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影像显示,肠结核组的多节段病变发生率、肠腔狭窄发生率、分层增厚发生率、肠壁积气发生率、肠壁水肿带发生率、肠壁厚度均高于淋巴瘤组;淋巴瘤组的单层偏心增厚发生率、强化程度、肠穿孔发生率、肠套叠发生率、淋巴结肿大均高于肠结核组(P<0.05)。结论肠结核与淋巴瘤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CTE影像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CTE对鉴别肠结核与淋巴瘤的临床价值较高,但实验室指标在鉴别诊断中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造影 肠结核 淋巴瘤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肠结核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
7
作者 姜阿妮 侯洪平 +1 位作者 朱英英 王秋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44-0146,共3页
分析肠结核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缩为TPN)的护理方案。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患有肠结核,予以TPN干预,统共计入57例,随机法界定,A组予以的是精细化护理;而B组予以的是常规护理。所较比的项目有:1项营养指标、2项免疫指标、3项应激指标、4... 分析肠结核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缩为TPN)的护理方案。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患有肠结核,予以TPN干预,统共计入57例,随机法界定,A组予以的是精细化护理;而B组予以的是常规护理。所较比的项目有:1项营养指标、2项免疫指标、3项应激指标、4项护理满意度、5项并发症。结果 护理以后以上结果相对比,数据统计为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能够调节肠结核TPN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其免疫功能,尽量抑制应激反应,控制并发症,患者具体的满意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方法
下载PDF
乙状结肠结核一例报告
8
作者 许亚明 刘学伟 +1 位作者 李沛 杨国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79-79,共1页
乙状结肠结核在临床上罕见,易误诊为乙状结肠癌等疾病。我科在1962年10月份收治乙状结肠结核1例,现将诊治经过予以报告,并结合有关文献予简要讨论。 病例:患者男性,27岁,病历号:8141。因下腹部肿物3个月伴下腹隐痛、轻度腹泻二周。
关键词 乙状结肠 肠结核 乙状结肠结核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小伟 李学锋 +4 位作者 邹益友 周明欢 欧阳春晖 吴小平 卢放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1-627,共7页
目的:探讨对鉴别诊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有价值的临床及内镜指标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6/2009-02住院的CD患者130例、ITB患者122例的临床及内镜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对鉴别诊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有价值的临床及内镜指标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6/2009-02住院的CD患者130例、ITB患者122例的临床及内镜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别CD和ITB的相关指标,并应用回归方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对CD和ITB鉴别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分别是:血便、肠道手术史、肛周疾病、肺结核、腹水、PPD阳性;有意义的临床指标的回归数学模型对CD和ITB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76.8%、83.8%、80.7%、88.0%.对CD和ITB鉴别有价值的内镜指标是:直肠受累、纵行溃疡、鹅卵石征、受累回盲瓣固定开口、环形溃疡、鼠咬状溃疡;有意义的内镜指标的回归数学模型对CD和ITB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2.0%、82.5%、82.9%、82.0%.结论:筛选出的临床和内镜指标可能对CD和ITB的鉴别有用,应用临床指标、内镜指标回归数学模型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鉴别诊断 临床特征 内镜表现 回归方程
下载PDF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分析148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学锋 周明欢 +5 位作者 卢放根 邹益友 文继舫 刘宇 崔熠 刘小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湘雅二医院、湘雅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确诊的CD和ITB患者各55例,其中活检标本各5...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湘雅二医院、湘雅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确诊的CD和ITB患者各55例,其中活检标本各55例;手术病理标本CD29例,手术ITB9例.统计每例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CD患者活检标本与ITB患者活检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5%vs14.0%,10.9%vs0%,10.9%vs43.6%,均P<0.05);手术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固有肌层增厚、鹅卵石征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7%vs11.1%,34.5%vs0%,62.1%vs11.1%,37.9%vs0%,20.7%vs77.8%,均P<0.05).结论:活检标本的病理学特征鉴别CD和ITB价值有限,手术标本病理学特征对他们有鉴别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活检标本 手术标本 病理学
下载PDF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在鉴别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瑜君 何瑶 +6 位作者 陈白莉 毛仁 晁康 徐萍萍 曾志荣 陈旻湖 胡品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的肠道组织石蜡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在鉴别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根据来... 目的: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的肠道组织石蜡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在鉴别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根据来自MTB的重复插入序列IS6110设计引物,用PCR技术检测CD与ITB肠道组织蜡块标本中MTB DNA,利用基因直接测序法验证结果,分析PCR检测结果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ITB组MTB DNA检出率为32%,CD组MTB DNA检出率为0%,MTB DNA PCR法在ITB和CD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为32%,显著高于抗酸染色(8%)和干酪样坏死(12%)(P<0.05)。MTB DNA PCR法在ITB和CD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9.5%。MTB DNA PCR阳性率在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病理特征的标本中存在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序结果与PCR判读的结果相符。结论:PCR法用于MTBDNA检测,有助于ITB确诊,在ITB和CD的鉴别诊断中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克罗恩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T细胞斑点试验在肠结核诊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志兵 钟良 +3 位作者 杨海静 戎兰 张文宏 乔春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肠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 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肠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 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TST阳性分别为7例、3例和3例,T-SPOT.TB阳性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TST检测活动性肠结核灵敏度53.8%(7/13),特异度85.0%(34/40)。TST和T-SPOT.TB方法用于检测肠结核灵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可以作为肠结核诊断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法 结核菌素皮试 克罗恩病 肠结核 结肠息肉
下载PDF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患者的粪便菌群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小伟 崔熠 +3 位作者 欧阳春晖 李学峰 卢放根 吴小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CD和ITb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CD患者15例、ITb患者23例,运用可培养细菌菌群分析的方法...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CD和ITb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CD患者15例、ITb患者23例,运用可培养细菌菌群分析的方法对每例患者住院后首次粪便进行分析,同期健康志愿者21人的粪便作对照。结果:CD和ITb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CD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大肠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或P<0.05),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拟杆菌较CD组增多明显(P<0.05),CD组大肠杆菌较ITb组增多明显(P<0.05);各组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D和ITb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可能对二者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粪便 菌群
下载PDF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病理改变的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锐 欧阳钦 胡锦梁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7-2288,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临床、内镜、病理表现方面的差异及抗酸染色法对于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肠结核和25例克罗恩病,分别比较二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同... 目的:探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临床、内镜、病理表现方面的差异及抗酸染色法对于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肠结核和25例克罗恩病,分别比较二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同时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结果:①并发症:腹腔脓肿在CD更加常见(P<0.05)②内镜:肠腔狭窄、卵石征和节段性改变在CD更加常见(P<0.05);③病理:肉芽肿,尤其是干酪性肉芽肿和肉芽肿的融合在肠结核中更加多见(P<0.05);④抗酸染色镜检在肠结核的阳性率仅为20%,而在CD中无一例检出。结论: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两病在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方面均存在很多相似性,二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综合各项指标并仔细加以鉴别,也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克罗恩病 临床病理改变
下载PDF
62例肠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权 贺莉 +3 位作者 付祥胜 李会灵 李国华 聂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62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低热、消瘦为主。46例非手术治疗全愈,16例因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部肿块、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62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低热、消瘦为主。46例非手术治疗全愈,16例因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部肿块、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而行手术治疗。结论胸片、钡灌肠、电子结肠镜加病变组织活检是诊断肠结核的有效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可经内科药物治愈,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肠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Xpert MTB/RIF检测在肠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梅玫 罗雁 刘会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73-3075,共3页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肠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32例,非肠结核患者48例,以初次肠镜病变黏膜为标本,对肠黏膜研磨液行抗酸染色、快速培养及Xpert MTB/RIF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每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特异...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肠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32例,非肠结核患者48例,以初次肠镜病变黏膜为标本,对肠黏膜研磨液行抗酸染色、快速培养及Xpert MTB/RIF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每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计算Xpert MTB/RIF诊断肠结核的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酸染色敏感度为12.5%,特异度为97.9%,培养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100%。Xpert MTB/RIF敏感度为59.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8.7%,符合率为83.75%。Xpert MTB/RIF诊断肠结核敏感性优于抗酸染色(P=0.00);等同于快速培养(P=0.614);3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pert MTB/RIF在肠结核的快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敏感度等同于快速培养,高于抗酸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ert MTB/RIF 肠结核 快速诊断
下载PDF
Crohn病与肠结核病鉴别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云生 程留芳 +1 位作者 孙刚 彭丽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93-695,共3页
对解放军总医院近 2 0年来确诊的Crohn病 2 8例、肠结核病 14例 ,回顾分析二者的特点和鉴别要点 ,旨在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结果 :腹痛、血便、腹部包块Crohn病明显多见(P <0 0 5 ) ,发热肠结核病多见 (P <0 0 5 ) ;腹泻... 对解放军总医院近 2 0年来确诊的Crohn病 2 8例、肠结核病 14例 ,回顾分析二者的特点和鉴别要点 ,旨在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结果 :腹痛、血便、腹部包块Crohn病明显多见(P <0 0 5 ) ,发热肠结核病多见 (P <0 0 5 ) ;腹泻、腹部压痛等二者无明显差别。Crohn病、肠结核病内镜检查各 11例 ,内镜下卵石样改变及裂隙样溃疡仅见于Crohn病 (P <0 0 5 ) ;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假性息肉、肠腔狭窄等二者无明显区别。病理检查干酪性肉芽肿、裂隙样溃疡、瘘管、肠壁增厚、淋巴结增生、粘膜或粘膜下血管淋巴管扩张、肌间神经节细胞增生肥大、细菌抗酸染色阳性的发生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回盲部受累Crohn病 79% ,肠结核病 5 0 %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上述结果表明 :腹痛、血便、腹部包块Crohn病明显多见 ,发热肠结核病多见。内镜下裂隙样溃疡、卵石样改变、瘘管是Crohn病的特征性表现。病理检查干酪性肉芽肿、细菌抗酸染色阳性仅见于肠结核病 ;裂隙样溃疡、瘘管、肠壁增厚、系膜淋巴结增生、血管淋巴管扩张、肌间神经节细胞增生肥大Crohn病多见 ,对二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CROHN病 鉴别诊断 CD IT
下载PDF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更佳 陈君填 李威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 讨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缺乏特异性,诊断困... 目的 讨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手术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肠梗阻 并发症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肠结核误诊克罗恩病原因汇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丽红 郑勇 +2 位作者 郑义 陈福平 李睿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1期56-59,共4页
目的汇总分析我国近五年临床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诊断新进展,探讨预防肠结核误诊的临床对策。方法利用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汇总分析我国近五年临床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诊断新进展,探讨预防肠结核误诊的临床对策。方法利用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发表的有关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文献进行检索、复习及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回顾性文献7篇,包含病例数416例,肠结核误诊率为41.42%(95%C144.84%~35.44%),最易误诊的前三位疾病依次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分别占肠结核误诊疾病构成比的24.24%、19.1%和11.6%。收集病案汇总性文献7篇,包含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病例数36例,其中2例仅依靠电子肠镜下的肉眼观察未等待病理检查结果既盲目诊断,1例治疗后未随诊复查及活检取材困难,8例与未详细询问病史和严格体格检查有关,25例在完善电子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抗酸染色、胸片和PPD等各项检查后仍出现诊断失误,后由于治疗效果欠佳,通过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次复查肠镜及组织病理检查和抗酸染色、肺部CT及试验性抗痨治疗后才明确诊断。结论现我国临床上肠结核易误诊为克罗恩病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严格执行诊治规程的意识不足和对于不典型病案,临床常用诊断手段的鉴别能力有限。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严格执行诊疗规程的意识。组合运用非侵入性标志物或可提高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克罗恩病 误诊原因
下载PDF
29例肠结核内镜诊断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振华 李蕾 +1 位作者 石川 高晋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肠结核 内镜诊断 肠镜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