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3H11腹腔给药对Wistar大鼠肠道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大鹏 徐光炜 +2 位作者 张梅颖 牟阿平 林保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 以 Wistar大鼠作为实验模型 ,观察胃肠道术后早期腹腔大剂量大体积灌注放射性导向药物对吻合口愈合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2只 ,在距离盲肠 3cm处切断升结肠 ,然后作端端吻合。术后将大鼠分为四组 ,2 4小时腹腔分别... 目的 以 Wistar大鼠作为实验模型 ,观察胃肠道术后早期腹腔大剂量大体积灌注放射性导向药物对吻合口愈合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2只 ,在距离盲肠 3cm处切断升结肠 ,然后作端端吻合。术后将大鼠分为四组 ,2 4小时腹腔分别注射如下 :A组 :1 31 I- 3H1110 m Ci/ NS4 0 m l/ kg;B组 :1 31 I- 3H115 m Ci/ NS4 0 ml/kg;C组 :1 31 I- 3H111m Ci/ NS4 0 m l/ kg;D组 :NS4 0 m l/ kg。结果  ( 1)各组动物食欲佳 ,生活状态良好 ,体重有所增加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变化不明显 ;( 2 )术后第 14天处死大鼠剖腹观察 ,各组大鼠腹壁切口均一期愈合 ,未发生感染 ,未见腹水 ;( 3)各组大鼠结肠吻合口愈合佳 ,无狭窄及渗漏 ,张力强度分别为( 2 96 .2 5± 19.82 ) g、( 2 93.38± 13.2 8) g、( 2 93.2 5± 2 4 .37) g和 ( 2 87.88± 13.6 1) g,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后早期大剂量大体积腹腔灌注 1 31 I- 3H11对大鼠无明显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3H11 腹腔给药 WISTAR 大鼠 肠道吻合 愈合 影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肠道吻合手术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明 崔海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9期1287-1288,1293,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压榨技术在直肠癌患者肠道吻合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使用维持压榨技术进行吻合手术和普通吻合手术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根据研究中记录的... 目的分析维持压榨技术在直肠癌患者肠道吻合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使用维持压榨技术进行吻合手术和普通吻合手术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根据研究中记录的数据,包括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出血数、吻合口加针数、吻合口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吻合口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61.6±33.8)min,普通组手术时间为(184.7±4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1.6)d,普通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2.6±11.5)h,普通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8.2±10.3)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吻合口漏无,普通组吻合口漏有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吻合口出血1例,普通组吻合口出血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吻合口加针数为(0.23±1.06)针,普通组吻合口加针数为(1.27±1.46)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压榨技术在直肠癌患者的肠道吻合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根治直肠癌,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疗效好,创伤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道吻合手术 维持压榨技术
下载PDF
肠道吻合愈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从云 彭淑牖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肠道吻合愈合过程中胶原代谢受MMP、TIMP、NOS和胶原基因等调控。不同部位的胶原合成能力不同 ,小肠胶原合成能力明显高于结肠。结肠胶原合成能力基本一致 ,小肠近段、远段胶原合成能力比中段强。肠道吻合后 ,结肠胶原降解比小肠明显、... 肠道吻合愈合过程中胶原代谢受MMP、TIMP、NOS和胶原基因等调控。不同部位的胶原合成能力不同 ,小肠胶原合成能力明显高于结肠。结肠胶原合成能力基本一致 ,小肠近段、远段胶原合成能力比中段强。肠道吻合后 ,结肠胶原降解比小肠明显、持久。腹腔感染、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吻合 研究进展 胶原代谢 腹腔感染 糖尿病 肠梗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在36例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山崎 张伟健 +2 位作者 刘宏杰 胡石奇 唐伟彪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在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以来,我科将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应用在36例肠道吻合术中,所有病例均以侧侧吻合,其中包括小肠-小肠吻合15例,回肠-结肠吻合10例,结肠-结... 目的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在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以来,我科将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应用在36例肠道吻合术中,所有病例均以侧侧吻合,其中包括小肠-小肠吻合15例,回肠-结肠吻合10例,结肠-结肠吻合11例。结果本组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全组无吻合口瘘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操作时间为9.6±2.8分钟,术后排气时间为3.5±1.4天。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为13.1±6.8天。结论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用于肠道吻合术中,具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 肠道吻合
下载PDF
单层连续吻合在小儿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亮 冯启立 李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层连续吻合在小儿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行肠道吻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双层吻合术65例,单层连续吻合术50例,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层连续吻合... 目的探讨单层连续吻合在小儿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行肠道吻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双层吻合术65例,单层连续吻合术50例,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层连续吻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少于传统双层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结论小儿肠道单层连续吻合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连续吻合 传统双层吻合 肠道吻合 小儿
下载PDF
非缝合性生物可分解环在肠道吻合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玉新 吴良平 +4 位作者 高万泉 周宏锋 邓鉴文 谢正勇 丁洪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7-1127,共1页
关键词 非缝合性生物可分解环 肠道吻合
下载PDF
小儿肠道吻合术中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法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刘根生 宋翠萍 +2 位作者 陈金兰 吴曰杰 陈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44-45,共2页
59例行肠吻合术患儿分别采用单层吻合和双层吻合。术后并发肠漏及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但单层吻合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表明单层吻合在小儿肠吻合中安全、有效。
关键词 肠道吻合 单层吻合 双层吻合
下载PDF
生物降解吻合环应用于肠道吻合10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王俊 周凯 +2 位作者 傅平 袁喜红 洪华章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吻合术中使用生物降解吻合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肠道吻合术中使用生物降解吻合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吻合过程顺利,术后无吻合口漏、出血,无吻合口狭窄,无伤口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生物降解吻合环进行肠... 目的探讨肠道吻合术中使用生物降解吻合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肠道吻合术中使用生物降解吻合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吻合过程顺利,术后无吻合口漏、出血,无吻合口狭窄,无伤口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生物降解吻合环进行肠道吻合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快速,经济,能有效防止肠吻合手术后出现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常见并发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吻合 肠道吻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龙奎 莫小华 孙敏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43-44,共2页
我科自2007年2月~2008年12月对11例各类肠道手术于腹腔镜下采用一次性生物可降解吻合环(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 BAR)进行消化道重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吻合 腹腔镜 肠道吻合
下载PDF
肠道吻合器的使用与保养
10
作者 冯雪梅 全春兰 《吉林医学信息》 2000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肠道吻合 使用 保养
下载PDF
生物可崩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11
作者 周建忠 陈少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557-558,共2页
肿瘤、穿孔、梗阻、出血、缺血等肠道病变往往需要切除部分肠道后再行吻合。传统方法切除肠道后,多以手工缝合。近年则多以管状吻合器吻合,但吻合口瘘、出血、狭窄和肠梗阻、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仍偏高,患者需长期静脉营养,留置腹... 肿瘤、穿孔、梗阻、出血、缺血等肠道病变往往需要切除部分肠道后再行吻合。传统方法切除肠道后,多以手工缝合。近年则多以管状吻合器吻合,但吻合口瘘、出血、狭窄和肠梗阻、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仍偏高,患者需长期静脉营养,留置腹、盆腔引流管,甚至再手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吻合 生物可崩解吻合 管状吻合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道吻合中的应用
12
作者 胡诗雨 严嘉宁 +5 位作者 黄万博 杨佳宾 殷永芳 丁海翔 谢建明 严志龙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回顾性分析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道吻合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30例和腹腔镜辅助组66例,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机器人全腹腔镜下分... 回顾性分析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道吻合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30例和腹腔镜辅助组66例,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机器人全腹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技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缝合 腹腔镜辅助 左半结肠切除术 全腔镜 左半结肠癌 肠道吻合 全腹腔镜 达·芬奇
原文传递
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用于肠道吻合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小剑 王磊 +5 位作者 何晓生 王红军 张洁 兰平 王利群 汪建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1-1282,F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用于动物体内肠道吻合手术的确切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进口Valtrac生物可降解吻合环为对照,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肠道吻合的动物实验比较其手术... 目的 探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用于动物体内肠道吻合手术的确切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进口Valtrac生物可降解吻合环为对照,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肠道吻合的动物实验比较其手术并发症发生、吻合环排出体外时间、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 进口和国产吻合环的MTT实验A值分别为0.616±0.028和0.601±0.048(P>0.05);两组吻合环肠吻合术均无术后死亡、吻合口瘘、狭窄、出血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国产吻合环和进口吻合环崩解时间分别为(14.1±1.4)d和(14.5±1.7)d(P>0.05);组织学检查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 国产非吸收可崩解吻合器无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与进口吻合环比较,在动物实验上有同样的确切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吻合 肠道吻合 安全
原文传递
可分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双 何嘉辉 +4 位作者 伍衡 曾德强 李文斌 吕永添 杨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9-550,共2页
目的 评价可分解吻合环 (BAR)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将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4年 2月收治的 131例行肠吻合术的病例分为两组 ,吻合环组 (BAR组 ) 6 7例 ,手工缝合组 6 4例。术后分别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 目的 评价可分解吻合环 (BAR)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将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4年 2月收治的 131例行肠吻合术的病例分为两组 ,吻合环组 (BAR组 ) 6 7例 ,手工缝合组 6 4例。术后分别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与吻合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等。 92例结、直肠癌中 89例 (BAR组 4 5例 ,手工缝合组4 4例 )术后随访时观察吻合口炎症发生情况。另外 ,BAR组记录BAR排出时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分布均衡。结果 BAR组死亡 1例 ,但与手术无关。BAR组未发生术后吻合口瘘 ,手工缝合组发生 2例 (3 12 % ) ;BAR组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和梗阻 ,手工缝合组发生 2例 (3 12 %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BAR组 (2 7 2± 5 6 )h ,手工缝合组 (4 9 6± 8 7)h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BAR组发生吻合口炎症 1例 (2 2 2 % ) ,手工缝合组 11例 (2 5 0 0 %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术后吻合环排出时间为(12 4± 6 9)d。结论 BAR是一种安全有效 ,可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解吻合 肠道吻合 肠道准备 肠功能 吻合口并发症
原文传递
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杰 叶锋 +4 位作者 林建江 蔡泽荣 吴小剑 兰平 汪建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在肠道吻合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期间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道吻合手术的患者134例.利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按照完全随... 目的探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在肠道吻合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期间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道吻合手术的患者134例.利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使用美国产Valtrac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试验组(67例)使用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对两种吻合环的操作性能和体内崩解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消化道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吻合环在手术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操作性能评价得分均为满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血压、心率以及消化道功能和吻合环崩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国产非吸收可崩解肠道吻合器与美国产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手术中具备相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可降解 肠道吻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肠道黏合吻合专用支架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波 梁向党 +4 位作者 孙赓 唐佩福 张立海 刘自豪 任志午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4期4-6,9,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肠道黏合吻合专用的辅助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利用生物力学机和模拟灌注系统在体外和体内分别检测支架的抗压强度和溶解时间。将4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黏合法和缝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术。术...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肠道黏合吻合专用的辅助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利用生物力学机和模拟灌注系统在体外和体内分别检测支架的抗压强度和溶解时间。将4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黏合法和缝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术。术后3、14、60d观察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以及死亡率、手术时间等。结果:该支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手术的操作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迅速溶解;动物实验表明,采用该支架的实验组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组合式双支架对黏合吻合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寻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合吻合 专用支架 兔实验
下载PDF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肠道吻合口漏1例报告
17
作者 魏江浩 冯钢 +2 位作者 王辉 赵杰 付迎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7-478,共2页
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可使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病人术后恢复正常血糖水平、解除饮食控制、摆脱胰岛素依赖、阻止甚至逆转糖尿病相关并发症[1]。然而,由于手术创伤大、外分泌处理困难以及胰... 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可使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病人术后恢复正常血糖水平、解除饮食控制、摆脱胰岛素依赖、阻止甚至逆转糖尿病相关并发症[1]。然而,由于手术创伤大、外分泌处理困难以及胰腺低血流灌注等问题,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作为术后早期严重外科并发症,肠道吻合口漏(intestinal anastomosis fistula,IAF)发生率为4%~10%,一旦出现,保胰极为困难,移植物丢失风险极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移植科成功治疗1例SPK术后发生IAF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肠道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与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在肠道吻合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宇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与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在肠道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肠道吻合的10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51例作为观察组,双号的51例则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AC... 目的:分析比较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与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在肠道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肠道吻合的10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51例作为观察组,双号的51例则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AC吻合,对照组采用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吻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相比较,CAC能有效的降低吻合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 管状金属钉式吻合 肠道吻合
下载PDF
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梁建华 蒋祖福 杨余沙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8期868-868,874,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对38例接受直肠前切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肠道吻合时,将一剪去顶端的避孕套缝合固定于吻合口上方,另一端拖出于肛门外。术后观察吻合漏发生的...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对38例接受直肠前切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肠道吻合时,将一剪去顶端的避孕套缝合固定于吻合口上方,另一端拖出于肛门外。术后观察吻合漏发生的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有25例病人避孕套在2周内脱落,最快1例为术后第7天,最长1例为术后第29天,中位脱落时间为13d。无直肠出血及直肠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吻合器联合肠道内分流术能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道内分流术吻合口漏
下载PDF
预防性Y型造瘘在保护肠道高危吻合口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冯军 马俊 +3 位作者 陆启瑜 王歌 冯艳 王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Y型造瘘在保护肠道高危吻合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有肠道高危吻合口,予行预防性造瘘术,并于术后择期行造口还纳术的100例患者,其中预防性Y型造瘘50例作为... 目的探讨预防性Y型造瘘在保护肠道高危吻合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有肠道高危吻合口,予行预防性造瘘术,并于术后择期行造口还纳术的100例患者,其中预防性Y型造瘘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袢式造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住院天数、肠瘘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二次手术还纳手术时间、还纳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二次还纳手术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住院天数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率、一次手术术后住院天数、一次手术肠功能恢复时间、造瘘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肠道高危吻合口患者行预防性Y型造瘘术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造口还纳时更加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无再次肠瘘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造瘘 袢式造瘘 肠道高危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