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6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轭亚油酸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孙趁意 赵建波 +1 位作者 李贵 刘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所有小鼠均正常喂养16周,每2周记录小鼠体重,第15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小鼠眼球血进行血清中脂质和胰岛素指标检测;采用RT-PCR分析回肠中炎症因子和肠道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ln)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高脂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回肠炎症水平增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CLA干预后,干预组小鼠体重下降(P=0.025),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回肠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P=0.006)和Ocln(P=0.004)相对表达量增加,厚壁菌门和双歧杆菌丰度增加。结论CLA可能通过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提高肠道双歧杆菌和厚壁菌门的丰度,减轻高脂组小鼠的体重、平衡紊乱的糖脂代谢、降低肠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共轭亚油酸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对家禽抗病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想 王巧 +2 位作者 李庆贺 文杰 赵桂苹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家禽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维持肠道稳态和抑制有害菌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是保障宿主健康的关键。然而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该文... 家禽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维持肠道稳态和抑制有害菌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是保障宿主健康的关键。然而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该文综述了家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抗病潜在机制,旨在为肠道微生物与抗病之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肠道微生物 抗病
下载PDF
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野生动物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查
3
作者 张霞 王慧 +6 位作者 张人俊 刘显明 张中义 刘妍罕 杨颖 温贵兰 文明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观察或捕获的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共计1 778只,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中优势野生鸟类主要是灰眶雀鹛、白腰文鸟、栗耳凤鹛、红头穗鹛,野生鼠类主要是黑线姬鼠,野生兔类只有华南兔。(2)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多样,有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梭菌属、大肠杆菌属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野生动物肠道病毒种类亦呈多样性,且存在多种可感染家禽的病毒,如细小病毒、冠状病毒、圆环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等。结论:贵州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肠道细菌群落主要是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梭菌属,主要病毒群落是细小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二顺反子病毒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林下生态养鸡场 野生动物 肠道微生物群落 环境调查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经纬 沈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首位病因,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一种人体微生物器官,其不仅具有影响人体的消化、抗感染等功能,还可通过参与免疫调节、代谢等途径影响人体对...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首位病因,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一种人体微生物器官,其不仅具有影响人体的消化、抗感染等功能,还可通过参与免疫调节、代谢等途径影响人体对肿瘤治疗的反应。此外,微生物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调节局部及全身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宿主的局部微环境及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和抗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对肠道菌群影响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肺癌 肠-肺轴 治疗
原文传递
复合菌制剂对麻羽肉鸡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5
作者 徐兰梦 袁岩聪 +8 位作者 彭昕 张城 张宏亮 方成伟 万堃 何航 张传师 刘安芳 章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共12页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菌制剂对麻羽肉鸡血清代谢、生长、消化、免疫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体况健康的1日龄麻羽肉鸡(公、母鸡比例为1∶1),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5%,0...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菌制剂对麻羽肉鸡血清代谢、生长、消化、免疫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体况健康的1日龄麻羽肉鸡(公、母鸡比例为1∶1),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5%,0.1%和0.2%的复合菌制剂,试验期共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复合菌制剂组显著提高了麻羽肉鸡平均日增质量、采食量、胸腺、法氏囊、胰腺、空肠、回肠器官指数以及血清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和溶菌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0.05%和0.2%复合菌制剂组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不同水平复合菌制剂均显著提高了钙和磷消化率,0.1%复合菌制剂组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p<0.05).回归分析显示回肠绒毛高度、IgG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复合菌制剂添加量呈显著二项式关系(p≤0.05),且0.1%复合菌制剂组达到最优.此外,复合菌制剂显著改变了麻羽肉鸡盲肠微生物的β多样性(p<0.05),门水平上,主要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占比超过1%的共有菌有Bacteroides,Mucispirillum,Desulfovibrio等6种;0.2%复合菌制剂组显著提高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p<0.05).复合菌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麻羽肉鸡血清代谢、生长、消化和免疫性能,并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影响,其中0.1%为适宜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麻羽肉鸡 生长 消化 免疫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在反刍动物健康生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唐俊 贺荔 +7 位作者 王彭辉 何小龙 易唤明 程箫 任春环 陈家宏 王强军 张子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6-1479,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成、年龄、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组成是影响肠道微生物最主要的因素,若饲粮改变,其中的粗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均发生改变,肠道微生物也随之发生改变。反刍动物体内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如瘤胃球菌、藤黄微球菌、牛肠球菌等)对动物机体有积极的作用,而一些有害菌(如梭菌、苏黎世杆菌等)会破坏反刍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使机体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此外,除了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反刍动物机体健康外,益生菌和营养素也对反刍动物机体健康起到调控作用,而一般的措施都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有益益生菌或营养素饲粮,这样既能补充日常的营养水平,也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增生,从而保障反刍动物机体的健康。作者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以及益生菌和营养素对反刍动物健康生产的作用,旨在为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及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反刍动物 益生菌 营养素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和眼科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李文慧 赵宇辉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解孝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不同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干眼症 葡萄膜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与黏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易春燕 刘旭 +6 位作者 王燕平 刘昌华 刘虹伶 吕玉梅 文维书 雷贤富 张翠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5,共6页
通过比较分析对食用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与黏虫体内肠道共生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选用玉米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和黏虫,通过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比较分析其肠道菌群多样... 通过比较分析对食用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与黏虫体内肠道共生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选用玉米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和黏虫,通过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比较分析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由α多样性研究结果可知,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比较接近;β多样性分析结果也表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KEGG通路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中均以代谢功能占比最高,主要涉及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样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肠道细菌在门水平上的核心菌群相同,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属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差异不大,群落结构相似度高,菌群功能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物种遗传特点相似、取食食物和生长环境中微生物种类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黏虫 玉米叶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丰度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王媛媛 闫俊书 +5 位作者 宦海琳 奚雨萌 陈浩 李旭勇 刘艳玲 王胜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1,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如下: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升高,料蛋比、破蛋率及死淘率均有所降低。②第60天,试验组平均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壳重和蛋黄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肠道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减少,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升高,且群落多样性升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增强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改善蛋鸡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因此,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可为生物发酵饲料在蛋鸡饲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组织结构、酶活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0
作者 魏孟申 郑涛 +4 位作者 路思琪 强俊 陶易凡 李岩 徐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2,共13页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肝脏、肠道对氨氮胁迫的反应机制,以大口黑鲈幼鱼(15.32±0.65)g为实验对象,设置0、25和50 mg/L三个浓度(非离子氨浓度0、0.55和1.11 mg/L),研究氨氮胁迫48h对大口黑鲈肝、肠组织结构、...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肝脏、肠道对氨氮胁迫的反应机制,以大口黑鲈幼鱼(15.32±0.65)g为实验对象,设置0、25和50 mg/L三个浓度(非离子氨浓度0、0.55和1.11 mg/L),研究氨氮胁迫48h对大口黑鲈肝、肠组织结构、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胁迫48h后,25和50 mg/L氨氮浓度胁迫均使肝组织出现肝细胞溶解空泡化、肝细胞排列紊乱等现象,此外,50 mg/L氨氮胁迫还使肠道产生杯状细胞增多,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增加等现象。25和50 mg/L组的肝组织中GPT及GO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肝组织LZM活性,肠组织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 mg/L组补体C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48h显著影响了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50 mg/L组拟杆菌门和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50 mg/L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螺旋体属(Brevinema)的丰度显著升高,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BugBase表型预测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在大口黑鲈肠道菌群中占绝对优势;且50 mg/L组的肠道菌群具有更低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应激性。研究表明,氨氮胁迫会对大口黑鲈肝、肠组织造成损伤,鱼体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大口黑鲈发生氧化应激;溶菌酶和补体C3活性上升,GOP和GPT活性降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同时,肠道菌群构成改变,菌群耐应激性降低,肠道功能易损伤。研究结果将为解析氨氮对大口黑鲈的危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抗氧化 免疫 肠道微生物 大口黑鲈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适应性免疫的影响
11
作者 刘艳 孙静 +2 位作者 葛良鹏 马继登 张进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共同进化,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宿主-微生物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微生物通过参与适应性免疫的发育和维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维持机体稳态。肠道...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共同进化,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宿主-微生物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微生物通过参与适应性免疫的发育和维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维持机体稳态。肠道微生物可以直接调节B、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保护机体免遭病原体感染。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对宿主早期免疫系统发育、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研究“微生物-宿主互作”对宿主适应性免疫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适应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感染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2
作者 王飞扬 陈素阳 +3 位作者 解家松 姜建湖 郭建林 张海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Pampus argenteus) 肠道微生物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疾病 群落结构平衡
下载PDF
肉鸭肠道微生物空间异质性分析
13
作者 牟启铭 刘大鹏 +6 位作者 于思梦 鲁美希 刘同 王真 唐贺贺 侯水生 周正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9-1338,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物种注释和功能注释比较肉鸭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种类、相对丰度差异,探究肉鸭肠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选取饲养于相同环境的6周龄北京鸭和连城白鸭共6个个体,依次采集其十二指...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物种注释和功能注释比较肉鸭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种类、相对丰度差异,探究肉鸭肠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选取饲养于相同环境的6周龄北京鸭和连城白鸭共6个个体,依次采集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基于微生物丰度表,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不同肠段的优势微生物、微生物种类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比较,并利用t检验筛选了北京鸭和连城白鸭各肠段的显著差异菌属。【结果】本试验共鉴定到45个菌门、84个菌纲、186个菌目、418个菌科、1400个菌属和3467个菌种。其中4个肠段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四大菌门在不同肠段之间分布存在差异。4个肠段的优势菌属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Phocaeicola等10个相同菌属,而且优势菌属的种类和丰度在不同肠段存在组间差异。从十二指肠到盲肠,微生物的组成、相对丰度和群落多样性变化显著(P<0.05),其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微生物组成相似性很高,与盲肠微生物存在明显分离;同时,盲肠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也极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1)。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相比,盲肠微生物的细菌趋化性、氨基糖、核苷酸糖代谢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均上调,且盲肠富集到31个北京鸭和连城白鸭差异菌属,数量高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论】肉鸭盲肠富集的微生物数量、相对丰度、群落多样性均高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本研究结果为解析肉鸭肠道微生物调控机制和精准调控肉鸭的能量代谢水平和免疫机能提供理论依据,为肉鸭肠道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及组学应用
14
作者 叶小梅 尹寒 +4 位作者 奚永兰 刘洋 孔祥平 郭亭 朱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黑水虻Hemertia illucens幼虫肠道中栖息着许多种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它们可以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营养代谢、行为偏好和寿命。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的侵... 黑水虻Hemertia illucens幼虫肠道中栖息着许多种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它们可以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营养代谢、行为偏好和寿命。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的侵害。深入了解微生物与黑水虻的互作机制,有助于优化黑水虻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人工繁育。相关文章对微生物与黑水虻互作机理进行了总结,但这些研究方法只能提供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信息,而无法揭示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能力。因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这些技术除了提供关于微生物种群的完整分类,还揭示了它们的功能和代谢能力。通过了解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可以有效调整黑水虻的饲料、饲养环境和生长条件,从而提升黑水虻肠道菌群的稳定,提高黑水虻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肠道微生物 功能 组学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营养物质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5
作者 柯虹瑜 王瑗瑗 +3 位作者 张鑫 姚文祥 李小勤 冷向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肝胰腺酶活、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在含鱼粉1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的有机酸复合...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肝胰腺酶活、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在含鱼粉1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的有机酸复合物(organic acids complex,OC,主要成分为富马酸、三丁酸甘油酯),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OC-0,OC-5,OC-10,OC-15)。将1000尾(1.0±0.1)g对虾随机分配到20个网箱(每组5个网箱,每网箱50尾虾)中,分别投喂上述4种饲料8周。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0%和0.15%有机酸复合物,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8.7%和17.9%,饲料系数分别降低了16.1%和18.5%。在全虾成分方面,添加OC显著降低了全虾粗脂肪含量,OC-5,OC-10的粗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肠道菌群的分析表明,饲料中添加0.10%OC增加了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丰度。综上,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机酸复合物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有机酸 营养利用 消化酶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透明质酸钠对猫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6
作者 张云海 孙海涛 +7 位作者 刘公言 王海英 乔莉苹 王珊珊 郭学平 周贝贝 刘策 崔凯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7,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透明质酸钠(SH)对猫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成年临清狮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164 mg/kg SH组、328 mg/kg SH组和656 mg/kg SH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透明质酸钠(SH)对猫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成年临清狮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164 mg/kg SH组、328 mg/kg SH组和656 mg/kg SH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透明质酸钠未对猫粪便评分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对照组,328 mg/kg SH组和656 mg/kg SH组猫肠道微生物观测物种数目、ACE指数以及Chao1指数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各SH组变形菌门丰度均降低(P<0.05),656 mg/kg SH组猫肠道厚壁菌门丰度提高(P<0.05);属水平上,328 mg/kg SH组Eubacterium nodatum group以及毛螺菌属NK4A136组(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高于对照组(P<0.05);656 mg/kg SH组丁酸菌属(Butyricicoccus)、Ruminococcus gnavus group、肠球菌属(Enterococcus)、Fournier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丰度降低(P<0.05);PICUI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SH会增加猫肠道微生物中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细胞运动的相关通路丰度。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SH会提高丁酸菌属、肠球菌属、瘤胃球菌属等有益菌群丰度,降低有害菌群丰度,具有保护猫肠道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临清狮猫 肠道微生物区系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两种重要经济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杜倩平 谢广婷 +3 位作者 钟仲轩 张明清 吴锦辉 舒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4,共12页
为揭示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 为揭示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斜带石斑鱼中以变形菌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为主。(2)在属水平,虎龙杂交斑和斜带石斑鱼肠道中均含有高丰度的弧菌属(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是斜带石斑鱼肠道中的标志微生物,而虎龙杂交斑肠道中的标志微生物为棒状杆菌属1(Corynebacterium 1)、变形杆菌属(Prote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类香菌属(Myroides)。(3)网络分析显示,变形菌门在两种石斑鱼肠道中均占主导地位。(4)功能预测表明,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抗坏血酸与糖醛酸代谢、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和胰岛素信号通路显著高于斜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在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双酚降解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相关途径中显著富集。研究结果有望加深对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为选择合适的石斑鱼养殖品种,提高石斑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肠道微生物 物种特异性 代谢功能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陆冰啸 龚晓宇 +4 位作者 邓杰 郑金萍 吴娜 吕东津 李云霞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研究分析方法的进步,肠道微生物群在宿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机制得到了更全面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在致癌和...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研究分析方法的进步,肠道微生物群在宿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机制得到了更全面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在致癌和治疗反应预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和肿瘤之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等癌种,关于食管癌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肠道微生物群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肠道微生物群在肿瘤早筛早诊、治疗、监测和预防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食管癌 治疗反应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吕文豪(综述) 张亚芬(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32-837,共6页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回顾最近3~5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群在乳腺癌中的重要关联角色和明确的实验证据,重点讨论了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进展相关的肠道...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回顾最近3~5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群在乳腺癌中的重要关联角色和明确的实验证据,重点讨论了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进展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变化,罗列了各种乳腺癌相关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的双向影响以及将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到更有利的状态以赋予抗癌作用的策略,这对乳腺癌发病机制、个性化医疗手段、预后等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影响乳腺癌存在多方面机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方向,有望成为乳腺癌的诊疗靶点,使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思路更加开阔,但目前肠道微生物在抗肿瘤治疗的应用中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肠道微生物 激素调节 治疗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浒苔多糖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0
作者 张玉梅 谢春艳 吴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目的:研究浒苔多糖(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saccharide,E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Ctrl)组、LPS组... 目的:研究浒苔多糖(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saccharide,E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Ctrl)组、LPS组、EP组、EP+LPS组,Ctrl和LPS组小鼠饲喂基础日粮,EP和EP+LPS组饲喂含600 mg/kg EP的日粮,28 d后,LPS和EP+LPS组小鼠按0.5 mg/kg mb腹腔注射200μL LPS,Ctrl和EP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EP处理4周对LPS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和脾脏肿大没有显著影响;EP处理能显著降低LPS诱导小鼠的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P<0.05)和二胺氧化酶(P<0.01)的含量,显著提高结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基因表达(P<0.05),显著降低结肠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基因表达(P<0.05)和Toll样受体4的蛋白表达;在门水平上,EP处理能极显著提高LPS诱导小鼠Verrucomicrobiota的丰度(P<0.01),在属水平上,显著降低Alloprevotella、Bacteroides和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丰度(P<0.05),显著提高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Anaerostipes和Akkermansia的丰度(P<0.05)。结论:EP可以预防LPS刺激引起的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并可通过调节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减缓小鼠的肠道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多糖 脂多糖 炎症 肠道屏障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