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肠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与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代文 伍爱民 余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1-2056,共16页
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由猪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更是如此。营养与动物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营养干预已是防控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营养干预的理论基础是弄清病毒的致病机制及营养对病毒及其感染与动物康复过程的调节作... 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由猪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仔猪腹泻更是如此。营养与动物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营养干预已是防控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营养干预的理论基础是弄清病毒的致病机制及营养对病毒及其感染与动物康复过程的调节作用。本文在简述猪主要肠道病毒特征基础上,重点围绕免疫、细胞命运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总结了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营养调控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认识和研究营养与猪肠道病毒的关系,开发肠道保健和抗病营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免疫 细胞命运 肠道微生物 营养干预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控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及变迁趋势
2
作者 王春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早期缺乏有效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导致人们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减轻了COVID-19的传播.然而,这一策略对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影...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早期缺乏有效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导致人们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减轻了COVID-19的传播.然而,这一策略对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分析疫情防控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及变迁趋势,阐明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在减少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流行方面非常有效,并对其基因变迁产生明显影响;探讨免疫力缺失和传染性疾病暴发之间的关系,提示疫情期间由于人们缺乏暴露于各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机会导致免疫力缺失,未来可能出现多种传染病的共同流行,可为疫情大流行后常见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特征 变迁趋势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中典型肠道病毒的分布与检测方法及其风险评估
3
作者 陈江峰 詹咏 +3 位作者 钱康 陈祥 李锟 董滨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7-38,118,共13页
新冠肺炎威胁了全球经济和公众健康,其在粪便和污水中的检出表明了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来源广泛,是水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中病毒的相关研究工作,文中分析了污水处理系统中典型肠... 新冠肺炎威胁了全球经济和公众健康,其在粪便和污水中的检出表明了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来源广泛,是水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中病毒的相关研究工作,文中分析了污水处理系统中典型肠道病毒的定量分布现状,总结了污水处理流程中病毒的灭活机制,并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肠道病毒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此外,梳理了污水处理厂样本中典型肠道病毒的浓缩及检测方法,最后结合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QMRA)分析方法,讨论了病毒的浓度、感染概率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研究对国内病毒排放标准和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实现污水处理厂肠道病毒全过程风险管理和后续处理处置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分布特征 检测方法 风险评估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家长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展 裴婷婷 +2 位作者 鲁嘉妮 何晓定 庄建林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托幼机构儿童家长为孩子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的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推广EV71疫苗接种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长宁区托幼机构就读的儿童,向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7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托幼机构儿童家长为孩子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的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推广EV71疫苗接种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长宁区托幼机构就读的儿童,向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75.40%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不认为EV71会产生强烈副作用、疫苗犹豫量表得分越高、主动获取知识得分越低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结论 家长为儿童接种EV71疫苗的意愿受到对EV71疫苗副作用的认知、疫苗犹豫和主动获取知识情况的影响,应对家长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提升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类肠道病毒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晓涵 杨佳新 +2 位作者 唐煜斌 倪福顺 魏伟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12-27,共16页
自1908年脊髓灰质炎病毒被鉴定以来,已发现超百种肠道病毒致病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新生儿败血症样疾病、无菌性脑炎、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诸如EV-A71和EVD68等肠道病毒趋于全球化... 自1908年脊髓灰质炎病毒被鉴定以来,已发现超百种肠道病毒致病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新生儿败血症样疾病、无菌性脑炎、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诸如EV-A71和EVD68等肠道病毒趋于全球化周期性流行,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当前针对肠道病毒的防控手段仍然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深入探究肠道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开发高效、安全、广谱的抗肠道病毒药物提供新靶点与新思路。本文通过对肠道病毒的分类、流行病学、结构、生命周期、病毒蛋白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并发症致病机制与临床治疗以及动物感染模型的确立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旨在为肠道病毒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肠道病毒的药物研发与疫苗储备库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病毒-宿主互作 动物模型 临床症状 病毒药物
下载PDF
2018—2020年黔东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肠道病毒A71型基因特征分析
6
作者 肖俊 单竹周 +3 位作者 江忠晶 裴峰锋 王宇 唐小敏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222-226,231,共6页
目的对2018—202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进行鉴定分析,并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VP1编码区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2018—2020年黔东南州共采集HFMD病例标本2789份,首先,采用荧光定量... 目的对2018—202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进行鉴定分析,并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VP1编码区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2018—2020年黔东南州共采集HFMD病例标本2789份,首先,采用荧光定量RT-PCR初筛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标本采用人类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提取病毒核酸,经RT-PCR方法扩增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使用MEGA 11.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2789份HFMD标本中检出EV-A71核酸阳性标本为328份,阳性率为11.8%。从部分EV-71阳性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中,分离培养获得7株病毒株,其中6株来自于轻症病例,另1株为重症病例,均属于EV-A71基因型C4a基因亚型,分成2个不同的簇。7株EV-A71 VP1序列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8%~99.9%和98.0%~99.7%;与BrCr原型参考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1%~78.8%和94.8%~96.6%;并在VP1有18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结论2018—2020年黔东南州EV-A71分离株属于C4a基因亚型,多处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可导致多条传播链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基因型 手足口病(HFMD)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肠道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四重一步法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季彬 彭轶楠 +2 位作者 叶泽 王莎莎 王治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方法,根据BVDV 5'UTR基因、BEV 5'UTR基因、BRV VP6基因、BCV N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鉴别检测BVDV、...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方法,根据BVDV 5'UTR基因、BEV 5'UTR基因、BRV VP6基因、BCV N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鉴别检测BVDV、BEV、BRV、BCV的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IBRV、BPIV-3、BRSV均为阴性,对BVDV、BEV、BRV、BCV的核酸检测下线分别为3.28、28.2、23.6、25.0 pg,与现有标准或商品化RT-PCR试剂盒的符合率均为100%,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均完全一致,检测222份临床样品的BVDV、BEV、BRV、BCV阳性率分别为15.32%、18.02%、6.31%和4.05%。说明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用于BVDV、BEV、BRV、BCV的临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毒 肠道病毒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一步法RT-PCR
下载PDF
2018—2021年徐州市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肠道病毒和鼻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8
作者 祝雯雯 吴畏畏 +3 位作者 高雪 杜阳光 张文婷 童晶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肠道病毒(HEV)、鼻病毒(HR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8—2021年,采集徐州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针对病毒RNA 5′UTR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EV、HRV,产物测序并对比分... 目的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肠道病毒(HEV)、鼻病毒(HR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8—2021年,采集徐州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针对病毒RNA 5′UTR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EV、HRV,产物测序并对比分型,比较不同人群和季节2种病毒检出率差异。结果2018—2021年,徐州市累计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4180例,检出HEV、HRV共198例,检出率为4.74%;其中,REV检出67例,检出率为1.60%,包括48例柯萨奇病毒(CV)、15例埃可病毒(Echo)、4例HEV-D68型;HRV检出131例,检出率为3.13%,包括85例HRV-A、9例HRV-B、37例HRV-C。HEV检出率最高在7月(5.00%),其次为5月(3.44%)、6月(2.89%);HRV检出率最高在10月(7.65%),其次为5月(5.31%)、6月(5.26%)、9月(4.71%)。结论徐州市2018—2021年儿童流感样病例中HEV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主要在春、夏季流行;HRV以HRV-A感染为主,主要在春、秋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感样病例 肠道病毒 病毒
下载PDF
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12例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
9
作者 锡洪敏 邵惠 +2 位作者 高芳 姜红 李向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识别,以预防感染爆发。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肠道病毒脑炎新生儿12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治疗重点及评估预后。结果12例患儿... 目的了解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识别,以预防感染爆发。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肠道病毒脑炎新生儿12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治疗重点及评估预后。结果12例患儿中早产儿7例,临床呈非特异性败血症样表现,炎症指标正常或轻度升高。所有患儿脑脊液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所有患儿均进行标准隔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早期识别,实施针对性感染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感染 脑炎 病毒 婴儿 新生 体征和症状 治疗学
下载PDF
天津地区急性腹泻患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晋英 方玉莲 +3 位作者 王维 侯梦珠 王露 赵煜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可引起儿童腹泻的常见肠道病毒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0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1102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和粪便样本,患儿男680例、女422例,年龄1~148个...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可引起儿童腹泻的常见肠道病毒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0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1102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和粪便样本,患儿男680例、女422例,年龄1~148个月。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诺如病毒。分析病毒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信息。结果1102例粪便样本中,有421例(38.2%)检出病毒阳性,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4.9%、11.0%、2.4%。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冬、春季检出率较高,腺病毒夏、秋季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患儿3种肠道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诺如病毒和腺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咳嗽、呕吐、腹痛等急性腹泻伴随症状发生率不同(P<0.05);腺病毒感染患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更高(P<0.05);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粪便常规脂肪滴检出率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天津地区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婴幼儿多发,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患儿感染不同病毒引发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有差异,临床可根据不同病毒引发的腹泻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急性腹泻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儿童 天津市
下载PDF
广西地区水牛E2型牛肠道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宇航 乔成鹏 +7 位作者 朱鑫玥 刘黄豪 苏亚权 刘海峰 邹延林 黄稳妃 黄伟坚 潘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水牛感染中肠道病毒(BEV)的情况,本研究在广西南宁某水牛规模养殖场腹泻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出2株BEV,分别命名为GXNN2106和GXNN2102。将2株病毒空斑纯化后测定GXNN2106毒株TCID 50为107.99/0.1 mL,GXNN2102毒株TCID 50为1... 为了解广西地区水牛感染中肠道病毒(BEV)的情况,本研究在广西南宁某水牛规模养殖场腹泻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出2株BEV,分别命名为GXNN2106和GXNN2102。将2株病毒空斑纯化后测定GXNN2106毒株TCID 50为107.99/0.1 mL,GXNN2102毒株TCID 50为107.37/0.1 mL。多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GXNN2106毒株在MDBK细胞中复制增殖良好。经BEV VP 1、5′UTR特异性引物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2株病毒均属于E2型,与其他E2型BEV 5′UTR核苷酸同源性为75.7%~78.6%,VP 1核苷酸同源性为87.1%~91.1%。本研究首次在广西地区水牛粪便中分离得到E2型BEV毒株,为广西水牛源牛肠道病毒的流行分布情况和疫苗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水牛 分离鉴定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广西河池地区牛肠道病毒和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
12
作者 罗宇航 刘黄豪 +7 位作者 李德政 张广欣 乔成鹏 潘艳 覃一峰 李军 韦建华 黄伟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9,共8页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牛肠道病毒(BE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流行情况及毒株序列特征,本试验应用TRIzol法抽提核糖核酸(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2021—2022年广西河池各地区采集得到的422份粪便样品进行病原检...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牛肠道病毒(BE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流行情况及毒株序列特征,本试验应用TRIzol法抽提核糖核酸(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2021—2022年广西河池各地区采集得到的422份粪便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河池地区BEV的检出率为3.23%~19.51%,BCoV的检出率为2.44%~4.62%,BEV和BCoV混合感染率为2.44%~4.44%。按照不同品种牛群对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门塔尔杂交牛BEV感染率为13.99%,BCoV感染率为2.07%;本地黄牛BEV感染率为9.00%,BCoV感染率为0.95%;杂交水牛BEV感染率为33.33%,BCoV未发现感染;安格斯牛BEV和BCoV均未发现感染。按照不同年龄对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180日龄BEV感染率为22.11%,BCoV感染率为4.21%,大于180日龄牛群BEV感染率为7.95%,BCoV感染率为0.61%。按照不同养殖模式对牛群BEV和BCo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养殖BEV感染率为12.06%,BCoV感染率为1.42%,合作社养殖BEV感染率为9.29%,BCoV感染率为1.43%。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河池地区存在E、F型2种BEV感染,检出E型BEV 21份,检出F型BEV 26份。本试验首次揭示了广西河池地区BEV和BCoV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广西乃至全国牛肠道病毒和牛冠状病毒净化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肠道病毒 牛冠状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影响牛肠道病毒复制的研究
13
作者 李泽宇 段卓凡 +7 位作者 邰安然 刘芯怡 刘心愿 于婷婷 文静 杨莉 付强 史慧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1-888,904,共9页
为分析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肠道病毒(BEV)的复制,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BBM与牛肾细胞(MDBK)共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浓度相比,1μmol/L、5μmol/L、10μmol/L BBM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为分析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肠道病毒(BEV)的复制,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BBM与牛肾细胞(MDBK)共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浓度相比,1μmol/L、5μmol/L、10μmol/L BBM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较小(P>0.05)。因此选择上述3种浓度的BBM分别处理MDBK 12 h后以103TCID50BEV感染,24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EV双链RNA(dsRNA),以确定BBM对BEV的最佳抑制浓度。MDBK细胞经10μmol/L BBM处理后感染BEV,观察48 h内BEV致细胞病变效应(CPE),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EV 5'UTR m RNA转录水平及测定子代病毒滴度,以确定BBM体外对BEV的抑制效果。IF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BBM对BEV ds RNA具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BM对BEV引起的细胞大面积脱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48 h的细胞中BEV 5'UTR m RNA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子代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显示,在BEV感染24 h和36 h时子代病毒滴度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预防试验时将24只BALB/c小鼠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0)、低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每日将BBM灌胃1次。给药后3 d滴鼻感染1015TCID50BEV,间隔48 h重复感染一次。感染后分别于5 d、10 d剖杀各组小鼠并采集各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EV 5'UTR m RNA的转录水平。小鼠感染治疗试验时将48只BALB/c小鼠均分为BEV阳性对照组(BEV/DMSO)、感染给药组(BEV/BBM)、给药对照组(BBM),BEV阳性对照组和BEV/BBM组小鼠滴鼻感染1015TCID50BEV后,各组每天按原剂量灌胃BBM一次,感染后0、3 d、6 d和10 d剖杀各组小鼠并采集各组织,检测BEV 5'UTR m RNA的转录水平,并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织的病变。BALB/c小鼠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BBM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抑制BALB/c小鼠肝、脾、肾、小肠组织中BEV 5'UTR m RNA转录水平升高的作用(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BBM均具有减轻各组织病变作用。其中高剂量组预防效果最明显,且随给药时间延长预防效果也最好。小鼠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感染BEV后灌胃BBM当日即可抑制BEV在小鼠组织中的复制;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对感染对照组相比,BBM可减轻小鼠各组织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BBM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BEV复制的作用,为牛腹泻病的治疗及开发BBM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小分子药物 小檗胺 肠道病毒 病毒复制 双链RNA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与酶联免疫法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14
作者 叶莹 杨应松 +2 位作者 阮燕如 陈泳言 黄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与酶联免疫法(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疑似23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行FQ-PCR检测与ELISA检测,统计FQ-PCR与ELISA病毒阳...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与酶联免疫法(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疑似23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行FQ-PCR检测与ELISA检测,统计FQ-PCR与ELISA病毒阳性检出率,以病毒分离培养及临床表现、血清实验室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FQ-PCR与ELISA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及检测窗口期。结果238例患儿中137例(57.56%)最终确诊为手足口病。FQ-PCR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病毒阳性检出率较ELIS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对通用型肠道病毒、Cox A16、EV71检测窗口期均短于ELIS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相比,FQ-PCR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敏感度,可提高阳性检出率,且检测窗口期更短,利于临床早期实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酶联免疫 荧光定量PCR技术
下载PDF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艳华 郭广玲 +4 位作者 张娅娣 任忆秋 周广驰 张瑞华 王素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解山东聊城东昌府区羊肠道病毒(CE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于东昌府区采集292份羊粪便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CEV核酸检测和5′-UTR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并进行了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长阶段的流行特点和... 为了解山东聊城东昌府区羊肠道病毒(CE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于东昌府区采集292份羊粪便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CEV核酸检测和5′-UTR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并进行了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长阶段的流行特点和混合感染分析。结果显示,292份样品共检测出CEV阳性样品12份,阳性率达4.11%;12份CEV阳性样品5′-UTR基因与G种CEV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3.3%~100%,与G种CEV处于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不同区域CEV阳性感染率介于0~10.53%;规模场、专业户和散养户CEV阳性率分别为0、4.07%和4.70%;羔羊、育肥羊、种羊和后备种羊CEV阳性率分别为8.05%、0、6.45%和2.22%;CE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羊边界病毒(BDV)的混合感染率达41.67%。结果表明,东昌府区CEV呈散发性流行,养殖规模越大CEV阳性感染率越低,羔羊相对于育肥羊和后备种羊更容易感染CEV,CEV与BVDV、BDV的混合感染情况较严重,本试验结果将丰富我国CE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完善CEV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山东聊城市 RT-PCR 流行病学监测 分析
下载PDF
基于牛肠道病毒重组VP2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6
作者 季程远 张瑶 姚火春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99,共5页
为了解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 BEV)在我国牛群中的感染情况,建立了基于BEV VP2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发现重组VP2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其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为100 ng/孔,... 为了解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 BEV)在我国牛群中的感染情况,建立了基于BEV VP2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发现重组VP2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其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为100 ng/孔,最佳封闭条件是10%马血清封闭1.5 h,一抗最佳稀释度是1∶100,二抗最佳稀释度是1∶200。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相比较,符合率为92.3%。对全国7个不同省市的1 964份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显示总体阳性率为52.6%,表明BEV已在我国牛群中普遍流行。本试验建立的BEV抗体间接ELISA方法,为BEV感染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VP2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3C蛋白酶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7
作者 闫浩浩 闫干干 +3 位作者 刘晓丽 刘志成 刘晓平 陈云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23,共7页
目的原核表达肠道病毒71型3C蛋白酶(enterovirus 713C protease,EV71-3Cpro)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首先依据密码子优化原则合成EV71-3Cpro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NdeⅠ和XhoⅠ位点间构建重组质粒,再以冷CaCl 2法将其... 目的原核表达肠道病毒71型3C蛋白酶(enterovirus 713C protease,EV71-3Cpro)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首先依据密码子优化原则合成EV71-3Cpro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NdeⅠ和XhoⅠ位点间构建重组质粒,再以冷CaCl 2法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优化原核表达条件。以HisTrap TM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以纯化的EV71-3Cpro作为抗原免疫大鼠,分离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鉴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ELISA和WB结果显示制备的大鼠抗EV71-3Cpro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24000,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抗EV71-3Cpro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EV71-3Cpro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其联合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3C蛋白酶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羊混合感染羊肠道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18
作者 孙丰兰 王汝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35-38,共4页
为了明确山东某发病羊场患病羊只的致病原,采集病死羊的淋巴结、脾脏、肠道、肺脏等组织进行了病毒PCR检测、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细菌分离培养与形态特征观察、生化鉴定、荚膜基因型PCR鉴定等实验室诊断。RT-PCR扩增结果显示,临床病料样... 为了明确山东某发病羊场患病羊只的致病原,采集病死羊的淋巴结、脾脏、肠道、肺脏等组织进行了病毒PCR检测、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细菌分离培养与形态特征观察、生化鉴定、荚膜基因型PCR鉴定等实验室诊断。RT-PCR扩增结果显示,临床病料样品表现出羊肠道病毒阳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羊肠道病毒为G种肠道病毒。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征;PCR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综上可以确诊,病羊死亡原因为G种肠道病毒和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肠道病毒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下载PDF
新生儿内科患儿入院时咽拭子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的横断面研究
19
作者 徐海冬 陈祥鹏 +5 位作者 王红 李奇 史明睿 覃菲 谢正德 黑明燕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背景肠道病毒(EV)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了解住院新生儿EV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及疾病分布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新生儿内科住院患儿入院时肠道病毒(EV)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及疾病分布状况。设计横断面研... 背景肠道病毒(EV)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了解住院新生儿EV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及疾病分布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新生儿内科住院患儿入院时肠道病毒(EV)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及疾病分布状况。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的患儿,于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采用CA16、EV71、EV通用型核酸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进行EV核酸检测。计算EV核酸检测阳性率,统计疾病分布情况,并比较EV阳性组与阴性组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主要结局指标住院新生儿EV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及疾病分布情况。结果①共纳入1095例新生儿(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91.2%),其中男婴605例(55.3%),足月儿976例(89.1%),入院中位日龄为11(4,19)d,第一入院诊断的前3顺位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住院中位时间为8(6,12)d。②EV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1‰(10/1095),感染性疾病患儿中EV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8.6‰(9/483)。以呼吸道症状(5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症状(2例)为首发症状。10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③EV阳性组和阴性组在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是否早产、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存在围生期感染高危因素、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日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阳性组(60.0%)在发病前感染接触史的发生率高于EV阴性组(7.0%);EV阳性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0.0%)高于EV阴性组(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V阳性组感染性疾病患儿比例(90.0%)高于阴性(4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病理性黄疸、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EV阳性组和阴性组血WBC总数、Hb、PLT减少发生率、心肌酶和ALT升高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内科患儿入院时的EV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无特异性改变;家庭成员传播可能是新生儿咽拭子EV核酸检测阳性的主要原因;EV核酸检测阳性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新生儿
下载PDF
USP26负性调控RLR信号通路对肠道病毒71型复制的影响
20
作者 许超 盛成兰 +2 位作者 蒋邦栋 张春秋 史伟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96-500,共5页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6(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6,USP26)通过调控RLR信号通路影响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机制和功能,深入了解EV71感染及其逃逸免疫防御关系,为临床治疗EV71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6(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6,USP26)通过调控RLR信号通路影响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机制和功能,深入了解EV71感染及其逃逸免疫防御关系,为临床治疗EV71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V71感染横纹肌肉瘤细胞(RD)0、2、4、8、12、24 h后的USP26 mRNA、VP1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RD细胞中设置转染USP26-siRNA(实验组)和转染阴性对照siRNA(对照组),再用EV71感染RD细胞,收集感染8、12和24 h时的mRNA样本,RT-PCR检测VP1 mRNA的表达情况;收集感染8 h时的蛋白质样本,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DA5、p-IRF3、IRF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计算p-IRF3/IRF3的相对比值;利用空斑试验检测病毒滴度水平。结果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表明,EV71感染过程中USP26的表达上调(P<0.05);RD细胞转染后实验组EV71中V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感染8 h实验组中MDA5蛋白和p-IRF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RF3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斑试验中实验组EV71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SP26可通过负性调控RLR信号通路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敲减USP26可抑制EV71在细胞中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RLR信号通路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6 基因敲减 病毒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