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陈峰 曲新强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42例)和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4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手部感觉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及术后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VAS、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部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AM及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受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促进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愈合,缓解术后疼痛,短期内即可改善手部功能,且在提升握力与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Jamar握力与DASH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荣 焦小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Jamar握力与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按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Jamar握力与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按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B组给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6.67%,高于A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高于A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血流灌注量相对值、血流速度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两组的Jamar握力均升高,DASH评分均降低,且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比较,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有助于提升皮瓣修复效果及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改善缺损点血运,提升Jamar握力,有效恢复手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修复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愈合及手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燕林 刘鹏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组织缺损治疗中对患者手功能、创面愈合、缺损点血运、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4月神木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5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以不同皮瓣... 目的对比研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组织缺损治疗中对患者手功能、创面愈合、缺损点血运、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4月神木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5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以不同皮瓣修复术分为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32例)与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33例),开展前瞻性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手功能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3 d缺损点血运情况,术前和术后14 d机体微炎症状态,术前和术后30 d握力,以及术后30 d组织病理学评分、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手功能优良率进行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后3 d,两组患者缺损点血流灌注量相对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缺损点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快;术后14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术后30 d,两组患者握力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关节主动活动度(TAM)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创面及组织愈合情况,调整缺损点血运,减轻微炎症反应,促进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修复 创面愈合 手功能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小颖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9期57-59,67,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胸腹带...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皮瓣修复效果、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功能[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MHQ)]、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皮瓣修复优良率[83.33%(30/36)]较对照组[61.11%(22/3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于术前,术后7 d两组的血清TNF-α、IL-8及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于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手功能MHQ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2/36)]较对照组[22.22%(8/3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效果确切,可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者手功能改善,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修复效果 炎症反应 手功能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万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7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组(AFPF... 目的:比较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7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组(AFPFR组,n=37)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组(RAPF组,n=37)。分别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对AFPFR组患者与RAPF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RAPF组患者相比,AFPFR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相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修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循证护理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高丽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067-0069,共3页
视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循证护理,评析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2月,选患者106例,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B组,各53例。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同时A组+常规护理,B组+循证护理,比对... 视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循证护理,评析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2月,选患者106例,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B组,各53例。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同时A组+常规护理,B组+循证护理,比对两组效果。结果:①手功能恢复优良率:B组>A组((2=3.975,P=0.046);②负面情绪:B组<A组(P<0.05);③生活质量):B组>A组(P<0.05);④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A组((2=4.711,P=0.030)。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联合循证护理,具有时效性,有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杨振海 孙法威 《大医生》 2021年第2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优良率(85.71%)较对照组(62.86%)升高;试验组患者皮瓣稳定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比于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8.57%)较对照组(28.57%)降低(均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可有效改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恢复情况,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炎性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乔红 吕云峰 张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对照组),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观察...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对照组),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者50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各指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88%,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63±1.62)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6.03±1.52)d,短于对照组的(12.75±2.49)、(10.25±2.19)d(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修复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鑫 卫阔 +1 位作者 倪国骅 张豪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2)。研究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2)。研究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康复效果(抗生素停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 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7,P=0.008<0.05)。研究组抗生素停用、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研究组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8%,1/36)低于对照组(25.0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9,P=0.02<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者效果确切,可优化手功能与外形,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野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掷硬币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42例,行股前外侧穿...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掷硬币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42例,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6.19%)高(P<0.05);观察组术后缺损处周围血流灌注量相对值 (BPR) 及血流速度 (BF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9.04%)低(P<0.05)。结论: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相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修复 软组织缺损 手外伤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历文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8例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38例采用股外...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8例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38例采用股外侧穿支皮鞭修复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手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手部功能评分较本组手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手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修复优良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可以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保障良好修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利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体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术,观察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完全移植成活的患...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体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术,观察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完全移植成活的患者有57例;部分皮瓣边缘坏死的患者有6例,经移植皮片或者换药之后完全愈合;出现穿支血管变异患者有8例;完全坏死患者有1例,改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一段时间之后,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可以显著修复相应的缺损软组织,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有效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四肢软组织 缺损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