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途径(TRA)与经股动脉途径行肝癌tace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海源 苏良焱 +1 位作者 韦景鹏 罗耀昌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TRA)与经股动脉(TFA)途径行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肝癌tace术患者154例,随机分为TRA组(经桡动脉路径穿刺)和TFA组(经股动脉路径穿刺)各77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两...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TRA)与经股动脉(TFA)途径行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肝癌tace术患者154例,随机分为TRA组(经桡动脉路径穿刺)和TFA组(经股动脉路径穿刺)各77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曝光时间、曝光剂量及造影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偏好比较TRA组明显高于TFA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肝癌tace术治疗时选择TRA或TFA穿刺无明显效果差异,但患者更易接受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中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风险分析
2
作者 孙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52-0054,共3页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中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风险。方法 因具体入路途径不同将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40例划分为2个小组,即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股动脉途径(比对组2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采用桡动脉途径(干预组20例),较比不同入路...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中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风险。方法 因具体入路途径不同将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40例划分为2个小组,即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股动脉途径(比对组2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采用桡动脉途径(干预组20例),较比不同入路方式的应用效果差异性。结果 在临床手术指标方面互比,干预组所用时间均短于比对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互比,干预组发生率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 对脑血管造影术中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风险加以分析可发现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价值更高,安全性可满足临床需求,值得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途径 全脑血管造影术 股动脉途径 并发症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的全脑血管造影在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斌全 刘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91-0093,共3页
对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基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对照,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研究样本筛取于本院2020.01-2022.12期间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共300例,数字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经股动脉途径... 对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基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对照,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研究样本筛取于本院2020.01-2022.12期间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共300例,数字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观察组实施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对照两组患者的诊断信息、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但X线照射时间与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选择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安全性较高,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该方案下患者的诊断耗时、止血时间均有所缩短,有助于降低患者对全脑血管造影诊断的抵触,提升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全脑血管造影 股动脉途径 安全性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奉环 杨跃进 +13 位作者 乔树宾 秦学文 姚民 徐波 刘海波 吴永健 陈珏 袁晋青 尤士杰 马卫华 李建军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桡动脉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主要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重建率)。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相比,PCI的成功率相似,均在95%以上;桡动脉组需要更改途径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时间(P<0.01)、X线曝光时间(P<0.05)均显著延长;造影剂用量有增多趋势(P>0.05),但两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P<0.01),所有原因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P<0.01),其中,局部出血发生率(P<0.01)和局部血肿发生率(P<0.01)均显著减低。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OR=0.25,CI=0.09~0.75)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独立的阴性预测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PCI,桡动脉途径可以降低穿刺血管局部并发症,与股动脉途径相比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但是,穿刺失败率高,穿刺时间和曝光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6
5
作者 卢思稼 韦伟 马建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23-2524,2525,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疗法〔1〕。但高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较差,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较大。目前临床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穿刺途径主要有桡动脉及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疗法〔1〕。但高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较差,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较大。目前临床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穿刺途径主要有桡动脉及股动脉。研究〔2,3〕显示,对于年轻患者,两种穿刺途径的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并发症较少。本研究对比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途径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下载PDF
经桡、股动脉途径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荆全民 黄贵奇 +6 位作者 韩雅玲 王守力 马颖艳 王效增 王耿 王斌 徐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TRA)、经股动脉途径(TFA)行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ULMCA病变PCI的2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RA 144例(...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TRA)、经股动脉途径(TFA)行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ULMCA病变PCI的2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RA 144例(TRA组),TFA 142例(TFA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手术操作成功率,复杂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及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特征相似。TRA组CAG、手术操作成功率(分别为96.5%、98.6%)与TFA组(分别为92.3%、9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641);TRA组复杂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Crush,Culotte,T stent)的应用(29.9%)、曝光时间(53.1±10.42min)、造影剂用量(247.66±106.98ml)与TFA组(分别为26.8%、51.23±9.80min、267.26±136.09ml)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61、P=0.105、P=0.175)。TRA组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0.4%)明显低于TFA组(19.7%,P=0.028);TRA组住院期MACE率(6.3%)与TFA组(1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两组均无介入后心肌梗死(MI)、脑卒中、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TR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7±0.62d)、术后住院时间(4.16±3.19d)、总住院时间(7.29±4.42d)均较TFA组(分别为2.40±1.45d、7.75±5.29d、12.10±7.58d)明显缩短(P<0.001);平均随访10±5.6个月,两组MACE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vs 9.9%,P=0.953)。结论对ULMCA病变选择性支架置入术,TRA与TFA有相同疗效,且成功率相似,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 血管成形术 冠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润祥 柳弘 +2 位作者 邵磊 郭艾武 王爱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毓仁 黄庆宁 李建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2005年1月~2005年8月行CAG和(或)PCI患者231例,按途径分为2组,桡动脉组111例,股...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2005年1月~2005年8月行CAG和(或)PCI患者231例,按途径分为2组,桡动脉组111例,股动脉组12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7.3%,股动脉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1.8%,股动脉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G操作时间:桡动脉组(19±5)min,股动脉组(1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操作时间:桡动脉组(56±8)min,股动脉组(56±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桡动脉组(2.1±1.3)日,股动脉组(3.7±0.8)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或)PCI,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股动脉途径 经桡动脉途径
下载PDF
自制“T”形弹性绷带在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加压包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咏梅 李世英 +1 位作者 吴强 匡红梅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325-326,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介入心脏病学诊疗技术是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阵发性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常规动脉入路为股动脉,而术后股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介入心脏病学诊疗技术是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阵发性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常规动脉入路为股动脉,而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有效止血方法越来越引起同行的关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穿刺点包扎止血的材料多采用胶布、绷带卷等,应用“8”字形包扎法止血,术后患者下肢和腰背部疼痛、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途径 介入术后 加压包扎 弹性绷带 临床应用 室上性心动过速 自制 人民生活水平 介入心脏病学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信群 沈向前 +3 位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方臻飞 刘启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108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惠 李红 蔡靳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 经桡动脉 股动脉途径 护理 冠心病患者 动脉介入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云振 马晓莉 +2 位作者 夏建学 刘带林 白雅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观察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观察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更为安全有效,在脑血管造影的入路选择中推荐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全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效果对比
下载PDF
人工压迫和两种血管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章 郑若龙 +2 位作者 钱惠东 陈新军 张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75-277,共3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广泛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止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常规徒手压迫方法止血不仅费时、费力,止血后下肢制动时间长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易发生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影响PCI术后抗凝...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广泛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止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常规徒手压迫方法止血不仅费时、费力,止血后下肢制动时间长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易发生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影响PCI术后抗凝、住院满意率下降等[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股动脉途径 血管闭合器 人工压迫 介入治疗患者 疗效 迷走神经反射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勇 文亚红 +5 位作者 田巨龙 罗晓辉 徐大文 钱昌明 曾晓斌 高红梅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64-466,470,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6年4月应用我国万东公司生产的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CGO-3000)对290例(16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经桡动脉组... 目的比较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6年4月应用我国万东公司生产的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CGO-3000)对290例(16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经桡动脉组(n=98)或经股动脉组(n=192)途径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鞘管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结果PCI总成功率99.3%,高于全国第3次PC I病例注册资料分析结果,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无增多。两组病例基线水平、增加出血的危险因素、病变复杂程度、支架置入血管、支架置入数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成功率、鞘管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肿0例(0%)、B组21例(10.9%),A组血管迷走反射0例(0%)、B组21例(10.9%),A组皮肤破溃、感染0例(0%)、B组11例(5.7%),A组穿刺血管痉挛4例(4.1%)、B组0例(0%),A组不能入睡0例(0%)、B组184例(95.8%),A组腰背部疼痛0例(0%)、B组153例(79.7%),A组尿潴留0例(0%)、B组63例(32.8%),A组平均住院(4.2±0.6)d、B组(6.1±2.2)d,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PCI方法,它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互为补充。对有选择的病例桡动脉途径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国产心血管造影机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军 安红伟 +1 位作者 鹿俊磊 刘志强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80%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存活的患者中病残率约为76%[1],至今诊治仍无明显突破。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精确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以更好...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80%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存活的患者中病残率约为76%[1],至今诊治仍无明显突破。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精确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以更好地指导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临床对比分析 股动脉途径 经桡动脉 脑卒中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介入技术 脑血管病患者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志宏 何国平 +2 位作者 杨丽萍 周惠芬 李银福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8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及两种途径的利弊。方法:选择10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A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B组),观...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及两种途径的利弊。方法:选择10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A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B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穿刺成功率、完成造影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无差异;A组完成手术更换途径显著高于B组;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剂量、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术,与经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途径行复杂病变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股动脉途径 动脉途径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观察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香枝 秦延平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4期120-,共1页
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开展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较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观察简单、便捷,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护理观察 股动脉途径 介入治疗 动脉穿刺 动脉路径 动脉穿刺 冠心病 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阴淑莹 张欣 张晓云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61-463,共3页
关键词 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时经冠状静脉窦临时起搏左心室的益处
19
作者 刘金明(摘译) 崔炜(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时起搏 股动脉途径 左心室 冠状静脉窦 紧急心脏起搏 益处 动脉穿刺 右室心内膜
下载PDF
高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20
作者 梁婷 贺吉林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7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7例接受PCI患者实施术前教育、术后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结果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尽快接受手术治疗,让手术顺利。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7例接受PCI患者实施术前教育、术后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结果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尽快接受手术治疗,让手术顺利。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少,3例血管并发症,9例术后反应,3例术后出现发热,无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度过了危险期。结论加强临床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针对性的对高龄患者的观察和预见性的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