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7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
1
作者 方鸿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77例疑似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MRI的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评估结果作为... 目的 探讨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77例疑似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MRI的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分期的诊断差异。结果 77例疑似患者最终有58例患者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有19例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CT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84.21%,符合率为81.82%。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96.10%。MRI检查对Ⅰ期患者的检出率为91.43%,高于CT检查的71.43%(P <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其中MRI相较CT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增加早期确诊疾病的机会,有助于更早对疾病实施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股骨头缺血坏死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邢威 邢舒曼 孙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05-0008,共4页
根据技术优势与适用情景协助临床选择最符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方案。方法 依据电子病例系统或健康记录系统中记录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报告录入受试者,先后经CT诊断与MRI诊断检查,评价以手术结果为对照相的两种诊... 根据技术优势与适用情景协助临床选择最符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方案。方法 依据电子病例系统或健康记录系统中记录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报告录入受试者,先后经CT诊断与MRI诊断检查,评价以手术结果为对照相的两种诊断路径的诊断效果是否能够达到理想预期。结果 全部受试者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构成比为76.25%(61/80),同时得出MRI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检出能力、正确检出阳性与阴性的能力更强(P<0.05)。结论 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MRI检查表现出较出色的成像效果,利于明确骨髓水肿与低信号区域,优越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早期诊断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及MRI表现
3
作者 傅晗 赵云超 +4 位作者 李琼慧 郑霞 游玉云 程静 董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效果及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的48例(58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治疗前行视觉模拟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及MRI检查,依据MRI检...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效果及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的48例(58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治疗前行视觉模拟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及MRI检查,依据MRI检查结果进行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骨髓水肿分级、关节腔积液评估。患者治疗结束后再行24个月院外随访,并于患者治疗后6、12、24个月进行VAS、Harris评估及MRI检查。对比ANFH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VAS、Harris评分和ARCO分期、骨髓水肿分级、关节腔积液分级差异。结果 ANFH患者Harris评分对比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而VAS评分对比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FH患者治疗期间ARCO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FH患者治疗后24个月骨髓水肿分级Ⅰ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FH患者治疗期间关节腔积液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ANFH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髋关节功能,同时通过MRI可以动态观察介入性治疗后不同阶段的骨髓水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期 介入治疗 磁共振
下载PDF
miR-7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细胞模型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机制
4
作者 艾克热木江·阿尔肯 日夏提·帕尔哈提 +1 位作者 张峥 翟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7-957,共11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7 (miR-7)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体外细胞模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慢病毒miR-7模拟物(miR-7 mimic)和miR阴性对照(miR NC)转染至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 目的:探讨微小RNA-7 (miR-7)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体外细胞模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慢病毒miR-7模拟物(miR-7 mimic)和miR阴性对照(miR NC)转染至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MC3T3-E1细胞中miR-7转染情况。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 SANFH组、 miR-7mimic组和miR-7 mimic+衣霉素(TM)组,甲基强的松龙刺激细胞模拟SANFH离体状态,并以TM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TUNEL阳性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LP水平,茜素红S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情况,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蛋白(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和miR NC组比较,miR-7 mimic组细胞中miR-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ANFH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TUNEL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ALP染色细胞较少且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减少,细胞中Runx2、 OCN和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GRP78、 CHOP、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SANFH组比较,miR-7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TUNEL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ALP染色细胞增加且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明显增加,细胞中Runx2、OCN和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miR-7 mimic组比较,miR-7 mimic+TM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TUNEL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ALP染色细胞较少且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减少,细胞中Runx2、OCN和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7能够促进SANFH状态下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该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微小RNA-7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的MRI表现及其与继发IFI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林森 祝华强 +1 位作者 黄文健 黎洪慨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究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FS)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与继发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08例单侧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 目的探究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IFS)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与继发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08例单侧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其中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Ⅰ期19例、Ⅱ期32例、Ⅲ期33例、Ⅳ期24例。选择同期体检且髋关节结构正常无病变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ARCO分期单侧ONFH患者及对照组的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和颈干角(CCD)。所有图像分析及测量均分别由两位从事骨骼肌肉系统放射诊断的高年资医师利用SIEMENS syngoMMWP VE40E工作站进行操作。结果ARCOⅢ、Ⅳ期患者健侧的IFS、QFS间距分别为(19.75±7.96)mm、(14.92±6.76)mm、(23.18±6.84)mm、(17.10±7.31)mm,明显小于患侧的(24.51±6.28)mm、(19.65±5.30)mm,(28.58±5.28)mm、(22.89±6.25)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COⅢ、Ⅳ期患者健侧的CCD数值分别为(135.78±5.71)°、(137.65±7.64)°,明显高于患侧的(129.65±2.43)°、(132.79±6.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侧的IFS值和QFS分别为(21.14±7.08)mm、(12.34±6.8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07±6.13)mm、(21.89±7.09)mm及研究组患侧的(25.19±5.51)mm、(19.53±5.3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侧CCD为(137.78±3.8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30.87±4.65)°及研究组的患侧(132.37±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OⅢ、Ⅳ期的单侧ONFH患者由于长期骨盆向健侧偏斜的跛行,将出现健侧股骨头髋关节的IFS、QFS降低,最终出现IFI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坐骨股骨间隙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 相关性
下载PDF
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
6
作者 邱海霞 齐丽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626-1627,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8例作为股骨头坏死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MRI脂肪抑制检查,采用Lysholom评分主...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8例作为股骨头坏死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MRI脂肪抑制检查,采用Lysholom评分主观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软骨下低信号带特征。结果股骨头坏死组的Lyshl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股骨头坏死组中,出现膝关节不稳13例(16.7%),其中疼痛6例、关节无力感4例、关节绞锁2例、关节松弛1例;内口位置正确72例,异常6例,其中股骨内口位置偏前3例、胫骨内口位置偏前2例、胫骨/股骨内口同时偏前1例。膝关节稳定患者和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软骨下低信号带形态自然,呈均匀低信号;股骨头坏死组重建移植物信号较正常软骨下低信号带不同程度增高,表现为信号欠均匀,见条状、小片状高信号;股骨头坏死组软骨下低信号带T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脂肪抑制能很好显示软骨下低信号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像学特点,能敏感地反映膝关节骨隧道与软骨下低信号带情况,对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 软骨下低信号带 股骨头缺血坏死 Lysholom评分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X线、CT、 MR 影像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豆扬帆 朱光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8期0082-0084,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采取MR影像技术、CT技术、X线技术等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效果。方法:此次诊断工作开展时,选取的病例所患病症为早期ANFH,诊断病例的纳入以2020.01起始时段,以2022.12终止时段,最终确定入组的病例数为80例。所... 目的:探究临床采取MR影像技术、CT技术、X线技术等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效果。方法:此次诊断工作开展时,选取的病例所患病症为早期ANFH,诊断病例的纳入以2020.01起始时段,以2022.12终止时段,最终确定入组的病例数为80例。所有病例均实施临床诊断,采取的方式涉及MR影像技术、CT技术、X线技术等。金标准主要参照临床诊断获得的结果,比对不同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及对不同分期的检出率。结果:本组80例病例的金标准显示均为阳性,阳性率100.0%,经MR影像显示阳性78例,阴性2例,CT显示阳性62例,阴性18例,X线显示阳性46例,阴性34例,比对诊断准确性结局,MR影像(97.50%)>CT(77.50%)>X线(57.50%)(P<0.05)。80例分期为Ⅰ期病例46例,Ⅱ期病例24例,Ⅲ期病例10例,MR影像显示分别为44例、24例、10例,CT显示分别为34例、20例、8例,X线显示分别为20例、20例、6例,比对各分期符合率,MR影像、CT的Ⅰ期数据>X线(P<0.05);比对诊断各分期总符合率,MR影像(97.50%)>CT(77.50%)>X线(57.50%)(P<0.05)。结论:临床采取MR影像技术诊断早期ANFH的结局更理想,可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进一步明确病情的分期情况,可为后续制定科学方案加以治疗提供参考和可靠依据,可积极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影像 CT X线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下载PDF
CT和MR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8
作者 李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1月富平县医院收治的75髋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及MR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 目的:探讨CT和MR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1月富平县医院收治的75髋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及MR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结果:62例(75髋)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58例(68髋),排除4例(7髋);CT单独检查发现阳性56例(64髋),阴性6例(11髋);MR单独检查发现阳性58例(68髋),阴性4例(7髋)。62例(75髋)受试者CT单独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相符的有56例(65髋),误诊漏诊6例(10髋);MR单独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相符的有60例(73髋),误诊漏诊2例(2髋);MR检测用于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准确率97.33%、特异度85.71%和灵敏度98.53%均高于CT检测的86.67%、57.14%、89.70%,误诊率14.29%和漏诊率1.47%均低于CT检测的42.86%、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CT检测,因此,MR可作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其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CT MR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选(综述) 刘万林(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induced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SANFH)是指因长期或短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后造成股骨头活性成分的死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SANFH占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的首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induced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SANFH)是指因长期或短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后造成股骨头活性成分的死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SANFH占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的首位。近年来由于临床中激素的广泛应用,使得SANFH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尽快探明SANFH的发病机制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细胞凋亡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肾上腺皮质激素 自噬 病理过程 活性成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岑炳奎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表现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低场 ANFH 诊断方法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塌陷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显像与MRI和X线平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吉华 纪清连 +2 位作者 左书耀 高振华 徐爱德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X线检查。结果 ①骨显像上表现为正常、局限性稀疏、局限性浓集、不典型“炸面圈征”、典型“炸面圈征”、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而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及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 ,均对应不同的MRI征像。②骨显像、MRI与X线平片对早期成人FHN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93 7% ,10 0 %和 71 4 % ,两两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 32 ,9 31和 18 73,P >0 0 5 ,<0 0 1和 <0 0 1。结论 ①“炸面圈征”及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均为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像。②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阳性率与MRI相当 ,高于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MRI 早期 X线平片 诊断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轻度 结论 局限性 角度
下载PDF
罂粟碱、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耿志辉 刘丙木 +4 位作者 任振祥 刘艳茹 王艳飞 田春英 王国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罂粟碱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中药复方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袁普卫 殷继超 +4 位作者 贺西京 刘德玉 周海哲 杨平林 王国毓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 ,造模组 (n =2 0 )。造模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 0 32mg/kg·d) 8周。分别在第 6、8周处死每组动物 2只。 8周...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 ,造模组 (n =2 0 )。造模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 0 32mg/kg·d) 8周。分别在第 6、8周处死每组动物 2只。 8周后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 2组 :骨复生组 (A组 )及模型组(B组 )。原空白对照组剩余动物组成空白组 (C组 )。A组给予骨复生煎液灌胃 ,B组和C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 4周后 ,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骨复生组较模型组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TNF α水平升高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 ,中药复方骨复生可降低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复生 TNF-Α 治疗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中药复方 造模 升高 剩余 促进因素 水平
下载PDF
液氮冷冻建立犬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龚跃昆 彭吾训 +2 位作者 李世和 王鑫 李晓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建立犬双侧股骨头骨缺血模型,并用液氮从缺损内将股骨头冷冻坏死,术后定期拍X线片,并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及修复情况。[结果]术后3d组织切片见股骨头坏死,术后3、...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建立犬双侧股骨头骨缺血模型,并用液氮从缺损内将股骨头冷冻坏死,术后定期拍X线片,并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及修复情况。[结果]术后3d组织切片见股骨头坏死,术后3、6周见股骨头骨坏死和骨修复同时存在,术后12周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见股骨头骨缺损仍然明显。[结论]液氮冷冻建立的犬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作为模拟临床手术刮除死骨、植骨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冷冻 股骨头缺血坏死 动物模型 骨移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毅 同志超 +1 位作者 陈君长 王坤正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 ,以冀正确指导临床。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给模型组动物大剂量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8mg/kg) 8周 ,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开始后第 4周、8周、12周两组动物各取 2...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 ,以冀正确指导临床。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给模型组动物大剂量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8mg/kg) 8周 ,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开始后第 4周、8周、12周两组动物各取 2只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并在两组动物中各取 4只测定晨空腹血中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股骨头骨质疏松 ,光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 ,脂肪细胞数增多 ,扫描电镜下骨小梁断裂塌陷 ,骨基质表面胶原纤维松解、断裂。模型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血浆中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下降 (P <0 0 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含量升高 (P <0 0 1)。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与一氧化氮含量及纤溶系统的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发病机制 实验 醋酸泼尼松龙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春红 马大庆 +2 位作者 徐爱德 刘吉华 程晓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 ,明确其诊断、原因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 /或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86例 (138髋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I片 ,从中挑选出伴髂腰肌囊扩张者 17例 (18髋 )进...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 ,明确其诊断、原因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 /或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86例 (138髋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I片 ,从中挑选出伴髂腰肌囊扩张者 17例 (18髋 )进行分析。结果  18髋均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性肿物 ,位于髋关节囊前方 ,髂外或股动静脉后外方和髂腰肌 (腱 )内侧。MR上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T2 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CT上为等或略低密度 ,CT值 12~ 4 5HU。 5例增强检查 ,囊壁轻度强化。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12髋 ,Ⅲ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6髋。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多于Ⅲ级关节积液 (P <0 .0 0 1)。结论 股骨头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见于股骨头缺血坏死中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髂腰肌囊扩张 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腔积液的MRI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春红 刘晓红 +2 位作者 刘吉华 徐爱德 马大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 (AVN)的髋关节腔积液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86例 (12 1髋 )AVN的髋关节积液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T1WI、FSET2 WI和T2 WI +压脂 ,横轴及冠状位扫描。参照Mitchell对关节腔液体定量方法 ,将...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 (AVN)的髋关节腔积液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86例 (12 1髋 )AVN的髋关节积液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T1WI、FSET2 WI和T2 WI +压脂 ,横轴及冠状位扫描。参照Mitchell对关节腔液体定量方法 ,将液体分为 0~Ⅲ级进行统计。结果 关节腔积液于T2 WI和T2 WI +脂肪抑制冠状位扫描显示最清楚。 5 7%的AVN髋关节腔内可见Ⅱ~Ⅲ级的液体。股骨头皮质不完整组关节积液量与完整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在AVN病例中 ,关节腔积液与病变进展相关 ,股骨头塌陷的髋关节腔内液体最多。MRI是显示髋关节腔液体的最敏感的无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髋关节腔积液 MRI 研究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勤 汪守中 +1 位作者 杨岳松 李建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 ,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 2 3侧(71.9% ) ;CT确诊 11例 19侧股骨头中...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 2 0例 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 ,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 2 3侧(71.9% ) ;CT确诊 11例 19侧股骨头中的 14侧 (73.7% ) ;MRI发现所有病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10 0 % )。在MRI中 ,各组病例的T1WI、T2 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平片和CT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春红 徐爱德 +1 位作者 刘吉华 刘晓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 10 0例疑诊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 ,从中挑选出经随访证实的 7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髋关节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R表现 :12 1个坏死股骨头...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 10 0例疑诊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 ,从中挑选出经随访证实的 7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髋关节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R表现 :12 1个坏死股骨头中 ,111个以前上部为著 ,4个位于外上方 ,3个累及整个股骨头 ,3个多灶性分布 ;3 9个股骨头病灶中心T1WI高信号 ,T2WI中等信号 ;82个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 ;118个股骨头出现“线样征” ,其中包括单线 3 2个、双线 5 1个、三线 16个、四线 19个 ;3个股骨头无“线样征” ;64个股骨头出现“骨髓水肿” ;2 8个股骨头“线样征”内或周边出现 (类 )圆形影。结论 “线样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MR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与EC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诊断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微血管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强辉 王坤正 +3 位作者 高培国 张明宇 时志斌 杨华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原因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0例,按病因分为A组(激素性)、B组(酒精性)和C组(特发性),每组10例;另选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D组(正常对照)。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原因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0例,按病因分为A组(激素性)、B组(酒精性)和C组(特发性),每组10例;另选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D组(正常对照)。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观察氧化应激水平;Verhoeff氏染色法观察微血管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股骨头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A组T-AOC、SOD、GSH-PX、GSH、MDA水平较其他组变化显著(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Verhoeff氏染色结果显示A组微动脉损伤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下A组骨组织中微动脉管壁不完整,闭锁的微动脉多见,内皮细胞结构不清,凋亡细胞多见,较B、C组损伤程度重。结论氧化应激可能通过微动脉损伤途径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股骨头缺血坏死 微血管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