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9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培镇 董航 +2 位作者 蔡群斌 林梓凌 黄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均研究甚少。目的: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评估最佳进钉方式,减少骨不连发生率。方法:选取一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模型并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以STEP格式导入Abaqus 2017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提交运算,于可视化模块中查看结果。其中上段股骨干骨折顺行和逆行髓内钉分别为A1、A2模型,中段为B1、B2模型,下段为C1、C2模型。结果与结论:(1)A1、B1、C2模型股骨整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位移、骨折端间隙与成角、股骨近折端骨块内翻均更小;(2)对于上段和中段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对于下段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髓内钉 逆行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骨不连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指标以及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2
作者 王利伟 王素冬 刘仕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13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获得完整的1年随访结果,根据内固定...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13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获得完整的1年随访结果,根据内固定方法分为髓内钉组66例和钢板组67例。通过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首次复查时骨代谢指标及随访1年内并发症,探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髓内钉患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钢板组(P<0.05);两组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复查时骨代谢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碱性磷酸酶(BALP)相比术前升高;但髓内钉组患者术后血清BGP、OPG、BALP高于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能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显著改善骨代谢指标,但畸形愈合风险相比钢板固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髓内钉固定 钢板固定 骨代谢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辅助治疗股骨干骨折缺损数值模拟分析
3
作者 彭春雷 彭彦龙 +1 位作者 陈建刚 杨立峰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328-333,338,共7页
针对股骨干断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问题,使用医学影像处理和逆向工程技术,依据股骨CT扫描数据,重构股骨干2mm横断缺损和股骨干10°楔形缺损断裂模型。为了分析接骨板、螺钉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及股骨整体应力集中状况,在700N... 针对股骨干断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问题,使用医学影像处理和逆向工程技术,依据股骨CT扫描数据,重构股骨干2mm横断缺损和股骨干10°楔形缺损断裂模型。为了分析接骨板、螺钉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及股骨整体应力集中状况,在700N轴向载荷和15N·m扭转载荷条件下,建立锁定型和锁定加压型接骨板数值模拟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锁定加压型内固定系统适用于股骨干2mm横断模型,螺钉不易发生失效断裂;锁定型内固定系统适用于股骨干10°楔形缺模型,螺钉未出现失效断裂现象,便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断裂模型 接骨板 数值模拟分析 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PDF
1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残留畸形原因分析
4
作者 安国尧 尤从新 +3 位作者 南学彦 郑恒恒 李百通 靳博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165-168,共4页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要求骨折断端坚强的固定,确保良好的对位对线,以达到骨折如期愈合,避免出现并发症。如果治疗方法、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就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残留畸形...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要求骨折断端坚强的固定,确保良好的对位对线,以达到骨折如期愈合,避免出现并发症。如果治疗方法、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就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残留畸形,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灾难。本文通过股骨干骨折患儿历经6次手术治疗,分析整个治疗过程,找到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及不足,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后期临床医生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敲响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干骨折 治疗 畸形原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技术进展
5
作者 孙鸿朔 张治博 +3 位作者 李朋 杜刚强 姜建浩 杨淑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部儿童骨折的1.4%~1.7%。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受伤方式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采用非侵入性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髋人字石膏),学龄儿童采用内固定...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部儿童骨折的1.4%~1.7%。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受伤方式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采用非侵入性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髋人字石膏),学龄儿童采用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治疗方案包括钢板、弹性髓内钉、锁定髓内钉。外固定治疗则通常只适用于复杂创伤等特殊情况。本文就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各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儿童 保守治疗 外固定 闭合复位 进展
下载PDF
第三骨折块周径和移位程度与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关系
6
作者 杨烁 封涛 +5 位作者 陈舒畅 于健 张艳艳 霍永峰 顾光学 殷照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39-5845,共7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第三骨折块切开复位的指征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有限切开复位能实现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切开复位第三骨折块仍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合并第三骨折块的...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第三骨折块切开复位的指征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有限切开复位能实现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切开复位第三骨折块仍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合并第三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术后,第三骨折块周径大小及移位程度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42例股骨干骨折伴有第三骨折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分析,参考骨折处骨干周径,按第三骨折块的周径从小到大将骨折块分为3型:1型71例,2型52例,3型19例。参考骨折处骨干直径,按第三骨折块的移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3度:Ⅰ度95例,Ⅱ度31例,Ⅲ度16例。所有患者均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均未对移位的第三骨折块进行干预。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各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第9个月的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mRUST),评估第三骨折块周径和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共有142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7±4.1)个月,总体愈合率为73.4%;②第三骨折块Ⅰ度移位时,周径分型的3个亚组间的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第9个月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三骨折块Ⅱ,Ⅲ度移位时,周径分型3个亚组间的愈合率分和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型组的第9个月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高于2,3型组(P=0.017);④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第三骨折块移位较大、周径较大与较低的骨折愈合率相关(P<0.05);⑤结果表明,髓内钉治疗伴有第三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骨折块移位至Ⅰ度移位时,周径大小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较小,术中无需干预;骨折块移位至Ⅱ,Ⅲ度时,当周径大小为1型时,不干预骨折块亦可获得较高的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周径大小为2,3型时,明显影响骨折愈合,需术中干预骨折块以减少移位距离,降低骨不连发生率;提示第三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比周径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第三骨折 微创复位 周径 移位程度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刘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患者施以...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患者施以切开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59例患者施以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临床效果、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关节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86.44%)(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15.25%)(P<0.05)。手术后1周,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方法,通过股骨大粗隆入路结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闭合复位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大粗隆入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
8
作者 钟志 林大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观察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11~16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大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末次... 目的 观察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11~16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大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股骨近端几何参数[颈干角(NSA)、关节面转子间距离(ATD)、大小转子间距离(ITD)、关节面小转子间距(ALD)、股骨颈最宽径(FND)]。结果 术前,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80.36±1.33)分低于健侧的(94.72±2.51)分(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93.25±2.23)分高于术前(P<0.05),与健侧的(94.32±2.34)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NSA(131.95±2.52)°、ATD(2.52±0.21)cm、ITD(5.08±0.27)cm、ALD(7.55±0.42)cm、FND(2.88±0.32)cm与健侧的(132.43±2.77)°、(2.59±0.26)cm、(5.09±0.18)cm、(7.52±0.34)cm、(2.87±0.36)c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 大龄儿童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
下载PDF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高峰 王建新 +1 位作者 禹明洋 邹许亭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膝关节屈膝度、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围术期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LKS评分和膝关节屈膝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可提高治疗优良率、LKS评分和膝关节屈膝度,降低应激反应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ODF、IGF-1水平与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梁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股骨干骨折(FSF)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4—2022-04河南西峡县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术的133例FS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股骨干骨折(FSF)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4—2022-04河南西峡县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术的133例FS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 a期间是否发生骨不连,分为发生组(22例)与未发生组(111例)。分析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结果133例患者中发生骨不连22例(16.54%)。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ODF过表达、IGF-1低表达与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ODF、IGF-1水平单独与联合评估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870、0.910,均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术前血清ODF过表达、IGF-1低表达与FSF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相关,血清ODF、IGF-1水平可预测术后骨不连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价值分析与探究
11
作者 解秀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4-0017,共4页
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4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结构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空心钉+髓内钉的双结构固定干预,比... 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4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结构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空心钉+髓内钉的双结构固定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结构固定干预方法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术后安全性高、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双结构固定 股骨干骨折 同侧股骨骨折
下载PDF
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杜万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7-0080,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后,患儿患肢功能改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中医传... 为了深入研究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后,患儿患肢功能改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较优(P<0.05)。结论 临床对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中医传统手法联合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功能、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统手法 弹性髓内针固定技术 儿童股骨干骨折 效果研究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麻醉镇痛药使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牛梦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6-0179,共4页
研究该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带来的影响,主要评估麻醉期间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术后疼痛情况两方面。方法 选择医院提供手术治疗的此病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选择题目给出的麻醉方式,对照组单纯进行全麻。在手术... 研究该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带来的影响,主要评估麻醉期间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术后疼痛情况两方面。方法 选择医院提供手术治疗的此病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选择题目给出的麻醉方式,对照组单纯进行全麻。在手术前后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指标、麻醉镇痛药物剂量、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镇痛药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VAS评分也远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的麻醉需求,并可以减轻疼痛感,效果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股骨干骨折 麻醉镇痛药物使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尹龙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手术相...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实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优良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效果显著,能缩小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缩短术后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努尔苏力坦·阿曼泰 阿卜杜萨拉木·玉苏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12-0015,共4页
分析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观察组实施微创弹性髓内钉治... 分析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观察组实施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实施牵引后石膏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论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弹性髓内钉 小儿股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应用芯钻髓内钉系统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涛 田智勇 +6 位作者 陈洪强 戴科晶 陈德斌 叶赟 吴西智 蔡荣 吴德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6-893,共8页
目的探讨芯钻髓内钉系统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利用骨科下肢牵引床,平卧位,使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探讨芯钻髓内钉系统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利用骨科下肢牵引床,平卧位,使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按照置入远端锁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芯钻髓内钉系统组20例,体外瞄准架髓内钉系统组20例。比较两组在置入远端锁钉时的首次成功率、透视次数及用时。结果芯钻髓内钉系统组置入远端锁钉首次锁定成功率高(95.0%vs.60.0%),透视次数少[(5.9±7.8)次vs.(22.5±4.7)次],操作时间短[(10.6±5.8)min vs.(17.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钻髓内钉系统组软钻钻头断裂1例,经开槽后取出。两组中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病例,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趋势良好,患侧髋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芯钻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远端锁定准确率高,术中透视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创伤小,临床效果好;但建议选择稍长的髓内钉,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仔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钻髓内钉系统 远端锁定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与钛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敏 张亚宁 +1 位作者 尉华琦 黄春霞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TEN)与锁定加压钛板(LCP)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收治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3~12岁儿童股骨干骨折43例,其中应用TEN23例,LCP20例,对2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TEN)与锁定加压钛板(LCP)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收治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3~12岁儿童股骨干骨折43例,其中应用TEN23例,LCP20例,对2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3、6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随访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8~12个月,2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TEN组较LCP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TEN组,但术后3、6月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所需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TEN组优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钛板内固定组组,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微创、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等优势,且二次取出内固定较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钛板 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8
作者 聂华 尹立 +1 位作者 刘洪文 刘绍江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90-194,共5页
股骨干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以高能暴力损伤为主,临床应用带锁髓内钉对股骨骨折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但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病例也屡见不鲜。本研究从疾病概述、常见分类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 股骨干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以高能暴力损伤为主,临床应用带锁髓内钉对股骨骨折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但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病例也屡见不鲜。本研究从疾病概述、常见分类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 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尤琳 陈先帅 凡有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单侧入路手术的8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外侧入路组(n=40)与后外侧入路组(n=48),分别采取股骨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和股骨后外侧入...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单侧入路手术的8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外侧入路组(n=40)与后外侧入路组(n=48),分别采取股骨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和股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评估2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的疼痛程度和大腿中段软组织肿胀情况,对比2组术后1年内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外侧入路组相比,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住院费用和总费用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大腿中段软组织肿胀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67%,高于外侧入路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组织水肿情况,恢复膝关节功能,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骨折愈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