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英 常敏 +1 位作者 孙皓民 杨景帆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微创技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的应用情况。患者均在手术室麻醉,骨科牵引手术床上,术中在"C"臂X线光...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微创技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的应用情况。患者均在手术室麻醉,骨科牵引手术床上,术中在"C"臂X线光机监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然后植入股骨近端重建钉(PFN);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断端和PFN的位置。9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评定伤肢功能,总结PFN应用的微创价值。结果:94例随访患者,按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78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9%。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中平均出血180mL。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后期随访中有11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能实现微创,保证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 内固定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麻醉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期85-85,共1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麻醉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麻醉方式的利弊。结果术中无患者死亡,气管插管全...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麻醉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麻醉方式的利弊。结果术中无患者死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期中有4例血压下降超过20%,需使用麻黄碱提升血压;腰硬联合麻醉有3例血压略有下降,使用小剂量麻黄素后恢复正常;腰丛-坐骨神经神经阻滞患者镇痛效果理想,但需要辅助小剂量镇痛药物;喉罩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是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全身麻醉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麻醉刺激小,镇痛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稳定。在术后,4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例为全身麻醉后,1例为腰硬联合麻醉后,此外,全身麻醉后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谵妄。结论不同的麻醉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与缺点,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 麻醉方式
下载PDF
股骨近端重建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比较
3
作者 陈政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PFNA组,前期基线资...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PFNA组,前期基线资料相同,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为PFN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患髋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PFN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少于PF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PF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PFN组患者平均随访19.2个月和18.6个月,患髋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12%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损伤相对较小且固定牢靠,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优于P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重建 股骨抗旋髓内钉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应用比较
下载PDF
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长卿 方诗元 +3 位作者 杨家赵 钟大伟 王雪梅 袁帅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78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假... 目的比较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78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假体重建组(33例,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固定)和髓内固定组(4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24个月的VAS评分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假体重建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髓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髓内固定组,术后完全负重下地时间早于髓内固定组(P<0.05)。假体重建组的术后肺部感染、压疮、便秘发生率低于髓内固定组(P<0.05)。术后3、6个月,假体重建组的VAS评分低于髓内固定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髓内固定组(P<0.05);术后24个月,假体重建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低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相比,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完全负重下地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前期功能恢复较好,但长期功能和手术微创性不如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半髋置换联合股骨近端重建 股骨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股骨近端重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乾明 马锐祥 +2 位作者 吴科荣 朱晨 尚希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有髋臼发育不良、股骨近端畸形、外展肌功能不全、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等[1-3],其中股骨近端可能出现的畸形有股骨延长、股骨髓腔狭...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有髋臼发育不良、股骨近端畸形、外展肌功能不全、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等[1-3],其中股骨近端可能出现的畸形有股骨延长、股骨髓腔狭窄、股骨近端旋转、股骨颈变短、股骨颈前倾角增大等[4-6]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重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下载PDF
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4
6
作者 崔长权 陈必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T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T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随访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3%。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内固定稳定性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患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中青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栩宏 孙立鹏 李亚先 《系统医学》 2017年第23期65-66,70,共3页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技术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中青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骨伤科2014年10月—2016年8月通过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方式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Evans...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技术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中青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骨伤科2014年10月—2016年8月通过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方式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Evans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13例,骨折未伴有开放性损伤,所有患者均通过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无感染及骨不愈合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19例,优良率为95%。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中青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适合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钉(PFN) 中青年 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祝春雷 蕙仪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组(研究组,n=20)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组(研究组,n=20)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组(对照组,n=20)。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独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重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中应用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
9
作者 叶雅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6期8-9,共2页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高龄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患者,将其中需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患者设为静脉吸入麻醉组(对照组),需气管插管、喉罩的患者设为全凭静脉...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高龄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患者,将其中需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患者设为静脉吸入麻醉组(对照组),需气管插管、喉罩的患者设为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效果优于吸入麻醉,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
10
作者 于凯 邹拥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5X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病例214例分为两组,各107例,进行对照研究。手术方法:①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②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结果: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病例214例分为两组,各107例,进行对照研究。手术方法:①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②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结果: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早期活动等优点。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优于加压滑动鹅头钉(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钉(PFN)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小转子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瑞 葛莹 +1 位作者 王坤正 杨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84,共5页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因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5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小转子是否重建(复位并固定)分为2组,小转子重建组25例,小转子非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转子重建组需要的手术时间(99.72±13.41)min较非重建组(88.90±16.53)min更长(t=2.369,P=0.023),二者在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69.06±5.64)分高于非重建组(63.35±5.93)分(t=2.982,P=0.005);术后6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86.67±4.49)分也高于非重建组(82.34±5.68)分(t=2.782,P=0.009);③此外重建组和非重建组在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χ2=0.008,P=0.927);④提示对于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小转子重建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是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早期的髋关节功能,初步说明小转子重建在高龄Evans-Ⅲ型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小转子重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煜 夏于欣 +1 位作者 白新文 漆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05-1811,共7页
背景: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通过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需对股骨近端重要结构进行重建,但对于重建的方法未达成共识。目的:比较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过程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背景: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通过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需对股骨近端重要结构进行重建,但对于重建的方法未达成共识。目的:比较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过程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收治的52例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照Evans分型均为Ⅲ、Ⅳ、Ⅴ型,双光子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T值<-2.5。根据股骨近端重建方法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绑重建股骨近端,B组27例采用钢丝加不可吸收缝合线捆绑重建股骨近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独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1)A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多于B组(P <0.01);(2)2组切口长度、独立负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术中采用钢丝加不可吸收缝合线固定股骨近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 生物型加长柄 股骨近端重建 老年 关节置换 股骨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与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煜 白新文 漆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比较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为Ev... 目的比较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为Evans分型的Ⅲ、Ⅳ、Ⅴ型,双光子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T<-2.5),每组30例,其中A组采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B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独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3、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结果A组手术时间略长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切口长度长于B组,但术后独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PFNA能提高术后早期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重建 股骨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汤磊 陈敏 +6 位作者 李国远 罗正亮 纪小枫 张晓琪 吴科荣 朱晨 尚希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疗29例(33髋)CroweⅣ型DDH患者,其中男6例(7髋),女23例(26髋);年龄24~74岁,平均44.9岁。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4.0±12.0)分;33髋均有步态异常,Trendelenburg征阳性;双下肢不等长,相差(3.8±1.6)cm。术前X线片及CT提示患髋呈完全脱位状态且大粗隆严重上移,股骨颈发育异常,前倾角及颈干角异常,股骨近端髓腔发育异常。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X线片上采用Gruen和DeLee-Charnley分区方法评估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计算双下肢长度差,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0~240 min,平均124.8 min;术中出血量165~1 300 mL,平均568.4 mL;17例(51.5%)给予输血治疗。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53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术后4周坠床后患髋后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外展支具固定4周,随访12个月未再次脱位。2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坐骨神经麻痹,给予甲钴胺治疗,12周后完全康复。术后3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4例轻度跛行。X线片示术后3~6个月截骨区均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无钢丝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9.8±2.8)分,双下肢长度差为(0.6±0.4)c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917,P=0.000;t=11.958,P=0.000)。2例患者股骨假体周围Gruen 1、7区呈局限性骨溶解,但未见松动下沉征象。股骨及髋臼假体均无明显松动移位表现,均获良好骨长入。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疗CroweⅣ型DDH,术后早期疗效满意。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能有效恢复接近标准的股骨近端解剖结构,是处理股骨近端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重建 股骨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髓内钉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鑫 《中外医疗》 2015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究髓内钉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3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研究组行髓内钉InterTan治疗,分析两组... 目的探究髓内钉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3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研究组行髓内钉InterTan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28.65±28.42)mL、住院时间(16.53±5.68)d及完全负重时间(6.75±1.49)d均优于对照组的(325.57±54.28)mL、(23.62±7.26)d与(10.82±1.9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93.63±4.45)分高于对照组(80.24±4.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钉InterTan较之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髓内钉InterTan 股骨近端重建 疗效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叶亚罡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术后独立负重时间、VAS评分、并发症(感染、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P <0.05);随访半年结果显示,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独立负重时间、VAS评分明显更低(P <0.05)。研究者并发症发生率(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58,P <0.05)。结论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近端重建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PFNA,患者术后髋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重建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 生物型加长柄 股骨防旋髓内钉
原文传递
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后的生物稳定性比较:随机对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宁 孙天胜 +2 位作者 郭永智 张志成 王晓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093-3097,共5页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干预:髓内加压螺钉组110例,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105例,通过观察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行走能力等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髓内加压螺钉组35例能够独立步行,57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18例无法行走。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28例患者能够独立步行,48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29例无法行走。髓内加压螺钉组活动功能优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表明髓内加压螺钉相对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能方便、准确、稳定的进行骨折内固定,并且提供术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髓内加压螺钉 股骨重建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加长PFN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1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陵江 刘军 田秋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20-820,共1页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加长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手术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5例,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随访期...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加长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手术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5例,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随访期内无断钉,股骨头坏死,肢体短缩及髋内翻并发症发生,2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一月治愈,1例股骨中下1/3骨折膝关节活动受限,在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时行膝关节松懈,术后达到正常伸屈膝功能。结论加长PFN是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加长股骨近端重建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敏 凡道斌 +2 位作者 王欣 叶春万 马修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患者3例。结果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5~15个月。术后8周的X线片显示有...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患者3例。结果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5~15个月。术后8周的X线片显示有连续骨痂通过截骨线,16周已达骨性愈合。负重行走无疼痛,髋膝功能不受限。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外科手术 楔形截骨 打压植骨 股骨近端重建
下载PDF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0
20
作者 张长青 张春啸 +2 位作者 张文治 霍丽丽 宋矿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为PFN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对二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8~24个月,PFN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病例未发生螺旋刀片骨内切割、松动移位,骨折全部愈合。PFN组6例发生髋部加压螺钉松动,其中骨折畸形愈合2例,2例行PFNA翻修治疗,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补救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血红蛋白值、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医源性血运破坏、骨质丢失,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重建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