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定位器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中的应用
1
作者 夏坤阳 阮文礼 +1 位作者 王守赟 杨津先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探讨网格定位器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患者50例,根据术中定位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定位器组27例,男10例,女17例,年... 目的:探讨网格定位器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患者50例,根据术中定位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定位器组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35.91±9.92)岁,采用网格定位器辅助定位穿刺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非定位器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6.01±11.03)岁,依据术者经验定位穿刺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时间、调整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α角和外侧中心边缘(laterla central edge,LCE)角;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评分、非关节炎髋评分(non arthritic hip score,NAHS)、髋关节日常活动结果评分(hip outcome scor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HOS-ADL)。结果:5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18.69±3.72)个月。两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α角和LCE角较术前均有减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Harris评分、NAHS评分和HOS-AD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器组术中透视次数(6.04±1.13)次、穿刺时间(13.19±3.52)min、穿刺调整次数(4.59±1.55)次、手术时间(48.28±3.38)min,均少(短)于非定位器组(13.43±2.56)次、(22.39±2.93)min、(10.43±3.33)次、(62.25±5.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疼痛均明显缓解。结论:应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对比传统定位方法,在应用网格定位器后可以提高皮肤定位点的定位准确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了手术穿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定位器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 定位准确率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下翻修手术16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辛 徐雁 +5 位作者 鞠晓东 梅宇 牛星跃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孙疆 王健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7,142,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失败后进行髋关节镜翻修的原因。方法 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对16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在C形臂X线机透视和下肢牵引下,行髋关节镜探查:首先进入中央间室依次...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失败后进行髋关节镜翻修的原因。方法 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对16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在C形臂X线机透视和下肢牵引下,行髋关节镜探查:首先进入中央间室依次检查盂唇、髋臼关节面、股骨头软骨、髋臼顶软骨及圆韧带。对撕裂退变的髋臼盂唇根据损伤情况行盂唇缝合术或盂唇修整术。Outerbridge系统对软骨损伤进行分级清理损伤软骨组织。处理中央间室后放松双下肢牵引,关节镜进入周围间室。根据术中股骨头颈和髋臼动态撞击情况、部位行股骨头颈成形术(Cam畸形)或髋臼成形术(Pincer畸形)。如果术前检查伴有大转子压痛及MRI显示臀中肌止点炎症,术中清理大转子滑囊和损伤的臀中肌止点。利用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髋臼股骨头成形术前后股骨髋臼形态、骨量磨除情况和确认撞击因素去除。结果 16例随访16~60个月(中位数38个月)。16例VAS评分术前中位数4.5分(4~6分),末次随访时中位数1分(0~1分),明显降低(Z=-4.953,P=0.00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69.88±9.3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8.69±4.33)分(t=-8.377,P=0.000)。总体患者满意度平均8.46分(4~10分)。无进行第2次翻修手术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者。结论髋关节镜翻修手术最主要的原因是股骨头髋臼撞击因素未彻底去除,残余的骨性撞击导致疼痛和盂唇软骨再次损伤。翻修手术去除骨性撞击因素,修复损伤盂唇软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短中期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髋关节置换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关节镜翻修 股骨髋臼撞击征
下载PDF
关节囊缝合与否对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廷明 王雪松 +1 位作者 张晋 李旭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200-204,218,共6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0例FAI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囊缝合组(简称缝合组)和关...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0例FAI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囊缝合组(简称缝合组)和关节囊不缝合组(简称未缝合组).每组30例.髋关节镜下依次行髋臼骨赘清理、髋臼损伤盂唇修补、股骨头颈结合区骨赘清除.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髋关节α角、LCE角.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mHHS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并对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缝合组手术时间长于未缝合组(P<0.05).两组术后α角和LC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率均为100%.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髋关节屈、伸、90°内旋和外旋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mHH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均可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 缝合技术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手术后磁共振成像结果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彬彬 孙景东 李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5期50-57,共8页
目的探讨股骨髋臼撞击征(FAI)关节镜手术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连续募集计划行关节镜手术的FAI患者42例(43个髋关节)。采用3.0T MRI获取术前和术后MRI图像。采用髋关节残疾与骨关节炎结果评分(HOOS)评估疼痛... 目的探讨股骨髋臼撞击征(FAI)关节镜手术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连续募集计划行关节镜手术的FAI患者42例(43个髋关节)。采用3.0T MRI获取术前和术后MRI图像。采用髋关节残疾与骨关节炎结果评分(HOOS)评估疼痛变化情况。采用术后MRI图像评估髋关节成形术、股骨成形术、软骨和盂唇修复术、骨髓水肿、软骨下囊肿、软骨缺陷、盂唇撕裂、囊部缺陷和渗出情况,并分析最佳检测方位。结果髋臼清理术长度增加与HOOS改善有关(OR:-2.07,95%CI:-3.53~-0.62,P=0.008),而其他成像结果与HOOS改善无相关性。股骨成形术和关节囊改变斜轴位检测效果最好,而髋臼成形术、软骨和盂唇修复术矢状位检测效果最好。MRI反映盂唇修复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反映股骨成形术后变化的敏感性为97.7%。MRI反映髋臼成形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5.0%。MRI反映软骨修复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54.3%。结论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与术后疼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征 磁共振成像 疼痛 关节残疾与骨关节炎结果评分
下载PDF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员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疗效与重返赛场情况
5
作者 高奉 贺忱 +6 位作者 钱驿 果森 胥皞 郝悦 杨京伦 王雪松 周敬滨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215-220,225,共7页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国运动员股骨髋臼撞击征(FAI)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患者重返赛场的情况。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运动员FAI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国运动员股骨髋臼撞击征(FAI)患者的疗效和术后患者重返赛场的情况。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运动员FAI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8例;手术年龄为(26.7±6.9)(19~33)岁。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髋关节α角、外侧中心边缘(LCE)角、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髋关节日常运动能力量表(HOS-SS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并对患者重返赛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术前与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22±2.06)分和(1.58±0.78)分,mHHS评分分别为(61.13±10.27)分和(89.31±6.09)分,HOS-SSS评分分别为(40.38±13.06)分和(87.55±8.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前与术后LCE角分别为(35.81±6.12)°和(32.66±5.43)°,α角分别为(62.57±8.09)°和(47.13±5.96)°,术后均有显著减小(P=0.013,<0.001)。14例患者(93.3%)重返赛场,重返赛场时间为(7.6±4.5)个月。术前症状持续时间与重返赛场时间呈正相关(r=0.53;P=0.008);其中存在较严重软骨损伤的患者,术前症状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无严重软骨损伤患者(P<0.001);健将级及以上运动员重返赛场时间较一级运动员短(P=0.027)。结论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国运动员FAI患者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患者术后重返赛场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检查 运动员 治疗结果 重返赛场
下载PDF
Inside-out和Outside-in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名金 欧阳侃 +5 位作者 彭亮权 陈康 柳海峰 邓桢翰 朱伟民 陆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8例FAI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Inside-ou...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8例FAI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Inside-out组,由中央到外周;Outside-in组,由外周到中央。Inside-out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9.8±7.6)岁;Outside-in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39.5±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侧别、撞击类型、病程、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术后髋关节改良Harris(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非骨关节炎髋关节(nonarthritic hip score,NAH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mHHS和NAH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ide-out组术后4例出现神经牵拉伤,3例医源性损伤;而Outside-in组仅1例神经牵拉伤。Inside-ou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utside-in组(16.7%vs 4.2%,χ^(2)=5.400,P=0.020)。结论:Inside-out和Outside-in两种髋关节镜技术治疗FAI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相对于Inside-out技术,Outside-in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针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股骨髋臼撞击征 临床疗效 关节镜技术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曹旭 宋关阳 王雪松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FAI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关节囊处理方式将...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FAI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关节囊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缝合关节囊组(简称缝合组)和不缝合关节囊组(简称未缝合组)。缝合组包括患者38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年龄(38.11±4.22)岁,FAI类型包括凸轮型10例、钳夹型6例和混合型22例;未缝合组包括患者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6.58±5.36)岁,FAI类型包括凸轮型6例、钳夹型4例和混合型14例。对未缝合组患者常规行髋臼骨赘清理、髋臼损伤盂唇修补和股骨头颈结合区骨赘清除,对缝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关节囊缝合术。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髋关节α角和外侧中心边缘(LCE)角并进行比较;对患者术前与术后髋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ROM)、Harris髋关节评分(HHS)、非关节炎髋评分(NAHS)和髋关节日常活动结果评分(HOS-ADL)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α角和LCE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均P<0.001),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术后1个月缝合组髋内旋-外旋ROM显著小于未缝合组(P<0.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髋内旋-外旋ROM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缝合组术后HHS、NAHS和HOS-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未缝合组(均P<0.001)。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术中常规行关节囊修补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中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建的股骨髋臼撞击征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凌铭 占师 胡海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股骨髋臼撞击征(FAI)是髋关节形态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于FAI的分析主要采用二维的、静态的方法,对髋关节的异常形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全面、动态的认识。近年来,基于CT/MRI的三维重建对FAI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 股骨髋臼撞击征(FAI)是髋关节形态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以往对于FAI的分析主要采用二维的、静态的方法,对髋关节的异常形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全面、动态的认识。近年来,基于CT/MRI的三维重建对FAI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形态异常体现在多个层面,二维分析方式往往不够全面;对于股髋撞击的动态过程和力学作用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在三维重建基础上对FAI的形态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股骨 关节 股骨髋臼撞击征 三维成像 关节活动范围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对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临床效果对比
9
作者 邹智 郜玉忠 +2 位作者 崔宇腾 王中元 王传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5期147-152,共6页
目的:比较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对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回顾术中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情况,分为... 目的:比较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对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回顾术中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情况,分为切断组(n=48)和未切断组(n=20)。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mHH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量表(HOS-ADL)、髋关节功能评分-体育运动量表(HOS-S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非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AHS)、Tonnis分级,比较两组国际髋关节评分工具量表(iHOT)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前和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mHHS、HOS-ADL、HOS-SS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两组NAHS、T?nni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和iHO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腰肌部分切断与否对于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可获得相同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髂腰肌部分切断 盂唇损伤
下载PDF
大龄儿童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误诊分析(附7例报告)
10
作者 修承祥 王庆 刘帅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骨科被确诊为钳夹型FAI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9髋),女2例(... 目的探讨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骨科被确诊为钳夹型FAI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9髋),女2例(3髋);右侧2例,双侧5例;患儿年龄为(14±2)岁,年龄范围是12~18岁。7例患儿均进行专科体格检查明确典型症状和体征,行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髋臼交叉征和坐骨棘征,应用3DCT动态后处理技术观察"撞击"的发生和股髋重叠征。结果7例患儿存在腹股沟区基础性疼痛者4例(5髋),存在腹股沟区压痛者5例(7髋),屈髋内旋受限者6例(8髋),屈髋内旋诱发腹股沟区疼痛者3例(3髋),屈髋内旋使腹股沟区基础性疼痛加重者3例(3髋)。摄骨盆正位X线片,髋臼交叉征(+)7例(11髋),坐骨棘征(+)6例(11髋)。行3DCT动态后处理,7例(12髋)"股髋重叠征"均(+)。结论对临床症状、体征的认识不足是导致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或屈髋内旋受限是FAI的典型症状,3DCT动态后处理技术可进行影像解剖学诊断,X线片上髋臼交叉征和坐骨棘征(+)可作为间接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误诊 儿童
原文传递
小针刀综合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蒋汉清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187-191,共5页
目的:评价髋部小针刀软组织松解配合局部理疗综合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12月共52例确诊为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分别予以X线透视定位下行髋部小针刀软组织松解配合术后... 目的:评价髋部小针刀软组织松解配合局部理疗综合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12月共52例确诊为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分别予以X线透视定位下行髋部小针刀软组织松解配合术后局部理疗的综合治疗和单纯局部理疗。观察临床疗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在治疗后3天、1个月、6个月进行对比。结论:C臂定位下对病变组织进行针刀松解术针刀配合局部理疗是一种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有效治疗方式,安全可靠,经济实惠,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生活能力、行走能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local physical therapy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Method: A total of 5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2 to December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needle knife under X-ray fluoroscopy positioning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local physical therapy, and simple local physical therapy. Observing clinical efficacy, Harris hip joint score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at 3 days, 1 month,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Needle knife surgery under C-arm positioning combined with local physical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which is safe, reliable, economical, and suitable for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pain, living ability, walking ability, and joint mo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撞击 小针刀 HARRIS评分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12
作者 郭晓霖 刘晓飞 +4 位作者 田春梅 董立杰 陈亮 丁孝民 张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53例FAIS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无髋关节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X线、CT平扫+三维重建、MRI平扫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异常征象阳性率...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53例FAIS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无髋关节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X线、CT平扫+三维重建、MRI平扫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异常征象阳性率的差异性;并分别计算其诊断FAI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构建各检查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X线、CT检查下,CT对股骨头颈交界处骨赘和/或异常凸起征象的阳性检出率最高(71.70%)。MRI检查下,对髋臼盂唇信号或形态异常的阳性检出率最高(73.58%)。MRI(AUC=0.944)的诊断效能高于CT(AUC=0.890)和X线(AUC=0.834),CT诊断效能高于X线。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FAIS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无会阴柱牵引下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短期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李勇 李春宝 +7 位作者 孙景东 李彬彬 高秋明 陈瑞 刘洁 谢晶晶 邓宏 王耀霆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会阴柱牵引下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例F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5~62岁,平均(38.2±10.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无会... 目的:探讨采用无会阴柱牵引下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例F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5~62岁,平均(38.2±10.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无会阴柱牵引下髋关节镜手术,包括髋臼成形术、缝合或清理损伤的盂唇,以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凸轮骨赘磨削成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屈髋活动度、α角、外侧中心边缘(LCE)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例患者出现足背麻木,给予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无患者出现会阴区血肿、大腿外侧麻木。所有患者均获得6~10个月随访,平均(8.04±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屈髋活动度及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术前,α角、LCE角及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会阴柱牵引下髋关节镜手术治疗FAI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短期效果满意,可以有效避免髋关节镜术后会阴区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无会阴柱牵引 关节镜
下载PDF
无症状青少年股骨髋臼撞击形态特征及骨骼成熟度探究分析
14
作者 张全有 高蒙蒙 +1 位作者 刘振平 张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分析无症状青少年中股骨髋臼撞击形态征象发生率,并评估其具有股骨髋臼撞击形态征象的骨骼成熟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并行盆腔CT扫描的136例青少年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测量阿尔法角(AA)和中心-边缘角(C... 目的 分析无症状青少年中股骨髋臼撞击形态征象发生率,并评估其具有股骨髋臼撞击形态征象的骨骼成熟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并行盆腔CT扫描的136例青少年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测量阿尔法角(AA)和中心-边缘角(CEA),评估髋臼Y形软骨和股骨近端骨骺的生理状态(开放或闭合)。结果 136例患者中37例(27.2%)为凸轮型形态,25例(18.4%)为钳夹型形态,5例(3.7%)为混合型形态,69例(50.7%)为正常形态。凸轮型形态在男性中(32.9%)较女性中(21.2%)比例高,钳夹型形态在女性中(22.7%)较男性中(14.3%)比例高,但性别间不同形态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A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A较女性偏大;性别间CE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凸轮形态多见于前上象限。各组间股骨近端骨骺及髋臼Y形软骨所属成熟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髋臼撞击形态征象在无症状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多见于股骨近端骨骺开放和髋臼Y形软骨闭合状态,且凸轮型形态多见于前上象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骨骼年龄测定 形态特 无症状青少年
下载PDF
关节囊缝合对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熊永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74-0177,共4页
为了证实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通过分组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接收的78例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缝合组39例,未缝合组39例,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缝合组... 为了证实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通过分组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接收的78例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缝合组39例,未缝合组39例,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缝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缝合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未缝合组(P<0.05);缝合组患者H0S-ADL评分高于未缝合组(P<0.05);缝合组患者HOS-SSS评分高于未缝合组(P<0.05);缝合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囊缝合可以增强股骨髋臼撞击征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囊缝合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宗平 金东旭 +1 位作者 盛加根 张长青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31例(132髋)FAI患者临床资料。男68例,女63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左髋72例,右...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31例(132髋)FAI患者临床资料。男68例,女63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左髋72例,右髋58例;双髋1例。病程3~120个月,平均35个月。关节镜下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盂唇修补,同时松解粘连的髂腰肌腱、清理撕裂的圆韧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除2例出现阴部神经麻痹、3例足背麻木外,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HH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患侧髋关节间隙完全正常,股骨头颈及髋臼成形部位无撞击征象出现。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在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的同时修补撕裂盂唇,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盂唇修补 成形 股骨头颈成形 关节镜 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宗平 金东旭 +1 位作者 盛加根 张长青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8月,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15例(16髋)FAI。男12例,女3例;年龄22~59岁,平均36.6岁。单髋14例,双髋1例。病程4~...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8月,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15例(16髋)FAI。男12例,女3例;年龄22~59岁,平均36.6岁。单髋14例,双髋1例。病程4~12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9±1.0)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4.1±9.3)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0~46个月,平均39.5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5±1.6)、(0.5±0.7)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5.5±4.4)、(95.6±3.9)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满意(Harris评分≥90分)率达93.8%(15/16)。X线片复查示,患侧髋关节股骨头颈及髋臼成形部位无撞击征象出现。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术在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同时修补撕裂的盂唇,治疗FAI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科脱位术 股骨髋臼撞击征 盂唇修补 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冉 王卫国 郭万首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股骨髋臼撞击征是近10余年才被逐渐认识的一种髋关节疾病,也是年轻人髋部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会导致髋关节运动过程中异常应力接触,这种病理力学机制与早期骨关节炎的发展密切相关。手术本身主要针对于病因进行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 股骨髋臼撞击征是近10余年才被逐渐认识的一种髋关节疾病,也是年轻人髋部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会导致髋关节运动过程中异常应力接触,这种病理力学机制与早期骨关节炎的发展密切相关。手术本身主要针对于病因进行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和可折弯器械的发展,髋关节镜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短期和中期的效果令人满意,单纯盂唇修复的效果也优于单纯清理术,但是这些尚需要长期和大样本量的结果来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征
原文传递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江涛 李海鹏 +6 位作者 张佳 肇刚 王明新 王龙 王耀霆 李春宝 刘玉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治疗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7月本科收治的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52±11.42)岁,手术方式均为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治疗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7月本科收治的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患者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52±11.42)岁,手术方式均为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镜下证实24例患者均为单纯钳夹型撞击,无股骨头颈交界凸轮骨赘.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关节内感染、股骨头坏死、深静脉栓塞、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4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4例患者FADIR和FABER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mHHS和iHOT-12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4例患者LCEA显著减少(P<0.05),而AI显著增加(P<0.05),交叉征、后壁征阳性比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T?nnis骨性关节炎分期和髋臼过深征阳性比率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治疗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钳夹型 关节镜 成形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洋 钱秀娟 季卫锋 《中医正骨》 2019年第12期37-39,42,共4页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引起年轻人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解剖因素等有关。本文从FAI的定义、病因、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几个...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引起年轻人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解剖因素等有关。本文从FAI的定义、病因、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几个方面对FAI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