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召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I患者,均为利津县中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干预组(常规护理+早期肢体功能训练,30...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I患者,均为利津县中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干预组(常规护理+早期肢体功能训练,3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Fugl-Meyer平衡评定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更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应用于CI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刘婕 朱汉翠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究确诊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案,主要分析早期肢体功能训练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6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3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目的 探究确诊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案,主要分析早期肢体功能训练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6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30例为对照组,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3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确诊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可提升疗效,改善疾病指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常规护理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 护理疗效 疾病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能力影响
3
作者 姚惠 唐凡 +1 位作者 罗萍 李晓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0-0153,共4页
探讨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的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个性化健康... 探讨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的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出院前一周对照护者进行模拟训练和考核。出院当日及三个月后对照护者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测量的FCTI表(Family CaregiverTask Inventory,FCTI)[1]评定。结果 出院后 3个月,观察组照护者各方面的FCTI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能显著提升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能力;能有效降低坠床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 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 常规护理 照护者能力
原文传递
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35例
4
作者 武文渊 王承斌 李新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45 min/次,6次/周;治疗组先给予康复训练,方法同对... 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45 min/次,6次/周;治疗组先给予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待康复训练结束后给予脏腑图点穴法,90 min/次,6次/周。两组均治疗3周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脏腑图点穴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脏腑图点穴法 康复训练 Fugl-Meyer评定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黄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3-0176,共4页
探讨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外伤肢体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期限间收用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入院年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肢体功能... 探讨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外伤肢体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期限间收用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入院年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干预,可推动后期康复中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形成的可能,能够实现治疗目的促进健康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神经外科护理 肢体功能 颅脑外伤
下载PDF
作业疗法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孙秋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54-0157,共4页
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应用分析作业疗法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64例,均选取于2022.12-2023.07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以乱数表法为分组方案,将样本划分为作业组(n=32... 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应用分析作业疗法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64例,均选取于2022.12-2023.07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以乱数表法为分组方案,将样本划分为作业组(n=32,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联合作业疗法)与康复组(n=32,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的肢体平衡、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Carroll上肢动作评定量表(ARAT)、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1 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组干预后1个月均高于康复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1 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组干预后1个月均高于对康复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1 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组干预后1个月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应用分析作业疗法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价值较为理想,能够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平衡功能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采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作业疗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 肢体功能恢复 影响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福建 陈堃 +2 位作者 邓家豪 陈浩 高卓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梗死 介入时机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术后恢复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亚荣 王秀玲 +2 位作者 张莹莹 马中玲 李冉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3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3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VAS评分)、肢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26)、19.23%(5/2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后2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患者,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 围手术期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9
作者 李晓梅 龚君 +2 位作者 胡艺 刘艳 许允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4期55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为促进该类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调查...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为促进该类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3~7 d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评分;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2周,训练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简式评分表评价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与自我形象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参与调查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ASH平均得分为26.48±4.06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功能患者DA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BIBCQ量表平均得分为108.74±12.48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BIBCQ量表各维度评分与DASH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功能差及BIBCQ评分高是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较差,自我形象评分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差均是影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患侧肢体功能 影响因素 自我形象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电生理变化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海福荣 张俊清 +1 位作者 孙智敏 刘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及其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侧偏瘫患者60例为患者组,其中非偏瘫侧肢体为对照组,偏瘫侧肢体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不患有脑卒中疾病或对肌...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及其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侧偏瘫患者60例为患者组,其中非偏瘫侧肢体为对照组,偏瘫侧肢体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不患有脑卒中疾病或对肌电图没有影响的人群70例纳入正常组。比较3组不同时点正中神经与胫神经的神经传导参数及不同时点肢体功能状况(Brunnstrom分级)。结果 病程早期(T0),3组正中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个月及3个月(T1、T2)时,对照组和观察组传导速度与波幅明显提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各时点传导速度与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0、T1、T2时,对照组与观察组Brunnstrom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中神经与胫神经传导速度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P<0.05);正中神经与胫神经的波幅与肢体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技术可反映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功能;随着康复治疗时间延长,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逐渐改善,且与其肢体功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神经 电生理变化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11
作者 蒋彬彬 陈霞 王淑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6-0169,共4页
观察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8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4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肌力及吞咽功能... 观察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8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4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肌力及吞咽功能改善好,FMA、NIHSS、ADL评分改善好,吞咽误吸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 脑梗死 肢体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怡 葛贝贝 +2 位作者 焦琪 白云杰 田梦珂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CI)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CI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CI)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CI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和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上、下肢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应用于CI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I 心理状态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钱跃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与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与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大脑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水平为(58.71±6.23)cm/s,高于对照组的(53.80±5.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0,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可促使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大幅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全面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针刺 脑梗死偏瘫 脑血流动力学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林纳 徐志杰 +5 位作者 吴佳容 赵丽莉 徐帆 路梦楠 武思仙 李桂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中风病队列构建研究数据库的病历数据。收集符合标准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评估针灸改善不同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经针灸疗法干预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水平得到改善(Z=-15.764,P<0.001),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0,P=0.006),对后循环梗死患者效果更优;针灸次数对改良Ru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介入时机对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时机在≤7 d、8~14 d、15~28 d的患者相较于在≥29 d介入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程度较高;入院残疾水平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较高;不同年龄段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的患者中,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越高;患者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法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针灸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对改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更优;针灸在急性期介入对降低残疾水平的效果较好;针灸对降低脑卒中后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残疾水平的疗效较优;针灸干预后年龄段为≤70岁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针灸次数、患者性别及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肢体功能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感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李娜娜 李静 吕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身体锻炼、锻炼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arthel指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结合激励式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 激励式心理干预 脑梗死 恢复期 自我效能感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周志杰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经验
16
作者 王瑶嘉 赵卫锋 +1 位作者 任媛媛 陆鹤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56-360,共5页
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筋脉失养是其中枢环节,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西医学认为,α-γ环路活动性增强是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核心机制,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水平失衡是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另一路径。周志杰主... 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筋脉失养是其中枢环节,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西医学认为,α-γ环路活动性增强是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核心机制,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水平失衡是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另一路径。周志杰主任提出的“头四针”疗法选取百会、上星、第三穴(百会穴与上星穴连线中点旁开1.5寸)、第四穴(百会穴与上星穴连线中点旁开3寸),四穴合用使脑醒神清、气行血充、筋润脉通,共奏降低中风后异常增高肌张力之功。周老师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上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医患合作、治练结合,根据每一位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配套的锻炼方案,指导患者尽快、尽早进行正规康复锻炼,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患者身心治疗,使机体更快更好地恢复到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 “头四针”理论 阴阳失衡 筋脉失养 周志杰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袁琳萍 张金丽 刘杨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取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取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每组54例。比较2组间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P<0.05),2组肢体功能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多模态运动训练 脑梗死 偏瘫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赵金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偏(P<0.05)。2组干预后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日常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肢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吸氧 良肢位摆放 肢体功能 日常运动能力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韩玮 赵婷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0-632,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CI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CI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的FMA、FMB、F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SF-36各项目评分均有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可对CIH患者的肢体功能有较大改善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 脑梗死 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灸、推拿联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林树煌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对其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对其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独立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80.27±6.52)分高于对照组的(72.19±6.37)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15±1.17)分低于对照组的(9.96±1.6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78.59±6.05)分、SF-36评分(82.16±5.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26±5.97)、(71.16±8.05)分(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达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合用针灸、推拿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恢复,并可显著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灸 推拿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