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何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6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探讨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6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实施早期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 脑梗塞 肢体活动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秀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61-0064,共4页
对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不全病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选择了东田庄镇卫生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收的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计100例。按照医院一贯的分组标准,这些患者被平均分配至两组,每组各... 对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不全病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选择了东田庄镇卫生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收的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计100例。按照医院一贯的分组标准,这些患者被平均分配至两组,每组各有50名。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了常规科室护理干预措施。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了早期护理方法。对脑梗塞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出策略,并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共涵盖了4个方面内容。结果:经过对两组间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发现各组患者的状况得分均较低,观察组为更低水平(P<0.05)。在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的变化后,发现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显著加快(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平衡护理方案前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实施护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得分均降低至较低水平(P<0.05)。两组之间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状态观察项得分,在干预事宜推行前,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预事宜推行后,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能有效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 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玉 王厚清 刘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增...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比较两组肌力水平(采用肌力水平评价标准)、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采用帕多瓦量表(PI)]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量表(BI)]。结果:干预后,两组肌力水平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肌力提高,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 肢体活动障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杨海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45-0148,共4页
探析补阳还五汤+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荔浦市中医医院内科诊治的279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患者中,经剔除后选择94例为对象,所纳入患者时间均在2021年1月-2022年12... 探析补阳还五汤+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荔浦市中医医院内科诊治的279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患者中,经剔除后选择94例为对象,所纳入患者时间均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疏血通注射液)和观察组(n=47,疏血通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基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增加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高凝状态,恢复上下肢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 脑梗塞 肢体活动障碍 气虚血瘀型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华 徐舒畅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9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活动障碍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后肢体活动障碍1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书珩 肖桐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13,共1页
应用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后肢体活动障碍132例临床观察,显著改善35例占26.5%,改善92例占69.7%,无效5例占3.8%,总改善率96.2%。不同年龄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基底节区及丘脑区梗塞疗效较好,对病程短的患者疗效较佳。
关键词 中药电离子导入 腔隙性脑梗塞后肢体活动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同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晶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9期30-30,33,共2页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2例颅内出血同侧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并行行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2例颅内出血同侧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并行行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后2例均于2 d内恢复正常,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较小,临床治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同侧肢体活动障碍
下载PDF
智能通络仪在脑梗死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徐佳 吴琼瑛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7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通络仪在脑梗死(CI)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CI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智能通络仪在脑梗死(CI)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CI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能通络仪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BI)、肢体运动能力(FMA)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干预2个月后,2组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2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FMA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通络仪能够有效提升CI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活动障碍 智能通络仪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酒后昏睡 右下肢水肿 少尿 无尿 肢体活动障碍
9
作者 王英 刘惠兰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右下肢水肿 肢体活动障碍 昏睡 酒后 无尿 少尿 双下肢乏力 右下肢疼痛 急性肾衰竭
下载PDF
疑难病例解析 第16讲 寒战发热伴肢体活动障碍病例分析
10
作者 尹秋艳 刘凤奎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4期27-28,共2页
1病例摘要 患者,女,67岁,主因“发热伴寒战3周,头晕头痛伴肢体活动障碍12小时”来诊。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疑难病例 病例分析 发热 寒战 病例摘要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湘江 徐文伟 陈雄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 脑梗塞 后遗肢体活动障碍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超 叶指南 +2 位作者 李勇昂 叶军强 饶高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而试验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生活质量评...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而试验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1%、95.9%,高于对照组32.7%、79.6%(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Barthel评分升高,较同期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并明显较同期对照组升高;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与对照组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可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缺血 肢体活动障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17-218,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观察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疏血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疗效比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变化、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
下载PDF
以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文俊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 :为提高老年人以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的诊断率 ,减少误诊率。方法 :分析了 9例被误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人颅内肿瘤以幕上大脑半球的机会最多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而老年人颅... 目的 :为提高老年人以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的诊断率 ,减少误诊率。方法 :分析了 9例被误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人颅内肿瘤以幕上大脑半球的机会最多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而老年人颅内压症状出现较晚 ,且反应较迟钝 ,容易被忽略。经分析 9例误诊的原因主要有 :a)老年患者 ,呈急性起病 ,以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 ,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b)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 ,不能及时做头颅影像学检查。c)对脑肿瘤以肢体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未重视 ,过分注重经验。且部分地区经济落后 ,收入少 ,患者不愿检查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结论 :对老年人以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疾病应提高警惕 ,以免将颅内肿瘤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肢体活动障碍 误诊
下载PDF
头痛1周,抽搐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
15
作者 李佳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期20-20,共1页
病历简介 患者,女,29岁。于2010年2月15日在当地行剖宫产后第2天出现头痛,以枕部为重,性质为胀痛,无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22日5:00出现四肢抽动,无意识丧失,无流涎,无眼球上翻,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2分... 病历简介 患者,女,29岁。于2010年2月15日在当地行剖宫产后第2天出现头痛,以枕部为重,性质为胀痛,无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22日5:00出现四肢抽动,无意识丧失,无流涎,无眼球上翻,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2分钟后自行缓解,伴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非咖啡样胃内容物。测体温为38.7℃。遂去当地医院,在医院再次发作抽搐,症状及持续时间同前,体温波动在38.7~39℃,患者于当日23:00再次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头痛 抽搐 恶心呕吐 大小便失禁 剖宫产后 饮水呛咳 意识丧失
下载PDF
对1例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徐静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0期191-19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主诉: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双下肢活动不灵1小时.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心肌梗塞 动脉夹层 临床观察 患者 胸骨后疼痛 下肢活动 临床资料
下载PDF
1例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报告
17
作者 徐静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期71-7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73岁,主诉: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双下肢活动不灵1小时,于5月14日11:10入院。该患者入院前1小时于散步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呈压榨性、无放散,范围约手掌大小,无大汗,无恶心及呕吐,同时出现双下肢活动不灵而摔...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73岁,主诉: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双下肢活动不灵1小时,于5月14日11:10入院。该患者入院前1小时于散步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呈压榨性、无放散,范围约手掌大小,无大汗,无恶心及呕吐,同时出现双下肢活动不灵而摔倒在地,不伴又意识障碍,伴腹胀,无发热,无尿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可达180/100mmHg,未系统用药,血压控制不佳。入院后查:T:36.5摄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心肌梗塞 动脉夹层 胸骨后疼痛 高血压病史 血压控制不佳 下肢活动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吴万华 赫连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5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引起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处理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加血塞通冻干粉400mg静点。治疗组用0.9%氯化钠溶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引起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处理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加血塞通冻干粉400mg静点。治疗组用0.9%氯化钠溶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静点1次,另加口服丁苯酞软胶囊1次2粒,1d4次。两组均14d为1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上、下肢肌力均有明显改善。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Barthel指数由42.25上升到68.50,而治疗组Barthel指数由41.20上升到83.50。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于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改善肢体功能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临床观察 肢体活动障碍
下载PDF
头昏1年,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
19
作者 徐荣贵 张有芳 +1 位作者 徐特琦 张伟飞 《中国乡村医生》 1998年第8期3-3,共1页
<正>患者,女,64岁。因头昏1年,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1997年10月11日入院。于1年前患者感觉头昏,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到本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予以心痛定口服,头昏稍有好转,但常有反复,因无其他不适,故亦未再就... <正>患者,女,64岁。因头昏1年,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1997年10月11日入院。于1年前患者感觉头昏,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到本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予以心痛定口服,头昏稍有好转,但常有反复,因无其他不适,故亦未再就诊。1天前头昏加重在当地乡卫生院就诊,予以丹参静脉滴注,在输液过程中突感右侧肢体乏力、麻木而诊断为脑梗塞而转入本院,病来无昏迷,稍有恶心,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既往健康,否认有慢性咳嗽咳痰史。一直居住本地。查体:T37,3℃,P100次/分,R20次/分,BP21/13kPa,意识清楚,抬入病房,肥胖。口唇明显紫绀,浅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双瞳0.3cm,等大等圆,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颈软。心肺(一),肝脾触诊不满意,双肾区无叩痛。右上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右巴氏征(+)。辅助检查:WBC 24.1×10~9/L,NO.80,LO.17,MO.2,Hb 183g/L,P1 529×10~9/L。胸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 并发症 脑梗塞 头昏 肢体活动障碍
下载PDF
观察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
20
作者 陈宾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0152-0155,共4页
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本院82例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临... 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本院82例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血黏度、凝血指标、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 后遗症 肢体活动障碍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