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型治疗消渴并发肢痹的体会
1
作者 王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407-407,共1页
目的:观察自拟方分型的治疗消渴并发肢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病人分型从阴虚血燥、气虚血瘀、肝肾亏虚3个方面入手,随证加减用药。结果:治愈33例,好转3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消渴 肢痹 分型治疗
下载PDF
穿山龙注射液治疗奶牛肢痹病
2
作者 孙庆余 孙桂芹 陈宗保 《中国奶牛》 1993年第4期36-36,共1页
1990年4月,我场74号、50号两头奶牛,先后发生肢痹病。我们曾用安乃近、水杨酸钠、氢化可的松针剂治疗,不但无效,反而日趋加重。经用穿山龙针剂治疗,40天痊愈,至今未复发,收到良好效果。患牛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一、临床症状初期患... 1990年4月,我场74号、50号两头奶牛,先后发生肢痹病。我们曾用安乃近、水杨酸钠、氢化可的松针剂治疗,不但无效,反而日趋加重。经用穿山龙针剂治疗,40天痊愈,至今未复发,收到良好效果。患牛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一、临床症状初期患牛病肢疼痛轻微,运步发生障碍,经检查病肢未见异常,蹄底无异物,也无刺伤。后患牛病肢疼痛日渐明显加重,运步呈紧张步样,提举困难,步幅短缩,左摇古摆,若驱赶,似有摔倒之劳,蹄尖着地,病肢不敢负重而悬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痹 临床症状 蹄底 穿山龙注射液 步样 悬蹄 无弹性 用安 原生药 进行性萎缩
下载PDF
嘛呢止痛擦剂治疗肢节痹病127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杨瑞芳 王海东 赵俊喜 《甘肃科技》 2001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嘛呢止痛擦剂 诊断 疗效 中药
下载PDF
薏苡仁汤加味合针刺拔罐治疗肢节痹病300例
4
作者 李国强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121,共1页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加味合针刺拔罐治疗肢节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肢节痹病患者均采用薏苡仁汤加味内服,结合针刺拔罐治疗。结果:痊愈192例,显效9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薏苡仁汤加味合针刺拔罐治疗肢节痹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薏苡仁汤加味 针刺 拔罐
原文传递
自主熏洗法治疗社区风寒湿型肢节痹125例观察
5
作者 倪寿晨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5期107-107,109,共2页
目的:观察自主熏洗法治疗社区风寒湿型肢节痹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风寒湿型肢节痹患者125 例,开具熏洗汤方,嘱患者以特定的煎煮熏洗方式自行在家中完成治疗。治疗2 周、4 周后分别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2 周后治愈... 目的:观察自主熏洗法治疗社区风寒湿型肢节痹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风寒湿型肢节痹患者125 例,开具熏洗汤方,嘱患者以特定的煎煮熏洗方式自行在家中完成治疗。治疗2 周、4 周后分别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2 周后治愈率28%,总有效率68.8%;4 周后治愈率38.4%,总有效率93.6%。除2 例因发生皮肤过敏反应中止治疗,统计为未愈,其余无中断治疗者。结论:自主熏洗法对社区多部位不同病因且符合风寒湿型肢节痹辨证标准的病例有效。旧渣新药同煎法以及暖壶控温熏洗法可能对保证自主熏洗治疗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为熏洗治疗在场地设备匮乏的社区基层推广应用提供了思路;不同病因的痹病即使辨证相同,疗效或有差异。何种病因引起的痹病在社区应用自主熏洗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尚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风寒湿型 疗效
下载PDF
《类证治裁》辨治痹证经验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怡 秦玉龙 《中医药通报》 2015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林珮琴《类证治裁》辨治痹证的医案进行分析,归纳为:历节寒痹,祛寒止痛;风痹麻木,养正蠲痹;湿痹腿痛,逐湿通痹;肢痹臂痛,舒筋通络。
关键词 肢痹 临床经验 医案分析 林珮琴 《类证治裁》
下载PDF
叶天士病证结合治痹证 被引量:6
7
作者 肖战说 邹建华 殷海波 《河南中医》 2021年第8期1182-1185,共4页
叶天士对痹证的认识,承《黄帝内经》思想,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理论,并卓有创新。在辨证时宗病证结合思想,将痹证分为周痹、行痹、肢痹、筋痹进行论治。周痹主症为一身尽痛,病程较短者多属邪实,治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病程久者... 叶天士对痹证的认识,承《黄帝内经》思想,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理论,并卓有创新。在辨证时宗病证结合思想,将痹证分为周痹、行痹、肢痹、筋痹进行论治。周痹主症为一身尽痛,病程较短者多属邪实,治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病程久者多虚或虚实夹杂,治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常选用虫类药搜剔经络。行痹主症为痛势流走,病性有寒热之分,治疗宗“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平调之法。肢痹主症为疼痛以四肢为主,根据病变部位不同活用引经药,病在上肢者,予姜黄、羌活、桑枝引药至上肢;病在下肢者,予蚕沙、川萆薢、薏苡仁利下肢湿邪。筋痹主症为“筋纵痛甚”,治法为“补气血之中,必佐宣行通络”,在服用中药同时加用针刺治疗。叶天士根据痹证病因不同,将痹证分为寒湿痹证、风湿痹证、湿热痹证和痰血痹证,其中寒湿痹证分寒湿阻经与寒湿伤阳,分别治以温通经脉和斡旋其阳,使阳气宣通,经气流畅,痹痛自除。风湿痹证又分风湿痹阻与风湿化热,分别治以祛风除湿和宣通清解。湿热痹证治以分利湿邪,凉营清热。痰血痹证多为久病入络,以祛痰浊化败血为法,常用丸药缓缓图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病证结合 肢痹
下载PDF
辨部位用药治疗痹证500例
8
作者 廖秀英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4,共2页
痹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肌炎以及某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可参照本病证进行辨证治疗。笔者运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分部位遣方用药为主的方法,对500例痹证进... 痹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肌炎以及某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可参照本病证进行辨证治疗。笔者运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分部位遣方用药为主的方法,对500例痹证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一般资料 500例中,男93例,女性40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其中20—50岁431例,占86.2%,病程最短7天,最长30年;其中3年以内者30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遣方用药 风湿性肌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 肢痹 内者 黄茂桂枝五物汤 常见病证 当归四逆汤
下载PDF
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9
作者 陆肇中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11-14,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名萎缩性关节炎、简称RA)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范畴但又区别于一般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其病程缠绵、难愈。笔者从事临证工作多年,近六年来主要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今愿抱着求实精神,谈谈个...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名萎缩性关节炎、简称RA)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范畴但又区别于一般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其病程缠绵、难愈。笔者从事临证工作多年,近六年来主要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今愿抱着求实精神,谈谈个人对此病证辨证论治的几点心得体会,仅供同道们参考。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辨证分型: 1、目前现代医学比较普遍的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由于人体对一种尚未肯定的抗原产生的免疫性疾病(自体免疫学说)。其病理改变是早期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程缠绵 临床辨证分型 自体免疫 免疫性疾病 寒热错杂 青中年 肢痹 健脾利湿 活血通络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 被引量:635
10
作者 方朝晖 吴以岭 赵进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5-630,共6页
本指南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为主要内容,在以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了严... 本指南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为主要内容,在以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对质量偏低的文献进行了文献降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疗指南 随机对照试验 气虚血瘀证 湿热阻络证 辨证分型标准 阴虚血瘀证 痰瘀阻络 系统综述 质量评价 肢痹
原文传递
Remot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rly nerve transposition in treatment of obstetric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11
作者 徐杰 成效敏 +1 位作者 董震 顾玉东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To report a method and remot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rly nerve transposition in treatment of obstetric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Methods: From May 1995 to August 1996, 12 patients who had no recovery of biceps 3 month... To report a method and remot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rly nerve transposition in treatment of obstetric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Methods: From May 1995 to August 1996, 12 patients who had no recovery of biceps 3 months after birth were treated with nerve transposition. Eight had neuroma at the upper trunk and 4 had rupture or avulsion of the upper trunk. Malle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follow up of 40 52 months showed that excellent and good recovery in functions was found in 75%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 phrenic nerve and accessory nerve transposition was 83.3 % and 66.7 % respectively. A complete recovery in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function was in 3 patients and Mallet Ⅳ was in 6 patients. Conclusions: Satisfactory outcome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early nerve transposition in treating obstetrical brachial plex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ysis obstetric Peripheral nerves Nerve transpo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