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施龙青 宋振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基于大量的开采资料及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矿山压力等资料 ,结合地质力学观点 ,对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的可能性作了系统性的评价 .认为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概率将极大地降低 ,但一旦突水 ,突大水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突水的位置在煤... 基于大量的开采资料及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矿山压力等资料 ,结合地质力学观点 ,对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的可能性作了系统性的评价 .认为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概率将极大地降低 ,但一旦突水 ,突大水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突水的位置在煤田古岩溶通道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城煤田 深部开采 突水评价 煤田 矿井水
下载PDF
肥城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底板突水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国苓 魏久传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4-18,38,共6页
在系统搜集肥城矿区勘探、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肥城煤田的地质构造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褶皱和断层的关系。结合肥城各矿的突水实例,分析了各种地质构造与底板突水的关系,发现构造条件影响甚至控制了矿区的开采地质条件,构造预测对... 在系统搜集肥城矿区勘探、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肥城煤田的地质构造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褶皱和断层的关系。结合肥城各矿的突水实例,分析了各种地质构造与底板突水的关系,发现构造条件影响甚至控制了矿区的开采地质条件,构造预测对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城煤田 构造特征 突水机理
下载PDF
肥城煤田突水资料统计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景平 《山西焦煤科技》 2007年第6期35-37,41,共4页
在收集肥城煤田180余件突水案例基础上,总结了该煤田的突水资料统计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对肥城煤田深部开采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底板突水类型划分新方案,即将煤矿底板突水划分为:掘进沟通型突水、回采影响断层型突水和回采底板破坏型突... 在收集肥城煤田180余件突水案例基础上,总结了该煤田的突水资料统计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对肥城煤田深部开采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底板突水类型划分新方案,即将煤矿底板突水划分为:掘进沟通型突水、回采影响断层型突水和回采底板破坏型突水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类型 底板突水 统计特征 肥城煤田
下载PDF
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太原组牙形刺 被引量:3
4
作者 苏维 张继胜 +2 位作者 张锡麒 王明镇 李增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2,i0001,共9页
通过对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6属14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组合和.Streptognathodus par... 通过对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6属14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组合和.Streptognathodus parvus—Idiognothodus magnificus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本溪组和太原组中牙形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组合1)和早二叠世早期(组合),本区C—P界线应在四灰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肥城煤田 牙形刺 石炭系 二叠系 本溪组 太原组
下载PDF
PCA-BP神经网络在矿山岩溶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忠 王晓丽 施龙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肥城煤田奥陶系灰岩水和徐家庄灰岩水水质十分相近,因此,导致该煤田矿井突水水源难以判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取突水水源中F,Br,I,Rn和H3BO3等微量元素以及化合物质量浓度作为判别指标,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所得主成分代入M... 肥城煤田奥陶系灰岩水和徐家庄灰岩水水质十分相近,因此,导致该煤田矿井突水水源难以判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取突水水源中F,Br,I,Rn和H3BO3等微量元素以及化合物质量浓度作为判别指标,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所得主成分代入MATLAB软件,建立PCA-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对比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聚类分析判别模型、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收敛速度和输出精度。结果表明:PCA-BP神经网络模型判别准确率为100%,具有输出结果精度高、误差小、收敛速度快、训练次数少等优点。该模型对于识别水质相近的灰岩突水水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城煤田 突水水源 PCA-BP神经网络 奥陶系灰岩 徐家庄灰岩 判别精度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被引量:51
6
作者 于小鸽 韩进 +3 位作者 施龙青 魏久传 朱鲁 李术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在总结采场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际资料分析,归纳出开采深度、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工作面长度、底板抗破坏能力和有无切穿型断层或破碎带6个方面是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典型突水案例,构建基... 在总结采场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际资料分析,归纳出开采深度、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工作面长度、底板抗破坏能力和有无切穿型断层或破碎带6个方面是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典型突水案例,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的预测模型,确定建立BP神经网络所需的输入样本和检验样本,运用Matlab软件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出了优化的网络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网络模型预测肥城煤田曹庄井田8812和9604工作面的底板破坏深度.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证明该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比相关规程提供的底板破坏深度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底板破坏深度 底板突水 MATLAB软件 肥城煤田
下载PDF
Mechanism of mine water-inrush through a fault from the floor 被引量:9
7
作者 HAN Jin SHI Long-qing +2 位作者 YU Xiao-ge WEI Jiu-chuan LI Shu-ca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The mechanism of mine water inrushes in coal mines in China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that in other countries.In China, most water inrushes occur from floor strata, where the water-inrush sources are karstic limestone... The mechanism of mine water inrushes in coal mines in China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that in other countries.In China, most water inrushes occur from floor strata, where the water-inrush sources are karstic limestone aquifers.Our study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mine water inrushes through a fault in the mine floor using principles of strata mechanics and the path of water inrush from an aquifer to the working face.A criterion to judge whether a ground water inrush will occur through a fault or not is also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a case history of water inflow in the Feicheng coalfield,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含水层 机制 过断层 扫雷 使用原则 肥城煤田 矿井水 中国
下载PDF
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开采途径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卫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03年第3期46-47,共2页
通过对肥城煤田建筑物下压煤条件的分析 ,阐述了压煤开采的特点 。
关键词 建筑物下煤炭资源 肥城煤田 开采方法 赋存条件 搬迁采煤 条带冒落法 充填条带开采 压煤开采
下载PDF
杨庄煤矿滑动构造及对生产影响
9
作者 侯健勋 彭涛 《山东煤炭科技》 2006年第B06期61-62,共2页
在肥城煤田内,存在一个以石炭、二迭纪煤系和中奥陶统灰岩之间的假整合面为主滑面的多级重力滑动构造体系。其中的8个次级滑面分别位于第五层灰岩(以下简称五灰)顶面、102煤层顶面、9煤层顶面、8煤层顶面、6煤层顶面、31煤层顶底面、... 在肥城煤田内,存在一个以石炭、二迭纪煤系和中奥陶统灰岩之间的假整合面为主滑面的多级重力滑动构造体系。其中的8个次级滑面分别位于第五层灰岩(以下简称五灰)顶面、102煤层顶面、9煤层顶面、8煤层顶面、6煤层顶面、31煤层顶底面、2煤层顶面、1煤层顶面等,煤系内这8个次级滑面并非同时存在,各构造块段之间以及块段内部存在着差异。杨庄煤矿的滑动构造发育程度较差,滑动面发育层位有4个,分别是:奥灰顶部的假整合面、五灰顶面、8煤层顶面、31煤层顶底面,滑动方向为北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城煤田 滑动构造 规律 形成原因 影响
下载PDF
肥矿集团科技创新成果颇丰
10
作者 张勇 《山东煤炭科技》 2013年第1期289-289,共1页
矿井防治水方面,开展肥城煤田奥灰岩溶形成演化机理及防治水技术研究,获得肥城煤田第三系、第四系和现代地下水径流场分布图、古岩溶和现代岩溶分布图,提出注浆改造奥灰顶部的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防治水技术路线。实施高承压水体上煤... 矿井防治水方面,开展肥城煤田奥灰岩溶形成演化机理及防治水技术研究,获得肥城煤田第三系、第四系和现代地下水径流场分布图、古岩溶和现代岩溶分布图,提出注浆改造奥灰顶部的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防治水技术路线。实施高承压水体上煤层似膏体充填开采,完成衰老矿井边界隔离煤柱帷幕截流技术、极复杂条件煤层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测技术、矿井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应用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防治水技术 奥灰岩溶 深部煤层 自动监测系统 肥城煤田 衰老矿井 底板含水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