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杜娟 张伟力 米旭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被广泛认同,而作为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有报道,肥胖患者中约40%出现蛋白尿[1]。以后有个案及临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被广泛认同,而作为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有报道,肥胖患者中约40%出现蛋白尿[1]。以后有个案及临床观察[2-4]均证实肥胖可引起肾脏损害。我们课题组一直对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很感兴趣,围绕肾小球上各种通道蛋白的定位和功能,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病理生理机制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肾脏疾病 肾脏损害 危险因素 通道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一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回顾
2
作者 徐业恒 周文倩 +2 位作者 邵苏杭 丁雨欣 徐英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不规律,肥胖人数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也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1-2])。肥胖不仅会通过各种机制导致肾脏的直接损伤,还可以间接导致各种慢性病变的发生进而损伤肾功能^([...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不规律,肥胖人数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也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1-2])。肥胖不仅会通过各种机制导致肾脏的直接损伤,还可以间接导致各种慢性病变的发生进而损伤肾功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例报道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余承惠教授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经验探析
3
作者 王旭方 刘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90-291,共2页
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增多,肥胖相关性肾病越来越被重视[1]。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遗传背景、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血流动力学异常、炎症、氧化应激及脂质毒性等多方面[2]。其临床表现隐匿,多为轻到中度蛋白尿,个别患者... 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增多,肥胖相关性肾病越来越被重视[1]。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遗传背景、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血流动力学异常、炎症、氧化应激及脂质毒性等多方面[2]。其临床表现隐匿,多为轻到中度蛋白尿,个别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3]。病理则主要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西医方面,以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流动力学、控制蛋白尿等为主要治疗目标[5]。但很多患者仍然难以达到理想体重范围,蛋白尿控制也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理想体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胰岛素抵抗 肾小球体积 经验探析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邹佳 龚雨顺 +1 位作者 罗姣姣 陈愔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3,共6页
肥胖相关性肾病已呈流行发展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肥胖所致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脂质异位沉积等相关,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减轻体重是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方法,但常因环境、个人执... 肥胖相关性肾病已呈流行发展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肥胖所致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脂质异位沉积等相关,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减轻体重是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方法,但常因环境、个人执行情况的影响而收效甚微,且有部分患者体重控制后肾病仍持续进展。综合应用有效的肥胖相关性肾病治疗方法,对控制其进展十分重要。该文综述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致病机制和诊疗进展,探讨中药在肥胖相关性肾病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提高肥胖相关性肾病一体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降糖药物 中药
下载PDF
传统黄芪甲苷及其新型衍生物黄芪甲酸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李梓玉 杜宇 +2 位作者 张宇航 侯晓蝶 刘勇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研究传统药物黄芪甲苷及其新型衍生物黄芪甲酸(LS-102)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调控作用,并进行对照试验。方法高脂喂养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HFD组,持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LAS组使用低浓度黄芪甲苷(10 mg/kg)进行灌胃处理,同... 目的研究传统药物黄芪甲苷及其新型衍生物黄芪甲酸(LS-102)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调控作用,并进行对照试验。方法高脂喂养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HFD组,持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LAS组使用低浓度黄芪甲苷(10 mg/kg)进行灌胃处理,同时继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HAS组,使用高浓度黄芪甲苷(40 mg/kg)进行灌胃处理,同时继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L102组,使用低浓度黄芪甲酸LS-102(10 mg/kg)进行灌胃处理,同时继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H102组,使用高浓度黄芪甲酸LS-102(40 mg/kg)进行灌胃处理,同时继续喂养高脂肪饮食4周。观察不同组小鼠习性以及毛色变化。采用HE、PAS、Masson染色对各个实验组小鼠肾脏病理变化进行评估,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传统黄芪甲苷和黄芪甲酸LS-102均能改善小鼠习性以及毛色变化,并且均能改善肥胖相关肾病小鼠肾脏病理病变,黄芪甲酸LS-102作用优于黄芪甲苷,并且黄芪甲酸LS-102在改善肥胖相关性肾病病理的作用方面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甲酸LS-102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病理调控表现出优于传统黄芪甲苷的作用,显示出更好的保护性作用。表明黄芪甲酸LS-102可作为临床治疗肥胖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一种新型中药制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酸 黄芪甲苷 肥胖相关性肾病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体重指数与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沈雯雯 刘志红 +3 位作者 陈慧梅 陈浩 徐峰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4-512,547,共10页
目的:分析控制体重与蛋白尿消长及其在肾脏保护中的作用,探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有效防治措施和加深对ORG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观察了63例经肾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ORG患者。分别以6个月和24个月作为短期和长期随访点,据... 目的:分析控制体重与蛋白尿消长及其在肾脏保护中的作用,探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有效防治措施和加深对ORG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观察了63例经肾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ORG患者。分别以6个月和24个月作为短期和长期随访点,据随访过程中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BMI上升(BMI增加≥3%)、稳定(BMI波动<3%)和下降(BMI减少≥3%)三组,观察患者体重变化对肾脏损害以及糖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接受肾活检诊断时,BMI上升、稳定和下降三组ORG患者的肾脏损害、代谢紊乱情况的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随访6个月时BMI下降组ORG患者体重减少达(8.29±4.00)%,蛋白尿平均减少35.3%。随访24个月时,BMI下降组体重减少(9.20±3.78)%,蛋白尿下降51.33%,其中29.6%患者尿蛋白部分缓解,25.9%尿蛋白转阴,总缓解率达55.6%。然而,随访6个月及24个月时,BMI上升组的尿蛋白则分别增加了102.0%和28.78%,且24个月时无一例达到缓解。BMI长期下降组的患者除蛋白尿好转外,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分别下降17.07%,4.86%,7.44%和9.50%。一元回归分析发现BMI变化、血清TG和血清尿酸的变化与尿蛋白消长关系密切,多元回归分析提示BMI下降是减少尿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进一步分析BMI下降组患者临床转归差异的因素发现,蛋白尿缓解与否与BMI下降程度(P<0.05)、TG(P<0.01)和尿酸下降程度(P<0.05)、血压绝对值等相关(P<0.05),但与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肾小管功能等无密切联系。肾功能进展是否与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有一定联系,但与肾小球病变性质、肾间质动脉透明变性程度、尿蛋白缓解、代谢紊乱改善等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证实在ORG患者中,BMI下降与尿蛋白缓解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短期控制体重即可达到明显减少蛋白尿的效果,而长期、严格的体重控制不仅有助于减少尿蛋白,而且可以纠正伴随的代谢紊乱情况。肾小管间质的慢化病变是导致肥胖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体重指数 蛋白尿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惠萍 曾彩虹 +5 位作者 刘志红 朱茂艳 俞东容 胡伟新 唐政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 :分析肥胖相关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8月因肾脏疾病行自体肾经皮肾活检 15例患者体重指数 (BMI) >2 8kg/m2 ,组织学改变符合ORG ,并... 目的 :分析肥胖相关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8月因肾脏疾病行自体肾经皮肾活检 15例患者体重指数 (BMI) >2 8kg/m2 ,组织学改变符合ORG ,并按组织学改变特点将其分为单纯肥胖相关的肾小球肥大组 (O GM) (n =8)和肥胖相关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球肥大组 (O FSGS) (n =7) ,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活检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点。  结果 :本组 80 %的患者存在非肾病范围的以中等分子量 (Mr)为主的蛋白尿 ,33%的患者存在镜下血尿 ,无贫血。血清三酰甘油升高者较胆固醇升高者多 (分别为 5 3 3%和 4 0 % ) ,4 6 7%的患者血尿酸升高 ,高胰岛素血症常见 (3/5例 ) ,此外 5例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 (33 3% ) ,5 4 5 %的患者肝脏B超检查存在脂肪肝。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 ,伴 /不伴节段硬化 ,其它形态学改变如透明变性、内皮性泡沫细胞及顶部病变等也见于ORG患者。电镜观察足突融合、微绒毛化不广泛 ,但早期即存在基膜增厚。  结论 :非肾病范围的中Mr的蛋白尿及代谢异常为ORG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存在镜下血尿 ,谷丙酶升高及脂肪肝。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 ,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沛 陆晓青 +2 位作者 王源春 刘章锁 梁献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MS并ORG(n=27)或不合并ORG(n=30)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ORG根据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分为肥胖相关性单纯性肾小球肥大(...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MS并ORG(n=27)或不合并ORG(n=30)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ORG根据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分为肥胖相关性单纯性肾小球肥大(O-GM,n=15)组和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FSGS,n=12)组。结果 MS-ORG组与MS对照组,以及O-GM亚组与O-FSGS亚组,在高血压、空腹血糖异常、血脂紊乱方面的发生率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FSGS组的24h尿蛋白定量(g)显著高于O-GM组(3.07±2.28vs2.22±1.50,P=0.025)。肾小球肥大是MS-ORG的共同特征。O-FSGS组的球性肾小球硬化比例显著高于O-GM组(9.13±4.01vs4.67±2.04,P=0.000),而小动脉病变的发生频率则显著低于O-GM组(P=0.030)。结论 MS-ORG与MS对照组无临床特征差异,而O-FSGS与O-GM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肥胖相关性肾病 蛋白尿 体重指数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慧梅 刘志红 +3 位作者 李世军 陈惠萍 王庆文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在本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90例ORG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特点。并据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进行... 目的:探讨中国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在本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90例ORG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特点。并据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进行比较:轻度肥胖组(BMI28.0-〈30ks/m^2)、中度肥胖组(BMI30-〈35ks/m^2)和重度肥胖组(BMI≥35ks/m^2)。结果:肾活检的ORG比例为0.89%,并且在研究观察的5年间由0.62%上升至1.0%(P〈0.05)。ORG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9.26)岁,以18—44岁青年人为主,男性患者占67%。ORG患者BMI31.2ks/m^2,100%为腹型肥胖。其中,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的患者分别占49%、37%和14%。ORG患者的平均尿蛋白为(1.48±1.2)g/24h,少量蛋白尿者(0.4—1.0g/24h)占51.1%,大量蛋白尿者(〉3.5g/24h)占10%,表现为典型肾病综合征者仅2例(2.22%)。此外,42.2%患者有肾小球高滤过,6.67%有肾功能减退。除肾脏受累外,ORG患者同时合并多种代谢紊乱,88.1%有胰岛素抵抗,75.0%有脂代谢异常及63.1%有高血压。ORG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是肾小球体积增大,70%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并以“经典型”节段硬化为主。电镜下,足突宽度增加,35.6%出现节段足突的融合。随着BMI的增加,ORG患者的蛋白尿水平(P〈0.05)、肾小球滤过功能(P〈0.05)及足突宽度(P〈0.05)显著增加。结论:中国人群中,ORG的发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该组患者以青年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轻度、腹型肥胖,少量蛋白尿,代谢紊乱以及肾脏高滤过和FS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相关性肾病 中国人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树臣 房铭辉 +2 位作者 卜春红 房艳辉 刘志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2-326,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ORG患者,32例患者行胰岛功能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IR)分为两组,组Ⅰ:存在胰岛素抵抗;组Ⅱ... 目的分析总结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ORG患者,32例患者行胰岛功能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IR)分为两组,组Ⅰ:存在胰岛素抵抗;组Ⅱ:无胰岛素抵抗。根据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分为肥胖相关性单纯性肾小球肥大(obisity-related glomerulomegaly,O-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isity-related focal and 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O-FSGS)。分别比较临床和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组Ⅰ和组Ⅱ患者比较,组Ⅰ患者游离胰岛素、游离胰岛素/空腹血糖、HOMA-IR较组Ⅲ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上,O-FSGS占65.85%(27/41例),O-GM占34.15%(14/41)。结论ORG患者胰岛素抵抗常见,脂肪肝发生率高,组织形态学改变以O-FSGS最常见,其次是O-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相关性肾病 蛋白尿 肾小球肥大 肾小球硬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作用以及与自噬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娜 郭晶晶 +2 位作者 霍琴琴 潘天荣 钟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评价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小鼠模型的作用,以及与自噬通路SIRT-1/AMPK的关系。方法选取3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22只,高脂组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干预)及肥胖组(生理盐水干预),... 目的评价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小鼠模型的作用,以及与自噬通路SIRT-1/AMPK的关系。方法选取3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22只,高脂组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干预)及肥胖组(生理盐水干预),干预12周后,进行肾脏病理学染色、血清学及尿液指标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自噬通路蛋白表达量,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小鼠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多明显,且伴有局灶节段性硬化,与肥胖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肾脏病变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小鼠的体质量、右肾湿重、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脂明显升高(P<0.05),而与肥胖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小鼠肾脏SIRT-1、P-AMPK和LC3B均明显下降,P62累积增加,与肥胖组相比,利拉鲁肽组SIRT-1、P-AMPK和LC3B均明显升高,P62累积减少(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相关性肾病小鼠的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小球肥大、局灶节段性硬化及系膜基质增多的病变程度,机制可能通过诱导ORG小鼠的自噬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利拉鲁肽 自噬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肥胖相关性肾病肾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旭方 张明超 +5 位作者 郑春霞 陈浩 侯金花 葛永纯 谢红浪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观察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分布特点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探讨肥大细胞与ORG肾组织损伤及病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ORG39例,应用免疫组化及双重免疫荧光法... 目的:观察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分布特点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探讨肥大细胞与ORG肾组织损伤及病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ORG39例,应用免疫组化及双重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巨噬细胞(CD68)分布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ORG患者肾组织中肥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主要分布在肾间质,以萎缩的肾小管和间质纤维化处更多见,并可见肾小管炎;肾小球内未见肥大细胞浸润,但球囊周围可见肥大细胞浸润;小血管周围也可见肥大细胞浸润。肾间质肥大细胞数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364,P<0.05)、收缩压(r=0.459,P<0.01)、舒张压(r=0.347,P<0.05)、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r=0.324,P<0.05)、血清肌酐(SCr)水平(r=0.637,P<0.01)、肾小球球性硬化(r=0.409,P<0.01)、肾小球节段硬化(r=0.457,P<0.01)、肾小管萎缩(r=0.470,P<0.01)和肾间质纤维化(r=0.669,P<0.01)指标间成正相关,与采用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呈负相关(r=-0.559,P<0.01)。ORG患者肾组织巨噬细胞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主要分布在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中,肾小球内也有少量浸润。巨噬细胞数量与间质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476,P<0.01)。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巨噬细胞与肥大细胞在分布上有一定的一致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程度是影响eGFR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本研究证实ORG患者肾间质肥大细胞数量增多,并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周围、间质纤维化处和肾小球球囊周围,其数量与BMI、血压、肾小管损伤及肾功能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肥大细胞参与了ORG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大细胞 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慧梅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发病机制 Zucker肥胖 慢性肾脏疾病 神经体液因素 高胰岛素血症 临床观察 肾脏病变 血流动力 病理生理 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 发病率 鼠模型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大凤 冉兴无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病变 肾病综合征 肾小球疾病 肥胖患者 男性患者 体重指数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痰浊致病”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敏 王姣 +3 位作者 刘容锐 熊锡山 文娜 刘晓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159-1162,共4页
目前,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深入探讨ORG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痰浊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提高ORG的临床疗效,丰富ORG中医病机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ORG... 目前,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深入探讨ORG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痰浊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提高ORG的临床疗效,丰富ORG中医病机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ORG提供新的思路和干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制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痰浊致病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懿 王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94-3597,共4页
成人体质指数(BMI)在24.0--27.9 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中国标准)。肥胖不仅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危因素,还可造成肾脏损害。由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统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ORG最早可表现为微量清蛋白尿... 成人体质指数(BMI)在24.0--27.9 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中国标准)。肥胖不仅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危因素,还可造成肾脏损害。由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统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ORG最早可表现为微量清蛋白尿,最常见表现为显性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及伴发其他代谢疾病[1-2]。光镜下,肾脏的病理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肾小球肥大,称之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症"和肾小球肥大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称之为“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肾小球肥大 微量清蛋白尿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 脂肪组织 氧化应激 血管紧张素原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1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芬芳 王月华 魏晓娜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291-1291,共1页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超微结构特征 大量蛋白尿 组织形态学 肥胖患者 临床表现 肾损害 研究所
下载PDF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燕 蒋琦 +1 位作者 张凤 王青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门诊OR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门诊护理宣教,在门诊随访半年后,向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门诊OR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门诊护理宣教,在门诊随访半年后,向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以了解其生活质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未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结论实验组ORG患者进行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等方面,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教育 肥胖相关性肾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胰淀素对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春燕 卢延军 +2 位作者 崔英春 刘树军 张冬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探讨胰淀素(Amylin)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大鼠血清学变化及病理学变化特征及Amylin对ORG大鼠的致病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和ORG模型组(20只)。应用高脂饮食复制ORG大鼠模型。模型大鼠再... 目的探讨胰淀素(Amylin)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大鼠血清学变化及病理学变化特征及Amylin对ORG大鼠的致病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和ORG模型组(20只)。应用高脂饮食复制ORG大鼠模型。模型大鼠再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mylin组和ORG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mylin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内Amylin的表达。结果①ORG组和Amylin组Lee′指数显著高于NC组(P<0.01);②ORG组的TC和24 h-PRO与N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mylin组除血糖外,血脂、HOMA-IR和Amylin水平、24 h-PRO与N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各组大鼠形态学变化:ORG组和Amylin组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节段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④免疫组化结果:NC组大鼠无Amylin表达,ORG组和Amylin组在肾小球系膜区有表达,Amylin组表达量较多。结论 Amylin可加重ORG大鼠肾脏损伤,促进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肥胖相关性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