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寒湿痹阻型肩痹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陆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7-0030,共4页
探讨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寒湿痹阻型肩痹病。方法 选取本科室2021年5月到2023年3月间收治的30例寒湿痹阻型肩痹病患者。为所有患者均行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展开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肩部... 探讨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寒湿痹阻型肩痹病。方法 选取本科室2021年5月到2023年3月间收治的30例寒湿痹阻型肩痹病患者。为所有患者均行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展开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各个时间段疼痛评分同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刺肾关穴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寒湿痹阻型肩痹病,可以促使病患症状缓解,所取得的整体疗效佳,临床价值确切,值得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肾关穴 温针灸 推拿 寒湿阻型 肩痹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筋针治疗肩痹的临床思路
2
作者 李知行 张睿西 +3 位作者 高清廉 贾利军 管宏钟 陈小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8期87-89,95,共4页
筋针疗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基于《灵枢·经筋》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提炼的一种经典针刺方法。筋针将肩痹纳入经筋病范畴,通过辨病筋-选筋穴-筋针法的临床辨治思路,对肩痹病进行诊治。本文详细梳理筋针治疗肩痹的临床... 筋针疗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基于《灵枢·经筋》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提炼的一种经典针刺方法。筋针将肩痹纳入经筋病范畴,通过辨病筋-选筋穴-筋针法的临床辨治思路,对肩痹病进行诊治。本文详细梳理筋针治疗肩痹的临床辨治思路,以期为针灸治疗筋病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针疗法 经筋 平刺 筋针刺法 肩痹
下载PDF
左侧肩痹验案1则
3
作者 宋沂晓 赵晴 +1 位作者 艾悦 阎兆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3期94-96,共3页
肩痹又称“漏肩风”“肩凝证”“冻结肩”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且多为单侧发病。临床上本病多虚实夹杂,初病多属实证,久病多属虚证,治疗以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为主。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右侧太冲为主治疗左... 肩痹又称“漏肩风”“肩凝证”“冻结肩”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且多为单侧发病。临床上本病多虚实夹杂,初病多属实证,久病多属虚证,治疗以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为主。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右侧太冲为主治疗左侧肩痹,取穴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文分享病案1则以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太冲 龙虎交战针法 气机升降
下载PDF
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治疗肩周炎风寒阻络证
4
作者 程治芮 江树连 赵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对肩周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2月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68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痛贴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对肩周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2月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68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痛贴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肩痹汤,2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通过门诊随访调查入组患者,观察肩关节系统评分(UCLA)、VAS评分评价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均有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治疗前对照组对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痹汤联合消痛贴膏治疗肩周炎(风寒阻络型)效果较单独使用消痛贴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消痛贴膏 周炎(风寒阻络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以筋为先”理论论治肩痹病
5
作者 刘晨力 张开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64-167,共4页
中医骨伤学认为,筋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筋骨失衡是导致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其与肌腱周围的病变密切相关。肩痹病多以筋伤当先,日久而致痹,由痹而引痿,并造成“痹痿共存”之病证。本文主要是研究肩痹病的发... 中医骨伤学认为,筋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筋骨失衡是导致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其与肌腱周围的病变密切相关。肩痹病多以筋伤当先,日久而致痹,由痹而引痿,并造成“痹痿共存”之病证。本文主要是研究肩痹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基于“以筋为先”理论论治肩痹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以筋为先 筋骨理论
下载PDF
浅议苗医隔药纸火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痹
6
作者 胡顶 夏景富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肩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种之一,以肩部疼痛,同时伴有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统计结果表明其年发病率为1.5%左右,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增加趋势,文献研究表明该病是患病人群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苗医认识中属于“冷骨风”“冷肉风... 肩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种之一,以肩部疼痛,同时伴有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统计结果表明其年发病率为1.5%左右,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增加趋势,文献研究表明该病是患病人群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苗医认识中属于“冷骨风”“冷肉风”范畴[2],认为是由于风冷之毒留滞于骨、肌肉、筋脉,造成骨节、肌肉疼痛,遇寒加重。苗医外治法中的隔药纸火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对该病疗效确切,本文重在分析苗医隔药纸火灸的治疗理论并提出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医 苗药 纸火灸 肩痹
下载PDF
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30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阳 张文举 张兆振 《河南中医》 2014年第9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观察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和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配合手法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和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配合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 肩痹痛消汤 寒湿阻证
下载PDF
痛点阻滞下小针刀联合肩痹痛消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圣莲 王凤林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295-296,共2页
肩周炎也称关节囊炎、肩风、凝肩、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最常见的肩部疼痛症之一,若不及时锻炼治疗,由于组织粘连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功能受限,日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寒湿痹阻型为肩周炎临床常见类型,主要因机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气,导... 肩周炎也称关节囊炎、肩风、凝肩、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最常见的肩部疼痛症之一,若不及时锻炼治疗,由于组织粘连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功能受限,日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寒湿痹阻型为肩周炎临床常见类型,主要因机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气,导致肩部气血不畅、邪气淤阻而引发肩部疼痛,寒冷阴雨天可加重疼痛症状,温热可有效缓解疼痛[1]。本文对此类患者在痛点阻滞、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配以肩痹痛消汤口服,观察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阻型周炎 痛点阻滞 小针刀 肩痹痛消汤
下载PDF
肩痹汤治疗肩周炎1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麒 何强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肩痹 周炎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阳 张兆振 张文举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骨伤病区2012年7月~2013年3月90例病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1剂/d,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0 d为一疗... 目的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骨伤病区2012年7月~2013年3月90例病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1剂/d,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牵引疗法,1次/d,每次30分,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血塞通(250 mg/支)500 mg静滴,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7.2 u静滴,1次/d,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痹痛消汤结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肩痹痛消汤 牵引
原文传递
中医推拿治疗肩痹(肩周炎)医话一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坚强 程昌培 罗旭慧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期78-78,共1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肩周炎等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患者日益增多。采用推拿治疗肩周炎,症状缓解快,效果好,没有用药不会导致胃肠道损伤和肝肾损害。推拿以放松肩部、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为目的。体壮患者无心脑血管之疾...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肩周炎等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患者日益增多。采用推拿治疗肩周炎,症状缓解快,效果好,没有用药不会导致胃肠道损伤和肝肾损害。推拿以放松肩部、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为目的。体壮患者无心脑血管之疾,要求速愈,可行肩关节外展重扳法快速松解粘连;年老体弱者宜缓缓治之,遇有"心病"应予心理按摩(安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治疗 肩痹(周炎) 医案
原文传递
针药并用治疗产后肩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邸富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7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针刺治疗产后肩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肩痹患者30例,均采用自拟中药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生化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针刺治疗产后肩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肩痹患者30例,均采用自拟中药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生化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30例患者中,痊愈2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产后肩痹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肩痹 针刺 中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生化汤 临床疗效 针药并用
下载PDF
按摩治疗肩痹47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俞乐 林应强 李毅 《按摩与导引》 1998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肩痹 按摩治疗 病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35例肩痹患者肩臂阻抗血流图分析
14
作者 吴强 靳瑞 《福建中医药》 1990年第3期11-12,共2页
我们观测了35例肩痹患者肩臂的阻抗血流图,发现其结果与以往非病位测量法不尽相同,简介如下。选择单侧肩痹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0岁以上2例,40~60岁31例,40岁以下2例,左肩19例,右肩16例。中医诊断按中华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证组标准... 我们观测了35例肩痹患者肩臂的阻抗血流图,发现其结果与以往非病位测量法不尽相同,简介如下。选择单侧肩痹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0岁以上2例,40~60岁31例,40岁以下2例,左肩19例,右肩16例。中医诊断按中华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证组标准,西医诊断均属肩周炎。另取47例年龄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血流图
下载PDF
从经筋理论论治肩痹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玉洁 邱连利 +3 位作者 杨娟娟 丁凡帆 康晓文 刘旭琴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4期5-7,10,共4页
肩痹属中医学“痹病”范畴,以肩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筋理论作为中医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在指导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内外两个因素阐明肩痹的病因病机,通过对经筋生... 肩痹属中医学“痹病”范畴,以肩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筋理论作为中医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在指导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内外两个因素阐明肩痹的病因病机,通过对经筋生理功能和病候特点的阐述,说明经筋理论与肩痹的生理、病理联系,并对近年以经筋理论为基础论治肩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试阐明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原则治疗肩痹的特点及其优势,以期为肩痹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更好地发挥经筋理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经筋理论 周炎 针刺 经筋结点
下载PDF
中医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痹风寒湿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兆丰 黄志强 韩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5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痹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肩痹风寒湿证的患者42例,予口服蠲痹汤,同时进行肩关节松动术和主动活动度训练。评估治疗后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减轻,关... 目的:观察中医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痹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肩痹风寒湿证的患者42例,予口服蠲痹汤,同时进行肩关节松动术和主动活动度训练。评估治疗后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药内服外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痹风寒湿证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镇痛灸 运动疗法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肩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传榜 李满意 +1 位作者 王淑静 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第12期49-56,共8页
肩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肩痹相关论述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通过对肩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肩痹的病名、肩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肩痹的论述,及肩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肩... 肩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肩痹相关论述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通过对肩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肩痹的病名、肩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肩痹的论述,及肩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肩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周炎 肢体 风湿病(病) 三级 源流 虚邪瘀 文献
下载PDF
肩痹的证治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满意 刘红艳 +5 位作者 陈传榜 王颂歌 杨英 娄玉钤 张攀科 刘传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12期42-44,48,共4页
肩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肩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肩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4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寒凝血瘀证),正虚候(肝肾亏虚证)... 肩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肩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肩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4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寒凝血瘀证),正虚候(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痰瘀互结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周炎 肢体 风湿病(病) 三级 证治 规范化 虚邪瘀
下载PDF
王毅刚主任运用针刺加导引辨治肩痹临床举隅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浚苇 田丰玮 +2 位作者 王刚 党翠娇 王毅刚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4期723-724,739,共3页
肩痹好发于中年以上,劳累损积,而遭风、寒、湿等邪气凝聚闭阻于肩部筋肉,经络气血失于温养,导致关节屈伸转旋各向运动功能枢机失利,乃至肩关节周围出现疼痛、重着、酸楚、关节屈伸不利等诸多不同证候。针刺天柱穴治疗肩痹是王毅刚主任... 肩痹好发于中年以上,劳累损积,而遭风、寒、湿等邪气凝聚闭阻于肩部筋肉,经络气血失于温养,导致关节屈伸转旋各向运动功能枢机失利,乃至肩关节周围出现疼痛、重着、酸楚、关节屈伸不利等诸多不同证候。针刺天柱穴治疗肩痹是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的重要经验之一,导引是引导关节神机的运化,王毅刚主任中医师采用针刺加导引的动留针术治疗本病独具特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针刺 导引术 王毅刚
下载PDF
肩痹复原汤结合关节注射治疗瘀滞型肩周炎4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济民 周翔 方尚志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9期655-655,共1页
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肩痹复原汤结合关节注射术治疗瘀滞型肩周炎患者9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门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7例... 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肩痹复原汤结合关节注射术治疗瘀滞型肩周炎患者9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门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7例,女性61例;年龄46岁至71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左肩46例,右肩43例,双肩9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炎 肩痹复原汤 关节注射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