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昱 朱尚勇 +1 位作者 刘耀利 黄志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的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测RA患者和对照组的CIMT和FMD。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血沉等...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的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测RA患者和对照组的CIMT和FMD。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血沉等与CIMT和FMD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的CIMT为(0.88±0.16)mm高于对照组的(0.72±0.13)mm(P<0.01);RA组的FMD为(6.52±3.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MT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326,P<0.05)。CIMT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506,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CIMT和FMD将有助于发现RA患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中膜厚度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受损可预测老年人罹发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2
作者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8年第4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意外 血管扩张 介导 老年人 动脉 功能受损 风险 预测
原文传递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减弱可预示老年人罹发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3
作者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8年第6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群 血管扩张 介导 动脉 血管意外 风险 血管事件 预示
原文传递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 盛铁仁 +2 位作者 马玉山 苏双善 沙林彪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基础FMD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予以口服氯沙坦50mg/d,8周后复查FMD及Vmax,同时观测血压变化。结果:... 目的: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基础FMD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予以口服氯沙坦50mg/d,8周后复查FMD及Vmax,同时观测血压变化。结果:口服氯沙坦8周后肱动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而FMD由(4.64±3.72)%增大到(7.68±16.12)%,加压前Vmax、加压后Vmax较服药前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MD的增大与血压降低并无相关性。结论:肱动脉FMD可以作为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的有效方法;口服氯沙坦8周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且这种改善与血压降低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氯沙坦 动脉血 血管扩张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
5
作者 周金凤 王常永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9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81名孕周小于1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期间监测两次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珈正常纽FMD...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81名孕周小于1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期间监测两次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珈正常纽FMD。结果:正常组FMD1平均值为(20.9±12.70)%,高血压组FMD1平均值为(6.7±3.2)%,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FMD2平均值为(25±11)%,高血压组FMD2平均值为(6±4.3)%,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测量FMD1时高血压组平均孕龄为(19.65±1.42凋,测量FMD2时高血压组孕妇平均孕龄为(29.7±1.24)%],测量FMD1与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3.8±2.9)%,测量FMD2和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3.2),协。结论:孕1821周检测FMD是在早期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动脉血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高血压
下载PDF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在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孝湘 王林 +3 位作者 杨雁华 左晓娇 龚立荣 刘玉萍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在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0例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体检人群,检测相关指标,进行China-PAR模型风险评分,同时运用UNEXEF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FMD,根据FMD值分为FMD...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在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0例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体检人群,检测相关指标,进行China-PAR模型风险评分,同时运用UNEXEF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FMD,根据FMD值分为FMD受损组(n=273)和FMD正常组(n=247),比较两组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差异,进一步分析FM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积累及China-PAR模型风险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及F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UA、SBP和高血压进入回归方程,是FMD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中不同危险因素个数组间的FMD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M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累积个数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698,P<0.01),FMD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累积个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MD在不同风险等级组间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FMD与China-PAR模型风险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1),FMD随着China-PAR模型风险等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年龄、UA、SBP和高血压是FMD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FMD降低可能预示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累积个数的增加和(或) CVD患病风险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介导的舒张功能 体检人群 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China-PAR模型
下载PDF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靓宇 张志凌 刘肆仁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0期590-590,共1页
目的观察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冠心痛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观察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FMD及在口服硝酸甘油后二者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冠心痛组与正常对照组FM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冠心痛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观察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FMD及在口服硝酸甘油后二者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冠心痛组与正常对照组FM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含服硝酸甘油后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FMD值降低,无创检测FMD可能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血介导的舒张功能 硝酸甘油
下载PDF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郭丛丛 彭艳梅 +1 位作者 张亚芹 黄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用于筛查早期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临床疑似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130例。所有患者均于CAG检查前行... 目的探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用于筛查早期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临床疑似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130例。所有患者均于CAG检查前行FMD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将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不同亚组,分析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寻找FMD诊断冠心病的最佳界值。结果冠心病组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或P〈0.05)。冠心病组FMD较非冠心病组明显降低(P〈0.01)。各亚组间分析显示,正常组FMD分别高于冠状动脉硬化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P〈0.05或P〈0.01),冠状动脉硬化组FMD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FMD高于三支病变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MD是诊断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82,95%CI为0.068~0.48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MD≤6.05%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最佳界值,其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0.4%,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85.4%。结论 FMD可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动脉血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程度对绝经后女性的预后预测价值评价
9
作者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9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扩张程度 介导 价值评价 预后预测 动脉 血管事件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正常高值血压者尿NGAL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10
作者 彭达 张爱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 探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武汉市武昌医院珞狮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的156例正常... 目的 探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武汉市武昌医院珞狮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的15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5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按FMD是否在10%以上,分为内皮功能正常组89例和内皮功能障碍组6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BG)、血脂、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尿NGAL、FMD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线性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中FMD与NGAL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SBP、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 BUN、SCr、eGFR、UA、Hcy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功能障碍组(FMD≤10%)年龄、体质指数(BMI)、DBP、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尿NGAL水平明显高于内皮功能正常组(P <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尿NGAL水平与FMD呈负相关(r=-0.737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NGAL、舒张压对FMD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NGAL、舒张压是FM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GAL、DBP及NGAL联合DBP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13、0.895、0.906,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结论 尿NGAL和舒张压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尿NGAL有望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正常高值血压干预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动脉血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
下载PDF
肱动脉内皮功能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康 黎红华 向慧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有无颅内血管狭窄分为两组,颅内血管狭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有无颅内血管狭窄分为两组,颅内血管狭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颅内血管狭窄数量的相关性。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有50例,对照组有17例,年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与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相关,且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rs=-0.869,P=0.000)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rs=-0.490,P=0.000)分别与颅内血管狭窄的数量存在负相关关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可作为评估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因素,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值为2.95%时诊断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可能性最大。结论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存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的降低,且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可能对颅内血管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狭窄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下载PDF
肱动脉超声扫描评价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9
12
作者 童晓明 葛志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内皮功能受损与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关。尽管目前还没有测定内皮功能障碍的金标准,而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价肱动脉血流介导扩张性的许多方法显示出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在超声技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 内皮功能受损与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关。尽管目前还没有测定内皮功能障碍的金标准,而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价肱动脉血流介导扩张性的许多方法显示出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在超声技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 超声扫描 内皮功能受损 临床应用前景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介导 超声评价 应用价值 超声技术 多疾病 金标准 多方法 扩张 多普勒
下载PDF
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敏 李昊 +1 位作者 缪培智 郑宏超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2年第6期757-761,共5页
目的研究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降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 目的研究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降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200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CHD的患者154例作为CHD组,其他46例为排除CHD的对照组。按冠状动脉狭窄支数,CHD组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收集患者年龄、高血压、吸烟史及糖尿病史,并检测FMD和采集外周血,同时测量血压。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FMD,并计算FMD与CHD发生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FMD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MD降低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病变支数增加FMD下降。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FMD与CHD危险因素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结论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FMD降低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MD降低能预测C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川崎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大剂量VitC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永林 邓又斌 +1 位作者 常青 向慧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lowmediatedvasodilation,FMD),观察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并对照大剂量VitC治疗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以探讨VitC对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lowmediatedvasodilation,FMD),观察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并对照大剂量VitC治疗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以探讨VitC对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超声评价28例急性期及21例恢复期川崎病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并观察KD患者应用大剂量VitC静脉滴注前、后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FMD%)的变化。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恢复期组肱动脉F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大剂量VitC静滴后肱动脉FMD%均显著高于静滴前(P均<0·01)。结论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肱动脉FMD%较健康儿童低,提示川崎病患儿存在着显著的持续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剂量抗氧化剂VitC对KD急性期组、恢复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内皮功能 VITC 动脉 大剂量VITC 动脉内皮功能 川崎病 治疗作用 超声评价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介导的扩张反应 高分辨力超声检测 disease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金加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糖尿病足(D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PTA联合PTAS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4周。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糖尿病足(D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PTA联合PTAS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变化及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联合PTAS可增强DF的治疗效果,加快足背动脉血液流速恢复正常,提高踝肱指数,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足背动脉血
下载PDF
福辛普利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刘伟光 韩毓晖 刘天生 《中原医刊》 2002年第9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福辛普利每日 10mg ,安慰剂组只采用常规治疗。 6个月后观察效果。以经皮超声测定肱动脉血...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福辛普利每日 10mg ,安慰剂组只采用常规治疗。 6个月后观察效果。以经皮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 (EDD)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ED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较治疗前也有变化。开始治疗时心功能较好 ,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越显著。结论 :福辛普利长期治疗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恢复外周血管的有效舒张 ,提高患者活动耐力 ,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血管内皮功能 福辛普利 动脉血介导 舒张反应 EDD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志雄 杨天伦 +1 位作者 陈美芳 张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评估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与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分辨率B超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浓度,硝酸还... 目的评估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与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分辨率B超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浓度,硝酸还原酶法间接反应血浆中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6.6%±2.6%比10.7%±1.8%)和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16.90±5.49μmol/L比24.55±7.32μmol/L)明显下降(P<0.0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122.02±63.53ng/L比90.27±38.38ng/L,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19.94±8.95ng/L比15.93±6.78ng/L,P<0.05)的浓度升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呈低度负相关(r=-0.278,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可能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 一氧化氮 动脉血介导血管舒张功能
下载PDF
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1∶1配对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晓鸥 陈书静 +1 位作者 张明 高金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吸烟及其吸烟量不同对中老年吸烟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5/2004-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者167人。纳入自愿参加实验的吸烟健康体检者85人为吸烟组。排除戒烟已超过2年者和确诊为肺心病和其... 目的:观察吸烟及其吸烟量不同对中老年吸烟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5/2004-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者167人。纳入自愿参加实验的吸烟健康体检者85人为吸烟组。排除戒烟已超过2年者和确诊为肺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1∶1配对为不吸烟组(n=85),不吸烟是指一生中从未吸烟。共配成85对,其中男67对,女18对。根据吸烟者的吸烟指数将其分为大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39)和小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46)。使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同时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判断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测定3个心动周期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取其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测定安静时肱动脉内径,之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休息10min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4.0min再次测定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分别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吸烟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比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4.38±0.79)mm,(4.50±1.09)%,(217.8±99.6)%;(4.51±0.83)mm,(10.51±3.17)%,(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配对分析 动脉内径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反应性充血 吸烟指数 硝酸甘油 意向处理分析 大量吸烟 心动周期 介导 健康体检者 心脏病患者 导联心电图 动脉血 吸烟人群 健康体格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泽华 施维东 +3 位作者 傅琼 刘珠章 高建辉 李莉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2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10m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10m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5Bid,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二甲双胍0.25Bid。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均常规测定血压、血液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治疗90d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FMD分别由(5.30±2.09)、(5.29±2.11)和(5.31±2.16)上升至(8.68±2.35)、(11.27±4.91)和(15.17±5.81)(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二甲双胍 高血压 动脉血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素菊 黎佳思 +1 位作者 赵辉 毕晓莹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8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同时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ET和vW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NO和PGI2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T和vWF水平下降、PGI2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100mg/d相比,氯吡格雷75mg/d能更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预防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脑梗死 内皮细胞 介导扩张 血管内皮功能 脑梗死患者 VONWILLEBRAND因子 内皮素(ET) 动脉血 阿司匹林 PGI2 治疗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