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5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融合路径探赜
1
作者 魏玮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能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契合,以教育理念为基点,以课程内容重构为抓手,以理论研究为桥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探索二者相互融合的新路径,实现传统家训文化在新时代、新领域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文化 立德树人 高校 育人目标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矿山抢险与救援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
2
作者 袁军伟 郭艳美 +1 位作者 都永坤 吴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将传道授业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并对思政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提升,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基于课程特色,就新工科背...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将传道授业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并对思政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提升,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基于课程特色,就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设定、教学及考核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设定、教学方法确立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矿山抢险与救援 课程思政 育人目标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目标实现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锴琪 曹殿波 +1 位作者 邓洁 陈芋彤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1期94-99,共6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育存在缺乏育人导向、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教学的三大要素即教学目...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育存在缺乏育人导向、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教学的三大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教师专业提升角度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性策略,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想模型以服务于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新课标 信息科技 课程标准 育人目标
下载PDF
通过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目标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玲 陈芳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2023年第7期11-17,共7页
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英语学科的立场,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和纽带,充分利用学科间的关联,通过课程综合化实施,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目标。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先围绕单元主题,分析单元内容,再依据单元主题、内容... 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英语学科的立场,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和纽带,充分利用学科间的关联,通过课程综合化实施,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目标。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先围绕单元主题,分析单元内容,再依据单元主题、内容和学情,关联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然后基于学科关联,制订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整合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设计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活动,以使学生在综合性的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提升,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 单元育人目标 初中英语
下载PDF
语言教学与育人目标 深度融合的课例展示
5
作者 高艳 《快乐阅读》 2023年第5期59-61,共3页
丰富的思政元素,天然的语言文化载体,多样化的语言输出形式,使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了思政育人的根基。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全程、全方位缺失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根据主题挖掘到思政切入点之后,很难将思政元素融入语... 丰富的思政元素,天然的语言文化载体,多样化的语言输出形式,使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了思政育人的根基。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全程、全方位缺失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根据主题挖掘到思政切入点之后,很难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教学全过程;即使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教学,也是生搬硬套,与语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挖掘 深度融合 教学全过程 文化载体 语言教学 思政育人 育人目标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杜威教育目的论对新时代育人目标启示
6
作者 廖雨露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0期7698-7703,共6页
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的理论反对外在强加的、一成不变的、终极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目的是内在的、动态的、具体的。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无目的论进行一系列的批驳。它反对了当时的“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应注重当下生活,校内... 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的理论反对外在强加的、一成不变的、终极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目的是内在的、动态的、具体的。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无目的论进行一系列的批驳。它反对了当时的“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应注重当下生活,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应相结合,以丰富育人内容,构建新的德育模式;批判了教师中心的理念,认为传统教育本质上忽略了学生主体性,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他在反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同时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主张尊重儿童主体性,要关注儿童生长与学习的直接经验,引导鼓励儿童的自我表达和创造,使其从原有的直接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总之,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中儿童观具有现代意义,这与平衡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观点相结合从而彰显了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时至今日,这种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的教育理论仍对现代育人目标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新时代育人要求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无目的论 学生主体 育人目标
下载PDF
设计力:让班级育人目标真正落地
7
作者 王晓波 《江苏教育》 2023年第12期45-47,共3页
设计是一种优先于管理、建设、组织的行为。班主任应从班级系统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对班级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设计班级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促进班级稳步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架... 设计是一种优先于管理、建设、组织的行为。班主任应从班级系统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对班级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设计班级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促进班级稳步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架构班级内涵建设的框架,设计班级特色活动,引领班级和学生走向卓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力 育人目标 班级建设
下载PDF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育人目标
8
作者 吴正帅 《甘肃教育》 2023年第20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强化价值引领,其核心是“文化引领”,即通过建设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文化建设 以文化人 价值引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引领 以文育人 育人目标
下载PDF
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整体建构研究
9
作者 汤养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育人实效.因此,全方位整合、梳理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育人目标为前提,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多资源整合一体化的小学... 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育人实效.因此,全方位整合、梳理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育人目标为前提,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多资源整合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数学育人目标可划分为学科意识、数形结合、解题能力及创新思维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资源 育人目标 整体建构 实践应用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果洛州高中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达成策略的实践探索
10
作者 焦士汛 《青海教育》 2023年第4期30-30,32,共2页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积极创新探索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达成的策略,持续深挖思政教育资源,营造思政育人氛围,多维度、全方位地发展青少年学生综合素养,可促进青少年学生知、情、信、意、行的有机融合与...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积极创新探索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达成的策略,持续深挖思政教育资源,营造思政育人氛围,多维度、全方位地发展青少年学生综合素养,可促进青少年学生知、情、信、意、行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洛州 思政课 立德树人 育人目标 策略探索
下载PDF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与路径刍论
11
作者 毛小林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0期1-4,共4页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对党忠诚、刚健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采取“一体两翼”教...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对党忠诚、刚健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采取“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秉持“共建共享”理念,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高校思政课 育人目标 路径 教育方针 政治方向 “一体两翼”
下载PDF
基于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12
作者 王瑞 谢悦 谢爱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和首批创客教育示范校,也是国家“双新”示范校,在普通高中育人改革实践中理应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与带动作用。学校从发展特色出发,以人生发展、个体成长为主线,分别围绕健康...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和首批创客教育示范校,也是国家“双新”示范校,在普通高中育人改革实践中理应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与带动作用。学校从发展特色出发,以人生发展、个体成长为主线,分别围绕健康、博爱、有为设计了3个系列的校本课程,即奠基健康人生、升华博爱人生、进取有为人生,致力于打造基于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学校课程总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校 学校课程体系 创客教育 校本课程 育人目标 个体成长 总体模型 健康人生
下载PDF
课程视导促进课程政策落实,达成学校育人目标
13
《福建教育》 2023年第26期64-64,共1页
吉标、杨旭在《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南、动力和保障,直接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学校... 吉标、杨旭在《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南、动力和保障,直接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学校育人目标实质上是对课程政策的具体细化,而其落实还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政策 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学智慧 育人目标 视导 《课程·教材·教法》 行动纲领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浅谈食品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与育人目标的融合
14
作者 王亚洁 梁汉玲 邱燕燕 《食品界》 2023年第6期81-83,共3页
1.前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要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人才的价值观三者有机的融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素养的提高的同时... 1.前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要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人才的价值观三者有机的融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素养的提高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德育与美育,做到立德树人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政教学 能力素养 培养人才 高等教育学校 育人目标 食品分析课程 德育与美育
下载PDF
完善助学体系 实现育人目标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才 庄雯培 陈国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63,共2页
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国家、社会、学校在物质方面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以极大的帮助,仅仅给予其经济资助无法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问题,应该同时对其给予精神资助,促使两方面工作互相影响... 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国家、社会、学校在物质方面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以极大的帮助,仅仅给予其经济资助无法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问题,应该同时对其给予精神资助,促使两方面工作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使高校助学工作科学化、效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学体系 育人目标 经济困难学生
下载PDF
新时代育人目标的丰富和拓展——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的解读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55,共4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其中,劳动教育的提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回应了当代劳动和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实问题,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其中,劳动教育的提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回应了当代劳动和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实问题,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和拓展了新时代育人目标。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育人目标既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也要求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目标 德智体美劳 劳动教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结合及其对教材完善的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鲍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8-193,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自下而上的相对冷漠这两种相反态度同时并存的尴尬处境,症结在于它没有充分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述两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结合的,其根本依据是马...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自下而上的相对冷漠这两种相反态度同时并存的尴尬处境,症结在于它没有充分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述两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结合的,其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与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理性需求具有内在的契合关系。如果以两大目标有机结合的尺度来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会发现教材正是意识形态目标过强、育人目标相对薄弱的典型例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需要从重新定位意识形态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适度引入问题逻辑等方面实现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目标 育人目标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下的劳动教育 被引量:5
18
作者 苗国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2-15,共4页
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劳动教育是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高校劳动教育要在解决好高校教育首要问题的前提下,在深刻领会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新时代特性的教... 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劳动教育是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高校劳动教育要在解决好高校教育首要问题的前提下,在深刻领会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新时代特性的教育途径,以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观 劳动教育 育人目标
原文传递
新课程语文育人目标的全面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红卫 《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试图从语文素养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语文素养的内容及其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理念的阐释等方面,对语文课程目标作尝试性解读,以其引起广大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育人目标 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 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