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绥农10号的亲本谱系分析与育种利用
1
作者 刘秀林 张必弦 +5 位作者 韩旭达 王金星 王雪扬 赵克臻 何雯瑾 韩忠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绥农10号是以绥农4号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为明确绥农10号在改良创新过程中作为重要亲本的作用,本研究追溯品种亲本系谱来源,分析亲本系谱组成与遗... 绥农10号是以绥农4号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为明确绥农10号在改良创新过程中作为重要亲本的作用,本研究追溯品种亲本系谱来源,分析亲本系谱组成与遗传贡献率。结果表明:绥农10号的细胞质传递过程为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绥农3号→绥农4号→绥农10号。绥农10号的细胞核来源较为广泛,为拓宽遗传基础奠定了基础,主要来源于四粒黄、金元、小粒黄、白眉、克山四粒荚、东农育成品系、小金黄、铁荚四粒黄、嘟噜豆、熊岳小粒黄等祖先亲本,其细胞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8.60%、5.47%、15.63%、4.69%、6.25%、3.13%、6.25%、6.25%和6.25%。以绥农10号作为种质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品种51个,其中作为母本育成品种22个,作为父本育成品种8个,间接利用育成品种21个。由此可见绥农10号既是优良品种又是大豆种质改良创新的重要优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绥农10号 亲本谱系分析 育种利用
原文传递
稻瘟病圃中水稻品系的抗瘟性评价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炳田 杨力 +6 位作者 王玲霞 杨天智 赵秀元 高兴贵 李仕贵 汪旭东 李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263-267,共5页
在20世纪80年代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从1994-2003年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12151份次水稻材料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0年共计有4933份次叶瘟表现抗病,7103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40.60%和58.46%;... 在20世纪80年代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从1994-2003年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12151份次水稻材料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0年共计有4933份次叶瘟表现抗病,7103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40.60%和58.46%;有4071份次颈瘟表现抗病,7965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33.50%和65.55%。有9034份次的材料叶瘟颈瘟表现一致,占总份次的74.35%,其中叶瘟感病颈瘟也感病的材料份次是叶瘟抗病颈瘟也抗病材料的两倍;叶瘟颈瘟表现不一致的材料有3002份次,占总份次的24.71%,其中叶瘟感病而颈瘟抗病的材料份次多于叶瘟抗病而颈瘟感病的材料份次。利用早期筛选的抗源,选育了抗病优良籼型杂交稻恢复系6326、蜀恢162、蜀恢527等。对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稻瘟病 育种利用 抗瘟性 水稻品系 抗源 抗病材料 表现 发病 早期
下载PDF
水稻抗螟虫种质资源的特性及育种利用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景德道 盛生兰 +7 位作者 林添资 胡春明 刁立平 龚红兵 周义文 钱华飞 杨军 曹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抗螟虫种质资源K1高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析其F2群体发现抗虫株与非抗虫株为3∶1分离;回、复交组合的抗虫株∶非抗虫株接近1∶1。表明抗螟虫基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育种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 抗螟虫种质资源K1高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析其F2群体发现抗虫株与非抗虫株为3∶1分离;回、复交组合的抗虫株∶非抗虫株接近1∶1。表明抗螟虫基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育种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实现抗螟虫基因的逐步有效转移,对解决水稻螟虫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螟虫 种质 育种利用
下载PDF
美国矮秆大豆资源引入与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泰 刘成贵 +5 位作者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刘鑫磊 李忠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8-641,共4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1994年引进美国矮秆大豆品种资源20余份,鉴定筛选出优异矮资源3份(hobbit、sprite87和elf),直接或间接配制杂交组合369个,育成大豆新品种(系)7个,其中高油品种(系)6个(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1994年引进美国矮秆大豆品种资源20余份,鉴定筛选出优异矮资源3份(hobbit、sprite87和elf),直接或间接配制杂交组合369个,育成大豆新品种(系)7个,其中高油品种(系)6个(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农60、合农64和合交08-1800),油分含量变化幅度为21.90%-23.57%;矮秆、半矮秆类型品种2个(合农60和合丰42);早熟1个、中早熟品种1个及中熟品种(系)5个。育成品种在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病性及适应性等重要性状上有较大改进与创新,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结果表明美国矮秆资源(hobbit、sprite87和elf)是品种改良的优良种质,可在今后杂交育种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矮秆大豆资源 育种利用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浅析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玉米种质在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利用的策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翔 陈泽辉 祝云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0-72,共3页
针对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产生的巨大影响,结合西南山区立体农业显著的特点,为了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我们着力加强了适宜西南山区的含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优良近缘广基综合群体的创建、改良... 针对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产生的巨大影响,结合西南山区立体农业显著的特点,为了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我们着力加强了适宜西南山区的含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优良近缘广基综合群体的创建、改良和选系工作,让该类群选系与Suwan类群选系的强优势模式得以充分发挥,力争为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和生产上一个新台阶出一份力。该育种举措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品种改良 Reid 78599 玉米 种质资源 西南山区 育种利用
下载PDF
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6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徐杰飞 张振宇 赵星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0,F0002,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年最大推广面积64.9 hm^( 2),累计推广面积445.9万hm^( 2),增产大豆17.5亿kg,创社会效益66.3亿元。作为种质资源利用,先后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17个,油分含量≥21.24%,平均值为22.42%,最高值为24.13%,其中大豆新品种合农75油分含量为23.40%,2019年推广面积达50.7万hm^( 2),2015—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157.7万hm^( 2),增产大豆5.4亿kg,创经济效益20.3亿元。该种质既是优良品种又是优异种质资源,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与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种质资源 合丰50 特点 育种利用
下载PDF
水稻新型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贺治洲 尹明 +3 位作者 谢振宇 王悦 沈建凯 李莉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45-2149,共5页
在育种实践中,叶色变异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等方面得到利用。本研究中,对一个水稻新型叶色黄化转绿型自然突变体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遗传分析和育种利用,比较了突变体与野生型的主要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正常绿色水... 在育种实践中,叶色变异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等方面得到利用。本研究中,对一个水稻新型叶色黄化转绿型自然突变体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遗传分析和育种利用,比较了突变体与野生型的主要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正常绿色水稻材料构建遗传群体对该突变体进行经典遗传学分析,通过回交选育了带叶色标记的新不育系。形态观察发现,突变体植株从苗期到分蘖剑叶全展以前的整个叶片生长发育期能持续观察到各个叶片从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发育特性。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与野生型基本一致;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与三系不育系回交转育而成的实用型黄化转绿型标记叶色不育系标记性状明显、败育彻底、配合力和可恢复性好。该突变体不同于其它叶色突变体的叶色表达特性具有很好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 育种利用
下载PDF
紫叶水稻IR1552紫叶性状的遗传及其育种利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邓国富 李杨瑞 +5 位作者 梁世荣 陈仁天 周萌 高利军 周维永 戴高兴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5,共5页
IR1552是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紫叶特异材料,以其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绿叶籼稻、粳稻品种杂交,研究了紫叶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代植株叶色均为绿色,以IR1552为母本回交的BC1F1代群体中绿叶株与紫叶株之比为1∶1,而F2代群... IR1552是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紫叶特异材料,以其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绿叶籼稻、粳稻品种杂交,研究了紫叶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代植株叶色均为绿色,以IR1552为母本回交的BC1F1代群体中绿叶株与紫叶株之比为1∶1,而F2代群体中绿叶株与紫叶株之比表现13∶3和55∶9等2种类型,分析认为,该紫叶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PL-PL控制,一般绿叶稻品种带有1对紫叶显性抑制基因I-PL-I-PL。以紫叶稻IR1552为供体,经杂交转育成桂紫-1S等多个带紫叶标记的不育系,桂紫-1S生育后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所配组合叶片功能正常,说明IR1552的紫叶性状对转育成的带紫叶标记的水稻不育系及其杂种F1代的生长势和产量无不良影响,是一理想的紫叶标记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水稻 IR1552 紫叶标记 遗传 叶片功能 育种利用
下载PDF
水稻小粒密穗突变体sep1的遗传分析、基因定位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跃星 吴昆 +4 位作者 方云霞 陈红旗 倪深 付向东 朱旭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通过60 Co衰变产生的r射线辐照籼稻品种"双科早",获得小粒密穗突变体sep1,该突变体与野生型双科早相比表现为籽粒变小,穗轴变短,着粒密度增加。主茎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维管束数和单位面积细胞数均比野生型多。遗传分析... 通过60 Co衰变产生的r射线辐照籼稻品种"双科早",获得小粒密穗突变体sep1,该突变体与野生型双科早相比表现为籽粒变小,穗轴变短,着粒密度增加。主茎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维管束数和单位面积细胞数均比野生型多。遗传分析和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为隐性突变,与已克隆的直立密穗基因不等位。利用InDel分子标记将小粒密穗基因sep1定位在第5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两个标记XP26-28与XP26-3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896Mb。此外,还利用该突变体开展了相应的育种利用研究,已获得高代稳定的不育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粒密穗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育种利用
下载PDF
玉米抗低温灌浆种质的创新及其育种利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运平 刘守渠 +1 位作者 王贵彩 冀宪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用超低温处理浸泡6h的特早熟玉米F1种子15min,后代出现了3.3%~10.0%的变异。通过育种选择获得了抗低温高灌浆速率自交系99-3,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为4.6mg /(粒·d),比一般玉米材料平均高82 5%,能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延长灌浆期。... 用超低温处理浸泡6h的特早熟玉米F1种子15min,后代出现了3.3%~10.0%的变异。通过育种选择获得了抗低温高灌浆速率自交系99-3,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为4.6mg /(粒·d),比一般玉米材料平均高82 5%,能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延长灌浆期。用其组配的特早熟单交种极早单2号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比对照冀承单3号高67.9%,比晋单43号高97.6%,区试增产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低温灌浆 种质创新 育种利用 灌浆速率 自交系99-3
下载PDF
RSP抗穗发芽基因育种利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秀锦 郑有良 +3 位作者 任晓波 刘登才 魏育明 颜泽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利用农艺性状优良、优质的红粒小麦品种绵阳11以及2个白粒、极易穗发芽(常年穗发芽在5 0 %以上)的小麦品系YY2和88 16 4 3与穗发芽抗性来源于长休眠节节麦的人工合成小麦RSP杂交,对3个组合的F2 单株和F3 株系的穗发芽测试,从RSP×绵... 利用农艺性状优良、优质的红粒小麦品种绵阳11以及2个白粒、极易穗发芽(常年穗发芽在5 0 %以上)的小麦品系YY2和88 16 4 3与穗发芽抗性来源于长休眠节节麦的人工合成小麦RSP杂交,对3个组合的F2 单株和F3 株系的穗发芽测试,从RSP×绵阳11中筛选出15个与RSP相当的纯合抗性株系和2 7份穗发芽接近0的F3 单株;从RSP×YY2和RSP×88 16 4 3组合中共筛选出5份穗发芽在7%以下的白粒株系。这些株系或单株相对于RSP的高秆、晚熟等不利性状已有较大改良,为节节麦抗穗发芽基因向优质或白粒小麦转移研制出了更容易利用的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节节麦 抗穗发芽基因 转移 抗穗发芽 RSP 研究初报 育种利用 基因 穗发芽抗性
下载PDF
籼稻IR75288-38-3-1抗螟虫分析及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3 位作者 刘成元 向雨 罗婧 朱永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9-723,共5页
发掘新的抗螟虫种质对水稻抗虫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叶鞘离体鉴定及田间自然鉴定方法验证来自INGER试验的籼稻IR75288-38-3-1的抗虫性。结果表明,IR75288-38-3-1具有较强的抗螟虫性,离体鉴定幼螟校正死亡率为85.7%。在利用IR75288... 发掘新的抗螟虫种质对水稻抗虫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叶鞘离体鉴定及田间自然鉴定方法验证来自INGER试验的籼稻IR75288-38-3-1的抗虫性。结果表明,IR75288-38-3-1具有较强的抗螟虫性,离体鉴定幼螟校正死亡率为85.7%。在利用IR75288-38-3-1进行抗虫育种时,通过海南抗虫及内地对农艺性状选择,可以将IR75288-38-3-1抗虫基因输入当前生产利用的主体保持系及恢复系遗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抗螟虫分析 育种利用
下载PDF
转Cry1Ab基因水稻种质的育种利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正元 李爱宏 +5 位作者 舒庆尧 左示敏 刘广青 沈圣泉 孔祥斗 张洪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CRY1AB基因 转基因种质 育种利用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黑颖壳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大辉 刘驰 +4 位作者 马增风 张月雄 秦钢 阎勇 卢星高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842,共4页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可以打破黑色颖壳与不良农艺性状的连锁,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育种上加以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普通野生稻 黑色颖壳 育种利用
下载PDF
三个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承光 周小凤 +4 位作者 马晓梅 王娟 王新 田琴 李保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7-1213,共7页
棉花芽黄性状是一种优良的指示性状,在棉花杂种优势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以3个芽黄突变体71-7、62-17和115-23为试验材料,配制了33个杂交组合,研究芽黄性状分离规律、芽黄性状的回交转育和优势组合选配。结果表明:71-7和115... 棉花芽黄性状是一种优良的指示性状,在棉花杂种优势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以3个芽黄突变体71-7、62-17和115-23为试验材料,配制了33个杂交组合,研究芽黄性状分离规律、芽黄性状的回交转育和优势组合选配。结果表明:71-7和115-23两个突变体的芽黄基因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62-17材料为单基因控制的不完全显性性状;通过回交转育方法,创制了9份带有芽黄标记性状的陆地棉三系种质资源;通过配制的12个优势组合综合性状分析,筛选出组合Y34和Y26具有较高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并可作为早熟杂交棉新品系选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陆地棉组进行品种参试。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种质创制、新基因挖掘及新品种培育提供新的亲本及基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芽黄突变体 遗传分析 育种利用
原文传递
远缘杂交种冀棉25的选育及其育种利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淑芳 钱玉源 +6 位作者 王广恩 刘祎 张海娜 韩轩 金卫平 田海燕 李俊兰 《中国棉花》 2018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缺少纤维优质和抗病品种等问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进行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遗传基础丰富、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冀棉25。冀棉25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它的育成克服了远缘杂交障碍,拓宽了品种... 针对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缺少纤维优质和抗病品种等问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进行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遗传基础丰富、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冀棉25。冀棉25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它的育成克服了远缘杂交障碍,拓宽了品种遗传基础,作为亲本培育出24个具有不同特性的棉花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4个,高抗枯萎病品种12个。启示育种工作者:远缘杂交是拓宽作物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品种遗传基础丰富,利用效率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棉25 远缘杂交 遗传基础 育种利用
下载PDF
富含有益矿质元素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及育种利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维 郭红 +5 位作者 于慧 吴崇宁 李小康 陈广凤 田纪春 邓志英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有益矿质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伴随饮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小麦矿质元素营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筛选低重金属含量高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种质资源对培育高营养矿质元素、低重金属含量的特色小麦新品种和保证农... 有益矿质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伴随饮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小麦矿质元素营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筛选低重金属含量高有益矿质元素的小麦种质资源对培育高营养矿质元素、低重金属含量的特色小麦新品种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以205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对3年2个地点共四个环境下的小麦籽粒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高有益矿质元素和低重金属种质资源的筛选。结果表明,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环境下和不同的小麦品种中都有差异。总体来看,各元素的含量均呈连续分布,是典型的数量性状。小麦籽粒中钙、锰、铜、锌、硒五种矿质元素含量在德州点均显著高于泰安点,而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泰安点低于德州点。共筛选出单种有益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材料38个,如钙含量最高的材料为B111、铁元素含量最高的材料为B189等;多种有益矿质元素含量都比较高的材料有24个,如B45、B38和B21三个品种的籽粒中同时含有4种高含量的有益矿质元素;高有益矿质元素低有害矿质元素含量的材料共33个,如B125,Ca、Fe、Cu的含量较高而Pb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益矿质元素 重金属 种质筛选 育种利用
下载PDF
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大建 范芝兰 邹建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92-104,共13页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188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4000余份,涵盖20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1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156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18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3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野生稻 异地保存 原地保护 育种利用 优质稻
下载PDF
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淑芳 钱玉源 +6 位作者 王广恩 张海娜 金卫平 刘祎 崔瑞敏 韩轩 李俊兰 《中国棉花》 2019年第2期30-34,38,共6页
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 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冀棉20 品种资源 育种利用
下载PDF
稻米香味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游晴如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综述了水稻香味的类型与化学成分 ;香味的测定方法 ;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研究。同时 ,还对香味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我国优质香稻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香稻 香味 遗传 育种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