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肺癌免疫治疗
1
作者 刘瑶 杨蕴 田建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其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肺-肠轴”理论证实了肠道菌群失衡及其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血液或者...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其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肺-肠轴”理论证实了肠道菌群失衡及其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血液或者淋巴等途径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甚至临床治疗效果。这与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高度契合。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调控肠道菌群介导的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有望为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肺与大肠相表里 免疫治疗 肠轴
原文传递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IgA肾病的机制与治疗
2
作者 张艳玥 张栩铭 +3 位作者 周嘉宝 杨枫 吴志远 高建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0,I0015,共5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尚难解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及黏膜免疫反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而呼吸道感染导致并...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尚难解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及黏膜免疫反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而呼吸道感染导致并加重IgA肾病的临床进展不容忽视。试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综述分析肺、肠与IgAN的关系,以期思考药物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应用于IgAN的可能防治机制,为IgAN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IGA肾病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原文传递
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风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
3
作者 刘郑 黄平富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689-691,共3页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属于呼吸科难治性疾病。近些年在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感冒痊愈后会出现风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症状,西医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治疗对此有着显著优势。吾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基础上,运用清燥救肺...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属于呼吸科难治性疾病。近些年在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感冒痊愈后会出现风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症状,西医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治疗对此有着显著优势。吾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基础上,运用清燥救肺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风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显著。现从病因病机、用药思路、用药经验、验案举隅4个方面探析吾师相关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风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风燥伤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肠–肺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欣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294-1302,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全球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藏象学说的经典内容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的脏腑相关性。“肠–肺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全球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藏象学说的经典内容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的脏腑相关性。“肠–肺轴”作为该理论的现代阐释,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创新性地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视角探讨“肠–肺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旨在为中医药治疗COP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cidence rates, high mortality rates, and high disability rates globally, pos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he theory of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is one of the classic contents of the Zang-Fu organ theory, revealing the organ-relatedness be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The “gut-lung axis” as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theor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organizes and deeply analyzes relevant literature, innovatively exploring the role of the “gut-lung axis” in COP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The aim is to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 肠道菌群 慢性阻塞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探讨大黄免煎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
5
作者 王秀丽 王自辉 +6 位作者 陈美汐 吴欣 申淋潮 李笑迎 阎雪 张瑞 李姣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目的: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探讨大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利巴韦林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大黄高剂量组、病毒对照组,... 目的: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探讨大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利巴韦林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大黄高剂量组、病毒对照组,每组各7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通过滴鼻感染RSV造模,灌胃给药3 d后通过Western bol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的病毒所带荧光蛋白(RSV-GFP)的表达;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病毒基因(RSV-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病理学形态变化;冰冻切片观察肺组织病毒荧光情况;病毒空斑法检测小鼠肺匀浆病毒滴度。结果:与病毒对照组小鼠相比,大黄低剂量组小鼠RSV-GFP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黄各剂量治疗组的RSV-G、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病毒对照组小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肺间质增厚,组织毛细血管淤血,肺泡壁炎细胞浸润,各治疗组病理改变均有所减轻,肺泡壁炎细胞浸润减少;大黄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病毒荧光强度降低;大黄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小鼠肺部病毒滴度也较病毒对照组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免煎颗粒可抑制RSV在小鼠肺组织中复制,降低肺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小鼠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呼吸道合胞病毒 泻下法 大黄 BALB/C小鼠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析血管内皮细胞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6
作者 安冬 梁永林 +3 位作者 赵思晨 赵芸慧 刘中唐 裴晓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对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肺”与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具有相关性。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肺与肠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相关性的高度概括,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与肠...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对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肺”与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具有相关性。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肺与肠在结构、生理及病理方面相关性的高度概括,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与肠道菌群相关联的理论基础。本文可为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刘西花 潘明晶 +2 位作者 李鑫 王栋先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观察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扩展其理论应用。[方法]将66例脑卒中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脱落1例)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观察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扩展其理论应用。[方法]将66例脑卒中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脱落1例)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两组均治疗3周,评估并比较两组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膈肌移动度和腹肌增厚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便秘程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后呼吸训练组的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内斜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与频率、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频率、每次如厕时间和便秘程度等5个指标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膈肌移动度与辅助排便方法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明显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明显改善患者膈肌、腹肌功能,进一步拓展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藏象理论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呼吸训练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阐释针灸治疗哮喘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竞颖 来奕恬 +6 位作者 丁攀婷 徐璇 梁枝懿 刘密 李南 张国山 邱冉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809-812,882,共5页
针灸治疗肺系疾病有深厚的理论根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针灸“肺肠同治”对改善哮喘症状及气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主要从肺与大肠组织相连、经络相... 针灸治疗肺系疾病有深厚的理论根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针灸“肺肠同治”对改善哮喘症状及气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主要从肺与大肠组织相连、经络相通、功能上相互为用以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系统阐释肺与大肠的特殊关系,进而阐释“肺肠同治”针灸治疗哮喘的理论内涵和意义,为临床“肺肠同治”针灸治疗哮喘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同治 针灸 哮喘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可欣 冯文烨 吴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慢性肺系疾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病机涉及肺失宣肃致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致肺气上逆、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气血两虚、久病瘀滞等方面,治疗当以“肺肠合治”为总则,辅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以扶本虚,行气化瘀以祛实邪,并据此整理临床常用方药,系统总结了本病的中医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整体观念 慢性系病 功能性便秘 诊治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平 翟海英 杨长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6-341,共6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古人长期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历经时代变迁,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与时俱进,协同现代医学共同为患者减轻病痛。该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主要从实体结构、黏膜免疫、分子机制和微生态等方面进行。其中,基于微生态提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古人长期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历经时代变迁,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与时俱进,协同现代医学共同为患者减轻病痛。该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主要从实体结构、黏膜免疫、分子机制和微生态等方面进行。其中,基于微生态提出的“肠-肺”轴学说,将该理论的研究过渡到了新的阶段。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哮喘、便秘和肺癌等肠肺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已有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该理论,但还不能明确和完整地说明其机制。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或可推动该理论研究迎来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 系统生物学 整体观念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物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丛丛 李婉莹 +2 位作者 张梦瑶 穆德华 毛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中医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医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肺与大肠相表里”阐述了肺-肠来源相同,生理上相互协作,病理上和治疗上相互影响。现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分别从经络、津液代谢、黏膜免疫及肠道运动等方面探讨肺-... 中医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医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肺与大肠相表里”阐述了肺-肠来源相同,生理上相互协作,病理上和治疗上相互影响。现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分别从经络、津液代谢、黏膜免疫及肠道运动等方面探讨肺-肠物质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肺肠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轴 黏膜免疫 水液代谢 水通道蛋白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活性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宋康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辨治肺系疾病经验
12
作者 陆盼盼 楼雅芳 +2 位作者 宋康 王璐 朱黎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049-1050,共2页
国医名师宋康教授认为肺与大肠经脉相连,表里相应,升降相因,津液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上相互作用和影响。宋康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证上使用宣肺通便法,清肺通腑法,开肺止泻法,调畅气机法... 国医名师宋康教授认为肺与大肠经脉相连,表里相应,升降相因,津液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上相互作用和影响。宋康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证上使用宣肺通便法,清肺通腑法,开肺止泻法,调畅气机法,异病同治法,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宋康 肠同治 通腑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经验
13
作者 林羽贞 王钇杰 +3 位作者 武洪辉 秦雯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6期540-543,共4页
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寒地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环境,导致湿疹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总结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之临床经验,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风邪伏留、湿热蕴结... 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寒地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环境,导致湿疹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总结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之临床经验,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风邪伏留、湿热蕴结肠腑、燥胜津亏,临证上以疏风祛邪、分消走泄、养阴润燥等治法在治疗小儿湿疹方面疗效显著,文后附验案一则佐证,为寒地湿疹中医临床诊疗拓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湿疹 寒地儿科 分消走泄 名医经验 儿童
下载PDF
基于烟草对癌变的影响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14
作者 朱晶 秦丹梅 钱蓉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烟草对人体各部位癌症发病率的影响,探讨肺肠轴理论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7年—2021年来院就诊的137591人中的2477例肿瘤患者的一般信息、吸烟史、肿瘤原发部位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肿瘤发... 目的 通过分析烟草对人体各部位癌症发病率的影响,探讨肺肠轴理论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7年—2021年来院就诊的137591人中的2477例肿瘤患者的一般信息、吸烟史、肿瘤原发部位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肿瘤发病率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吸烟可提高消化系统癌症的病发率,仅次于呼吸道并远高于其他部位的癌症病发率。这一现象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中肺肠轴学说。结论 肺系疾病易引发肠道疾病,而肠道疾病也易引发肺系疾病,此现象可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解释,肺-肠轴理论可作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轴 癌症 诊断学 烟草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综述中药干预肺系疾病对肺、肠组织炎性因子及菌群变化
15
作者 杨钦惠 郝欧美 姜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类症状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试从肺、肠道组织炎症因子、菌群变化等角度出发,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以期为日后的研究开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炎性因子 部菌群 肠道菌群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丽珍 庄翔莉 +2 位作者 何薇 谢小强 颜水平 《山西中医》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肠道菌群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之一。中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肠道菌群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之一。中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菌群的数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道菌群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屏障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鹏涛 仇振明 +2 位作者 宋丽云 孙仪 羊忠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中西医不同的理论里,肺与大肠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西医的理论里,肺与大肠在分化发育、生理病理、功能协作、物质联系上有结构、功能、菌群基础作为支撑依据,而这种联系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讲“肺与大肠相表里”不谋而合,在中... 在中西医不同的理论里,肺与大肠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西医的理论里,肺与大肠在分化发育、生理病理、功能协作、物质联系上有结构、功能、菌群基础作为支撑依据,而这种联系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讲“肺与大肠相表里”不谋而合,在中医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里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相络属,生理相协调以达到相互联系的目的,在汗牛充栋的历代医案中,也不乏肺病从肠论治,肠病从肺论治的治疗策略,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肠屏障的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可相互影响彼此的疾病病理发展进程,其中微生物屏障(主要为肠道菌群)可能是将肺与大肠进行动态联系的重要活性基础,其调节方式主要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实现,如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因此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及修复受损的肠屏障可能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策略。文章通过系统归纳总结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肺与大肠在肠屏障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有关于肺与大肠在分化发育、生理病理、功能协作及物质联系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肠屏障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的联系,以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为临床上对肺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屏障 慢性阻塞性疾病 肠道菌群 紧密连接
原文传递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肺炎下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关系研究
18
作者 向枭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研究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肺炎治疗中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之间的相互关联。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肺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清热化瘀散进行联合用药,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 研究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肺炎治疗中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之间的相互关联。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肺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清热化瘀散进行联合用药,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采用肠道菌群检测,黏膜免疫指标检测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肠道菌群多样性、黏膜免疫状态、炎症反应水平以及肺部感染控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IgA水平、C反应蛋白和体温等指标的改善,P值均<0.05。结论 采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治疗理念,可以显著优化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免疫状况,减少炎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肺部的感染,方法 在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上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中西医结合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小儿推拿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
19
作者 黄秋汝 黄小谢 +1 位作者 韦东敏 梁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4-0127,共4页
探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小儿推拿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截止时间段为2022年7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128例发热患儿,将其通过双盲抽签方式随机分成2组进行研究,对照组的64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64例患儿... 探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小儿推拿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截止时间段为2022年7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128例发热患儿,将其通过双盲抽签方式随机分成2组进行研究,对照组的64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64例患儿采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舒适度评分情况及体温复升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88%,远比对照组的81.25%要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总时长更短,发热间隔时间更长,住院耗费时间更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适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体温复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将小儿推拿用于发热患儿中效果显著,帮助患儿症状尽快缓解,提高其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体温复升率,使其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小儿推拿 发热
原文传递
从肺肠病理模型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郑旭锐 杨宇 +5 位作者 叶建红 周新颖 惠毅 朱素有 张显明 冯贤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 目的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P、VIP的表达。结果虽然CCK8、CGRP、SP、VIP染色在五脏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经统计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VIP有差异(P<0.01),CGRP、SP有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CGRP、SP、VIP均有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CCK8、CGRP、VIP均有差异(P<0.01),SP有差异(P<0.05);而心、肝、脾、肾各组之间比较CCK8、CGRP、SP、VIP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肠病和肺肠合病情况下五脏中大肠与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其它四脏并无直接联系,说明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模型 肠合病模型 CCK8 CGRP SP VIP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