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四叶式肺动脉瓣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子豪 谢晖 +3 位作者 周景昕 唐义虎 赵萌 吴延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四叶式肺动脉瓣(quadricuspid pulmonic valve,QPV)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其发生率为1/1000~1/2000,男性高于女性[1-2]。QPV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很难进行无创评估,国内对该疾病诊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 四叶式肺动脉瓣(quadricuspid pulmonic valve,QPV)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其发生率为1/1000~1/2000,男性高于女性[1-2]。QPV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很难进行无创评估,国内对该疾病诊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于2020年收治的1例QPV畸形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加强对QPV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心悸伴胸闷半年,加重10 d”入院。患者常于劳累后出现心悸、胸闷,休息10 min后可自行缓解。平素可耐受日常活动。近1周,患者夜间平躺时突发呼吸困难,坐起后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叶式肺动脉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反流 肺动脉 肺动脉瓣置换
原文传递
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的研究
2
作者 李孝飞 覃庆婷 +6 位作者 廖玉荣 杨利专 杨鹏 林炜南 冼昌源 曾晨茜 曹治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呼吸模式(达到阈值后启动呼吸口令,6 s后触发扫描),观察组采取前置呼吸模式(1或2 s后启动呼吸口令,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两组患者均采用320排CT行双低成像技术扫描,对比延迟时间、辐射剂量、主观与客观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延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30、30.225、12.282、7.08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5分25例,4分23例,3分2例;对照组5分21例,4分26例,3分3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平均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低于对照组,噪声水平(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1、23.886、11.426,P<0.05)。观察组右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分支、左肺动脉干以及左肺动脉分支CT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6、2.225、2.042、2.277,P<0.05)。结论:前置呼吸模式能够有效提高CTPA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呼吸模式 CT肺动脉双低成像 肺动脉栓塞(PE) CT肺动脉造影(CTPA)
下载PDF
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探讨
3
作者 白波 陈波 +3 位作者 李广洪 罗惠玲 黄学良 李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或室间隔是否向左侧凸起,分为PPHN组(33例)和PH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受试儿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价值,并对PPHN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PHN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PH组[5421.25(3311.23,8079.45)µg/L比2799.14(2253.28,3589.12)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7,P<0.001),且D-二聚体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671,P<0.001)。用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为0.518时,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为3770.265µg/L,其预测PPHN发生的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3770µg/L、酸中毒(pH<7.2)、HCO_(3)^(-)≤18 mmol/L及血乳酸>3 mmol/L均是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引起或促进继发性PPHN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右向左分流 曲线下面积 动脉导管 秩和检验 室间隔
下载PDF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抗肿瘤治疗肺动脉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张参 武燕萍 贾卫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8-162,共5页
肺动脉肉瘤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肿瘤,病变多起源于肺动脉主干,常累及分支动脉、肺动脉瓣和右心。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延误诊治。该病明确诊断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目前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 肺动脉肉瘤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肿瘤,病变多起源于肺动脉主干,常累及分支动脉、肺动脉瓣和右心。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延误诊治。该病明确诊断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目前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1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抗肿瘤治疗肺动脉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肉瘤 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 活组织病理检查 肺动脉主干 临床医师 外科手术 抗肿瘤治疗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研究进展
5
作者 颜倩 孙洋 +8 位作者 龙俊鹏 刘莎莎 姚娇 林玉婷 阳松威 杨岩涛 裴刚 艾启迪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指伴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退行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发病机制。PAH患者的肺部存在血管周围炎症浸润,肺血管病变存在于极度发炎的微环境里,细胞焦亡中的促炎因子驱动了PAH患者的肺部血管重塑。本文针对细胞焦亡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PAH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治疗PAH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动脉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治疗药物 炎症小体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YAP1/TAZ信号通路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刘文光 刘思佟 +5 位作者 张薇薇 庄桂银 谢思雨 田雪 李晓珊 谷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XMU-MP-1)组,每组10只。缺氧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占总厚度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分离各组新生大鼠PASMCs,分为NC组、低氧(Hypoxia)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XMU-MP-1组。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PASMCs中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信号通路(TAZ)、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动脉增厚减少,管腔变大,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PD各组间差异存在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与NC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Hypoxia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Bax表达显著升高,且PD各组间有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结论 PD可能通过抑制YAP1/TAZ信号通路抑制HPH新生大鼠PASMCs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虎杖苷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YAP1/TAZ信号通路
下载PDF
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韩旭 韩凯 +3 位作者 马兴鸿 孙若西 汪蕾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AP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经至少3个月规范化抗凝后复查肺V/Q显像和CTPA。分别评估并计算肺V/Q显像和CTPA图像中的残余肺栓塞,并分别记录为肺灌注缺损百分比(percentage of pulmonary defect scores,PPDs%)和CT肺动脉阻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评价PPDs%和CTPAOI预测CTEPH发生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PDs%和CTPAOI对APE后CTEPH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24例APE患者,1年内随访,共有26例进展为CTEPH。Bland-Altman图示两检查评估APE治疗后残余肺栓塞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示PPDs%的AUC>CTPAOI(0.958 vs.0.868,P=0.03);预测CTEPH发生的阈值分别为20.5%和15.0%,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88.9%和76.9%、8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P=0.13;特异性:P>0.999)。结论:肺V/Q显像预测APE后CTEPH发生率比CT PA更敏感,但特异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成人单侧肺动脉缺如合并心脏位置异常伴发肺大泡1例
8
作者 梁海慧 赵雪冰 +2 位作者 肖丞炜 孙立娟 张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0-411,共2页
临床资料40岁男性,“呼吸困难1d”入院。既往“哮喘、肺大泡”病史多年。无吸烟史。T:36.6℃,P:110次/min,R:22次/min,BP:128/76mmHg(1mmHg=0.133kPa)。PH:7.37,PCO_(2):51.2mmHg,PO_(2):115mmHg。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整体向右偏转,心尖... 临床资料40岁男性,“呼吸困难1d”入院。既往“哮喘、肺大泡”病史多年。无吸烟史。T:36.6℃,P:110次/min,R:22次/min,BP:128/76mmHg(1mmHg=0.133kPa)。PH:7.37,PCO_(2):51.2mmHg,PO_(2):115mmHg。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整体向右偏转,心尖朝向正下方,余脏器位置、排列无异常。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左心增大,右心不大。二尖瓣脱垂,左心房侧见大量反流。肺动脉重度高压。未见肺动脉分叉,仅探及一侧分支(图1)。四支肺静脉均可探及,形态、位置无异常(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单侧肺动脉缺如 心脏位置异常 肺大泡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比值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肺动脉偶联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陈鑫 张培歌 +3 位作者 娄杰 赵若寒 张思忆 吕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0-83,87,共5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我国HF发病率仍在升高,HF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高,生命质量差,治疗费用昂贵^([1-2])。右心室功能障碍是HF病程发展的转折点,预示结局恶化^([3])。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ular-...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我国HF发病率仍在升高,HF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高,生命质量差,治疗费用昂贵^([1-2])。右心室功能障碍是HF病程发展的转折点,预示结局恶化^([3])。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ular-pulmonary arterial,RV-PA)偶联代表右心室与后负荷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早期标志^([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肺动脉偶联 心力衰竭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肺动脉收缩压
下载PDF
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肺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1例
10
作者 李珺 刘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衰竭,巨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可引起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对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通常考虑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或肺动脉...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衰竭,巨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可引起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对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通常考虑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或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本文报道1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血栓,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取栓术 体外循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双流注射法低剂量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的肺动脉CTA检查应用探讨
11
作者 杨凯华 杨昕 +3 位作者 吴玲 时胜利 孙利芳 刘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双流注射法低剂量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患儿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2年2月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动脉栓塞、采用团注跟踪法行肺动脉CTA检查的45例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以... 目的:探讨双流注射法低剂量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患儿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2年2月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动脉栓塞、采用团注跟踪法行肺动脉CTA检查的45例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以及2022年3月-10月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动脉栓塞、采用双流注射法低剂量技术行肺动脉CTA检查的38例患儿(观察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分、对比剂使用量、辐射剂量、肺栓塞检出率情况。结果: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图像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分别为(539.74±53.19)HU、(14.74±3.10)HU、32.13±5.36、33.19±6.33和(338.31±62.34)HU、(9.56±1.32)HU、33.70±3.52、28.83±4.75,两组图像CT值、噪声、CN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N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观察组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21.25±5.23)mL、(37.58±9.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P<0.01)。观察组的肺栓塞检出率为97.3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双流注射法低剂量肺动脉CTA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中能够获得较佳的图像质量,且能够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肺栓塞和动脉狭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肺动脉栓塞 低剂量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双流法注射方案
下载PDF
主肺动脉收缩期加速时间/射血时间比值评估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肺成熟度
12
作者 田飞 窦连峰 +1 位作者 唐丽玮 刘玉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收缩期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比值对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肺成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重度子痫前期在我院住院并自愿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65例,根据孕周分为早发型(孕20~33^(+6)周)重度子...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收缩期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比值对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肺成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重度子痫前期在我院住院并自愿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65例,根据孕周分为早发型(孕20~33^(+6)周)重度子痫前期组(A组,n=30)和晚发型(孕34~40周)重度子痫前期组(B组,n=35)。选取超声检查孕周与A、B组相匹配的正常孕妇作为各自对照组(分别为30例、35例)。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主肺动脉血流参数,包括AT、ET、AT/E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于分娩即刻采集羊水(约15 mL),检测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值。比较A、B组胎儿主肺动脉血流参数及其与对照组有无差异,分析血流参数与羊水L/S的相关性。结果A组、B组胎儿主肺动脉AT、ET、AT/ET、P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小于各自对照组(均P<0.05)。A组、B组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与羊水L/S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1、0.383,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AT/ET诊断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33,当假阳性率为5%时,灵敏度分别为0.853、0.912,特异度分别为0.583、0.611,截断值分别为0.185、0.255。结论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能对重度子痫前期做出初步诊断,并可定量评估胎儿肺成熟度,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简单、无创、可重复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肺成熟度 肺动脉
下载PDF
NO缓释纳米粒子PEG-b-PAAS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周晓 姜大伟 +4 位作者 杜强 张春 瞿天宇 李昭玑 章锐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聚合物胶束PEG-b-PAASNO(PS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影响。方法:构建PSNO并检测体外释放NO水平。分离并培养大鼠PASMC,CCK8确定PSNO安全浓度范围和有效作用浓度。设立空白对照组、PSNO(250 ng·mL^...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聚合物胶束PEG-b-PAASNO(PS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影响。方法:构建PSNO并检测体外释放NO水平。分离并培养大鼠PASMC,CCK8确定PSNO安全浓度范围和有效作用浓度。设立空白对照组、PSNO(250 ng·mL^(-1))组(PSNO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15 ng·mL^(-1))组(BB组)和PDGF-BB+PSNO(15 ng·mL^(-1)PDGF-BB+250 ng·mL^(-1)PSNO)组(BB+PSNO组),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PSNO对PASM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评估PASMC增殖、收缩、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钙调蛋白(calpo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成功构建稳定释放NO的纳米聚合物胶束PSNO,连续释放NO超过48 h,效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SNO质量浓度为250 ng·mL^(-1)时有效抑制PDGF-BB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与BB组相比,BB+PSNO组PCNA、calponin、α-SMA、cyclin D1和CDK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一种可以稳定释放NO的纳米聚合物胶束PSNO,其有效释放NO超48 h,功能上阻滞PASMC增殖、迁移,并降低PASMC收缩、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纳米 一氧化氮 聚合物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大鼠
下载PDF
藏红花素缓解野百合碱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损伤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盛艳玲 宫小薇 +3 位作者 李志娟 张旋 田涛 袁雅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9,共9页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能否缓解野百合碱(MCT)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每组10只。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皮...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能否缓解野百合碱(MCT)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每组10只。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皮下注射MCT(50 mg/kg)建立PAH模型。自注射MCT之日起,crocin组大鼠给予藏红花素(200 mg/kg)、sildenafil组大鼠给予西地那非(30 mg/kg)、PAH组及normal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和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组织染色观察右心室病理变化;检测右心室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p38 MAPK/NF-κB炎性通路、CCL2、CCR2及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的表达。结果:与PAH组相比,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RVSP、mPAP、RVHI和RVMI降低(P<0.05);右心室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p38 MAPK/NF-κB通路和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下调(P<0.05);CCL2/CCR2通路表达及CD68+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均P<0.05)。结论:藏红花素可显著缓解MCT诱导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其作用与本实验剂量下西地那非的作用相当;藏红花素的部分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对炎症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动脉肺动脉高压 巨噬细胞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CCL2/CCR2信号通路
下载PDF
lncRNA在肺动脉高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
15
作者 凌振航 范园 +3 位作者 贾成真 肖娟 刘丙勋 范晓航 《生物医学》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进行性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其病理特征主要是肺血管明显重构、肺动脉压力升高及右心室肥厚。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不具有编码蛋白能力的RNA。近年来,越...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进行性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其病理特征主要是肺血管明显重构、肺动脉压力升高及右心室肥厚。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不具有编码蛋白能力的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在PH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抗凋亡、过度增殖和迁移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失调导致血管重构的主要机制,而血管重构是PH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概述在PH中调节PASMCs功能的lncRNA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长链非编码RNA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表现与预后
16
作者 周璐 王姝文 +2 位作者 刘豆豆 孙明华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CTA表现,观察PAIH组术后15天血肿吸收情况,根据2组出院后1年内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AIH组升主动脉最宽径大于对照组[(5.22±0.57)cm vs.(4.54±0.45)cm,t=6.963,P<0.001],主动脉瓣、窦管结合部、右冠窦、无冠窦及右冠状动脉更易受累,且更易出现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均<0.05)。PAIH组42例接受手术治疗,13例因病情危重未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死亡;术后15天其中36例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对103例完成随访,其中63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年龄及合并PAIH是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7、4.71)。结论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的CTA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预测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肺动脉 血肿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黄芩苷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吕俊刚 翟莉 +3 位作者 曹甜甜 单青 胡凤英 李佳月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569-573,588,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肺血管阻塞、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机制包括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研究表明,黄芩苷对肺动脉高压的...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肺血管阻塞、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机制包括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研究表明,黄芩苷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效,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本文综述了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及对肺动脉高压的潜在治疗机制,主要包括抗炎反应、稳定细胞外基质、减轻氧化应激、抑制肺平滑肌细胞增殖、内皮-间质转化等,为中药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炎症 内皮-间质转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潜在抗肺动脉高压新型靶向药物——伊马替尼
18
作者 谢珊珊 李叶 +4 位作者 余玲玲 万瑾瑾 黄志英 林环玉 张卫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6,共5页
肺动脉高压死亡率高,目前虽然有靶向药物治疗,但仍无法治愈,患者长期预后不佳。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疾病。研究发现伊马替尼除可抗肿瘤外,还可改善严重肺动脉高... 肺动脉高压死亡率高,目前虽然有靶向药物治疗,但仍无法治愈,患者长期预后不佳。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疾病。研究发现伊马替尼除可抗肿瘤外,还可改善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运动耐量,但安全性欠佳。随着伊马替尼靶向肺部新剂型的出现,该药有望成为抗肺动脉高压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肺动脉高压 新型制剂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
19
作者 万引 况卫丰 +4 位作者 陈轩 曾招军 张爱妹 李赞华 熊国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IL)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IL)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COPD患者,观察组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682,P=0.021),IL-10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14,P=0.013),IL-17与肺动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r=0.171,P=0.152)。结论IL-2、IL-10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IL-17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白介素-2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下载PDF
PI3K/Akt/FoxO1信号通路对人源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肺动脉高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高璐阳 金旗 +7 位作者 张毅 李欣 黄志华 章思铖 段安琪 赵智慧 赵青 罗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对人源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及肺动脉高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部分,将hPASMC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对人源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及肺动脉高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部分,将hPASMC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3)PDGF-BB+LY294002组;(4)PDGF-BB+紫杉醇(paclitaxel)组。采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动物实验部分,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2)野百合碱(MCT)组;(3)MCT+LY294002组;(4)MCT+paclitaxel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cleaved caspase-3和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实验部分:相比于PDGF-BB组,PDGF-BB+LY294002组与PDGF-BB+paclitaxel组的Bcl-2表达水平下降(P<0.01),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上升(P<0.01);相比于空白对照组,PDGF-BB+LY294002组与PDGF-BB+paclitaxel组的凋亡率增加(P<0.01)。动物实验部分:相比于MCT组,MCT+LY294002组与MCT+paclitaxel组Bcl-2、磷酸化Akt与磷酸化FoxO1表达水平下降(P<0.01),cleaved caspase-3与FoxO1表达水平上升(P<0.01)。各组之间PI3K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抑制hPASMC与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PI3K/Akt/FoxO1信号通路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