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7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极早产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少龙 易怡 姜泓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150-3157,共8页
目的:分析超/极早产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防治BPD的发生提供诊疗建议。方法:选取了215例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超/极早产儿(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根据患儿生后28天是否仍然不能脱离氧气... 目的:分析超/极早产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防治BPD的发生提供诊疗建议。方法:选取了215例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超/极早产儿(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根据患儿生后28天是否仍然不能脱离氧气,分为BPD组(N = 59)和非BPD组(N = 156)。对两组患儿及其母亲孕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早/极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患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BPD的几率就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合并贫血(OR = 4.882, 95% CI: 1.088~21.899)、生后使用无创辅助通气的时间(OR = 1.206, 95% CI: 1.029~1.412)、吸入氧浓度 > 40%的时间(OR = 1.464, 95% CI: 1.202~1.783)、输注红细胞次数(OR = 4.940, 95% CI: 2.210~11.042)及母亲孕期患有绒毛膜羊膜炎(OR = 6.772, 95% CI: 1.501~30.563)是超/极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的胎龄(OR = 0.425, 95% CI: 0.236~0.765)是超/极早产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结论:加强母亲孕期的保健工作以降低发生早产的可能性,以及早产儿生后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尽量减少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谨慎输血等措施非常重要,均会对预防BPD的发生和提高早产儿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融合技术肺支气管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术前定位的应用
2
作者 顾秀婷 尹笑笑 +3 位作者 吴云江 张勇 赵义 谢晓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肺支气管血管成像中的运用,并探讨该技术在肺结节患者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双能量肺静脉成像并拟行肺结节切除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肺支气管血管成像中的运用,并探讨该技术在肺结节患者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双能量肺静脉成像并拟行肺结节切除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61.3岁;病灶直径0.4~2.4 cm,平均直径1.19 cm;病程1天~2年,平均病程2.5个月。所有患者双能量扫描获得80 kV(A组)、(Sn)150 kV(B组)、线性融合M-0.6(C组)和非线性融合(D组)4组图像。计算肺静脉干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右肺上叶静脉与右肺中叶动脉平均CT值差值。将最佳组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成像,进行图像等级评分。结果 经一致性分析,4组图像肺静脉干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91、0.987、0.985、0.994,竖脊肌的ICC分别为0.877、0.885、0.887、0.895。D组图像的SNR和CNR最高,SNR为167.1±22.9、CNR为150.1±21.2。D组与其他3组SNR和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组图像肺静脉与动脉差值(328.5±98.9)最高,A组与D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组与D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最佳组D组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成像,111例图像评为优,3例为良,1例为差。结论 用非线性融合技术进行肺静脉图像重建,图像SNR和CNR更高,且肺静脉与动脉差值最大,更容易重建出高质量的肺支气管血管图像,更利于观察肺支气管血管是否存在变异及血管与病灶的三维关系,为胸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肺支气管血管成像 非线性融合 结节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51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福升 尚跃红 徐建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提高先天性肺内支气管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5 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术后症状消失 ,9例轻度咳嗽、咳痰 ,1例 1年后发生肺部感染合并充血性心衰 ,1例肺囊肿... 目的 提高先天性肺内支气管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5 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术后症状消失 ,9例轻度咳嗽、咳痰 ,1例 1年后发生肺部感染合并充血性心衰 ,1例肺囊肿癌变 ,行术后化疗 ,现已存活 4年。 5 1例随访 8个月至 5年无复发。结论 手术可明确诊断 ,缓解症状 ,防止并发症 ,是治疗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 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以咯血起病的肺支气管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冬彦 叶小卫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17-1817,共1页
患者,女,48岁,主因咳嗽咯血2周于2013年7月5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3年6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呛咳,间中咯血丝痰,无胸痛、胸闷气促、发热恶寒等不适。2013年7月2日当地医院胸部CT平扫提示“右主支气管内占位,考虑右肺中央型肺癌,予... 患者,女,48岁,主因咳嗽咯血2周于2013年7月5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3年6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呛咳,间中咯血丝痰,无胸痛、胸闷气促、发热恶寒等不适。2013年7月2日当地医院胸部CT平扫提示“右主支气管内占位,考虑右肺中央型肺癌,予止血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未缓解,于7月5日转诊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支气管 多形性腺瘤 中央型 上叶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桑葚状 咯血丝痰 胸闷气促 气管 右上叶支气管
下载PDF
皮下多发脂肪瘤合并肺支气管脂肪瘤误诊为中心型肺癌1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石胜军 杨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6-306,共1页
皮下多发脂肪瘤合并肺支气管脂肪瘤误诊为中心型肺癌1例报告石胜军,杨立患者男,38岁,间断咳嗽、胸疼、发烧3年。时有黄痰或血痰,抗炎治疗后缓解。1994年4月29日因咳嗽、咳痰、发烧经抗炎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T3... 皮下多发脂肪瘤合并肺支气管脂肪瘤误诊为中心型肺癌1例报告石胜军,杨立患者男,38岁,间断咳嗽、胸疼、发烧3年。时有黄痰或血痰,抗炎治疗后缓解。1994年4月29日因咳嗽、咳痰、发烧经抗炎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T38.6℃,BP14/10K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肿瘤 脂肪瘤 肺支气管 肿瘤 并发症 诊断
下载PDF
肺支气管中^(239)PuO_2微粒沉积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广智 何彬 张陈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9-662,共4页
为研究核事故条件下钚材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计算239PuO2微粒在人体支气管中的沉积率和沉积位置。结果表明:所吸入的239PuO2微粒主要沉积在肺气管一、二级分叉处。研究结果可对事故状态下239PuO2微粒的防护和人体... 为研究核事故条件下钚材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计算239PuO2微粒在人体支气管中的沉积率和沉积位置。结果表明:所吸入的239PuO2微粒主要沉积在肺气管一、二级分叉处。研究结果可对事故状态下239PuO2微粒的防护和人体活体肺中铀、钚等核素沉积量的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O2微粒 肺支气管 沉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右肺支气管动静脉瘘介入治疗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光清 李小波 +4 位作者 张文华 亓占中 陈秋伶 王馨平 梁颖隽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719-719,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咯血伴咳嗽4d于2010年7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不明原因出现咯血,色泽为鲜红色,每次量约100ml,共6次,量约600ml,伴轻微咳嗽,少许褐色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按"肺部感染"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咯血伴咳嗽4d于2010年7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不明原因出现咯血,色泽为鲜红色,每次量约100ml,共6次,量约600ml,伴轻微咳嗽,少许褐色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按"肺部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动静脉瘘 肺支气管 临床资料 不明原因 呼吸困难 治疗效果 部感染
下载PDF
针刺对实验性过敏性哮喘豚鼠血浆及肺支气管组织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赖新生 《针灸临床杂志》 1997年第3期24-25,共2页
针刺对实验性过敏性哮喘豚鼠血浆及肺支气管组织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510402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为了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机理,本研究以豚鼠过敏性哮喘为动物模型,观察了针刺的抗过敏作用与血浆、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变... 针刺对实验性过敏性哮喘豚鼠血浆及肺支气管组织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510402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为了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机理,本研究以豚鼠过敏性哮喘为动物模型,观察了针刺的抗过敏作用与血浆、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关系。材料与方法1.分组、造型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针刺疗法 血浆 肺支气管 核苷酸
下载PDF
麻荆止咳颗粒对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BALF炎症细胞和肺支气管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斌 周春权 +6 位作者 李雅敏 吴华嵩 梁淑敏 曾雪爱 王春娥 李希 程佑民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麻荆止咳颗粒对豚鼠咳嗽变异型哮喘模型BALF炎症细胞和肺支气管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Muraki法建立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模型,观察BALF炎症细胞和右肺支中叶气管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麻荆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ALF... 目的观察麻荆止咳颗粒对豚鼠咳嗽变异型哮喘模型BALF炎症细胞和肺支气管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Muraki法建立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模型,观察BALF炎症细胞和右肺支中叶气管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麻荆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ALF中EOS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光镜观察各剂量组较模型组,支气管黏膜充血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高剂量组减轻明显,管腔内上皮细胞脱落及黏液栓形成少见。结论麻荆止咳颗粒能减少BALF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支气管黏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麻荆止咳颗粒 BALF炎症细胞 肺支气管组织形态 豚鼠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红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与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2008-2014年接受治疗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35例(观察组),并纳入同期收治的早产儿(无肺支气管发育不良)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人。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与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2008-2014年接受治疗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35例(观察组),并纳入同期收治的早产儿(无肺支气管发育不良)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人。分析对比两组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PB的18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40,P=0.005)。两组受试者1580C及1580T等位基因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携带SPB(18A)基因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12;CI:2.213-4.643)。结论汉族人群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与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相关,SPB(18A)基因可能是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 表面活性蛋白B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文龙 杨文东 +3 位作者 周金山 廖志振 刘航辉 黄敏乾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纳入60例确诊肺癌早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实验组在胸腔镜肺段切...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纳入60例确诊肺癌早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实验组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实施3D-CTBA模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经过相关的治疗,实验组96.67%原比对照组76.67%的总有效率高(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随访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33%、0,对照组分别为20.00%、13.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患者,在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前,开展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及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 胸腔镜段切除治疗 早期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X线、CT诊断
12
作者 董其龙 沈永榕 +1 位作者 肖慧 王锦良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的X线、CT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病例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含液囊肿9例,含气囊肿1例,多发性支气管囊肿9例。结论X线、CT检查均能很好诊断本病,CT能发现更多...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的X线、CT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病例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含液囊肿9例,含气囊肿1例,多发性支气管囊肿9例。结论X线、CT检查均能很好诊断本病,CT能发现更多征象。X线、CT表现不典型时,要与肺结核空洞和肺占位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 X线 CT 诊断 回顾性分析 鉴别
下载PDF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的低剂量128层螺旋CT(MSCT)影像评估
13
作者 夏雨 徐林 +2 位作者 孙多成 王桂兰 陈传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对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低剂量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影像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7年9月收入的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分级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1例、重度... 目的:对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低剂量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影像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7年9月收入的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分级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24例,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均实施低剂量动态CT扫描70,对其影像资料进行评估。结果: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CT表现分别为双肺透亮度降低、多发斑片状及纤维条索影、"磨玻璃"样改变、充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壁增厚、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影,轻度组占比依次为40%、26.67%、13.33%、6.67%、6.67%、6.67%,中度组占比依次为19.05%、9.52%、23.81%、19.05%、14.29%、14.29%,重度组占比依次为4.16%、4.16%、4.16%、29.17%、29.17%、29.17%,三者相比较,轻度组双肺透亮度降低、多发斑片状及纤维条索影2项占比>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充气支气管征占比>轻度组>重度组,重度组充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壁增厚、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影3项占比>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发生率、进展至临床第3/4期发生率相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死亡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动态CT影像可准确评估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严重程度并判断病情进展及临床转归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 低剂量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评估
下载PDF
人体肺支气管树内的气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伟 谭小苹 裴觉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 Weible的人体肺支气管树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参照肺解剖图形 ,运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支气管树在前 5~ 7级为不对称分叉 ,后面的分级为对称分叉的三参数集中参数模型。采用 GEAR算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探讨在正常呼吸过程中气体在肺支... 在 Weible的人体肺支气管树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参照肺解剖图形 ,运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支气管树在前 5~ 7级为不对称分叉 ,后面的分级为对称分叉的三参数集中参数模型。采用 GEAR算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探讨在正常呼吸过程中气体在肺支气管树内不同分段的压力流量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支气管局部受阻时 ,肺支气管树内不同部位的压力和流量的分布状况 ,并进行了比较。该模型对认识肺支气管树在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肺支气管 气流分布 气体压力 流量分布
下载PDF
左肺支气管不全断裂的麻醉处理(一例报告)
15
作者 朱波 高特生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1 病例经过 患者,女,3岁,体重13kg,因三轮车辗压胸部,呼吸困难1h入院。患儿烦躁,呼吸浅快,心律齐,HR 160bpm,RR 30tpm,SpO2 90%;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左肺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左侧气胸,左... 1 病例经过 患者,女,3岁,体重13kg,因三轮车辗压胸部,呼吸困难1h入院。患儿烦躁,呼吸浅快,心律齐,HR 160bpm,RR 30tpm,SpO2 90%;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左肺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75%,伴左第8肋肋骨骨折。随即在面罩吸氧下送入手术室,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5mg,结合1%利多卡因10ml局部浸润麻醉下施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接水封瓶减压,持续涌出大量气体和血液,形成血性泡沫;SpO2 80%-90%,当时判断有肺破裂可能,即予全麻下施行剖胸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处理 肺支气管 断裂 不全 胸腔闭式引流 局部浸润麻醉 1%利多卡因 呼吸困难 SPO2
下载PDF
右肺支气管树的三维分形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秀义 谭小苹 裴觉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7-380,386,共5页
肺是天然的非对称不规则体。肺内的气管树呈复杂的自相似的结构。基于最小能耗思想 ,作者根据肺的解剖学数据 ,建立右肺的细分网格坐标 ,通过计算各级分块的质心 ,寻找分叉方向与确定分叉长度 ,以 Open GL 为工具 ,实现了右肺支气管树... 肺是天然的非对称不规则体。肺内的气管树呈复杂的自相似的结构。基于最小能耗思想 ,作者根据肺的解剖学数据 ,建立右肺的细分网格坐标 ,通过计算各级分块的质心 ,寻找分叉方向与确定分叉长度 ,以 Open GL 为工具 ,实现了右肺支气管树的三维分形模拟 ,并且得到各级的长度、分叉角度和管径的具体参数。所生成的图形在形态与几何参数上与现有统计数据很吻合。计算得到该模型的分形覆盖维数为 2 .19,与其他学者计算的人体肺的理想维数 2 .17[1 ] 比较接近。该模型为今后用分形思想研究肺的气体扩散传递功能奠定基础。从节省计算机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支气管 三维分形 图形模拟 0penGL 形态特征 解剖学
下载PDF
右肺支气管动脉置管介入治疗肺癌1例护理体会
17
作者 杨晓清 《蚌埠医药》 1995年第3期30-30,共1页
肺支气管动脉置管介入疗法,对肺癌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在给药时,可能会出现令人困扰的并发症.结合文献复习,联系自己的临床护理实践体会如下.
关键词 肺支气管动脉置管介入疗法 并发症 临床护理
下载PDF
胎儿肺支气管铸型及三维可视化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宇娜 黄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制作胎儿肺支气管的铸型标本,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探究胎儿肺支气管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例34周胎儿肺支气管进行插管铸型,通过128层螺旋CT扫描铸型标本,得到Dicom数据并导入Syngo.via Client工作站,以最大密度投... 目的制作胎儿肺支气管的铸型标本,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探究胎儿肺支气管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例34周胎儿肺支气管进行插管铸型,通过128层螺旋CT扫描铸型标本,得到Dicom数据并导入Syngo.via Client工作站,以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方式重建和导入Mimics19.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制作好的支气管树铸型管道充盈饱满,粗细分明,能够清晰显示出胎儿肺支气管的分支形态、管径粗细以及走行分布。MIP重建的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3~5级分支,伪影较少。在Mimics上进行三维重建的胎儿肺支气管形态逼真,可通过其阈值大小来调节各分支末端的疏密情况,并可从多层面、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空间立体感较强。结论通过运用血管铸型技术、MIP重建技术和Mimic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地了解胎儿肺支气管走行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学教学和虚拟手术及宫内介入手术提供胎儿肺支气管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肺支气管 血管铸型 最大密度投影 三维重建 MIMICS软件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佳 落继先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的细胞形态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TGF-β1处理HBEC 0、1、2、3、4和5 d,观察细胞形态;运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TGF-β1处理HBEC 4 d时的细胞骨架;TGF...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的细胞形态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TGF-β1处理HBEC 0、1、2、3、4和5 d,观察细胞形态;运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TGF-β1处理HBEC 4 d时的细胞骨架;TGF-β1分别处理0、1、3、6 h和0、1、2、3、4、5 d,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MT标志基因α-SMA、β-catenin、SNAI1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处理HBEC 2 d时就能够引起类似EMT的形态改变,在处理3、4和5 d时细胞形态改变尤为明显,大多数细胞变为纺锤形;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细胞骨架的分布随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NAI1在3 h和Ecadherin在6 h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α-SM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SNAI1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在1 d时显著升高,随后各时间点mRNA表达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SNAI1在3和4 d时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α-SMA在2、4和5 d时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E-cadherin各时间点mRNA表达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3和5 d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结论:TGF-β1刺激HBEC可观察到发生类似EMT的细胞形态改变,但EMT标志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支气管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基因表达 细胞骨架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
作者 徐燕雯 王莉 +1 位作者 曹慧茹 徐鑫 《全科护理》 2014年第31期2912-2913,共2页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0例肺癌病人行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结果]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均在复苏室拔除气管插管,无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未出现术后吻合口漏,...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0例肺癌病人行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结果]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均在复苏室拔除气管插管,无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未出现术后吻合口漏,围术期间未出现病人死亡。[结论]加强完全胸腔镜下肺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支气管袖状切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