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萨健康藏、汉族运动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梯度的变化
1
作者 孙新甫 庄建国 黄肇荣 《西藏医药》 1996年第3期8-11,共4页
对海拔3658m的拉萨高原世居藏族10人及已习服的移居汉族9人的每分钟肺通气量(VE)、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了测定,以了解西藏高原世居藏族的(A—a)DO2是否低于移居汉族,VE对其影响以及(A-... 对海拔3658m的拉萨高原世居藏族10人及已习服的移居汉族9人的每分钟肺通气量(VE)、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了测定,以了解西藏高原世居藏族的(A—a)DO2是否低于移居汉族,VE对其影响以及(A-a)DO2降低在维持SaO2上的作用。结果显示世居藏族在运动时VE较低,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高,(A-a)DO2明显低于移居汉族;在重度运动负荷时,世居藏族的PaO2及SaO2均高于汉族。结果提示(A-a)DO2的缩小代偿了VE。降低所致SaO2下降,对维持较高的SaO2、尤其在维持运动时的SaO2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梯度 肺通气 运动试验 高原低氧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榛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4期4427-4428,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P(A-a)O2在发作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A-a)O能敏感反映患...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P(A-a)O2在发作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A-a)O能敏感反映患者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下载PDF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下体外循环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的影响
3
作者 刘颖 高鸿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8例。CPB时间均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均在180min以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龄在0~18岁的32例,19~60岁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8例。CPB时间均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均在180min以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龄在0~18岁的32例,19~60岁36例;行缺损修补手术的42例,瓣膜置换手术的26例。使用异丙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于CPB前10min和CPB后10min取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分组比较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有无明显改变以及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与CPB时间和阻断时间是否相关。结果68例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CPB前和CPB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前和CPB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无相关性,但是随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的延长而差值增大。结论静吸复合全麻下,CPB时间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在180min以下,对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没有明显影响,对肺换气功能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CPB尤其是阻断时间的延长,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可能会增大,从而引起肺换气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旭东 刘杨 +2 位作者 古恩琼 林创杰 林明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6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脓毒症儿童15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89)...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脓毒症儿童15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89)和危重组(n=64);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73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分析LAC和PA-aDO_(2)与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1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LAC和PA-aDO_(2)水平的阈值效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及联合指标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效能。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评价。结果脓毒症患儿的LAC和PA-aD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5)。患儿的LAC水平与PA-aDO_(2)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氧合指数(OI)呈显著负相关(P<0.05)。LAC、PA-aDO_(2)、PCT及APACHEⅡ评分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57、1.169、1.066、1.152,P<0.05),而乳酸清除率(LCR)为保护因素(OR=0.596,P<0.05)。曲线拟合发现随着LAC和PA-aDO_(2)水平的升高,患儿的死亡概率呈上升趋势。LAC联合PA-aDO_(2)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预测价值显著高于LAC和PA-aDO_(2)单独预测(P<0.05)。基于前述影响因素构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经验证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及有效性均较好。结论LAC和PA-aDO_(2)水平可有效反映脓毒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均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动脉血乳酸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尘埃沉着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4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 目的探究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4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A-aD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aO_(2)、PaCO_(2)和A-aDO_(2)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的P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_(2)和A-aD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尘埃沉着病患者PaO_(2)、PaCO_(2)、A-aDO_(2)的AUC和灵敏度分别为:0.788及86%、0.863及87%、0.873及98%。结论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A-aDO_(2)的AUC及灵敏度均高于PaCO_(2)和PaO_(2),早期监测A-aDO_(2)指标有助于早期确诊肺尘埃沉着病,评估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从而及时治疗肺尘埃沉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肺尘埃沉着病 肺功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向峰 梁瑛 +1 位作者 杨京华 高明哲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明确肺栓塞患者肺泡气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变化的影响因素 ,探讨P(A a)O2 等血气指标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对 4 7例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肺栓塞面积、原有心肺疾患、诊断间隔 )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 明确肺栓塞患者肺泡气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变化的影响因素 ,探讨P(A a)O2 等血气指标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对 4 7例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肺栓塞面积、原有心肺疾患、诊断间隔 )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74 %的患者 ( 35例 )动脉血氧分压 (PO2 )低于 80mmHg ,85% ( 4 0例 )患者P(A a)O2 高于正常 ,经多元回归方程筛选出P(A a)O2 的影响因素为肺栓塞面积、性别、年龄。在肺栓塞诊断中 ,P(A a)O2 具有较PO2 更高的敏感性 ,影响肺栓塞患者P(A a)O2 的因素为肺栓塞面积、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肺栓塞 相关分析 诊断
下载PDF
我区动脉血氧分压参考值调查分析
7
作者 张建华 张建军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9期121-122,共2页
选择宁夏正常人随机分成三组,由于宁夏地区大气压仅为650mmHg,低于北京地区大气压750mmHg%,使宁夏正常人动脉血气分压降低。正常人动血氧分调查显示参值范围为62~82mmHg,低于北京地区参考值80~100mmHg,而一般各类参考书都用80。... 选择宁夏正常人随机分成三组,由于宁夏地区大气压仅为650mmHg,低于北京地区大气压750mmHg%,使宁夏正常人动脉血气分压降低。正常人动血氧分调查显示参值范围为62~82mmHg,低于北京地区参考值80~100mmHg,而一般各类参考书都用80。100mmHg作为氧分压参考值。请我区医务人员务必分清我区参考与各类资料参考值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氧分压 参考值 肺泡-氧分压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的变化
8
作者 姚艳敏 王宝利 +2 位作者 王希柱 宋巧凤 刘春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抗凝与溶栓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选用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其中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33例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a)O_2在溶栓前后变...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抗凝与溶栓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选用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其中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33例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a)O_2在溶栓前后变化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P(A-a)O_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的再通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急性肺栓塞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急性肺损伤炎症/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3
9
作者 李洪霞 张进川 +1 位作者 赵亚力 郝好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8-341,i00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介质/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向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LPS加IL-10组,每组18只,各组又分为2、6和24h3个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介质/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向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LPS加IL-10组,每组18只,各组又分为2、6和24h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按各时间点观察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肺系数、BALF总蛋白水平及肺病理,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的表达。结果1LPS损伤组大鼠PaO2呈进行性降低;肺系数、BALF总蛋白水平及BALF中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病理示肺内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伴出血、透明膜形成。LPS加IL-10组的各项指标均较LPS损伤组减轻。2LPS损伤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于2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于2h显著升高,6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1受体拮抗剂(IL1ra)mRNA表达6h开始升高,且为峰值,24h仍高于对照组。LPS加IL10组肺组织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受抑,而IL-1ramRNA表达不受影响。结论1ALI早期TNFαmRNA、IL1β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IL-1ramRNA表达滞后,提示在无外来干预情况下,ALI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介质 急性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IL-1受体拮抗剂 IL-1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炎症介质 中性粒细胞 ΑMRNA IL- 动脉血氧分压 BALF LPS 细胞总数 蛋白水平
下载PDF
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γ-干扰素的表达与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的关系
10
作者 千智斌 王煜霞 +1 位作者 刘友才 姬明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与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动脉血氧分压(PaO2)、外周血和...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膈神经放电曲线变化与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动脉血氧分压(PaO2)、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表达水平及膈神经放电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PaO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ALF中和外周血中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肺组织中IFN-γ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家兔膈肌放电曲线幅度和对照组家兔相比明显减小,放电持续时间缩短,频率减少(P<0.05),而且实验组家兔PaO2数值与膈神经放电曲线的幅度、放电持续时间、放电频率呈正相关(r=0.1826,P<0.05)。结论 IFN-γ参与油酸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放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膈神经放电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Γ-干扰素 动脉血氧分压 膈神经放电曲线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外周血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PEEP)对于截石位开腹手术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蕾 徐振东 +2 位作者 余琼 朱伟强 张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卧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在摆放体位后30 min PaO2出现下降,两组的氧分压变化百分比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与A组相比,B组在加用10 cmH2O的PEEP后60 min,PaO2明显上升、P(A-a)DO2显著下降。结论截石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而逐级上调PEEP值至10 cmH2O可以在不影响循环稳定的同时改善肺泡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呼气末正压(PEEP) 动脉血氧分压(PaO2)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
下载PDF
胸腺法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25
12
作者 任茂 谢云 +5 位作者 王天轶 韩丙超 高聪慧 刘晓虎 任建平 高秀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8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97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 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97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及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_(2)、SaO_(2)、PaO_(2)/FiO_(2)、FVC、FEV1、PEF、FEV1/FVC、CD3+、CD4+及CD4+/CD8+升高,PaCO_(2)、TNF-α、PCT、CRP、IL-8及CD8+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及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法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 胸腺法新 支气管肺泡灌洗 动脉血氧分压 肺活量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原 药物毒性
下载PDF
PA-aO2、PaCO2和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莹 刘玉环 王华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乳酸(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26例APP患者,根据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69例,... 目的探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乳酸(Lac)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26例APP患者,根据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69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PA-aO2、PaCO2和La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P患者PA-aO2和Lac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且死亡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aO2和Lac与存活组呈负相关,与死亡组呈正相关,PaCO2与存活组呈正相关,与死亡组呈负相关(P<0.05);PA-aO2、PaCO2和Lac联合检测对AP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O2、PaCO2和Lac水平与APP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乳酸 急性百草枯中毒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和肺泡-动脉间氧交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任宏生 蒋进皎 +7 位作者 楚玉峰 丁敏 郄国强 曾娟 王鹏 朱文瑛 孟玫 王春亭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09-614,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外肺水及肺泡-动脉间氧交换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87例感染性休克并行容量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外肺水及肺泡-动脉间氧交换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87例感染性休克并行容量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HVHF将患者分为容量复苏组(41例)和HVHF组(46例).HVHF组在容量复苏基础上行床旁高容量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至少3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交换指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以及28 d病死率,并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逐渐下降,HVHF组治疗后3d时IL-6、PCT、NT-proBNP均较容量复苏组明显降低[IL-6(μg/L):34.8±15.8比63.3±21.2,PCT(μg/L):7.5±6.4比17.3±11.2,NT-proBNP(μg/L):561.8±23.7比584.3±56.7,P<0.05或P<0.01].②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HVHF组治疗后3d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均明显低于容量复苏组[ITBVI(mL/m2):634.2±125.8比963.8±321.0,EVLWI(mL/kg):7.5±2.4比12.3±4.2,PVPI:2.2±1.2比4.2±2.0,均P<0.01].③两组治疗后PA-aDO2、乳酸(Lac)逐渐下降,氧合指数(PaO2/FiO2)逐渐升高.与容量复苏组比较,HVHF组治疗后3d、7d时PA-aDO2、Lac均明显降低[PA-aDO2(mmHg,1 mmHg=0.133kPa)3 d:252.37±29.45比270.82±38.07,7 d:181.08±21.81比221.02±29.13; Lac(mmol/L)3 d:3.17±2.03比4.07±2.43,7 d:1.95±0.97比2.45±1.07,P<0.05或P<0.01],治疗后7d时PaO2/FiO2明显升高(mmHg:258±41比178±34,P<0.01).④EVLWI与PA-aDO2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01),95%可信区间为0.617 ~ 0.773.⑤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HVHF组治疗后3d、7d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APACHEⅡ评分(分)3 d:18.2±7.7比22.4±8.6,7 d:8.2±3.8比17.2±6.8; SOFA(分)3 d:13.6±3.4比15.8±5.0,7 d:7.6±3.3比12.8±3.9,P< 0.05或P<0.01].HVHF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容量复苏组[15.22%(7/46)比34.15%(14/41),x2=4.242,P=0.038].结论 HVHF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中炎症介质水平,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提高肺泡-动脉间氧的交换,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感染性休克 炎症因子 血管外肺水 肺血管通透性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血尿酸增高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运剑 许鹏 +3 位作者 陆慰萱 季颖群 刘春萍 张伟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2-345,i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尿酸(UA)改变及其对判断PTE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0)和肺栓塞组(PTE组,n=34)。PTE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制模后死亡4只,存活30只。两组分... 目的探讨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尿酸(UA)改变及其对判断PTE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0)和肺栓塞组(PTE组,n=34)。PTE组经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制备PTE模型,制模后死亡4只,存活30只。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4、7、14和28d各处死6只,测定血UA、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压(RVP),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PTE组栓塞后1周内可见肺泡内渗出并出血,肺泡间隔增厚,其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周后肺泡结构基本正常,间质内炎性细胞减少。栓塞后第1、4和7dPTE组血UA高于Sham组(P均<0.05),PaO2明显低于Sham组(P<0.05或P<0.01),血UA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638,P<0.001);1周后血UA随病理改善和PaO2上升而恢复正常;两组mPAP、RV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PTE后血UA升高,其对临床诊断PTE和疗效观察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血尿酸增高 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 组织病理学改变 动脉血氧分压 平均肺动脉 苏木素-伊红 炎性细胞浸润 PaO2 PTE 严重程度 SD大鼠 自体血栓 静脉注入 染色观察 肺泡间隔 肺泡结构 细胞减少 0.05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严重感染患者动静脉血气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邬海苏 柳开忠 +3 位作者 邱骏 柳杰铭 黄剑 汪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四年来收治的47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中心... 目的研究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四年来收治的47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疾病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缓解后P(A—a)O2值下降,ScVO2值有所升高;而在疾病恶化时两者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O2及ScVO2能敏感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动静脉血气分析联合监测可以有效判断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血气分析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预后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成山(综述) 赵晓晏(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在慢性肝病门脉高压的基础上肺内血管异常扩张诱导产生的动脉血氧合缺陷,气体交换障碍、低血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目前认为,HPS主要与肺内毛细血管扩张和分流形成有关。本文对血液分流:肺内...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在慢性肝病门脉高压的基础上肺内血管异常扩张诱导产生的动脉血氧合缺陷,气体交换障碍、低血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目前认为,HPS主要与肺内毛细血管扩张和分流形成有关。本文对血液分流:肺内分流、门肺分流和胸膜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及血管活性物质:肺内-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d和乙酮可可碱改变等因素在HPS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旨在为探讨H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氧合缺陷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艳敏 王希柱 +1 位作者 宋巧风 李会菊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0-97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动脉血氧... 目的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a)O_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拴塞及溶栓后再通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溶栓 抗凝
原文传递
吸氧浓度改变对肺氧交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永克 许文兵 朱元珏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吸入氧浓度 (FiO2 )改变对肺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6例 (9例次 )呼吸功能不全和 1例原因不明杵状指患者在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 ,在FiO2 改变前后 30min分别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氧分压 (PAO2 )及肺氧交换指... 目的 :探讨吸入氧浓度 (FiO2 )改变对肺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6例 (9例次 )呼吸功能不全和 1例原因不明杵状指患者在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 ,在FiO2 改变前后 30min分别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氧分压 (PAO2 )及肺氧交换指标 ,然后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iO2 改变前后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 (P(A a) O2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动脉 肺部氧分压比 (PaO2 /PAO2 )、呼吸指数 (RI)和氧合指数(PaO2 /FiO2 )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FiO2 提高与P(A a) O2 升高在不同个体没有相关性 (r=0 .2 38,P >0 .0 5 )。结论 :P(A a) O2 明显受FiO2 影响 ,PaO2 /PAO2 、RI和PaO2 /FiO2 受FiO2 影响较小 ,因此 ,在不同吸气氧浓度情况下用PaO2 /PAO2 、RI和PaO2 /FiO2 判断氧交换有无异常比P(A a) O2 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 吸入氧度 肺泡-动脉氧分压 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呼吸指数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不同输液方案对肺保护的作用
20
作者 刘家鹏 杨进斌 韩建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方案对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晶体液输注组和5%白蛋白输液组,每组35例。记录不同时间点[术中切皮前(T1);出...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方案对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晶体液输注组和5%白蛋白输液组,每组35例。记录不同时间点[术中切皮前(T1);出手术室前(T2);出重症监护室(T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术中出入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5%白蛋白输注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输液量、红细胞使用量及失血量低于晶体液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5%白蛋白输注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低于晶体液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能明显改善A-aDO2值,减少术中液体应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 肺保护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