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8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文泽 张红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9-94,共6页
目的分析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 目的分析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花清感颗粒,连续治疗10 d评估效果。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临床疗效、气道重塑指标、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吸频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CD4^(+)、CD8^(+)、CD4^(+)/CD8^(+)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花清感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儿童MPP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抗气道重塑,抑制炎症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金花清感颗粒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俯卧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
作者 萨日娜 王爱琼 +2 位作者 高有汉 李晓安 呼格吉乐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MPP伴肺不张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BAL基础上加以俯卧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AL。比较两组患儿发热、肺部体征、住院时间、肺复张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肺部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第7天、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肺复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MPP伴肺不张治疗中,有利于缩短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肺复张和肺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气管肺泡灌洗 俯卧位 肺不张 儿童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特布他林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刘雪梅 丁阳 +3 位作者 孙梅 王士娟 马文颖 温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特布他林治疗食积内阻、痰热壅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积内阻...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特布他林治疗食积内阻、痰热壅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积内阻、痰热壅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气促喘憋、壮热烦躁、痰黄稠、不思饮食、腹部胀满、喉间痰鸣)和血清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8%(58/61)比80.33%(49/61),P<0.05];治疗14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D8^(+)、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CD4^(+)、CD4^(+)/CD8^(+)均明显升高(P均<0.05),上述指标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少数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及喉部刺激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16.39%(10/61)比21.31%(13/61)],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特布他林治疗食积内阻、痰热壅肺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特布他林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4
作者 何娜 郑光强 +3 位作者 黄娆 林科 陈耿浩 袁文霄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11%vs.86.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高热、咳嗽、肺啰音、胸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l)、FEVl/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l、FEVl/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IgA、Ig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IgM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提高疗效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理念与实践
5
作者 殷勇 陈健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增多,需要临床医师思考并实践新的诊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耐药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血清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
作者 胡剑 苏凡 +1 位作者 包丽丽 吴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26)和非RMPP组(n=17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配对出25对患儿,校正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喘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等特征(大叶性/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RMPP组的IL-6[18.220(7.088,40.412)pg/mL]、IL-10[7.335(4.838,11.690)pg/mL]、INF-γ[6.450(3.488,15.488)pg/mL]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6.000、1176.000、1438.000,P均<0.05)。匹配后RMPP组IL-10[7.840(4.755,11.690)pg/mL]仍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00,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MPP组的IL-10显著上升,提示IL-10可能在RMPP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6 干扰素-Γ 儿童
下载PDF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分析
7
作者 陈兵 张梦琦 封浩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症状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MPP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情况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此外CRP、PCT、WBC、LDH及IgA水平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CT检查中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肺实变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高分辨CT影像
下载PDF
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曲晓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咯痰、气喘、发热及唇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咯痰、气喘、发热及唇绀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D-二聚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2、IL-4、D-二聚体、MCP-4、sIL-2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或肝肾功能障碍。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效果较好,明显缩短了主要症状恢复时间,调节了血清因子水平,且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可获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苇茎汤 痰热闭肺证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 血清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耐药情况及临床诊治
9
作者 顾雨瞳 杨芬 +3 位作者 叶剑敏 华丽 李菁 丁国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6,192,共6页
目的 总结2023年4月至10月呼吸科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率,并分析该段时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及治疗特征。方法 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住院当日咽拭子标本,行tNGS病原体及MP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分... 目的 总结2023年4月至10月呼吸科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率,并分析该段时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及治疗特征。方法 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住院当日咽拭子标本,行tNGS病原体及MP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分析MP阳性率及大环内酯类耐药率。MPP患儿根据所处月份分为平日组(6月)和流行高峰组(9月);根据是否检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比较各组间患儿临床特征。将耐药组分为平日耐药组和流行高峰耐药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差异。结果 在1 4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男686例、女739例,中位年龄为6(3~8)岁。MP阳性率57.1%(813例)。4至10月各月份间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阳性率逐月上升(12.5%~71.6%)。813例MPP住院患儿中627例检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MP总耐药率为77.1%。MP非流行期(4~6月)的耐药率93.9%,流行高峰期(8~10月)耐药率显著降低,为71.9%。4至10月各月份间MP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日组76例,流行高峰组189例。与平日组相比,流行高峰组住院天数延长,CRP和LD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64例,耐药组201例。与敏感组相比,耐药组住院天数延长,LD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例耐药MPP患儿中,平日耐药组71例,流行高峰耐药组130例。与平日耐药组相比,流行高峰耐药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后退热所需时间更长,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3年8—10月为MP流行高峰,感染率高于平日,但住院患儿的MP耐药率低于平日。与平日相比,流行高峰期的MPP免疫应答反应更强,表现为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炎症指标,需考虑存在新突变的可能。大环内酯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流行高峰期耐药MPP治疗效果欠佳,需要加用四环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耐大环内酯类肺炎原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钱元原 季卫刚 +1 位作者 陈艳艳 张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分为消化道系统损害组(n=3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分为消化道系统损害组(n=35)、非消化道系统损害组(n=97)。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发热病程、病程、大环内酯类药物开始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35例消化道系统损害,发生率26.52%(35/1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体重、病程、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ESR、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发热病程、大环内酯类药物开始使用时间、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发热病程≥7 d、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3 d、CRP≥10 mg/L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与年龄≤3岁、发热病程≥7 d、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3 d、CRP≥10 mg/L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消化道系统损害 影响因素 炎症水平 大环内酯类
下载PDF
基于胸部X线片的深度迁移学习模型早期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名柱 潘昌杰 +1 位作者 张浩 陈晓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VGG19的深度迁移学习模型在儿童胸部X线片(胸片)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3763例,其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将患儿胸片分成细菌性肺炎组、MPP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并按... 目的:探讨基于VGG19的深度迁移学习模型在儿童胸部X线片(胸片)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3763例,其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将患儿胸片分成细菌性肺炎组、MPP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并按照9: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选择150例患儿胸片作为验证集(细菌性肺炎、MPP和病毒性肺炎各50例)。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准确率(Ac)及在验证集中的精确度(Pr)、召回率(Rc)、F1评分(F1)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VGG19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最高Ac分别为0.99和0.95。细菌性肺炎组的Pr、Rc、F1、AUC分别为0.87、0.82、0.85、0.92,MPP组分别为0.85、0.74、0.78、0.90,病毒性肺炎组分别为0.76、0.88、0.81、0.93。VGG19对三组图像分类诊断的总体AUC为0.92。结论:基于VGG19的深度迁移学习模型是儿童胸部X线片诊断MPP的可靠方法,能够帮助临床早期诊断M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胸片 儿童 深度迁移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评价
12
作者 李丹丹 刘新锋 +4 位作者 郎艳美 巩翠洁 林雅慧 王莎 石艳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阿奇霉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疗效评价。方法:将176例RMPP患儿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n=68)、B(n=56)、C(n=52)三组,A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B组在A...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阿奇霉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疗效评价。方法:将176例RMPP患儿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n=68)、B(n=56)、C(n=52)三组,A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治疗7 d后,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效果、肺功能、免疫功能、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C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B组<C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IgM)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B组<C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B组<C组(P<0.05)。A组、B组、C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有利于提升对RMPP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联合高剂量甲泼尼龙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布地奈德 阿奇霉素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3
作者 田继萍 吴明赴 孟令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18-722,共5页
目的 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70例MPP病儿为建模组。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50例MPP病儿为验证组。根据是否表现为大... 目的 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70例MPP病儿为建模组。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50例MPP病儿为验证组。根据是否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将建模组病儿分为呈大叶性肺炎组(n=70)和未呈大叶性肺炎组(n=100)。对建模组病儿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评估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准确性。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建模组中呈大叶性肺炎组年龄、热程、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高于未呈大叶性肺炎组(P<0.05),其中热程更高(10.10±2.72比6.36±1.91)、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时间更高(5.20±1.59比3.50±1.02)、CRP更高(35.46±9.73比13.92±4.06)、D-二聚体更高(0.69比0.44)。logistic分析显示,热程、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时间、CRP、D-二聚体是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5%CI:(0.90,0.98)],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5%CI:(0.92,0.98)];列线图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建模组χ^(2)=6.81,P=0.557;验证组χ^(2)=6.50,P=0.591。结论 构建的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可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 大叶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儿童
下载PDF
BALF-mNGS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1例
14
作者 陈映均 杨芳 刘同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严重状态。该病以发热持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和易出现肺外并发症为特点。本文收治1例快速进展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怀疑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使...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严重状态。该病以发热持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和易出现肺外并发症为特点。本文收治1例快速进展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怀疑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抗感染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后,病情转归良好。病原mNGS在病原学混合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RMPP患者,积极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可以明确诊断同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肺炎原体 混合感染
下载PDF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
15
作者 王沁怡 陶黎梅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目的 探究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MMP风热闭肺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 探究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MMP风热闭肺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发热积分、咳嗽积分、咯痰积分和气喘积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和Th17/Tre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106例MMP患者,每组各53例。治疗前,中药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Th17/Treg细胞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发热积分、气喘积分、咳嗽积分、咳痰积分、血清INF-γ水平和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FVC、FEV1、PEF、IL-4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MMP患儿可调节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风热闭肺证 银翘散 麻杏石甘汤 TH1/TH2平衡 Th17/Treg平衡
原文传递
槐杞黄颗粒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贾晓丹 刘阳 +1 位作者 陈朴 宋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90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OB组和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90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OB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祛痰、止咳、退热、补液等常规对症治疗,FOB组患儿给予FOB治疗,联合组在FOB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T细胞亚群(CD3^(+)、CD8^(+)、CD4^(+)/CD8^(+))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L-8、IL-17、TLR2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FOB组(P<0.05);两组患儿IgA、IgG、IgM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FOB组(P<0.05);两组患儿CD3^(+)、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FOB组(P<0.05);两组患儿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FOB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FOB组(77.78%,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刺激性咳嗽、胸闷、腹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FOB治疗,槐杞黄颗粒联合FOB治疗MPP患儿临床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IL-8、IL-17、TLR2水平,提高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纤维气管镜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评估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
17
作者 荣伟强 左路广 +2 位作者 段娜娜 郝剑 戚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A水平。比较2组CRP和SAA水平,对比单独血清CRP水平检测、血清SAA水平检测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原体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血清CRP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0例,阴性患者70例;血清SAA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65例;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63例。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86.67%、91.66%,特异度分别为91.67%、95.00%、96.67%,Kappa值分别为0.833、0.908、0.942。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检测高。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血清CRP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35(95%CI:0.718~0.880),截断值为11.55 mg·L^(-1),单独血清SAA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95(95%CI:0.832~0.958),截断值为30.45 mg·L^(-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65(95%CI:0.933~0.998)(P<0.05)。结论CRP、SAA水平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表现为较高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肺炎支原体肺炎 感染标志物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iR-143-3p和miR-509-5p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杨肖翠 刘清华 +2 位作者 程效增 黄薇 李静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143-3p(miR-143-3p)与微小核糖核酸-509-5p(miR-509-5p)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35例(...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143-3p(miR-143-3p)与微小核糖核酸-509-5p(miR-509-5p)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4例和重症组5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3-3p与miR-509-5p水平;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TPTEF)、达峰容积(VPTEF),计算TPTEF/Te、VPTEF/VT;采用Pearson法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RR、VT、TPTEF/Te、VPTEF/VT与血清miR-143-3p、miR-509-5p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3-3p和miR-509-5p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miR-143-3p水平为(0.25±0.04),miR-509-5p为(0.37±0.04),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RR升高,VT、TPTEF/Te、VPTEF/VT、血清miR-143-3p及miR-509-5p水平均降低(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iR-143-3p、miR-509-5p与VT、TPTEF/Te、VPTEF/VT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43-3p、miR-509-5p预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3.3%)、0.849(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92.9%);血清miR-143-3p、miR-509-5p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35(灵敏度为79.6%,特异度为63.0%)、0.859(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87.3%)。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iR-143-3p、miR-509-5p水平降低,二者均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判别价值,有望作为临床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严重程度 微小核糖核酸-143-3p 微小核糖核酸-509-5p
下载PDF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乳酸脱氢酶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张湘湘 孙礼宾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70-1976,共7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乳酸脱氢酶(LDH)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轻症组患儿和31例重症组患儿,同期选取正常体检或切除包皮患...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乳酸脱氢酶(LDH)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轻症组患儿和31例重症组患儿,同期选取正常体检或切除包皮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检测外周血中HBP、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白细胞(WBC)的含量,对比各组HBP、LDH、CRP及WBC水平,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各临床指标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MPP)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及轻症组的HBP、LDH及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重症组的HBP、LDH及CRP水平对比轻症组有明显升高(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P、LDH及CRP为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BP、LDH、CRP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肝素结合蛋白 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依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患儿入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分析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患儿入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7d为1个疗程,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比较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免疫功能、炎症指标、心肌酶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憋喘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均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高于对照组;补体C3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各项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淀粉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白介素-4(IL-4)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LDH、CK-MB、CK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提升患儿免疫功能,进而降低机体炎症程度,且患儿心肌损伤更轻,症状缓解更快,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孟鲁司特钠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