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宿利清 王立红 +2 位作者 高俊珍 徐磊 贺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70例,依据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分为RA-ILD组(34例)和RA组(36例),对... 目的:探讨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70例,依据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分为RA-ILD组(34例)和RA组(3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重点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KL-6表达水平及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影像学等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I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年龄及发病年龄、病程、DAS28、KL-6、WBC、UA、RF、抗CCP抗体、TLC%Pred、DLCO%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患者临床症状占比关节痛较为突出,HRCT表现胸膜粘连增厚较为突出;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与TLC%Pred、VC%Pred、DLCO%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RF、抗CCP抗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RA-ILD组患者治疗前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A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RA-ILD组有6例患者死亡,经分析死亡组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高龄、男性、吸烟、抗CCP抗体升高及KL-6升高是影响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KL-6预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为0.743~0.86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7,联合检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54,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结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显著升高,KL-6可作为早期发现ILD的血清学指标,联合肺功能检测可更早发现ILD,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KL-6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虎杖苷对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7 位作者 刘慧 李国栋 马卫国 王亚南 顾文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PD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给予泼尼松7.5 mg/(kg·d),P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PD 200 mg/(kg·d)、100 mg/(kg·d)、5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PD高剂量组2次/d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HMGB1、TGF-β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PD各治疗组小鼠出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阳性药及PD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及PD高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高、低剂量组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中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HMGB1、PD低剂量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治疗组HMGB1、TGF-β1、NF-κB p65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PD能够改善CTD-IL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免疫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抑制下游免疫炎性因子HMGB1、NF-κB的高表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抑制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释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及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虎杖苷 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 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萍 武剑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结缔组织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多系统受累。肺部受累是结缔组织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以间质性肺病最为多见。目前免疫机制等相关研究证实了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同... 结缔组织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多系统受累。肺部受累是结缔组织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以间质性肺病最为多见。目前免疫机制等相关研究证实了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同时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本文将总结并讨论CTDILD主要候选生物标志物GM-CSF、IL、S100A8/A9、CA153、MUC5B等,通过回顾机制、潜力、局限性及在不同CTD-ILD中的临床应用,帮助指导未来临床研究及实践,降低临床漏诊率,实现早期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生物制剂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雪 唐小葵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613-618,共6页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目前的治疗多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生物制剂在对传统疗法无效的CTD-ILD患者...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目前的治疗多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生物制剂在对传统疗法无效的CTD-ILD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了现有的生物制剂治疗CTD-ILD的疗效及其相关不良反应,为下一步CTD-ILD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间质性肺病 生物制剂
下载PDF
刘良徛“全程温法治疗肺纤维化”思想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
5
作者 莫丽莎 肖晨晓 +4 位作者 朱卫娜 柯诗文 朱国双 刘良徛 邱明亮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刘良徛在继承国医大师洪广祥“治肺不远温”思想基础上,创新提出“全程温法治疗肺纤维化”的学术观点,认为“阳虚寒凝、痰滞血瘀”为肺纤维化的核心病机。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属于慢性肺纤维化的范畴,其中医病机与上述相一致。... 刘良徛在继承国医大师洪广祥“治肺不远温”思想基础上,创新提出“全程温法治疗肺纤维化”的学术观点,认为“阳虚寒凝、痰滞血瘀”为肺纤维化的核心病机。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属于慢性肺纤维化的范畴,其中医病机与上述相一致。治疗上予以温阳散寒、涤痰行瘀,温肺化纤汤为其有效方剂。现总结刘良徛诊治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期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 全程温法 温肺化纤汤
下载PDF
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患者规范化肺康复训练实施方案的构建
6
作者 杨秀娟 陈美珠 刘素蓉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构建一套适用于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规范化肺康复训练方案,丰富肺康复指导的系统教育方案内涵,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WanFang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构建一套适用于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规范化肺康复训练方案,丰富肺康复指导的系统教育方案内涵,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WanFang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及指南网站,以循证医学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分析,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Ⅱ)评价指南质量及澳大利亚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开发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类实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及等级划分,以汇总最佳证据,拟定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训练方案初稿,最后结合专家会议和专家咨询结果,对方案初稿进行可用性评鉴,最终修订完善方案。结果 经文献质量评价及筛选后,共纳入30篇文献,其中指南与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6篇,系统评价文献6篇,类实验文献5篇。方案内容包括训练评估、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干预、营养支持6个一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方案结果可靠,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高,能够为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 规范化 肺康复 方案构建
下载PDF
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7
作者 徐艳 于哲 +1 位作者 程路 臧银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MDA5)阳性皮肌炎(DM)患者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和非RPILD的临床特点差异,探讨合并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炎性肌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病联盟... 目的:通过分析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MDA5)阳性皮肌炎(DM)患者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和非RPILD的临床特点差异,探讨合并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炎性肌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病联盟组织收集的251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根据有无合并RPILD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RP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将251例患者分为RPILD组(89例)和非RPILD组(16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Ro-52抗体阳性、铁蛋白(SF)、抗MDA5抗体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SR、抗MDA5抗体滴度、性别(男性)、CRP、抗Ro-52抗体均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CRP、抗Ro-52抗体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年龄、ESR、抗MDA5抗体滴度可能增加MDA5+DM患者发生RPILD的风险,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男性)、CRP升高、抗Ro-52抗体阳性可能是MDA5+DM患者合并RPI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RPILD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性 抗Ro-52抗体
原文传递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在NTM肺病合并支气管 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陈燕霞 冯翠莲 +2 位作者 黄丽萍 吴色勋 胡佩仪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022-0024,共3页
目的:分析机械辅助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200例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男90例、女110例,年龄28~84岁、平均(58.... 目的:分析机械辅助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对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200例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男90例、女110例,年龄28~84岁、平均(58.21±3.55)岁。对照组实施徒手扣背排痰及有效咳嗽指导,试验组实施机械辅助排痰联合呼吸训练。分析干预前、干预5d、7d的咳嗽咳痰症状评估、排痰量及对治疗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5d、7d,试验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评分分别为(1.69±0.45)分、(0.37±0.4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58)分、(1.66±0.56)分,组间差异显著(均P<0.05)。干预5d、7d,试验组排痰量分别为(79.21±2.76)mL、(110.45±3.67)mL,均多于对照组的(61.43±2.67)mL、(77.21±3.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呼吸训练可以提升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提升患者的咳痰能力,促进患者肺部感染的康复。为患者提供机械辅助排痰,可以促进痰液快速的排出体外,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肺癌炎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排痰 呼吸训练 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推进中医院肺病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鹿振辉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近几十年来,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在取得极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点问题,距形成一门规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仍任重而道远。笔者所在团队从事中医肺病医、教、研工作已六十余年,为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做出许多积极探索。本文从传... 近几十年来,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在取得极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点问题,距形成一门规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仍任重而道远。笔者所在团队从事中医肺病医、教、研工作已六十余年,为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做出许多积极探索。本文从传承守正、强调疗效、科研创新、衷中参西、医教协同、医德医风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中医肺病学科的建设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肺病学科 传承创新 医学教育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影响研究
10
作者 顾丽艳 王春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1例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字母表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1)和比对组(n=40),给予比对... 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1例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字母表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1)和比对组(n=40),给予比对组患者一般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显示,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等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及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协同护理模式可增强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间质性肺病激素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间质性肺病分割算法
11
作者 李威 陈玲 +8 位作者 徐修远 朱敏 郭际香 周凯 牛颢 张煜宸 易珊烨 章毅 罗凤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5-1293,共9页
间质性肺病(ILD)的分割标签标注成本极高,且现有数据集通常存在样本量较少的问题,导致训练的模型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ILD分割算法。首先,基于U-Net构建多任务分割模型;其次,使用生成的肺部分割标签作为辅助... 间质性肺病(ILD)的分割标签标注成本极高,且现有数据集通常存在样本量较少的问题,导致训练的模型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ILD分割算法。首先,基于U-Net构建多任务分割模型;其次,使用生成的肺部分割标签作为辅助任务标签进行多任务学习;最后,使用一种自适应调整多任务损失函数权重的方法,平衡主任务和辅助任务的损失。在自构建的IL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多任务分割模型的Dice相似系数(DSC)达到了82.61%,与U-Net相比提升了2.26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提升ILD的分割性能,协助临床医生进行ILD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语义分割 小样本量 多任务学习 自适应多任务损失函数
下载PDF
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的构建
12
作者 刘琳琳 陈敬芳 +2 位作者 王秀芬 阮淑金 李孟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7,共7页
目的:构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为其运动训练提供系统、规范的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中关于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的文献。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提取证据,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 目的:构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为其运动训练提供系统、规范的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中关于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的文献。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提取证据,形成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一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得到35条结构性肺病肺康复运动相关的证据。共16名专家参与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907。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包括组建多学科团队、总体要求、评估内容、运动处方及效果评价5项一级条目、20项二级条目、43项三级条目。结论: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康复运动方案科学、实用,可为临床开展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运动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构性肺病 肺康复 运动 循证实践方案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物靶向治疗
13
作者 白昊东 沙炳先 +2 位作者 Ambedkar Kumar Yadav 徐镶怀 余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基于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现状无法满足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已有不同研究将针对特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制剂尝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来缓解呼吸道症状或降...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基于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现状无法满足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已有不同研究将针对特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制剂尝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来缓解呼吸道症状或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但均未能给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今后还需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生物靶向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靶向治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莉雅 李琪 +2 位作者 王丽芳 梁海云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5-549,共5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诊疗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综述NTM诊断、治疗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不足,希望为NTM临床诊疗...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诊疗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综述NTM诊断、治疗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不足,希望为NTM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鉴别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高改青 王鑫 +1 位作者 朱金霞 王慧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静脉(V-V)转流为VV-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分析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VA-ECMO组平均肺动脉压及重度动脉压占比显著高于VV-ECMO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高于VV-ECMO组,ECMO流转时间显著低于VV-ECMO组(P<0.05);两组术后PGD率、术后72 h内休克率、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病采用V-A转流和V-V转流患者短期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转流方式 肺移植术 终末期肺病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4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周娅山 张佳 +2 位作者 段新旺 张荣伟 刘燕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06-108,116,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多种皮肤损害。部分皮肌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类特殊的抗体——抗MDA5抗体,该抗体阳性患者常合并急进性肺间质病变,病情进展快,合并症多,预后不佳[1-3]。...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多种皮肤损害。部分皮肌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类特殊的抗体——抗MDA5抗体,该抗体阳性患者常合并急进性肺间质病变,病情进展快,合并症多,预后不佳[1-3]。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改善预后和治愈的关键[4]。鉴于此类疾病急性,危重的特点,且相关护理报道较少,本研究总结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2022年收治的4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为该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抗MDA5抗体 多学科协作模式 慢性病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基于玄府、腠理认识的从表达邪治疗间质性肺病经验探讨
17
作者 蔡松 张立山 +2 位作者 司徒惠昀 程元元 黄茂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人体肌表之皮毛与汗孔,是肌表之玄府,人体呼吸道之黏膜、纤毛等,是肺内之玄府,皆属于表,为肺所主。间质性肺病(ILD)病位在肺间质,在中医是为肺之腠理,是三焦与肺的功能相协之处。肺之腠理可通于肌表之玄府与肺内之玄府,有内外两种出路。... 人体肌表之皮毛与汗孔,是肌表之玄府,人体呼吸道之黏膜、纤毛等,是肺内之玄府,皆属于表,为肺所主。间质性肺病(ILD)病位在肺间质,在中医是为肺之腠理,是三焦与肺的功能相协之处。肺之腠理可通于肌表之玄府与肺内之玄府,有内外两种出路。ILD的治疗应注意给邪以出路,可开玄府、通腠理,或兼扶正气,从而起到从表达邪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表达邪 玄府 腠理 三焦 间质性肺病
原文传递
中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数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程玮媛 王晓燕 唐华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813-1823,共11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79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共病组)和150例COPD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79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共病组)和150例COPD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指数、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等;使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通过R软件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及评价。结果:该数学模型由三项危险因素组成,分别为血沉(ESR)、NLR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碱性磷酸酶(ALP)。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 (95% CI, 0.844~0.982, P < 0.05),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抽样次数设置为1000次,在内部验证集,本模型的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861,C指数为0.913 (95%置信区间0.839~0.971),此外校准曲线代表了该模型良好的性能,临床决策曲线(DCA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可以做出有价值的判断。结论: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的3项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70岁以下男性COPD患者中肺癌的高危人群筛查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 临床特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研究
19
作者 陈美玲 苏克雷 高卫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共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6 min步行试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后,2组的6 min步行试验、FVC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TD-ILD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痹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补阳还五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CAR、FAR、LDH、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病合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郑裕碧 芦松 +1 位作者 褚天保 张庆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 评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病(ILD)合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病(ILD),病... 目的 评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病(ILD)合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病(ILD),病毒血清学IgM抗体阳性的49例患者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病毒血清学IgM阴性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它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49例患者中最常见的单一病毒感染是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是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年龄较对照组大(P<0.05),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比率较对照组高(P<0.05);感染患者CAR、FAR、LDH、D-二聚体、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好转率、氧合指数、白蛋白(ALB)较对照组低(P<0.05);CAR、FAR、LDH、D-二聚体与炎症因子ESR、CRP呈正相关(P<0.05);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四项指标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791),联合指标的AUC大于CAR(Z=2.323,P=0.020)、FAR(Z=2.062,P=0.039),但与D-二聚体(Z=1.876,P=0.061)、LDH(Z=1.182,P=0.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患者CAR、FAR、LDH、D-二聚体明显升高,炎症反应剧烈,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乳酸脱氢酶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