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5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史灵芝 黄桁 +9 位作者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赵晋 严浩吉 左玉洁 张馨月 刘霖曦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66例气道狭窄患者,中位无气道狭窄时间为72(52,102)d,27%(18/66)发生中心气道狭窄,73%(48/66)发生远端气道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风险比(HR)1.037,95%可信区间(CI)1.005~1.070,P=0.024]和手术类型(HR 0.400,95%CI 0.177~0.903,P=0.027)均与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结局存在相关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受者死亡风险越高;接受双肺移植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单肺移植。在亚组分析中,3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HR 4.577,95%CI 1.439~14.555,P=0.010)和免疫抑制药(HR 0.079,95%CI0.022~0.287,P<0.001)与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均存在相关性;无3级PGD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有3级PGD的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使用环孢素的患者。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单肺移植手术方式、3级PGD和使用环孢素可能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气道并发症 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 急性排斥反应 体外膜氧合 氧合指数 机械通气 肺移植 肺移植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混合转流模式在肺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曾妃 兰美娟 +2 位作者 郑叶平 梁江淑渊 顾培培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总结6例肺移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混合转流模式的护理经验。针对该组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混合模式转流过程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采取如下护理措施: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流转专项工作机制,医护高效配合;精准化流量调节确... 总结6例肺移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混合转流模式的护理经验。针对该组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混合模式转流过程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采取如下护理措施: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流转专项工作机制,医护高效配合;精准化流量调节确保有效心肺支持;清晰标识管路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多模式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密切监测并发症发生。经过精细化护理,6例患者在ECMO转流期间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顺利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体外膜氧合 混合式 转流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肺移植术后早期肺康复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3
作者 马若云 江婵玉 +2 位作者 王明雪 刘贺 王春叶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肺康复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多学科协作的肺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初稿。于... 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肺康复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多学科协作的肺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初稿。于2022年6月—2022年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双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肺康复质量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2和0.82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23和0.167。肺康复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58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质量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专科特色,可作为评价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多学科协作的肺康复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康复 质量指标 护理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诊治进展
4
作者 朱海星 周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是最常见的慢性肺移植物失功能的非感染形式。近年来,疾病早期0p期肺功能筛查、薄层CT扫描图像的小气道重建技术、3He-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来源...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是最常见的慢性肺移植物失功能的非感染形式。近年来,疾病早期0p期肺功能筛查、薄层CT扫描图像的小气道重建技术、3He-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来源生物标志物等诊断方式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对该类疾病认识有了较大更新。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再次肺移植以及脐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等许多有潜力的治疗方式已经出现。BOS的综合诊断方式和潜在治疗策略的进展为该类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理论参考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移植物失功能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肺移植术后患者的机械通气研究进展
5
作者 轩晨昊 许红阳 王大鹏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肺移植是治疗良性终末期肺病的重要选择,近年来随着肺移植技术和管理的迅速提高,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为肺移植术后72 h内发生... 肺移植是治疗良性终末期肺病的重要选择,近年来随着肺移植技术和管理的迅速提高,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为肺移植术后72 h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综合征[2],PGD在临床和组织学上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2016年对其定义进行了更新[4]。PGD的发生与患者30 d和90 d病死率增加以及1年后生存率降低有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移植 肺移植手术 患者数量 急性损伤 机械通气 ARDS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莹湘 蔡英华 +3 位作者 周海琴 万霞 王姗 赵庆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16名肺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7个亚主题,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行为态度、身心感知牵动...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16名肺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7个亚主题,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行为态度、身心感知牵动决策态度;主观规范,社会因素驱动决策信念;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感知左右决策意向。结论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可通过强化行为决策心理体验的正向反馈、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下患者主动参与决策机制,以及探索构建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社区扶助模式,改善其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康复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护理
下载PDF
术后24 h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慧敏 王鑫 +4 位作者 赵丽丽 朱金霞 李晓莉 冯敏 郭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24 h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移植术患者的资料,检测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术后6个月内死亡30例,存活49例。结果:死亡... 目的:探讨术后24 h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移植术患者的资料,检测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术后6个月内死亡30例,存活49例。结果:死亡组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1.330(0.384,7.225)ng/mL高于存活组0.430(0.135,1.185)n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升高的肺移植患者术后6个月内死亡风险增加,OR(95%CI)为1.416(1.126~1.781)。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预测肺移植术后6个月内死亡的ROC曲线,AUC(95%CI)为0.711(0.587~0.835)。结论: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降钙素原 短期结局
下载PDF
冷缺血期一氧化碳和氢气联合膨肺对肺移植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刘思同 郭力甲 +2 位作者 孟超 康继宇 蔡振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_(2)膨肺组(O_(2)组)、C... 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_(2)膨肺组(O_(2)组)、CO膨肺组(CO组)、H_(2)膨肺组(H_(2)组)和CO和H_(2)联合膨肺组(CH组),每组10对(每对1只供体和1只受体)。供体大鼠切取左肺后,于冷缺血期进行气体膨肺,O_(2)组采用40%O_(2)+60%N_(2)膨肺,CO组采用0.05%CO+40%O_(2)+59.95%N_(2)膨肺,H_(2)组采用3%H_(2)+40%O_(2)+57%N_(2)膨肺,CH组采用0.05%CO+3%H_(2)+40%O_(2)+56.95%N_(2)膨肺,四组体积均为5 ml/kg,每30分钟使用气密针置换气体1次,180 min后行肺移植。受体大鼠于移植前即刻、再灌注后3、60、120、180 min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_(2)/FiO_(2)、pH和碱剩余(BE)。再灌注后180 min处死受体大鼠,测定移植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检测移植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ALF中大聚积体(LA)、小聚积体(SA)和LA/S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结果 与O_(2)组比较,CO组、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60、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O组比较,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CH组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_(2)组比较,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冷缺血期CO和H_(2)联合膨肺抑制移植肺脏炎症反应,降低NF-κB蛋白含量、升高SP-A蛋白含量、维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氢气 联合膨 冷缺血期 肺移植 损伤 大鼠
下载PDF
青少年百草枯中毒后肺移植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孟凡杰 张岩 +5 位作者 蔡宏飞 孟凡宇 王瑞 崔有斌 陈静瑜 李洋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咳嗽伴全身乏力入院。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氧饱和情况无改善,肺部纤维化持续进展,遂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行序贯双侧肺移植。经术后康复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于术后50 d出院。结论百草枯中毒后的移植时机可选择在肝肾功能开始恢复时,围手术期主动、有针对性地预防潜在致病性细菌感染,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百草枯中毒 纤维化 呼吸衰竭 体外膜氧合 感染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支气管狭窄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
10
作者 左玉洁 刘孟根 +10 位作者 万佳鑫 陈雨譞 胡文龙 张俊杰 毛宇杨 陈静 钟艾伶 史灵芝 吴波 巨春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78,共5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管理、器官保存及手术技术等的改善,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改善气道狭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吻合口并发症 缺血 坏死 免疫抑制 部感染 机械通气
下载PDF
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任涵 梁艳 +7 位作者 张莎莎 朱笳悦 张文想 王炎 牛玉坤 彭紫琪 马明玥 郭冬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索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肺移植术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服用Paxlovid与TAC时的用药安全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 目的探索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肺移植术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服用Paxlovid与TAC时的用药安全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例肺移植术后服用Paxlovid的患者(服用Paxlovid之前,5例患者的TAC血药浓度均已达稳态),测定服用Paxlovid期间及之后的TAC谷浓度,记录Paxlovid停药后重新启用TAC的时间和剂量,同时收集用药期间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数据。结果在Paxlovid使用期间,3例患者的TAC血药浓度分别下降19.4%、8.4%、14.7%,另外2例分别升高了21.6%、80.6%。重新启用TAC之后,3例患者TAC谷浓度出现了先上升(平均上升59.5%)后下降(平均下降33.3%)的趋势,而另外2例患者TAC谷浓度则一直持续下降。4例患者分别是在TAC血药浓度为基线水平的47.2%、72.6%、83.8%、60.3%时开始恢复使用TAC,1例则是在基线水平的171.2%开始启用TAC。2例患者以基线剂量开始启用TAC,另外3例患者分别以85.7%、44.4%、90.9%的基线剂量开始重新使用。结论Paxlovid会对TAC血药浓度产生影响,不仅是在Paxlovid治疗期间,甚至持续至停药后第6天,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建议在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TAC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TAC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1例肺移植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环孢素、他克莫司导致肾功能损伤
12
作者 赵小珊 束庆 +2 位作者 葛卫红 彭宇竹 华冰珠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61-63,共3页
1例76岁右单肺移植的干燥综合征男性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导致合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全血药物谷浓度升高,引起血肌酐升高,后通过停用环孢素、调整他克莫司剂量使他克莫司浓度维持在治疗浓度,... 1例76岁右单肺移植的干燥综合征男性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导致合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全血药物谷浓度升高,引起血肌酐升高,后通过停用环孢素、调整他克莫司剂量使他克莫司浓度维持在治疗浓度,血肌酐水平较前改善,患者好转出院。此病例可为临床安全用药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环孢素 他克莫司 肾脏损伤 干燥综合征 肺移植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凌国耀 练巧燕 +4 位作者 李诗茵 王晓华 王璐琳 廖海林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5,共7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1例患者因原发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行HSCT,其中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淋巴瘤1例。1例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行HSCT。12例c GVHD患者中,8例同时累及皮肤,5例同时累及口腔,4例同时累及胃肠道,3例同时累及肝脏。12例患者肺移植术前均存在严重肺部cGVHD导致的呼吸衰竭,其中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9例;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3例。肺移植手术方式包括右肺移植2例、左肺移植2例、双肺移植8例。从接受HSCT到接受肺移植的间隔时间为75(19~187)个月。截至投稿日,随访时间为18(7~74)个月,其中10例患者存活,1例于术后22个月死于重症肝炎,另外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存活患者均未发现原发病复发。结论肺移植是治疗HSCT后肺部cGVHD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间质性 呼吸衰竭 白血病 功能
下载PDF
单肺移植术后合并淋巴瘤患者1例的化疗期护理
14
作者 许媚 袁菲 +1 位作者 殷钰 孙彩虹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2期86-88,共3页
总结1例单肺移植术后合并淋巴瘤患者的化疗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免疫抑制药物的特殊管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预防及处理,精细化的呼吸道管理。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淋巴结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大部分消... 总结1例单肺移植术后合并淋巴瘤患者的化疗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免疫抑制药物的特殊管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预防及处理,精细化的呼吸道管理。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淋巴结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大部分消失,肺部感染未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淋巴瘤 化疗 护理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机械通气依赖气管切开患者使用A/C模式撤机4例报告
15
作者 冯梦月 袁鹏 +1 位作者 邓淑坤 吴波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机械通气管切开赖气切患者使用A/C模式撤机的方法。方法通过回顾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4例术后气管切开撤机困难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肺移植术后气管切开撤机困难患者使用A/C模式撤机成功,...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机械通气管切开赖气切患者使用A/C模式撤机的方法。方法通过回顾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4例术后气管切开撤机困难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肺移植术后气管切开撤机困难患者使用A/C模式撤机成功,平均为12.5 d。结论肺移植术后困难撤机患者可使用A/C模式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机械通气 康复
下载PDF
肺移植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例治疗分析1例报道
16
作者 厉胜光 顾晓燕 +1 位作者 徐汉琴 洪昀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537-540,共4页
探讨肺移植术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经验。以1例肺移植合并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疗为例,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时关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制定该患者... 探讨肺移植术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经验。以1例肺移植合并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疗为例,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时关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制定该患者的治疗方案。药师通过分析药物可能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优化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病情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药师在参与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体现了药师在患者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他克莫司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高改青 王鑫 +1 位作者 朱金霞 王慧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静脉(V-V)转流为VV-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分析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VA-ECMO组平均肺动脉压及重度动脉压占比显著高于VV-ECMO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高于VV-ECMO组,ECMO流转时间显著低于VV-ECMO组(P<0.05);两组术后PGD率、术后72 h内休克率、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病采用V-A转流和V-V转流患者短期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转流方式 肺移植 终末期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肺源分配评分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顾美蓉 刘民强 +5 位作者 戴韬寅 顾思佳 李小杉 许波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源分配评分 特发性纤维化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氧合指数 胆红素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戴韬寅 胡春兰 +3 位作者 宋志云 顾思佳 黄睦容 胡春晓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83-287,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类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的疾病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可延缓ILD的进展,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情恶化。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性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类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的疾病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可延缓ILD的进展,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情恶化。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性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肺移植在治疗ILD中的有效性不断被证实。作者主要就ILD的概况、药物治疗、肺移植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现状、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治疗ILD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间质性疾病 并发症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体外膜氧合 综述
下载PDF
ECMO辅助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效果: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王家武 李传耀 +5 位作者 章健萍 周婉君 胡成云 徐美青 柯立 唐朝亮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其对改善麻醉效果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23年3月行单肺移植或双肺移植的70例患者。根据ECMO的应用将患者分为V-V组(34例)、V-A组(14例)和非ECMO组(22...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其对改善麻醉效果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23年3月行单肺移植或双肺移植的70例患者。根据ECMO的应用将患者分为V-V组(34例)、V-A组(14例)和非ECMO组(22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出血量和尿量、术后ECMO撤机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再次插管、二次开胸止血等不良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因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ECMO组比较,V-V组和V-A组术中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优(P<0.05),但术中出血量更多(P<0.05)。V-V组和V-A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再次插管几率更小(P<0.05)。结论ECMO可优化肺移植手术麻醉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生存率。但应注重其并发症的防范。ECMO是一种值得在肺移植麻醉中推广的有用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体外膜氧合 围手术期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