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CT用于肺部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东 荆利民 马明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33-534,共2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对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96例,均予以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检查,评估图像质量,以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分别进行两种检查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对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96例,均予以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检查,评估图像质量,以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分别进行两种检查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高分辨率CT图像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9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阳性70例,阴性26例;高分辨率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906,P<0.001);常规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κ=0.729,P<0.001)。高分辨率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14%、92.31%、95.83%,显著高于常规CT的80.00%、50.00%、71.88%(P<0.05)。结论与常规CT相比,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图像质量更佳,诊断效能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常规CT 肺部小结节 良恶性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对比
2
作者 王一鸣 李鹏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FVC、 FEV_(1)、 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能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完全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甄杰 周邵冲 +1 位作者 施黄杰 顾楚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9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Hook-wire穿刺定位在基层医院运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肺部小结行术前CT引导穿刺定位行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 目的研究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Hook-wire穿刺定位在基层医院运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肺部小结行术前CT引导穿刺定位行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开展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手术穿刺情况、手术方式及相关手术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70例患者中,69例术前定位在小结节附近2 cm内,1例因穿刺针从叶裂经过而出现偏差,70例穿刺定位均未穿刺入小结节内,部位穿刺深度(5 mm~2 cm),穿刺时间(4~8 min),气胸(7例),血胸(2例),穿刺部位略感胀痛;手术方式(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48例,胸腔镜下肺段切除15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例),术中发现定位针均位于肺组织中未发现脱落,牵引线未发现断裂,术后病理(原位癌15例,微浸润腺癌42例,浸润腺癌13例),术后随访中穿刺部位无疼痛等不适。结论术前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技术在基层医院胸腔镜手术中的运用安全、有效,完全满足基层医院胸外科医师开展肺部小结节的手术要求,对定位精度要求相对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定位时间短、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CT引导 Hook-wire穿刺定位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张帆 刘威 胡同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7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的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肺结节定位针进行术前定位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择期进行肺部小结节亚肺叶... 目的分析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的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肺结节定位针进行术前定位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择期进行肺部小结节亚肺叶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患者使用不同的穿刺针定位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Hook-wire定位法进行术前定位,观察组患者(41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进行术前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时间、病灶距肺边缘距离、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与病灶一次性切除率。根据患者定位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小结节病灶定位时间、病灶距肺边缘距离、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组患者进针次数>2次、进针深度>30mm、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占比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进针次数>2次(OR=1.968)、进针深度≥30mm(OR=2.065)、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OR=2.591)、存在COPD病史(OR=1.754)均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两组患者病灶一次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相比于Hook-wire定位法更有利于术中准确切除病灶,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此外,进针次数>2次、进针深度≥30mm、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存在COPD病史均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来预防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亚肺叶切除术 结节定位针 Hook-wire定位法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伟 刘鹏 +2 位作者 梁新月 张志斌 席俊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机体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部小结节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福志 姚源山 +3 位作者 陈春基 唐东方 沈晓咏 高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152-155,共4页
肺癌的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和女性肿瘤的第二位[1]。近年,随着大规模的高分辨率CT筛查的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2]。肺结节影像学定义为直径<3cm的肺内单发或者多发的类圆形结节[3]。绝大多数的肺结节为良性病灶,无需手... 肺癌的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和女性肿瘤的第二位[1]。近年,随着大规模的高分辨率CT筛查的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2]。肺结节影像学定义为直径<3cm的肺内单发或者多发的类圆形结节[3]。绝大多数的肺结节为良性病灶,无需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风险跟结节的大小、生长速度以及密度密切相关。结节直径超过1cm,恶性的风险增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胸腔镜 精准定位 手术切除 定位方法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7
作者 贺曦 刘洪堤 廖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40例,均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结节良恶性,均接受常规CT扫描、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比较不...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40例,均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结节良恶性,均接受常规CT扫描、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病灶CT征象(形态边缘、瘤肺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评分及对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与常规CT比较,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的形态边缘、瘤肺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评分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CT诊断肺部小结节良性4例,恶性36例,误诊、漏诊各2例,诊断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44%(34/36)、50.00%(2/4)和90.00%(36/40),Kappa值为0.444,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诊断肺部小结节良性4例,恶性36例,误诊、漏诊各1例,诊断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22%(35/36)、75.00%(3/4)和95.00%(38/40),Kappa值为0.722,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不同体位下薄层扫描加重建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及CT征象表现,可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薄层扫描 重建技术 肺部小结节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手术定位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随着高分辨率CT的普及及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肺部小结节(SPN)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SPN常为肺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需尽早手术切除。电视胸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肺小结节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常因SPN体积小、位置深、质地软使... 随着高分辨率CT的普及及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肺部小结节(SPN)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SPN常为肺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需尽早手术切除。电视胸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肺小结节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常因SPN体积小、位置深、质地软使胸腔镜下难以对其精确定位;因此,如何精准、快速定位成为SPN诊治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SPN术前、术中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定位方法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细支气管镜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9
作者 吕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69-70,73,共3页
目的:探究超细支气管镜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支气管镜... 目的:探究超细支气管镜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支气管镜,观察组(n=30)采用超细支气管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肺通气、炎症水平、并发症。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2)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 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3)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4)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肺部小结节患者应用超细支气管镜更能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术后炎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支气管镜 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 肺通气 炎症水平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卫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162-016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的发展,肺部小结节的发现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那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病人进行CT扫描时,更是如此。胸腔镜是一种新型的、可用于肺部小结节诊治的微创方法。因此,在胸腔镜手术中,对病变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标记物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的发展,肺部小结节的发现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那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病人进行CT扫描时,更是如此。胸腔镜是一种新型的、可用于肺部小结节诊治的微创方法。因此,在胸腔镜手术中,对病变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标记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对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归纳其优点和缺点,以期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胸部CT 定位方法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成州 张电波 +2 位作者 刘士远 郭舜明 萧湘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32-534,共3页
目的:评价 C T 引导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1 年8 月至1997 年5 月间行经皮肺穿刺术的158 例患者中,病灶直径为0.5~2.0 cm 平均(1.7±0.4)cm 的35 例... 目的:评价 C T 引导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1 年8 月至1997 年5 月间行经皮肺穿刺术的158 例患者中,病灶直径为0.5~2.0 cm 平均(1.7±0.4)cm 的35 例(35 个结节),共做了 38 次穿刺,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经手术者病理与穿刺结果对照,其余经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结果:35 例中癌 24 例(原发支气管肺癌19 例,转移癌5 例),穿刺阳性者共21 例,3 例假阴性,无假阳性。穿刺确诊11 例良性病变,并经手术和随访证实。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 和79% 。共有5 例(13% )发生气胸,无1 例经闭式引流或抽气处理。结论: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与较大结节或肿块穿刺比较同样具很高的敏感性,且临床价值更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肺疾病 肺部小结节 CT
下载PDF
螺旋CT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琳 黄学全 +1 位作者 王健 丁仕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病变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病灶直径为 0 5~ 2 0cm平均 (1 7± 0 4)cm的小结节 ,共做了 2 9次穿刺 ,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与... 目的 评价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病变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病灶直径为 0 5~ 2 0cm平均 (1 7± 0 4)cm的小结节 ,共做了 2 9次穿刺 ,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与穿刺结果对照 ,其余经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结果  2 3例中恶性肿瘤 10例 (原发支气管肺癌 9例 ,转移癌 1例 ) ,穿刺阳性者共 8例 ,2例假阴性 ,无假阳性。穿刺确诊 13例良性病变 ,并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良恶性结节总的准确度为 91% (2 1/ 2 3 )。其中 8例(3 4 78% )发生气胸 ,1例经抽气处理。结论 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且临床价值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经皮穿刺 活检 肺部小结节病变 肺肿瘤
下载PDF
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的ROC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鑫 魏君 +2 位作者 洪常华 王建涛 杨新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49-2650,共2页
目的探讨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传统普通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检查的肺内结节病灶病例36例,采用ROC分析传统X线诊断与数... 目的探讨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传统普通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检查的肺内结节病灶病例36例,采用ROC分析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检出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能力。结果高年资医生观察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38)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24)(t=3.11,P<0.05)。低年资医生观察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3)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18)(t=6.87,P<0.05)。所有医生观察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1)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71)(t=4.29,P<0.05)。结论数字化摄影胸片对于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优于传统的X线摄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数字化摄影 隐蔽肺部小结节
下载PDF
术前CT引导经皮穿刺钢圈置入术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福爽 张洪岩 鲁继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1-842,共2页
通过本院4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进一步说明术前CT引导经皮穿刺钢圈置入术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钢圈置入定位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部小结节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松宽 杨光钊 敖炜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4期107-109,115,共4页
目的 分析孤立性肺部小结节(SPN)在电视胸腔镜(VATS)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部小结节VATS手术的58例患者,其中,将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定位术31例设为观察组。另27例行单纯VATS术为对照... 目的 分析孤立性肺部小结节(SPN)在电视胸腔镜(VATS)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部小结节VATS手术的58例患者,其中,将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定位术31例设为观察组。另27例行单纯VATS术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以及术中转开胸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及术中转开胸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小结节在胸腔镜术前先行CT引导下定位术具有确切临床手术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部小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带钩钢丝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能量器械与切割缝合器在肺部小结节肺段切除术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刚 汪方清 +3 位作者 阮卫民 胡卫建 陈胜 汪金钱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99-502,508,共5页
目的探讨能量器械(超声刀)与切割缝合器在肺部小结节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92例。根据术中分离肺段间平面的方式差异分为超声刀组(48例)和机械切割组(44例),... 目的探讨能量器械(超声刀)与切割缝合器在肺部小结节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92例。根据术中分离肺段间平面的方式差异分为超声刀组(48例)和机械切割组(44例),患者均行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超声刀组术中应用超声刀分离段间平面,机械切割组应用切割缝合器。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肺功能(FVC、MVV、FEV 1)、并发症情况。结果机械切割组手术时间为(91.68±20.39)min,术中出血量为(84.35±21.97)mL,均低于超声刀组[(105.03±19.56)min、(101.16±30.48)mL];超声刀组手术花费为(1.02±0.33)万元,低于机械切割组[(1.21±0.4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FVC、MVV、FEV 1在两组中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FVC、MVV、FEV 1降低(均P<0.05),但超声刀组FVC、MVV、FEV 1均高于机械切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并发症率(10.42%)与机械切割组(6.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应用于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分离段间平面的安全性相当,均应用可靠;但机械切割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超声刀手术花费更低,且更有助于保留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肺段切除术 能量器械 切割缝合器 肺功能
下载PDF
CT导引下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小结节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健祥 陈龙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胸壁穿刺活检 ,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 :对 42例在CT引导下穿刺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 2 8例为恶性肿瘤 ,穿刺确诊 2 5例 ,与手术病理相符 19例 ;14例良性病变 ,穿刺确诊 13例。...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胸壁穿刺活检 ,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 :对 42例在CT引导下穿刺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 2 8例为恶性肿瘤 ,穿刺确诊 2 5例 ,与手术病理相符 19例 ;14例良性病变 ,穿刺确诊 13例。对恶性及良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 89 3% ( 2 5 /2 8)和 92 8% ( 13/14 )。结节直径在2 0cm以上时 ,活检灵敏度明显高于 0 6~ 1.0cm组 (P =0 0 4) ,但与 1 0~ 2 .0cm组以及 1 0~ 2 .0cm组与 0 6~1 0cm组灵敏度未见明显差别。发生气胸者 4例 ( 9 5 % ) ,痰中带血者 2例 ( 4 8% )。结论 :对肺部小结节病变 ,自动切割针可以获得较好的组织学标本 ,诊断阳性率较高 ,细胞学涂片弥补了组织学标本可能出现的假阴性 ,提高了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CT导引 穿刺活检 诊断 肺部小结节
下载PDF
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六才 黄昌平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418-141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部小结节CT复查患者1550例进行研究,首次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3~6个月进行低剂量CT扫描复查,统计并对比不同剂量扫描结节检出结果和辐射剂量。结果:1550例患者常规... 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部小结节CT复查患者1550例进行研究,首次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3~6个月进行低剂量CT扫描复查,统计并对比不同剂量扫描结节检出结果和辐射剂量。结果:1550例患者常规剂量扫描检出1606个结节,低剂量扫描检出1596个结节,两组检出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现毛刺、分叶、密度不均、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方面低剂量、常规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的CTDlw(26.4±3.3)mGy、DLP(1.6±0.2)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187.9±23.2)mGy、(9.4±0.6)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部小结节敏感性接近常规剂量CT扫描,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患者认可程度更高,鉴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低剂量 体层摄影技术 辐射
下载PDF
医用胶标记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付小伟 王军岐 +1 位作者 贾永 杨力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PN)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1例21个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术前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标记,术中先行肺楔形切除术切除病灶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PN)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1例21个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术前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标记,术中先行肺楔形切除术切除病灶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结果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成功率100%(21/21)。穿刺定位后出现刺激性咳嗽6例(28.6%),无症状气胸5例(23.8%),无出血、血胸。术中均能准确定位后行肺楔形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肺癌15例,良性病变6例。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SPN快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医用胶 术前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导向经胸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练伟 姚立正 +2 位作者 梁志鹏 颜利辉 李新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5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64排螺旋CT导向肺部小结节经胸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CT导向经胸穿刺活检者92例,其中经64排螺旋CT导向46例(观察组),经普通CT导向46例(对照组)。比较... 目的观察和探讨64排螺旋CT导向肺部小结节经胸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CT导向经胸穿刺活检者92例,其中经64排螺旋CT导向46例(观察组),经普通CT导向46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在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肺深部小结节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10.87%(5/46)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74%(1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CT比较,64排螺旋CT导向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是一种更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肺部小结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