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丝粒蛋白H在肾上腺皮质癌的表达及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邹存茹 王丹 +5 位作者 张玉 刘呈悦 蒋荷坪 何文玺 张鑫源 苏文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研究着丝粒蛋白H(CENP-H)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探索敲减CENP-H表达对ACC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GEPIA2数据库分析CENP-H在76例ACC患者和128例健康对照中的mRNA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肿... 目的:研究着丝粒蛋白H(CENP-H)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探索敲减CENP-H表达对ACC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GEPIA2数据库分析CENP-H在76例ACC患者和128例健康对照中的mRNA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肿瘤分期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运用UALCAN数据库进一步分析CENP-H在ACC不同肿瘤分期的mRNA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ENP-H蛋白在ACC和正常肾上腺石蜡切片的表达。构建敲减CENP-H表达的siRNA(siCENP-H),将人ACC细胞系H295R分为siCENP-H组和siNC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ENP-H、p-ERK1/2、t-ERK1/2、p-P38、t-P38、p-JNK1/2和t-JNK1/2蛋白水平。结果:CENP-H在ACC中表达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和预后显著相关;CENP-H蛋白在A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上腺;敲减CENP-H后,H295R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P38和p-JNK1/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以p-JNK1/2的降低尤为显著。结论:CENP-H在ACC中高表达;敲减CENP-H表达能抑制ACC细胞活力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和JN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着丝粒蛋白H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基因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及免疫微环境分析
2
作者 孔令启 李昆芳 +4 位作者 丁一 张隽宁 孟欣彤 孙启瑞 屈艳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96-1506,共11页
目的:建立一个细胞焦亡基因相关的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分析其免疫微环境并实验验证。方法:运用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筛选焦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Cox回归和Lasso分析构建ACC预后风险模型,外部队列验证预后价值及临床相关性,对差异... 目的:建立一个细胞焦亡基因相关的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分析其免疫微环境并实验验证。方法:运用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筛选焦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Cox回归和Lasso分析构建ACC预后风险模型,外部队列验证预后价值及临床相关性,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探究致癌可能的相关通路,ssGSEA算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ACC的免疫微环境,实时荧光定量及免疫组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结果:Lasso分析成功构建了ACC风险模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评价预后的独立因素。高风险患者具有更低的OS和PFI,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5。风险模型还与T、M、N临床分期相关,对外部队列进行同样的风险分组,显示高风险患者预后更差,进一步证实风险模型的普适性。富集分析显示E2f、MYC等致癌通路被显著上调。高风险组中多数免疫细胞浸润较差,且MHC分子、趋化因子等分子分泌下降,不利于抗癌免疫微环境的形成。TP53和DNNB1蛋白提示为ACC的潜在治疗靶点。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化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普适性。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构建出肾上腺皮质癌风险模型,外部验证良好,具有较准确的预后能力。免疫微环境分析得出ACC患者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此热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不佳。TP53和DNNB1癌蛋白在高风险患者中表达显著,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以改善免疫治疗失效的现状。希望该风险模型能为肾上腺皮质癌的预后识别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细胞焦亡 风险模型 预后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刘洪羽 古虎霞 +5 位作者 刘定荣 卫惠杰 周丹 代晓璐 杨艳 张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C的患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ACC的患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ACC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与ACC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低分化、Ⅲ期、CD56阳性、Syn阳性、Ki-67表达≥10%、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Ⅰ和Ⅱ期、CD56阴性、Syn阴性、Ki-67表达<10%、未合并微血管侵犯的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RR=4.904(95%CI:2.018,11.918)]、分期[RR=6.025(95%CI:2.479,14.644)]、内分泌功能[RR=3.927(95%CI:1.616,9.545)]、Ki-67[RR=4.011(95%CI:1.650,9.748)]、COX-2阳性[RR=5.114(95%CI:2.104,12.429)]是影响A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级[RR=4.914(95%CI:2.022,11.942)]、分期[RR=6.633(95%CI:2.729,16.119)]、内分泌功能[RR=4.003(95%CI:1.647,9.728)]、COX-2阳性[RR=5.296(95%CI:2.179,12.872)]是影响A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COX-2阳性表达患者与COX-2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及总存活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患者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COX-2阳性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环氧合酶-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39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CT、MRI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卫侠 徐学勤 +1 位作者 朱晓雷 陈克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CT、MRI表现特点,并探讨二者诊断AC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39例ACC患者的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对ACC有较大诊断价值的影像学征象,...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CT、MRI表现特点,并探讨二者诊断AC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39例ACC患者的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对ACC有较大诊断价值的影像学征象,比较2种成像技术在AC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4例患者同时完成了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2例患者仅接受了CT平扫加增强检查,3例患者仅接受了MRI检查。39例ACC患者中,38例肿瘤为单侧发病(左侧19例、右侧19例),1例为双侧发病;23例肿瘤呈分叶状,16例呈类圆形;肿瘤直径为4.0~17.3 cm。CT、MRI检查中,分别有47.2%、82.4%的病例病灶内存在出血灶;91.7%、50%的病例发现肿瘤内增粗、迂曲的肿瘤血管影;77.8%、82.4%的病例提示包膜不光整。所有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实性成分多呈中度增强;少量病例可见钙化、周围脏器血管受累、腹膜后淋巴结及远处肿瘤转移。14例同时完成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的病例中,2种成像技术分别发现肿瘤灶内出血6例、12例,肿瘤内增生血管12例、6例,包膜不光整9例、12例。结论:AC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体积较大(直径多大于4 cm),病灶呈分叶状,内多见肿瘤血管、出血坏死,肿瘤累及包膜;增强后多呈中度不均匀强化。CT在检出肿瘤血管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MRI在显示肿瘤内出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儿童肾上腺皮质癌1例并文献回顾
5
作者 张鹏 朱荣坤 +1 位作者 尹晓萌 郝希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427-5433,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PubMed、万方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结... 目的:了解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PubMed、万方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结果:本例患儿以库欣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增强CT提示肾上腺区占位呈不均匀强化,行开放式手术,术后辅助依托泊苷 + 阿霉素 + 顺铂方案化疗。术后随访1年,疾病无复发。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儿童罕见的实体肿瘤,临床特点多样,部分病例表现隐匿。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病理检查为其诊断的金标准。手术为目前首选方式,必要时需辅助化疗、放疗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在体阿霉素干预联合全克隆培养方法富集肾上腺皮质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6
作者 曾文清 陈小舟 +3 位作者 黄振兴 杨海燕 郭飘婷 罗佐杰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通过阿霉素在体干预联合全克隆的富集方法来研究肾上腺皮质癌SW13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建立裸鼠SW13移植瘤连续传代3代模型,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收集移植瘤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所获克隆分别进行克隆转... 目的通过阿霉素在体干预联合全克隆的富集方法来研究肾上腺皮质癌SW13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建立裸鼠SW13移植瘤连续传代3代模型,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收集移植瘤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所获克隆分别进行克隆转移实验、克隆连续传代实验、Hoechst33342/PI双染色检测凋亡率实验,并通过RT-qPCR检测肿瘤标志物CXCR4在两组瘤体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瘤体直径小、CXCR4表达更高,实验组全克隆细胞的克隆转移能力、连续传代能力最高、凋亡率最低(P<0.05).结论在体阿霉素干预联合全克隆富集方法可以有效富集肾上腺皮质癌肿瘤干细胞,肾上腺皮质癌肿瘤干细胞高表达CXCR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肿瘤干细胞 阿霉素 CXCR4 全克隆
下载PDF
靶向治疗多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肾上腺皮质癌一例
7
作者 马丹 余晓明 宋恩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83-1184,共2页
病人,女,63岁。2018年1月25日因反复头晕1年,加重伴全身浮肿1周行肾脏增强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区见大小约11.1 cm×6.8 cm软组织团块影,有分叶,边界尚清,增强提示不均匀强化,可见小的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略受压。考虑右... 病人,女,63岁。2018年1月25日因反复头晕1年,加重伴全身浮肿1周行肾脏增强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区见大小约11.1 cm×6.8 cm软组织团块影,有分叶,边界尚清,增强提示不均匀强化,可见小的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略受压。考虑右侧肾上腺区占位,肾上腺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嗜铬细胞瘤,可疑。血清睾酮1.96 ng/ml,皮质醇803.3 nmol/L,醛固酮56.68 pg/ml。2018年2月5日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肾上腺皮质肿瘤,伴不规则凝固性坏死(图1A、1B),未见明确脉管及包膜侵犯。免疫组化结果:calreti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 安罗替尼
原文传递
16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8
作者 唐月佳 高怡瑾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20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初治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初发肾上腺皮质癌患者16例。14例患者接受治疗...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20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初治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初发肾上腺皮质癌患者16例。14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长期随访,2例患者分别于诊断后34个月和2个月死亡;5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复发中位时间为7个月,2例复发患者二线治疗无效死亡;7例无事件存活至今。14例随访患儿的2年EFS为73%,2年OS为77%。结论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罕见,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儿联合化疗、米托坦治疗可改善预后;但仍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与基础研究
9
作者 武鲁铭 王卫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34-238,共5页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类进展迅速的罕见内分泌恶性肿瘤,年发病率(0.7~2.0)例/百万人,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及40~50岁成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2∶1)[1-3]。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普及,肾上腺肿瘤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类进展迅速的罕见内分泌恶性肿瘤,年发病率(0.7~2.0)例/百万人,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及40~50岁成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2∶1)[1-3]。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普及,肾上腺肿瘤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仍缺乏有效鉴别良、恶性肾上腺肿瘤的方法,肾上腺皮质癌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其中Weiss评分在临床应用最广泛,但评分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存在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激素分泌 WNT通路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铁死亡相关基因KIF20A对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杨欣睿 冯源康 贾占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10,共6页
目的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影响,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和FerrDb V2数据库综合分析得到ACC进展的关键铁死亡基因驱动蛋白超家族20A(kinesin family member 20A,KIF20A)。使用TCGA数据库、GTEx... 目的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影响,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和FerrDb V2数据库综合分析得到ACC进展的关键铁死亡基因驱动蛋白超家族20A(kinesin family member 20A,KIF20A)。使用TCGA数据库、GTEx数据库和GEO数据库比较ACC和正常组织中KIF20A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ACC RNA-seq Counts数据及临床数据。基于KIF20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使用卡方检验探索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将KIF20A基因表达量与各个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各项患者预后指标绘制列线图。结果TCGA数据库、GSE33371数据集和GSE14922数据集显示,KIF20A在ACC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随着Stage分期的升高,KIF20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IF20A高表达组的ACC患者预后明显差于KIF20A低表达组。卡方检验显示,患者的M分期、N分期、T分期、Stage分期和化疗是影响KIF20A表达的因素(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分期和T分期是影响KIF20A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COX回归显示,KIF20A、M分期、T分期、Stage分期和化疗为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KIF20A为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联合患者临床因素如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等构建了预后评估的列线图模型。结论铁死亡相关基因KIF20A是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由KIF20A和患者临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可精准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KIF20A 列线图
下载PDF
CTSV是一种可能的肿瘤标志物并与肾上腺皮质癌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11
作者 孙振鹏 王荃 +1 位作者 穆垚名 高健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138-6149,共12页
目的:组织蛋白酶V (cathepsin V, CTSV)最近被认为是一种致癌调节剂,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CTSV和肾上腺皮质癌之间的关联仍然未知。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究其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间的关系... 目的:组织蛋白酶V (cathepsin V, CTSV)最近被认为是一种致癌调节剂,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CTSV和肾上腺皮质癌之间的关联仍然未知。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究其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间的关系,并通过功能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解释其关联。方法:运用R语言提取TCGA、GTEx和GEO数据库中肾上腺皮质癌与正常肾上腺皮质相关信息,分析CTSV在其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单/多因素Cox分析其与预后间的关系;通过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最后运用ssGSEA富集分析与TIMER2.0数据库研究CTSV在肾上腺皮质癌中与免疫浸润之间的联系。结果:CTSV在肾上腺皮质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CTSV表达水平与N分期、M分期、预后分期和切缘肿瘤阳性显著正相关,CTSV高表达是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CTSV可能通过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反应激活、靶向E2F和细胞有丝分裂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肾上腺皮质癌中的免疫浸润细胞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CTSV在肾上腺皮质癌中显著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并参与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调节影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具有肾上腺皮质癌药物靶点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CTSV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TCGA GEO TIMER2.0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及鉴别
12
作者 刘娇静 陈露方 +3 位作者 陈聪聪 范晓鸽 贾春阳 时胜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 :总结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PACC)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7例PACC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3例,右侧4例。CT表现均为囊实... 目的 :总结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PACC)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7例PACC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3例,右侧4例。CT表现均为囊实性肿物,内部见不同程度坏死囊变;5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4例伴钙化,3例伴周围渗出。增强扫描肿瘤均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6例肿瘤内部见多发粗条状肿瘤血管,2例伴下腔静脉瘤栓,1例伴肠系膜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论:儿童PACC多以性早熟就诊,CT提示肾上腺不均质肿瘤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提高临床医师诊断及鉴别能力,但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上腺皮质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Tob1通过诱导自噬抑制肾上腺皮质癌细胞SW-13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小亮 伦瑞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4160-4162,4175,共4页
目的:探讨Tob1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W-13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以及pcDNA3.1-Tob1质粒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ob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ob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 目的:探讨Tob1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W-13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以及pcDNA3.1-Tob1质粒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ob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ob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和Beclin 1的表达。LC3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随后在转染pcDNA3.1-Tob1质粒的SW-13细胞中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cDNA3.1-Tob1质粒转染显著上调SW-13细胞中T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提升LC3-Ⅱ/LC3-Ⅰ和Beclin 1水平,降低p62蛋白表达,并显著提升细胞自噬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Tob1组SW-13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增加;与pcDNA3.1-Tob1组相比,pcDNA3.1-Tob1+3-MA组细胞增殖提升,细胞凋亡降低(P<0.05)。结论:Tob1能够通过激活细胞自噬降低人皮质癌细胞SW-13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Tob1 自噬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9例报告
14
作者 颜小平 高崇茂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36-36,40,共2页
肾上腺皮质癌9例报告颜小平,高崇茂(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九江332000)肾上腺度质癌少见,作者以1987─1995年共收治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0~62... 肾上腺皮质癌9例报告颜小平,高崇茂(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九江332000)肾上腺度质癌少见,作者以1987─1995年共收治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肿瘤发生于左侧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手术疗法 临床诊断 全麻 硬膜外麻醉 症状性肾上腺皮质癌
下载PDF
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峰萍 张劼 +2 位作者 罗佐杰 文静 梁杏欢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273-1274,1287,共3页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加入羟喜树碱使其终浓度为0.8μg/ml,对照组不加羟喜树碱,分别培养48 h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羟喜树...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加入羟喜树碱使其终浓度为0.8μg/ml,对照组不加羟喜树碱,分别培养48 h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羟喜树碱对SW-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干预组SW-13细胞数减少,死亡细胞数较多,干预组活细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喜树碱可能具有抑制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死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羟喜树碱 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 台盼蓝拒染法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9
16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蒋慧 陆建平 刘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脉。肿瘤中央存在囊变结构和瘢痕组织,其中5例为星芒状,2为十字形。4例中心存在沙粒样钙化,所有肿瘤内部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结论 ACC具有特征性CT表现,与病理相结合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成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少华 唐菊英 +6 位作者 张少玲 尤丽丽 向柯旭 林刁珠 郭颖 严励 黄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成人ACC患者,主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成人ACC患者,主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纳入成人ACC患者20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7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9.2个月(6~73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70.0%。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皮质醇高分泌(HR=14.53,95%CI:1.11-190.80,P=0.042)、低钾血症(HR=23.60,95%CI:2.49-223.79,P=0.006)的ACC患者预后不良。此外,在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低钾血症(HR=6.45,95%CI:1.41-29.54,P=0.016)的患者肿瘤复发风险增加。【结论】合并皮质醇高分泌、低钾血症是影响成人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皮质醇高分泌 低钾血症 预后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建华 李汉忠 +2 位作者 纪志刚 张玉石 刘广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临床及功能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肾上腺皮质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结果做出诊断,进行手术治疗和米托坦药物治疗并随访。结...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临床及功能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肾上腺皮质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结果做出诊断,进行手术治疗和米托坦药物治疗并随访。结果:93例患者年龄11~76岁,中位年龄48岁。男女比例1∶1.2。24 h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UFC)高者8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下降88例,血浆皮质醇节律消失82例,醛固酮升高31例,性激素升高36例,术前神经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27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升高26例,76例大剂量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高血压62例,典型Cushing综合征表现者81例。血糖升高54例,低血钾症21例,雄激素分泌者36例。肿瘤最大直径3~17 cm,伴肾上腺中央静脉、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者6例,手术至术后复发时间在1.2~5.0年。初发及随访中出现转移复发的56例,其中肺转移13例,肝转移1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腰椎转移7例,卵巢转移3例,腹壁及切口种植3例,其他部位转移4例,初发即远处转移者1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77例,侵及同侧肾者做肾和肾上腺切除术11例,肾上腺肿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5例,腔静脉部分切除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39例,Ⅱ期28例,Ⅲ期16例,Ⅳ期10例。随访8~69个月,手术5年以上的患者中有43例仍存活。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早期诊断非常关键,功能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确诊,根治性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米托坦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核素成像 病理 米托坦 预后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超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洁 马红霞 +2 位作者 李卫勇 韩恩善 张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98-799,共2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结果:14例病例全部经超声与病理分析研究表明,等回声组所见比例最大,占43...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结果:14例病例全部经超声与病理分析研究表明,等回声组所见比例最大,占43%(6/14);强回声组占29%(4/14);低回声组占14%(2/14);混合回声2例占14%。B超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13/14);定性诊断符合率为57%(8/14)。结论:①肾上腺皮质癌的声像图特征为:肿瘤是以等回声为主的较大肿瘤,本组均大于7.6cm;肿瘤形态多样,以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常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内及瘤周血流丰富;肿瘤内多见液化坏死。②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为肿瘤内回声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大小、排列情况、血管纤维组织及坏死等病理结构含量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超声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