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5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FP、SCCA、Cyfra21-1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林美英 黄江山 唐熟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9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思明分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74例的进行研究,设为病例...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9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思明分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74例的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7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AFP、SCCA及Cyfra21-1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和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FP、SCCA及Cyfra21-1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CCA及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肾功能损害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重度肾功能损害组,血清SCCA及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重度肾功能损害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CA及Cyfra21-1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AFP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AFP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AUC为0.910,灵敏度为75.70%,特异度为88.60%,截断值为3.19ng/ml;血清SCCA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AUC为0.903,灵敏度为86.90%,特异度为90.00%,截断值为1.21ng/ml;Cyfra21-1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AUC为0.868,灵敏度为88.50%,特异度为97.30%,截断值为2.02ng/ml(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中AFP、SCCA及Cyfra21-1水平表达异常,且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可预测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鳞状细胞癌抗原 19细胞角蛋白片段 慢性脏病 肾功能损害 严重程度
下载PDF
某矿区居民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性
2
作者 胡晓斌 杨轶男 +2 位作者 李巧娥 马执彬 白亚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7-2368,共12页
为揭示某矿区居民镉、铜、锰、钼、铬、铝、钴、钒、铅、砷、锌、镍12种金属暴露现状,进而分析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关联,按照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矿区636名居... 为揭示某矿区居民镉、铜、锰、钼、铬、铝、钴、钒、铅、砷、锌、镍12种金属暴露现状,进而分析混合金属暴露与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关联,按照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矿区63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ICP-MS检测研究对象尿金属浓度,分别使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比色法测定研究对象尿β2-MG和NAG水平,然后并使用加权量化和回(WQS回归)模型评估混合金属暴露对尿β2-MG和NAG的综合效应与单个金属的权重.结果显示,尿液金属水平分布差异较大的是镉、钼、铜、铝、锌、钒;尿β2-MG分布范围为0.19(0.14,0.29)mg/L;尿NAG分布范围在7.00(3.30,11.90)U/L;WQS回归结果显示金属WQS指数与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尿NAG异常风险降低有关.使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的金属WQS指数权重最高的是铜(0.493)、铬(0.120)、镉(0.116),不同年龄组中权重相对较高的金属包括钼、锰、锌(<60岁组);铜、镉、钼(≥60岁组).使尿NAG异常风险降低的金属WQS指数权重最高的是锌(0.328)、钼(0.167)、铬(0.144)、镍(0.138)、锰(0.108),不同年龄组中权重相对较高的金属包括铝、钼、锌(<60岁组);钴、铬、钼(≥60岁组).因此,该矿区人群尿镉、钼、铜、铝、锌、钒水平分布在中等偏上范围,暴露于混合金属与尿β2-MG异常风险增加和尿NAG异常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联,引起β2-MG异常权重较高金属有铜、铬、镉,减少NAG异常权重较高金属有锌、钼、铬、镍、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 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 相关性 WQS回归
下载PDF
儿童期起病的Bartter综合征1型伴肾功能损害一例
3
作者 彭晓艳 陈朝英 +2 位作者 杨宏仙 夏华 涂娟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Bartter综合征(BS,OMIM#601678)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伴继发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BS 1型根据报道多为产前型及新生儿型BS,症状通常在出生前后或婴儿期出现,伴有严重的失盐表现... Bartter综合征(BS,OMIM#601678)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伴继发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BS 1型根据报道多为产前型及新生儿型BS,症状通常在出生前后或婴儿期出现,伴有严重的失盐表现,肾功能多为正常。本文报道一例儿童期起病并伴有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的BS 1型患者。该患儿因羊水过多早产,但生后无显性症状,直至3岁开始出现多饮、多尿伴夜尿增多,未特殊重视,5岁余就诊时已有血肌酐升高伴有尿蛋白阳性,入院后诊断慢性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脏病2期。经氯离子清除试验明确存在髓袢升支粗段小管功能异常,后基因测序确诊BS 1型。经积极控制并发症,患儿肾功能有所回升。长期随访中患儿尿蛋白仍有所增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缓慢下降,目前处于慢性肾脏病2期。因此,临床需注意产前型BS患儿生后可能不立即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直至儿童期方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需要及时识别,可通过氯离子清除试验与Gitelman综合征进行临床鉴别。早期诊断及治疗后对改善预后极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1型 产前型Bartter综合征 肾功能损害 蛋白尿
原文传递
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预测脓毒症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价值
4
作者 谢斌 左丽萍 谢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784-786,共3页
目的: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对脓毒症患者进行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将其中50例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 目的: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对脓毒症患者进行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将其中50例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1组,将另外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2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血NGAL、胱抑素(Cys-C)、半胱氨酸(Hcy)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NGAL、Cys-C、Hcy、L-FABP、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36、23.079、45.128、77.629、106.621、20.835,P<0.05);观察1组的血NGAL、Cys-C、Hcy、L-FABP、Presepsin、sTREM-1水平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2、11.607、26.870、6.963、6.063、2.230,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5、1.821、1.447,P>0.05);观察2组的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1、15.151、4.813,P<0.05)。结论:利用血NGAL水平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十分有效,比肾功能指标水平更加及时、准确。此外,在进行临床预测工作时,将血NGAL与Cys-C、Hcy、L-FABP、Presepsin、sTREM-1的水平数据联合起来判断,比单独根据血NGAL数据判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功能损害 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
下载PDF
利格列汀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黄少珍 钟丽 +1 位作者 陆丰媚 林彦汝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奥美沙坦、尿毒清常规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奥美沙坦、尿毒清常规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非透析组(A组)、利格列汀+非透析组(B组)、普通透析组(C组)、利格列汀+透析组(D组)4组,各20例,比较4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全因病死率。结果治疗后,B组的血糖达标率、20%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率等指标均优于A组,D组血糖达标率、20%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率等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均优于A组,D组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淀粉酶水平比较,C、D组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D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且有助于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重度肾功能损害 利格列汀 血糖控制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1例伴精神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军团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
6
作者 叶秋明 吴惠妃 +1 位作者 王知恩 田丽凤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分析伴精神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军团菌感染(Legionella infection,LI)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LI患者的救治和药学监护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会诊时遇1例发热待查合并肝损功能损害患者,治疗期间出现... 目的:分析伴精神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军团菌感染(Legionella infection,LI)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LI患者的救治和药学监护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会诊时遇1例发热待查合并肝损功能损害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精神异常,且病原体抗体IgM检查提示嗜肺军团菌呈阳性。结果:临床药师会诊后认为,患者的发热、肝损功能损害和精神异常可能与LI有关,遂建议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其他对症治疗;很快,患者的发热和精神异常症状基本消失,在入院第16天肝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遂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开展会诊和药学监护,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感染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精神异常 肾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尹玲玲 沈洋灵 +5 位作者 闵凤玲 顾伟英 王莹 齐昆明 李振宇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3家医院接受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的15例伴肾功能损害M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达雷...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3家医院接受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的15例伴肾功能损害M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达雷妥尤单抗单药、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分析其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64(54-82)岁,其中IgG型6例,IgA型2例,IgD型1例,轻链型6例。中位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22.48 ml/(min·1.73 m^(2))。11例可判断疗效的MM患者,总体反应率为91%(10/11例),其中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部分缓解(PR)3例,微小缓解(MR)4例。15例患者可评价肾脏反应,总体反应率为60%(9/15例),其中完全缓解(CR)4例,PR 1例,MR 4例。达最佳肾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21(7-56)d。中位随访时间3个月,15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和感染。结论: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肾功能损害 疗效
原文传递
消渴肾宝丸对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虞成毕 严东标 +3 位作者 邱悦 周文娣 陈勇 余杰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研究消渴肾宝丸对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3个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消渴肾宝丸干预3个月。统计两组... 目的研究消渴肾宝丸对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3个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消渴肾宝丸干预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中医症候评分、肾功能、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多苷(8-OHdG)、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MDA、8-OHdG、8-iso-PGF2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消渴肾宝丸促进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候改善,减少肾功能损害,降低氧化应激,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宝丸 气阴两虚血瘀证 糖尿病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西藏地区世居高原人群不同高血压病情况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赵雪东 索朗德吉 +5 位作者 陈修寰 周赟 赵冠棋 次仁仲嘎 薛彬 尼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西藏地区世居高原人群不同高血压病情况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纳入1668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eGFR)信息完整的居民。根据测量血压情...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西藏地区世居高原人群不同高血压病情况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纳入1668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eGFR)信息完整的居民。根据测量血压情况及高血压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组:血压正常组、新发高血压组、既往高血压病血压控制良好组和既往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不佳组。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个人史等资料,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脂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各组患者肾功能的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26.0%的患者在本次检测中新发现血压升高,而在274例既往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中,仅有33.2%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各组患者在年龄、大多数既往病史、部分生活习惯和血脂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肾功能损害(eGFR<90mL·min^(-1)·1.73m^(-2))的比例及eGFR水平随血压升高和既往病史的存在分别在各组中逐渐增加和下降。在所有变量中,仅收缩压水平与eGFR水平具有负相关关系(B=-0.1,95%CI:0.2~0.08,P<0.001),新发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而无论血压控制情况,均与肾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西藏地区世居高原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而新发高血压的比例较高,收缩压水平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新发高血压和高血压病史均与肾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价
10
作者 施骏 袁俊蓉 黄钱珍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5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4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上述研究人员均进...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5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4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上述研究人员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分析两组的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1.85±0.94)mg/L、(41.57±11.35)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85±0.18)mg/L、(9.25±2.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9、18.777,P<0.05)。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为73.33%,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77.78%,两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5.56%,均高于两者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分析患者肾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联合检验 早期肾功能损害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行HbA1c联合微量清蛋白和尿液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测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吴菊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微量清蛋白和尿液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1例)和显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微量清蛋白和尿液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1例)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n=3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为对照组。采用伯乐D10测定各组HbA1c水平;采用博士泰TD240测定微量清蛋白和ACR水平,比较各组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糖尿病肾病组患者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低于单一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微量清蛋白及ACR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三种指标联合测定能提高患者诊断效能,可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功能损害 糖化血红蛋白 微量清蛋白 尿液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
下载PDF
血清HbA1c水平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性
12
作者 周冰 刘岚宁 冉绍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究HbAlc水平对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80名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bAlc水平与T2DM患者早... 目的探究HbAlc水平对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80名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bAlc水平与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A组HbAlc水平高于MA与NA组;MA组HbAlc水平高于NA组(P<0.05)。研究组NGAL、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HbAlc水平、NGAL呈现出正相关(r=4.425,P=0.038),HbAlc水平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呈现出正相关性。NGAL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呈现出正相关性,Cys-C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呈现出正相关性,eGFR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呈现出负相关性(r分别为0.684、0.714、0.637、0.579,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结论血清HbAlc水平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Alc水平与NGAL、Cys-C呈现正相关,HbAlc水平与eGFR呈现负相关,能有效地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早期肾功能损害 蛋白尿
下载PDF
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合并肾功能损害1例
13
作者 何仁 陈旭 翁丹枫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体重70 kg,既往体健。因“头痛伴意识模糊两小时”于2021年9月24日3:50入院。入院前两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右侧肢体无力。入急诊时患者意识模糊,无法言语,双眼向右...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体重70 kg,既往体健。因“头痛伴意识模糊两小时”于2021年9月24日3:50入院。入院前两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右侧肢体无力。入急诊时患者意识模糊,无法言语,双眼向右凝视,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无法活动,心电监护示血压223/119 mm Hg;急诊查头颅+胸部CT提示脑干出血,第三脑室欠清,右侧基底节区梗死软化灶,两肺后部局部膨胀不全、实变。急诊予保护性气管插管,注射用盐酸乌拉地尔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因患者无手术指征,拟“脑干出血、肺部感染”收入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皮肤色素沉着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4
作者 杜香山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目的剖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的临床资料,依据慢性肾脏病分析... 目的剖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的临床资料,依据慢性肾脏病分析把62例患者再分成肾功能轻度损害组、肾功能重度损害组。分析慢性肾脏病组和健康体检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肾功能轻度/重度损害组和健康体检组的临床资料与实验组指标。结果健康体检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D-D水平、全基因水平NLR均低于慢性肾脏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肾脏病组中,肾功能重度损害组TSGF、HCY、Cys C、D-D、NLR均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是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慢性脏病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风险的相关性
15
作者 王晨聪 张云庆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并收集整理其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进行分组,合并肾功能损害组48例,无肾功能损害组62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并收集整理其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进行分组,合并肾功能损害组48例,无肾功能损害组62例,比较两组血脂及肾功能损害相关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合并肾功能损害组患者血脂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合并肾功能损害组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尿蛋白/肌酐比值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合并肾功能损害组患者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呈现高水平表达,且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脂异常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水平 肾功能损害 血脂异常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作用
16
作者 汪蔚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5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用于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用于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尿素检测,对比组间结果差异。根据观察组患者不同肾功能损害程度,探讨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趋势。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素、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损害3级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2级及1级患者,肾功能损害2级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程度的依据,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剧,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高血压 早期肾功能损害 诊断
下载PDF
高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黄燕 徐琴莺 酆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31-0034,共4页
展开高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基于参与本次研究的24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后将患者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划分为实验组(高血压晨峰)与对照组(非高血压晨峰),对比两组患者尿mAlb、血CyS- C情况。结果 较之... 展开高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基于参与本次研究的24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后将患者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划分为实验组(高血压晨峰)与对照组(非高血压晨峰),对比两组患者尿mAlb、血CyS- C情况。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压情况、尿mAlb、血CyS- C情况均更优(P<0.05)。结论 高血压晨峰更易导致患者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晨峰 早期肾功能损害 尿mAlb 血CyS-
原文传递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孙筱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25-0027,共3页
讨论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应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结果及阳性率。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80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对象,纳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其中研究组中将40例伴有糖尿病患者、... 讨论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应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结果及阳性率。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80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对象,纳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其中研究组中将40例伴有糖尿病患者、将40例伴有高血压患者分别纳入至研究A组、研究B组。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验,统计其检验结果,并计算分析阳性率。结果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验结果指标对比后:研究A组、研究B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A组明显高于研究B组,P<0.05。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单独及联合检验阳性率结果对比后:研究A组及研究B组均高于对照组,研究A组明显高于研究B组,P<0.05。结论 早期肾功能损害病症病症预后不良,实施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方案,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肾功能损害 检验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董怡 王文平 +3 位作者 丁红 林希元 范培丽 曹佳颖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0-213,I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与健康者的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曲线及灌注参数,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并经肾图等检查证实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26例,女15... 目的通过对比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与健康者的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曲线及灌注参数,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并经肾图等检查证实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5.2±2.1)岁。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采用PHILIPS i U22超声仪器对双肾皮质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灌注成像,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每侧肾脏使用剂量为1 mL。QLAB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感兴趣区域(ROI)内造影剂回声信号的强度,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C曲线),得到超声造影灌注参数。结果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造影剂在肾脏灌注的整个过程。研究组左、右肾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 308.76±503.65)、(1261.22±430.44)dB.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03±304.14)、(992.89±257.71)dB.s(P值均<0.01);曲线达峰绝对值分别为(14.12±2.04)、(14.96±2.63)d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9±2.95)、(16.39±3.23)dB(P值均<0.01);达峰时间分别为(22.04±6.34)、(21.15±4.71)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6±6.59)、(20.74±7.37)s;曲线上升支斜率分别为(2.72±1.08)、(2.63±0.89)dB/s,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98±0.65)、(2.01±0.75)dB/s。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分别衡量左、右肾的灌注,有助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功能损害 定量分析 灌注
下载PDF
万古霉素在肾功能损害的外科危重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小文 陈惠德 +4 位作者 李文雄 邢小燕 赵松 万力 陈秀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 (方刻林 )在肾功能损害的外科危重患者中 ,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及临床合理调整用药剂量的方法。方法 病例选择 :年龄 >14岁 ,肌酐清除率 <1.0 0 2 m l/ s(6 0 ml/ m in) ,使用万古霉素 >14 d;所有患者用药前...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 (方刻林 )在肾功能损害的外科危重患者中 ,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及临床合理调整用药剂量的方法。方法 病例选择 :年龄 >14岁 ,肌酐清除率 <1.0 0 2 m l/ s(6 0 ml/ m in) ,使用万古霉素 >14 d;所有患者用药前后每日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 N) ,并根据 Cockerof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 ;于用药第 7、14天抽血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每日给药剂量通过公式计算 ,并通过药物浓度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为期 2周 ,重症感染可根据病情延长治疗时间。结果  32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 ,使用万古霉素前后尿常规、尿量、SCr、BU N、C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万古霉素在肾功能损害人群中使用 ,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间隔时间 ,在血药浓度的监测指导下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肾功能损害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