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崔世维 邵亚男 +3 位作者 钱桐荪 蒋季杰 吴亚君 施岚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通过对1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前后对照研究,发现激素可以加重蛋白尿。使用激素后小分子蛋白构成比显著下降,中分子无显著变化,大分子显著增多;定量分析显示尿β_2微球蛋白和小分子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变化,大、中分子蛋白排泄量显... 通过对1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前后对照研究,发现激素可以加重蛋白尿。使用激素后小分子蛋白构成比显著下降,中分子无显著变化,大分子显著增多;定量分析显示尿β_2微球蛋白和小分子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变化,大、中分子蛋白排泄量显著增加。对不同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增加的程度进行比较发现,大分子蛋白增加的程度>中分子>小分子。提示大剂量使用激素加重蛋白尿的机制之一是激素使肾小球滤过膜对分子量较大蛋白质的屏障功能下降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肾小球滤过膜 通透性
下载PDF
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巧亚 孙万森 +1 位作者 任艳芸 王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AN)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膜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清洁级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AN模型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的方法,建立大鼠AN模型,空白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AN)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膜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清洁级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AN模型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的方法,建立大鼠AN模型,空白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再将模型组分为病理组(B组)、祛风通络方组(C组)、强的松组(D组)和贝那普利组(E组)。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取肾皮质经聚乙烯亚胺(PEI)染色检测大鼠肾小球滤过膜上AS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ephrin蛋白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21天时尿蛋白排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药物干预后,各药物组大鼠尿蛋白排泄均显著下降,与病理组比较(P<0.01);②祛风通络方组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滤过膜上阴离子位点、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能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症状,上调肾小球滤过膜上AS及Nephrin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通络方 阿霉素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
下载PDF
足细胞在肾小球滤过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钟森 朱斌 +1 位作者 朱晓玲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8期738-739,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膜 足细胞 毛细血管壁 电荷屏障 肾小基底 蛋白丢失 分化细胞 增殖能力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惠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85-791,共7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球滤过膜 活检 代谢指标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及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新民 潘涛 王泽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通过长期受电磁辐射下与在普通环境下(没有电磁辐射及废气的污染)工作的人员尿潜血试验阳性率对比观察,分析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人员留取中段晨尿,行尿分析仪11项检查及尿沉渣镜检,对尿潜血阳性... 目的通过长期受电磁辐射下与在普通环境下(没有电磁辐射及废气的污染)工作的人员尿潜血试验阳性率对比观察,分析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人员留取中段晨尿,行尿分析仪11项检查及尿沉渣镜检,对尿潜血阳性者行肾穿活检,在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结果辐射组:尿潜血试验阳性7例,阳性率29%,肾小球滤过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对照组:尿潜血试验阳性2例,阳性率4%,肾小球基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SPSS10.0软件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基滤过膜漏出RBC,使尿潜血试验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潜血 RBC 肾小球滤过膜 损伤
下载PDF
Nephrin与肾小球滤过膜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翠平 易著文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年第6期276-278,共3页
Nephrin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膜发现的第一个跨膜糖蛋白 ,为粘附分子类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可能具有细胞间粘附作用、信号传导功能及促进足细胞与足突裂孔膜发育成熟的作用。在先天性与获得性肾病存在其基因异常或mRNA表达的... Nephrin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膜发现的第一个跨膜糖蛋白 ,为粘附分子类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可能具有细胞间粘附作用、信号传导功能及促进足细胞与足突裂孔膜发育成熟的作用。在先天性与获得性肾病存在其基因异常或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分布位置的改变 ,结果使滤过膜形态结构与屏障功能完整性破坏 ,导致大量蛋白尿产生。Nephrin的发现为蛋白尿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为的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HRIN 单克隆抗体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 免疫蛋白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不能阻抑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
7
作者 崔世维 邵亚男 +3 位作者 蒋季杰 钱桐苏 施岚 吴亚君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10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能否抑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过程中增加尿蛋白排泄量(UPro)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作用,了解激素上述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原发性及继发性NS患者分成两组,A组15例观...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能否抑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过程中增加尿蛋白排泄量(UPro)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作用,了解激素上述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原发性及继发性NS患者分成两组,A组15例观察使用强的松1 mg/kg前后UPro及大、中、小分子蛋白的构成比的变化;B组14例NS,观察使用强的松1 mg/kg及卡托普利50mg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B两组用药后UPro及大、中分子蛋白构成比都显著增高,小分子蛋白构成比则显著下降。结论:卡托普利不能阻抑,或不能完全阻抑激素对NS患者UPro及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激素上述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无关或相关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综合征 肾小球滤过膜 通透性 卡托普利
下载PDF
短期使用苯那普利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近端小管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韩晓骏 崔世维 徐学康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32-133,144,共3页
目的 :研究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能对苯那普利短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2 4h尿蛋白定量 ,计算出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连续口服苯那普利 10 m g·d- 1 ,共两天 ,测定用药前后 ... 目的 :研究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能对苯那普利短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2 4h尿蛋白定量 ,计算出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连续口服苯那普利 10 m g·d- 1 ,共两天 ,测定用药前后 2 4h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圆盘电泳、平均动脉血压、钠离子滤过排泄分数、纯水清除率、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电解质、肝功能等。结果 :用药前后大分子尿蛋白 (1.15± 0 .89g/ 2 4h、0 .84± 0 .74g/ h,P<0 .0 1)、平均动脉血压 (14.19± 1.96 k Pa、12 .76± 1.12 k Pa,P<0 .0 1)明显减少 ,2 4h尿蛋白总量 (3.16± 2 .2 4g/ 2 4h、2 .83± 2 .2 7g/ 2 4h,P>0 .0 5 )、中分子尿蛋白 (1.72± 1.2 2 g/ 2 4h、1.6 2± 1.47g/ 2 4h,P>0 .0 5 )减少无显著性。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电解质、血浆总蛋白、白蛋白、钠离子滤过排泄分数、纯水清除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短期使用苯那普利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蛋白的通透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肾小 肾小球滤过膜 蛋白尿 通透性
下载PDF
短期使用苯那普利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
9
作者 韩晓骏 崔世维 徐学康 《交通医学》 2000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目的 :研究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能对苯那普利短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计算出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口服苯那普利 10mg/d ,共两天 ,测定用药前后2 4小时尿蛋... 目的 :研究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能对苯那普利短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计算出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口服苯那普利 10mg/d ,共两天 ,测定用药前后2 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圆盘电泳、平均动脉血压等。结果 :用药后大分子尿蛋白、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降低 ( 1.15± 0 .89)g/ 2 4hvs ( 0 .84± 0 .74)g/h ,P <0 .0 1;( 14 .19± 1.96)kPavs ( 12 .76± 1.12 )kPa ,P <0 .0 1) ,2 4小时尿蛋白总量、中分子尿蛋白数减少无显著性 ( 3 .16± 2 .2 4)g/ 2 4hvs ( 2 .83± 2 .2 7) g/ 2 4h ,P >0 .0 5 ;( 1.72± 1.2 2 )g/ 2 4hvs ( 1.62± 1.47) g/ 2 4h ,P >0 0 5 )。结论 :短期使用苯那普利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蛋白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肾小 肾小球滤过膜 蛋白尿
下载PDF
应用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病理图像的语义分割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佳圆 林国钰 +3 位作者 张逸文 周志涛 曹蕾 冯琴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肾小球滤过膜包含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3层超微结构,其形态改变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滤过膜语义分割有助于病理医生识别和判断滤过膜细微的病理改变,为相关的病理诊断提供帮助。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超微病... 肾小球滤过膜包含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3层超微结构,其形态改变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滤过膜语义分割有助于病理医生识别和判断滤过膜细微的病理改变,为相关的病理诊断提供帮助。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超微病理图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灰度分辨率很低,传统的分割算法均只能对其中形态最简单的基底膜部分进行分割,分割精度也难以保证。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网络DeepLab-v3的肾小球滤过膜自动语义分割算法,应用空洞卷积扩大感受野,控制图像的特征分辨率,再通过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来获得多尺度的图像信息,最终将肾小球滤过膜的3个组成部分同时分割出来,并均能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本文通过对重要参数进行实验探究,使得平均分割准确度达到0.776,是目前效果相对较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eepLab 肾小球滤过膜 超微病理图像 语义分割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膜“双屏障学说”——运动性尿蛋白产生机制初探
11
作者 王桂香 陈松 《山东体育科技》 1989年第1期2-5,共4页
运动性尿蛋白作为医务监督的指标,由于取样方便,无损伤,易接受,所以在训练和监督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887年莱伯首次报导行年性尿蛋白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但迄今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问题,仍众说纷纭。其中典... 运动性尿蛋白作为医务监督的指标,由于取样方便,无损伤,易接受,所以在训练和监督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887年莱伯首次报导行年性尿蛋白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但迄今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问题,仍众说纷纭。其中典型的观点有: 1、苏联的安尼肯列洛夫认为,运动性尿蛋白的产生是由于运动时体内产生的乳酸增多,使血液中蛋白质缩小,肾脏上皮细胞肿胀,血液中蛋白质透过肾脏到尿所致。 2、扎尔和扎史威两位学者认为,运动时血液酸度增加与尿蛋白出现有关。 3、格列泽尔研究认为,运动性尿蛋白是由于运动时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肾小球滤过膜 运动强度 细胞肿胀 血管 格列 血管痉挛 酸度增加 排泄量 通透性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不能阻抑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世维 邵亚男 +3 位作者 蒋季杰 钱桐荪 施岚 吴亚君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卡托普利不能阻抑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崔世维邵亚男蒋季杰钱桐荪施岚吴亚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应用于肾病综合征(NS),可以增加尿蛋白排泄量,加重病变肾脏的高灌注状态[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10:... 卡托普利不能阻抑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崔世维邵亚男蒋季杰钱桐荪施岚吴亚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应用于肾病综合征(NS),可以增加尿蛋白排泄量,加重病变肾脏的高灌注状态[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10:156~157],还增加肾小球滤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NS 糖皮质激素 肾小球滤过膜 通透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肾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卢振飞 《现代医学》 2017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肾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根据是否有肾脏损害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两组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肾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根据是否有肾脏损害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两组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的差异。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糖尿病肾病组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和肾小球滤过率、糖代谢以及脂代谢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肾小球足细胞数目、肾小球足突宽度、内皮细胞数目、肾小球体积、肾小球基膜厚度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而内皮细胞密度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肌酐与肾小球足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205,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呈负相关(r=-0.689,P<0.05);空腹血糖与肾小球足细胞密度呈正相关(r=0.341,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体积呈正相关(r=0.338,P<0.05);总胆固醇与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呈负相关(r=-0.474,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且与肾功能、糖脂代谢有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 肾小滤过 糖代谢 脂代谢
原文传递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辨析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钢 沈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近些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跃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第二常见疾病,被临床高度关注。I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对其发病机制公认为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足突上的靶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 近些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跃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第二常见疾病,被临床高度关注。I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对其发病机制公认为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足突上的靶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补体系统被激活,触发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损伤,破坏肾小球滤过膜骨架结构,继而出现蛋白尿的漏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病征。IMN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NS)起病多见,表现为水肿、持续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方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针对IMN的治疗尽管西医、中医都有指南推荐,但目前仍是临床肾脏病非常难治的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肾小球滤过膜 毛细血管壁 持续蛋白尿 间质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 足突 靶抗原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小荣 沈颖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疾病 血管 肾小 肾小球滤过膜 尿蛋白 炎症硬化介质
原文传递
Synaptopodin与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兵冰 张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疾病 足细胞损伤 肾小球滤过膜 生物学特性 慢性脏病 内皮细胞 疾病研究 细胞构成 蛋白分子 上皮细胞
下载PDF
l中药治疗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莲花 于卓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8期371-373,396,共4页
膜性肾病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上皮侧有弥漫、均匀的颗粒状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均匀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以致出现一系列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膜性肾病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是引... 膜性肾病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上皮侧有弥漫、均匀的颗粒状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均匀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以致出现一系列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膜性肾病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是引起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原发性病综合征 肾小基底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滤过膜 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袢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吕海燕 李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2015-2016,共2页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可达(374~583)/10000人[1]。临床上,肾病综合征的发生能够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β2-微球蛋白(β2-MG)是体内的小分子蛋白,其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排出体外,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由于...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可达(374~583)/10000人[1]。临床上,肾病综合征的发生能够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β2-微球蛋白(β2-MG)是体内的小分子蛋白,其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排出体外,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由于肾脏基膜组织的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体内的β2-MG漏出明显增多,血清中的β2-MG表达浓度明显下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蛋白 病综合征 功能变化 蛋白水平 血清 患者 视黄醇 肾小球滤过膜
下载PDF
MicroRNAs与肾小球疾病及其中医药研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春波 金伟民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650-652,共3页
新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人数已达1.19亿,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1]。其中,肾小球疾病仍然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的病因... 新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人数已达1.19亿,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1]。其中,肾小球疾病仍然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的病因[1]。近年来,足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已成为肾脏病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是不可再生的,足细胞的损伤在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肾小疾病 中医药 慢性脏病 损伤与修复 公共卫生问题 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硬化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庭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892-1894,共3页
过敏性紫癜(HSP)可累及皮肤及其他器官,而肾脏拥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受累时可出现肾小球、肾小管受损,导致HSP儿童患者出现肾损害,即紫癜性肾炎(HSPN)[1]。但HSP患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经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多无异常,但此时其肾脏可能... 过敏性紫癜(HSP)可累及皮肤及其他器官,而肾脏拥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受累时可出现肾小球、肾小管受损,导致HSP儿童患者出现肾损害,即紫癜性肾炎(HSPN)[1]。但HSP患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经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多无异常,但此时其肾脏可能已遭受损伤,而肾损害程度对患儿远期预后有着关键作用,故及早发现HSP肾损害非常重要[2]。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可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为早期肾损害常用检测指标;转铁蛋白(TRF)在出现肾损害时易经肾小球滤过膜外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肾小管出现损伤时,水平会升高[3,4]。为探究尿mAlb、TRF、α1-MG联合检测诊断儿童HSP肾损害的价值,本研究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膜 尿微量白蛋白 紫癜性 早期损害 早期 损伤 转铁蛋白 检测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