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彭映潮 张志强 +4 位作者 王美秋 方香 高春林 孙涛 夏正坤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接受RTX治疗的激素耐药型原发性FSG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12例患儿,初始激素耐药10例,迟发激素耐药2例,首次接受RTX治疗的年龄为8.00(5.15,15.25)岁。随访第六个月,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末次随访时,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接受治疗次数≥3次的患儿的缓解率高于<3次的患儿(随访第六个月,66.7%比25.0%;末次随访,66.7%比12.5%)。迟发激素耐药患儿的缓解率高于初始激素耐药型患儿(随访第六个月,100%比20.0%;末次随访,100%比10.0%)。伴有非肾病范围尿蛋白的患儿的缓解率高于伴有肾病范围尿蛋白的患儿(随访第六个月,50.0%比16.7%;末次随访,33.3%比16.7%)。治疗随访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输液反应,3例出现重症肺炎。结论RTX对部分儿童激素耐药型原发性FSGS有效,但对初始激素耐药型或伴有肾病范围尿蛋白的患儿疗效不佳。治疗次数的增加可能有利于稳定临床缓解率。RTX治疗后需密切随访,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激素耐药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遗传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洁媛 张磊 +3 位作者 袁晓颖 韩佩桐 张东风 李春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16-421,共6页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是由多种途径单独或共同导致的足细胞损伤引起。目前已知的儿童单基因遗传性FSGS至少有10个,分别因ACTN4、 TRPC6、 CD2AP、 APOL...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是由多种途径单独或共同导致的足细胞损伤引起。目前已知的儿童单基因遗传性FSGS至少有10个,分别因ACTN4、 TRPC6、 CD2AP、 APOL1、 INF2、 MYO1E、 PAX2、ANLN、CRB2和LMX1B基因突变所致。其他一些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脏病理也可以为FSGS。本文就遗传性FSGS的致病基因、临床表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遗传性 足细胞
下载PDF
首次发现1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儿PAX2基因新的移码变异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李艳 杨焕丹 +4 位作者 周苏芹 朱冰冰 彭倩倩 朱磊 张锐锋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22-825,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遗传性慢性肾脏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寻找其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期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1例疑似为遗传性因素所致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直系亲属的临床资料... 目的了解儿童遗传性慢性肾脏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寻找其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期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1例疑似为遗传性因素所致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直系亲属的临床资料,并行肾穿刺病理检查,同时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方法对该患儿、患儿父母及妹妹进行基因检测,寻找可能的突变位点,并与该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为14岁男孩,3岁时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夜尿增多,未正规治疗。期间多次尿蛋白++~+++,且逐渐出现尿床症状,家长一直未予重视。2年前于当地医院查肝、肾功能,家长诉未见异常,2019年8月19日因尿床至我院就诊,门诊查尿蛋白+++,血尿素氮13.54 mmol/L,肌酐188μmol/L,肾脏超声提示双肾缩小,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基因检测示患儿PAX2基因存在c.143delGp.Gly48Valfs*35剪切位点突变,且目前尚未有人群携带记录,因而考虑该患儿为PAX2基因出现新的移码突变。结论该例患儿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脏病,肾活检确诊为FSGS,基因检测PAX2基因发生新的移码变异。对于病因不明的慢性肾脏病患儿应注意完善肾脏病理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脏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PAX2基因 移码变异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刚 张志勇 +1 位作者 邹万忠 王海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了解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 ,FSGS)在肾脏疾病中的构成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诊断要点和意义。方法 :对 1 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在我院肾科住院行肾活检确诊为特发性FSGS的 6 5例患... 目的 :了解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 ,FSGS)在肾脏疾病中的构成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诊断要点和意义。方法 :对 1 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在我院肾科住院行肾活检确诊为特发性FSGS的 6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 )特发性FSGS占肾活检患者的 2 .2 % ,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3.2 % ,占肾病水平蛋白尿患者的 5 .8% ,1 2年中发病无上升趋势。 (2 )其病变类型为单纯门部病变占 1 2 .3% ,单纯周缘部病变占 2 3.1 % ,两者的混合型占 6 0 .0 % ,尖端型占 1 .5 % ,塌陷性占 3.1 %。同时伴随的病变有 :足细胞增生、肥大和空泡变性 (5 8.5 % ) ,球囊粘连 (90 .8% ) ,肾小管间质病变 (92 .3% )以及节段性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 (2 0 .0 % )。由于病变分布呈局灶节段的特点 ,且病变多样、重叠出现 ,在病理诊断中应警惕误、漏诊的可能。 (3)伴节段性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的患者常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 (92 .3% )。结论 :在肾脏病理工作中 ,提高警惕性和检查方法对于正确诊断特发性FSGS具有重要意义。特发性FSGS不是构成本组肾活检患者的常见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临床 病理特点 活检 足细胞病变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5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玲 黄尤 廖蕴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临床表现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原发性FSGS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152例FSGS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例为1.76∶1。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2.8%)... 目的了解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临床表现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原发性FSGS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152例FSGS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例为1.76∶1。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2.8%)、蛋白尿(95.4%)、血尿(50.7%)、肾功能异常(30.3%)。病理分型包括非特殊型(51.3%)、顶端型(27.6%)、门部型(17.1%)、细胞型(3.9%)。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与年龄、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功能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5、0.192、0233,P均<0.05),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酸、低IgG、肾功能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8、0.192、0.189,P均<0.05)。结论 FSGS临床及病理表现多且不均一,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其预后与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病变、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志强 方香 +1 位作者 高春林 夏正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研究报道罕见。文中旨在分析10例接受单剂量RTX治疗的原发性FSGS患儿的不良作用及安全性,为RTX治疗FSG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 目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研究报道罕见。文中旨在分析10例接受单剂量RTX治疗的原发性FSGS患儿的不良作用及安全性,为RTX治疗FSG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住院的10例FSGS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儿给予RTX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血清清蛋白、外周血CD20+B细胞水平、RTX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10例患儿中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6例,激素依赖/频复发肾病综合征(FRNS/SDNS)4例。经RTX治疗后10例患儿中5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其中6例SRNS患儿治疗后2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4例FRNS/SDNS患儿治疗后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经RTX治疗后第3个月,10例患儿尿蛋白从治疗前[2.41(0.89~6.82)g/24 h]降低至[0.43(0.05~1.1)g/24 h],血清清蛋白从治疗前[31.60(13.00~38.22)g/L]升高至[38.30(27.18~53.20)g/L]。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胸闷,输液速度降低后缓解。随访期间1例在RTX治疗1个月后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及蛋白尿,未见其他患儿感染次数增加,无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结论 RTX治疗原发性FSGS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是FSGS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综合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利妥昔单抗 疗效
下载PDF
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慧 姚梅宏 +4 位作者 王明月 曾德华 李敏 曾玲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由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目的分析由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分别利用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查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具有激素抵抗的临床特点,初次活检镜下均表现为足细胞弥漫性肿胀,局灶可见增生(≥3个连续排列或叠层),且初次肾活检均可见C4d节段不均匀系膜区较强表达,6例均由SR-MCD发展为FSGS。结论当发现MCD足细胞病变显著或有较强C4d表达时应提示临床医师该患者有向FSGS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微小病变病 重复穿 C4D 足细胞
下载PDF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晨 郑智勇 +1 位作者 丁鑫 曾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中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结合PASM-C4d套染和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方法,观察了97例FSGS中C4d在肾小球上沉积部位和强度,及其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8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中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结合PASM-C4d套染和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方法,观察了97例FSGS中C4d在肾小球上沉积部位和强度,及其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88例(90.7%)FSGS的肾小球C4d阳性表达,C4d主要沉积在FSGS肾小球硬化病变处。细胞型、顶端型、塌陷型及非特殊型FSGS中均表现为硬化病变处血管袢C4d不均匀粗线状沉积,系膜区散在多少不等的颗粒状沉积;顶端型和非特殊型为节段沉积,细胞型和塌陷型为球性沉积。门部型FSGS主要在门部有C4d颗粒状沉积,未见血管袢沉积。结论补体经典途径激活参与了FSGS的发病机制;硬化病变处血管袢C4d不均匀粗线状沉积是细胞型、塌陷型、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重要的免疫病理形态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肾小球硬化症 补体 C4D
下载PDF
红花对实验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强 赵玉庸 +2 位作者 范焕芳 张芬芳 张江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47-1849,共3页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中药红花 大鼠模型 实验性 慢性脏疾病 病理生理改变 脑血管疾病 间质纤维化 一侧切除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模型大鼠血尿生化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哲苓 卢嫣 +2 位作者 韩世盛 姚天文 王怡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采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制备FSGS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予...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采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制备FSGS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予麻黄附子细辛汤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造模与灌胃周期均为56 d。造模第2周、第4周、第8周留取各组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造模第8周末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留取肾脏组织,检测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观察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足突变化。结果:造模第2、4、8周,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本组造模前和同时期正常组(P<0.01),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P<0.05)。造模及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白蛋白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血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评分及足突融合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肾脏病理变化符合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评分及足突融合率明显改善(P<0.05,P<0.01),肾脏病变程度有所减轻。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有效延缓FSGS进展,改善大鼠因FSGS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 病理学 WISTAR大鼠 雄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塌陷型与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梅宏 曾德华 +5 位作者 谢飞来 曲利娟 曾玲 李敏 刘庆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探讨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非特殊型相比,塌陷型、细胞型FSGS患者的病程短,血清白蛋白水平(serum albumin,ALB)低,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的发生率高(P<0.05)。(2)塌陷型FSGS的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显著高于顶端型和非特殊型(P<0.05)。(3)顶端型、细胞型、非特殊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治疗缓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90.6%、58.3%、50%、37.9%,治疗效果与病理亚型密切相关(P<0.05)。(4)顶端型、非特殊型、细胞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100%、93.8%、75.0%、58.6%;肾活检时RI、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病理亚型、治疗效果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其中慢性指数≥5分和病理亚型为塌陷型是影响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是具有明显临床病理特征、对治疗反应及预后较差的病理亚型。慢性指数≥5分和塌陷型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塌陷型 细胞型 病理特点 临床预后
下载PDF
清肾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疗效及对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琼丽 王一娜 +3 位作者 李梅 洪国保 石成钢 陈燕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6期2882-2884,2951,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肾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疗效及对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配合常规一体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肾解毒... 目的观察清肾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疗效及对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配合常规一体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肾解毒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尿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肾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尿生化指标,从而改善肾功能,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解毒汤 功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复方积雪草胶囊对肾小球硬化症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晓玲 王永钧 +5 位作者 王军 陈洪宇 林宜 鲁盈 李涛 卜爽剡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5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胶囊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静脉双次注射大鼠FSGS模型,采用半定量病理分析法观察复方积雪草胶囊对肾组织ECM的影响,并生化检测尿蛋白、血脂...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胶囊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静脉双次注射大鼠FSGS模型,采用半定量病理分析法观察复方积雪草胶囊对肾组织ECM的影响,并生化检测尿蛋白、血脂、肾功能的变化。结果FSGS大鼠经复方积雪草胶囊治疗8周后,肾组织ECM积聚减少(P<0.01),血脂、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疗效优于尿毒清组。结论复方积雪草胶囊可以抑制肾组织ECM积聚,改善肾功能,防治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积雪草胶囊 肾小球硬化症 大鼠 组织 细胞外基质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贝那普利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林 彭爱民 +2 位作者 夏进标 张祥文 钟文旗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9期812-814,共3页
目的:观察单用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联用激素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疗效。方法:109例尿蛋白>1.0 g·d^(-1),血肌酐<133μmol·L^(-1)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用组,单用组应用贝那普利10-30 mg... 目的:观察单用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联用激素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疗效。方法:109例尿蛋白>1.0 g·d^(-1),血肌酐<133μmol·L^(-1)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用组,单用组应用贝那普利10-30 mg·d^(-1)治疗,联用组应用贝那普利10~30 mg·d^(-1)+泼尼松1 mg·kg^(-1)·d^(-1)治疗,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肌酐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减少蛋白尿,治疗1月后尿蛋白即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尿蛋白减少差值及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联用激素并不比单用ACEI治疗有更好的疗效,而单用ACEI可能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又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贝那普利 泼尼松 蛋白尿
原文传递
化瘀解毒汤对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症MMP-9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光荣 皮持衡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化瘀解毒汤 阿霉素 肾小球硬化症 MMP-9
下载PDF
陈以平教授治疗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莲莉 陈以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1osclerosis,FSGS)是以部分肾小球(局灶)及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局灶)发生硬化性改变为其病理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常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衰竭Hj。成人...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1osclerosis,FSGS)是以部分肾小球(局灶)及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局灶)发生硬化性改变为其病理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常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衰竭Hj。成人原发性FSGS自发缓解率低,超过50%患者在6-8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旧。。陈以平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FSG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FSGS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其独到的经验。现将陈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陈以平 局灶 节段 终末期衰竭 FSGS 上海市名中医
下载PDF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儿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朝春 江米足 +2 位作者 塚原宏一 真弓光文 赵正言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儿童一种严重的获得性肾脏疾病。此研究为了解儿童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cnctetral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C/T多态性与FSGS的发病... 目的 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儿童一种严重的获得性肾脏疾病。此研究为了解儿童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cnctetral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C/T多态性与FSGS的发病发展的关系。方法15例患儿(男:女=6:9)均经组织活榆证实为原发性FSGS,平均年龄为5.8岁。对照组为238例无免疫性、心血管或肾脏疾病的儿童和成人(男:女110:128),平均年龄42.9岁。从外周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MTHFR的多态性研究。结果FSGS患儿MTHFR的CC:CT:TT基因型比例分别占4(26.7%):8(53.3%):3(20.0%),T等位基因比例为46.7%,与对照组的分布相近(X^2=0.451,P=0.798;x^2=0.407,P=0.523),T等位基因的OR值1.25(95%CI:0.632.51)。TT基因型FSGS患儿在发病年龄上较早(P<0.05),而且TT型患儿均为类固醇拮抗型FSGS,平均经过5.3年均进入肾衰终末期,肌酐清除率明显较其它基因型儿童低(P<0.05)。结论MTHFR的TT型与FSGS的发病、发展及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患儿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治疗概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睿 邓跃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治疗 终末期 移植后复发 病理特征 病理改变 脏疾病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延迟诊断的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瑜 王庆文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关键词 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延迟诊断 大量蛋白尿
下载PDF
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变化及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英文)
20
作者 王素霞 刘刚 +1 位作者 邹万忠 王海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 :探讨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 ,FSGS)的病理学特征及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方法 :收集细胞型FSGS病例 1 7例 ,肾活检标本进行系统的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 ,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 目的 :探讨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 ,FSGS)的病理学特征及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方法 :收集细胞型FSGS病例 1 7例 ,肾活检标本进行系统的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 ,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方法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cyclinE ,cyclinA及cyclinB1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 (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 CKI ,包括p2 1 ,p2 7及 p5 7)的表达。 结果 :细胞型FSGS以上皮细胞增生肥大伴有毛细血管襻的节段硬化或塌陷为突出特征 ;免疫荧光可见部分病例节段性IgM阳性或阴性 ;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增生的细胞兼具足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的特征。细胞型FSGS的增生细胞 ,cyclinE、cyclinA、cyclinB1及p2 1表达阳性 ,而cyclinD1、p2 7及p5 7转为阴性。 结论 :细胞型FSGS的增生细胞可能为损伤的足细胞重现幼稚足细胞的表型特征 ,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而形成细胞增生病变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 ,cyclinA ,cyclinB1 )表达增加及CKI(p2 7,p5 7)表达降低与细胞增生病变的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病理特点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细胞增生病变 上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