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永东 宁建平 +1 位作者 张义雄 李文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冬虫夏草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冬虫夏草干预组[C组,n=12,冬虫夏草1000mg/(kg&#...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冬虫夏草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冬虫夏草干预组[C组,n=12,冬虫夏草1000mg/(kg·d)灌胃]。成模后第8周末及1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K、E钙粘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①与N组比较,D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②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阳性表达显著低于N组,TGF-β1、ILK和α-SMA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E-cad表达和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s=-0.60,P<0.05);ILK、α-SMA表达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88,P<0.01;rs=0.91,P<0.05)。③C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D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cad的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TGF-β1、ILK和α-SMA表达较D组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冬虫夏草能通过下调ILK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治疗应用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生物合成 肾小管/细胞学 大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相关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英 姚敏 +1 位作者 王绵 苏胜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57-60,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角蛋白18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变化,分析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管病变、肾间质纤维化可能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角蛋白18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变化,分析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管病变、肾间质纤维化可能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完成。纳入二级8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20只。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动态观察12,24周时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糖尿病肾病时,肾脏的病理改变及功能变化,并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角蛋白18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共成模16只,血糖没有升高的大鼠未纳入结果分析,两组共纳入结果分析36只。①糖尿病组大鼠12周时光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或管腔扩张,上皮细胞水肿,胞浆内可见小脂肪空泡,肾小管损伤指数增高;24周时上述变化程度加深,管腔内可见破碎脱落的细胞。24周电镜下可见线粒体部分水肿,嵴大部分消失,微绒毛显著减少,部分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小管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②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角蛋白18表达则下降,它们均随病程进展而加重。③流式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并且与三酰甘油、胆固醇、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负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而且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其重要的促进因子。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与肾功能下降的程度相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 转化生长因子β/尿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细胞学 成纤维细胞 肌动蛋白类/生物合成
下载PDF
肾脏组织工程研究:生物人工肾小管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猪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恒进 王笑云 +2 位作者 应旭旻 毛慧娟 沈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用猪细胞株(LLC-PK1)构建的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enaltubuleassistdevice,RAD)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猪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健康杂交家猪16只,用盲肠结... 目的:观察用猪细胞株(LLC-PK1)构建的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enaltubuleassistdevice,RAD)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猪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健康杂交家猪16只,用盲肠结扎和穿孔加双侧输尿管结扎术制作重症感染性MODS并ARF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RAD治疗组(n=5):将RAD与血滤器连接,对MODS猪模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假RAD治疗组(n=5):将RAD换为无细胞的假RAD,余与RAD治疗组相同;对照组(n=6)。观察生命指标、肝肾功能、血气分析、IL-10和生存时间等。结果:①低血压明显改善:RAD治疗组治疗24h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假RAD治疗组、对照组犤(92.75±2.22),(63.50±11.82),(53.50±2.52)mmHg(1mmHg=0.133kPa),F=33.08,P<0.01犦;透析4~20hRAD治疗组动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假RAD治疗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②RAD治疗组、假RAD治疗组两组间血丙氨酸转氨酶、肌酐值比较无显著差异。③细胞因子:RAD治疗组IL-10的峰值明显高于假RAD治疗组、对照组犤(241.40±86.64),(106.30±9.69),(102.59±10.21)ng/L,F=9.75,P<0.05犦。④生存时间:RAD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0.25±18.6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细胞学 人工 细胞介素10/血液 器官功能衰竭/治疗
下载PDF
缺氧与氧化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及细胞骨架的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昊 吴雄飞 +5 位作者 胡卫列 聂海波 朱云松 赵永斌 张小明 肖远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08-110,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氧化损伤后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及细胞骨架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氧化损伤组3组... 目的:观察缺氧、氧化损伤后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及细胞骨架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氧化损伤组3组:正常组中加入无血清RMPI1640培养液;缺氧组加入含0.1μmol/L抗霉素A的无血清无底物RMPI1640培养液;氧化损伤组加入含0.1mmol/LH2O2的无血清RMPI1640培养液。②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及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外液乳酸脱氢酶比活性代表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通透性变化;采用ATP酶(Na+,K+和Ca2+-ATP)试剂盒直接测定各组细胞能量代谢改变,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细胞骨架改变。结果:①正常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折光性强;缺氧、氧化损伤组细胞皱缩、突起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组[(56.2±2.3)%,(62.5±2.6)%,(96.5±3.2)%,P<0.01]。②缺氧、氧化损伤组乳酸脱氢酶比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③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正常组明显高于缺氧、氧化损伤组[(9.61±0.53),(3.68±0.27),(5.10±0.19)nkat/g;(7.97±0.66),(3.12±0.24),(4.56±0.32)nkat/g,P<0.01],而缺氧组、氧化损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④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内细胞骨架(微管、微丝、中间丝)显示正常TEC微管、微丝、中间丝表达丰富,在胞浆内呈均匀一致分布;缺氧、氧化损伤后细胞骨架破坏、塌陷,网络结构和支架作用消失。结论:缺氧、氧化损伤能量代谢障碍可造成细胞骨架破坏,最终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过氧化氢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 细胞骨架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L-EGCG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萍 赵成广 +3 位作者 吴玉斌 任丽红 徐宏 李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 -EGCG)对NRK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刺激离体培养的NRK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的模型,筛选H2O2对NRK细胞损伤研究的最适...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 -EGCG)对NRK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刺激离体培养的NRK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的模型,筛选H2O2对NRK细胞损伤研究的最适剂量与最佳时点.然后将培养细胞分EGCG正常对照组、H2O2组、不同浓度儿茶素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荧光探针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利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NRK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结果]①250 μmol/L H2O2作用6 h剂量组即可引起NRK细胞损伤;②L-EGCG能明显改善H2O2导致的细胞损伤,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量降低,MDA生成减少,稳定了线粒体膜电位,减轻了细胞凋亡.[结论]氧化应激能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L-EGCG可能是通过提高NRK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提高其对H2O2损伤的保护及损伤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病理学 肾小管/细胞学 氧化性应激 大鼠
下载PDF
大鼠BMP-7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
6
作者 杨肃文 王伟 +1 位作者 徐再春 朱芸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利用AdEasyTMsystem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BMP-7全长序列分为46个片段分段合成,再采用PCR方法将合成的46个寡核苷酸片段拼接成BMP-7基因,并克隆到测序载体中测序鉴定。... 目的:利用AdEasyTMsystem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BMP-7全长序列分为46个片段分段合成,再采用PCR方法将合成的46个寡核苷酸片段拼接成BMP-7基因,并克隆到测序载体中测序鉴定。经NotI和HindⅢ双酶切后接入pShuttle-CMV穿梭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的穿梭质粒pShuttle-BMP-7。EcoRI酶切重组pShuttle-BMP-7,与pAdEasyTMDNA电穿孔共转化BJ5183感受态菌,抽提重组AdBMP-7质粒,PacI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AdBMP-7后,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腺病毒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滴度。用AdBMP-7感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以ELISA法和W estern-blot法检测BMP-7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以鉴定重组腺病毒AdBMP-7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腺病毒保存液。该重组腺病毒在体外能有效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高表达BMP-7蛋白,所表达的BMP-7蛋白能有效逆转由TGF-β1诱导的α-SMA表达增高。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初步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抗肾纤维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遗传学 重组 遗传 转染 遗传载体 腺病毒科/遗传学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代谢 硬化症/治疗
下载PDF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结构及Beclin1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刘潇 欧阳繁 +2 位作者 陈鹏 卢秀兰 祝益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28-330,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自噬微细结构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变化。【方法】取18只SD大鼠,其中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备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模型(脓毒症组),6只为假手术... 【目的】观察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自噬微细结构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变化。【方法】取18只SD大鼠,其中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备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模型(脓毒症组),6只为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Beclin1表达变化,采用光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肾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急性肾损伤24h后,近髓质和髓质外带的近端小管出现大量散在的自噬细胞;自噬细胞皱缩,核染色质固缩边聚,多数自噬颗粒脱落到小管腔内随尿液排出;Beclin1蛋白在脓毒症组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24h后,肾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增高,部分近端小管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并发症 /损伤 创伤和损伤/病因学 急性病 肾小管/细胞学 自噬
原文传递
脂多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损伤后自噬相关蛋白LC3、p-Akt 、T-Akt 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8
作者 刘潇 欧阳繁 +2 位作者 陈鹏 卢秀兰 祝益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2238-2240,共3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后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Ⅱ、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总蛋白激酶B (T‐Akt)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脂多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后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Ⅱ、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总蛋白激酶B (T‐Akt)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急性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定量法检测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和Akt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 HK‐2细胞1 h后,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Akt 、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在诱导HK‐2细胞损伤3 h后表达开始逐渐增加,而Beclin‐1无明显变化,p‐Akt表达于损伤后3 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用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 HK‐2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上调、p‐Akt显著下调。【结论】脂多糖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损伤后可诱导自噬发生,且P1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药理学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原文传递
PAX2基因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表达的意义
9
作者 李丽 吴玉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PAX2基因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新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意义。【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40只。于术后3d、5d、7d、14d(每组10只)处死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 【目的】探讨PAX2基因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新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意义。【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40只。于术后3d、5d、7d、14d(每组10只)处死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检测肾组织PA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UUO组肾间质呈现明显的纤维化。②免疫组化发现sha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无PAX2表达;UUO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较多;③Westernblot显示PAX2蛋白水平在UU0组术后3d相比sham组明显的增加(P〈0.05),随着梗阻时间延长PAX2蛋白表达更加明显;④realtimePCR显示,PAX2mRNA与PAX2蛋白的,矗达趋势相同。⑤相关分析:PAX2蛋白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991,P〈0.05),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985,P〈0.05)。【结论】胚胎发育基因PAX2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存在重新表达;并参与了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病理学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
下载PDF
内皮素-1对糖尿病肾脏疾病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杨青 颜伟健 +1 位作者 张驰 李君科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1期3236-32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状况,探讨内皮素-1(ET-1)促进DKD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状况,探讨内皮素-1(ET-1)促进DKD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所有大鼠均在第4周后处死,分别检测血清、肾组织ET-1水平,并检测肾组织中E-cadherin、α-SM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以及α-SMA、TGF-β1的m RNA表达。结果 ET-1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TGF-β1m RNA蛋白表达,抑制E-cadherin表达,ET-1受体拮抗剂组和TGF-β1si RNA组可抑制ET-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TGF-β1的表达,并促进E-cadherin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D中ET-1可促进肾小管上皮向肌成纤维细胞及间质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上皮细胞 肾小管/细胞学 糖尿病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高糖刺激后HK-2细胞形态变化及FSP1、E-ca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湘成 周巧玲 +1 位作者 吴晓英 彭卫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2220-22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对高糖作用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形态变化及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E-钙粘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第3代细胞株,同步培养后分为3组:N组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葡萄糖),H组为高糖...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对高糖作用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形态变化及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E-钙粘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第3代细胞株,同步培养后分为3组:N组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葡萄糖),H组为高糖组(含25 mmol/L葡萄糖),HR组为高糖DMEM加RGZ组(H组加入10μmol/L RGZ)。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HK-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FSP1、E-cad蛋白表达。【结果】①与N组比较,H组细胞呈梭形变,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增加,线粒体及微绒毛减少;FSP1蛋白表达增强(P<0.01),E-cad蛋白表达减弱(P<0.01)。②与H组比较,HR组细胞恢复为多边形或圆形,电镜下微绒毛和线粒体增加,粗面内质网减少;FSP1表达下降(P<0.01),E-cad表达增加(P<0.01)。【结论】①高糖刺激后HK-2细胞出现表型转化。②RGZ能够减弱高糖刺激下HK-2细胞的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药物作用 肾小管/细胞学 受体 细胞表面 钙粘着糖蛋白类
下载PDF
肌酐代谢产物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波 邓薇 +4 位作者 蒋云生 段绍斌 谢红萍 赵欢顺 关理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甲基胍、1。甲脲乙醇酸酐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HK.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培养:正常对照(A)组,甲基胍(B)组、1-甲脲乙醇酸酐(C)组,用MTr比色试验法检测细胞增殖,NAG酶释放检测对细胞的毒性... 目的比较观察甲基胍、1。甲脲乙醇酸酐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HK.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培养:正常对照(A)组,甲基胍(B)组、1-甲脲乙醇酸酐(C)组,用MTr比色试验法检测细胞增殖,NAG酶释放检测对细胞的毒性,Hoechst染色及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HK-2细胞加入甲基胍、1-甲脲乙醇酸酐后,较正常对照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0.188±0.011,0.176±0.010VS0.545±0.021,F=1557.74,P〈0.01),NAG酶浓度显著上升(20.488±0.473,22.225±0.565VS5.1254-0.198,F:3848.22,P〈0.01)。Hoechst33258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呈现核固缩,染色加深,并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显示B组、C组HK-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A组(18.23±1.1581,20.22±1.1433VS2.4734-0.321,F=526.06,P〈0.01)。C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B组(0.176±0.010VS0.1884-0.011,t=2.26,P〈0.05),NAG酶浓度显著高于B组(22.225±0.565VS20.488±0.473,t=-6.67.P〈0.01),凋亡率显著高于B组(20.224-1.1433VS18.23±1.1581,t=-2.762,P〈0.05)。结论1.甲脲乙醇酸酐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强于甲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胍/副作用 肌酸酐/副作用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药物作用/病理学
原文传递
miR-29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燕 王利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29a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究miR-29a是否通过调控膦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表达影响肾小管细胞凋亡。方法收集113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以及1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29a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究miR-29a是否通过调控膦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表达影响肾小管细胞凋亡。方法收集113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以及1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29a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通过转染miR-29a NC和miR-29a mimic到HK-2细胞中,用TGF-β1诱导HK-2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9a的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9a与PTEN的互补配对关系,Western blot检测潜在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再通过转染过表达PTEN的质粒,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K-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者血清相比,AKI患者血清中的miR-29a表达水平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miR-29a mimic后,HK-2细胞的凋亡明显少于转染miR-29a NC组(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29a与PTEN具有互补配对关系;转染过表达PTEN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在AKI患者血清中,miR-29a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29a通过抑制PTEN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代谢 肾小管/细胞学 上皮细胞/病理学 PTEN磷酸水解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TNF-α对缺氧复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NGA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硕 崔丽艳 张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5期6062-6064,共3页
目的研究TNF-α对缺氧复氧损伤的HK-2细胞中NGAL表达的影响,探讨NGAL作为早期AKI标志的意义。方法模拟缺氧复氧模型,RT-PCR法检测不同缺氧时间和不同浓度TNF-α作用后NGAL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复氧后NGAL表达上调,1、2、4 h组均高于0.5 h... 目的研究TNF-α对缺氧复氧损伤的HK-2细胞中NGAL表达的影响,探讨NGAL作为早期AKI标志的意义。方法模拟缺氧复氧模型,RT-PCR法检测不同缺氧时间和不同浓度TNF-α作用后NGAL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复氧后NGAL表达上调,1、2、4 h组均高于0.5 h组。随TNF-α浓度增高NGAL表达增加。缺氧1 h,同时200μg/L TNF-α刺激后,NGAL明显提高。结论缺氧复氧后,NGAL表达明显增强,TNF-α的大量产生,可能是NGAL表达增加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氧/病理学 上皮细胞/代谢 肾小管/细胞学 急相蛋白质类/代谢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代谢 脂笼蛋白质类/代谢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下调OX—LDL诱导的NRK52E细胞LOX-1表达和ROS生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瑞 丁国华 +1 位作者 梁伟 陈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NRK52E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LOX-1)表达和活性氧生成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同步化后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NRK52E细胞+...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NRK52E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LOX-1)表达和活性氧生成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同步化后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NRK52E细胞+0μg/ml ox-LDL);(2) ox-LDL组(NRK52E细胞+50 μg/ml ox-LDL);(3)辛伐他汀组(NRK52E细胞+10μmol/L辛伐他汀+50 μg/mlox-LDL),用Western blot测定LOX-1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ROS的表达.结果 (1)正常NRK52E细胞表达LOX-1非常低,50 μg/ml ox-LDL明显刺激NRK52E细胞表达LOX-1增加6.80倍,加用10 μmol/L辛伐他汀后,ox-LDL刺激的NRK52E细胞LOX-1表达降低65%;(2)正常NRK52E细胞内ROS生成很少,50 μg/ml ox-LDL可明显刺激NRK52E细胞内ROS生成增多了4.86倍,加用10μmol/L辛伐他汀后,ox-LDL刺激的NRK52E细胞ROS生成减少60%.结论 辛伐他汀可下调ox-LDL诱导的NRK52E细胞LOX-1表达和ROS生成,从而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伐他汀/药理学 脂蛋白类 LDL 肾小管/细胞学/代谢 受体 LDL/代谢 活性氧/代谢
原文传递
Ox-LDL通过LOX-1促进NRK52E细胞摄取脂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瑞 丁国华 刘红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脂质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加入不同浓度(0,25,50,100μg/ml)的ox-LDL及预先与LOX-1阻滞剂多聚肌苷酸(polyinosonic ac... 目的 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脂质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加入不同浓度(0,25,50,100μg/ml)的ox-LDL及预先与LOX-1阻滞剂多聚肌苷酸(polyinosonic acid,poly I)和爱兰苔胶(carrageenan)作用2 h,再加入50μg/ml的ox-LDL,24 h后用Realtime-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LOX-1蛋白表达,用油红O法测定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结果 在25~100μ/ml范围内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分别为0 μg/ml的2.13、10.14、20.81倍和2.53、12.18、21.45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脂质聚集也增加,分别为0μg/ml的3.2,6.4和12.5倍(P〈0.05);polyI或carrageenan使50μg/ml的ox-LDL诱导的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下降(48%,47%)和(72%,65%),同时细胞内脂质聚集减少41%和49%,LOX-1与细胞内脂质呈正相关(r=0.97,P〈0.05).结论 ox-LDL诱导NRK52E细胞表达LOX-1,又通过LOX-1促进脂质在细胞内聚集从而损伤细胞,这种诱导作用可被LOX-1的阻断剂部分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LDL/代谢 脂蛋白类 LDL/投药和剂量 肾小管/细胞学/药物作用/代谢 脂类代谢
原文传递
高糖刺激对HK-2细胞脂联素受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余美春 刘映红 +3 位作者 袁芳 刘伏友 彭佑铭 凌光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 了解体外高糖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脂联素受体(adipo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K-2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至贴壁且80%融合时,无血清培养24 h,改用含葡萄糖1、2,4、6、8 mg/m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T-PC... 目的 了解体外高糖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脂联素受体(adipo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K-2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至贴壁且80%融合时,无血清培养24 h,改用含葡萄糖1、2,4、6、8 mg/m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ad-ipoR的表达.将HK-2细胞分别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4 mg/ml)、低糖(1 ms/ml)DMEM培养液中培养0、12、24、48、72、96 h后提取总RNA,RT-PCR检测adipoR mRNA的表达.结果 adipoR1/R2基因在HK-2细胞上均有表达,且adipoR1(0.63±0.12)基因表达量是adipoR2(0.16±0.03)的3.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不同浓度葡萄糖及作用时间对HK-2细胞adipoR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westernblot检测到HK-2细胞上adipoR1的蛋白表达,其表达量不受葡萄糖浓度的影响(P〉0.05).结论 adipoR1/R2基因在HK-2细胞上均有表达,且以adipoR1为主,提示adipoR1在肾脏疾病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HK-2细胞adipoR的表达不受高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药理学 肾小管/细胞学/代谢/药物作用 受体 脂联素/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