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透析液钙浓度治疗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疗效观察
1
作者 马海军 彭霞 徐家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不同分为标准... 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不同分为标准浓度组和低浓度组。标准浓度组40例给予含钙1.50 mmol/L的透析液治疗,低浓度组40例给予含钙1.25 mmol/L的透析液治疗,比较两组矿物质、血清相关指标、骨代谢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钙、磷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浓度组低于标准浓度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低浓度组高于标准浓度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低浓度组高于标准浓度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低浓度组肌肉痉挛发生率5.00%(2/40)、头痛发生率2.50%(1/40)、心律失常发生率2.50%(1/40)与标准浓度组的10.00%(4/40)、7.50%(3/40)、7.50%(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可调节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矿物质及骨代谢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缺失肾性骨病 透析液 钙浓度 维持血透 骨代谢
下载PDF
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与早期肾性骨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左钰 周阳 +2 位作者 熊明霞 赵沙沙 杨俊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04-1910,共7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骼疾病(CKD-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成为CKD-MB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中心,成骨细胞通过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硬化素等,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使骨骼...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骼疾病(CKD-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成为CKD-MB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中心,成骨细胞通过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硬化素等,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使骨骼成为内分泌器官。因此,成骨细胞分化失调是慢性肾脏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早期事件。本文系统讨论了成骨细胞的代谢途径及早期CKD-MBD病理状态下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改变的相关机制,表明Wnt家族分泌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FGF-23、尿毒症毒素、代谢性酸中毒等信号通路及代谢物异常可改变成骨细胞代谢活性,引起成骨谱系成熟障碍,进而影响骨重塑,对于解释肾性骨病病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肾性骨病 细胞重新编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蒋小燕 王淑琴 +1 位作者 陈亚萍 田碧云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3-75,8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及骨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 目的 探讨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及骨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老年肾性骨病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肾性骨病相关因子指标(血钙、血磷、PTH、β2-MG)、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CRP)、骨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74例患者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8.4)岁;透析时间12~29个月,平均(18.50±5.30)个月。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两组血钙水平较高,血磷、PTH、TNF-α、IL-6、CRP水平及骨痛评分较低;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钙水平较高,PTH、β2-MG、TNF-α、IL-6和CRP水平及骨痛评分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利于降低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的PTH和β2-MG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骨痛评分,减少透析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高通量 低通量 血液透析 骨痛评分 老年
原文传递
碳酸司维拉姆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后肾性骨病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李月娟 童红霞 侯敬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尿毒症后肾性骨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与碳酸司维拉姆联合应用效果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接收72例尿毒症后... 目的:观察并探讨尿毒症后肾性骨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与碳酸司维拉姆联合应用效果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接收72例尿毒症后肾性骨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给进行分组,对照组(n=36)、联合组(n=36)。其中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则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碳酸司维拉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骨碱性磷酸酶(BAP)、FGF-23、BMP-7、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β_(2)微球蛋白(β_(2)-MG)、骨钙素(OCN)、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P、FGF-23、BMP-7、PTH、CRP、β_(2)-MG、OC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MP-7高于对照组,BAP、FGF-23、PTH、CRP、β_(2)-MG、OC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胃胀气、腹泻、反胃、干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后肾性骨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可调节骨代谢,改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反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 碳酸司维拉姆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5
作者 黎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87-0190,共4页
肾性骨病的发生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对骨骼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本研究施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观察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节点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均为明确诊断... 肾性骨病的发生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对骨骼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本研究施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观察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节点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均为明确诊断的肾性骨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观察组(7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液管理治疗),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各指标优势更显著,组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肾性骨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期间结合患者护理需求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病 临床疗效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甲状旁腺素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效能
6
作者 叶晓燕 于金兰 +2 位作者 宋新霞 杨玲 李俊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激素(PTH)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 目的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激素(PTH)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0.52~78.96岁,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收集患者BMP、PTH等临床资料,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间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情况,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BMP与PTH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无效的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有20例(16.67%)无效,其余100例(83.33%)有效。无效组与有效组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收缩压、白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效组BMP、PTH高于有效组(t=3.538、19.018,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BMP、PTH水平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OR=2.849,P=0.032;OR=2.77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BMP、PTH及二者联合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无效的灵敏度分别为73.91%、73.91%、86.9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0.758、0.860;BMP联合PTH的灵敏度高于BMP、PTH单一评估(均P<0.001)。结论BMP、PTH水平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骨病有关,BMP处于高水平时肾性骨病发生风险更高,二者联合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肾性骨病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 高血脂 糖尿病
下载PDF
微炎症状态及血清PTH(1-84)BALP水平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买尔哈巴·买买提 王婷 +1 位作者 帕热旦木·托乎提 韩媛媛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941-946,共6页
目的:分析微炎症状态及血清全长甲状旁腺激素[PTH(1-84)]、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骨... 目的:分析微炎症状态及血清全长甲状旁腺激素[PTH(1-84)]、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骨病分为肾性骨病组(n=36例)及非肾性骨病组(n=6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组时的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骨转化指标[PTH(1-84)、BALP、护骨素(OPG)]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肾性骨病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转化指标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微炎症及骨转化指标对MHD并发肾性骨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入组时的血清CRP、IL-6、β_(2)-M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时的血清PTH(1-84)、BALP、OP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肾性骨病组患者入组时的血清IL-6与PTH(1-84)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β_(2)-MG与BAL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RP(AUC=0.769,截断值为18.41mg/L时敏感度77.80%、特异度77.90%)、IL-6(AUC=0.791,截断值为243.53pg/mL时敏感度83.30%、特异度69.10%)、β_(2)-MG(AUC=0.731,截断值为5.605mg/L时敏感度73.90%、特异度70.28%)、PTH(1-84)(AUC=0.839,截断值为173.235ng/L时敏感度77.80%、特异度85.30%)、BALP(AUC=0.810,截断值为23.575U/L时敏感度94.40%、特异度64.70%)、OPG(AUC=0.826,截断值为365.93pg/mL时敏感度83.30%、特异度76.50%)对诊断MHD合并肾性骨病的预测效能良好。结论:骨转化指标[PTH(1-84)、BALP、OPG]及微炎症指标(CRP、IL-6、β_(2)-MG)水平在MHD患者中异常升高,对诊断MHD合并肾性骨病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微炎症状态 甲状旁腺激素 骨特异磷酸酶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卿霞 徐敏 +1 位作者 沈培培 贾海萍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组(51例)于... 目的研究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组(51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对比两组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5,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PTH、β2-MG及P3+水平分别为(212.16±24.19)g/L、(22.15±3.54)mg/L、(1.31±0.15)mmol/L,低于对照组,Ca^(2+)水平为(3.21±0.15)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5、13.162、25.126、22.61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8,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促进肾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透析 肾性骨病 治疗效果 血液灌流
下载PDF
肾性骨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9
作者 王世涛 张法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68-370,共3页
肾性骨病又名肾性骨营养不良,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就开始有肾性骨病的发生。当进展到终末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酸碱失衡等。肾性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肾性骨病又名肾性骨营养不良,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就开始有肾性骨病的发生。当进展到终末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酸碱失衡等。肾性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疼痛、病理性骨折、软组织及血管钙化等,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节钙磷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补充活性维生素D等方法[1],但容易引起高钙血症和钙磷乘积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西医治疗方法 病理骨折 酸碱失衡 脏病 维生素D 骨关节疼痛 钙磷乘积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大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ROD)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RO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ROD)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RO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64/66)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痛、体倦无力、肌肤甲错及腰膝酸软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OD可提高临床效果,纠正机体钙磷代谢紊乱,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肾性骨病 身痛逐瘀汤 维持血液透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中医五脏理论论治肾性骨病
11
作者 李如梦 高玉凤 徐敢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84-86,共3页
肾性骨病在祖国医学中通过症状表现可对应为“骨痹”“骨痿”等病名,其与五脏的密切程度以肾、脾、肝三脏为要,心肾的水火既济、肺肾的金水相生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精不足、脾化源不足使得成骨的根基不足,肝主... 肾性骨病在祖国医学中通过症状表现可对应为“骨痹”“骨痿”等病名,其与五脏的密切程度以肾、脾、肝三脏为要,心肾的水火既济、肺肾的金水相生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精不足、脾化源不足使得成骨的根基不足,肝主筋之功能减弱,影响约束骨节的功能;标实为脾失健运、肺失通调而蕴结湿浊,君火相火焦灼血液、肝气郁结而瘀血阻滞。本文通过详解肾性骨病的五脏相关病机、治法,旨在发挥中医药优势缓解患者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中医五脏理论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18)F-NaF PET/CT显像诊断肾性骨病的价值
12
作者 刘亚玲 陈利明 +4 位作者 温向琼 谢鑫 费敏 黄占文 欧三桃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应用^(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骨显像特点,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肾性骨病(RO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18)F-NaF PET... 目的:应用^(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骨显像特点,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肾性骨病(RO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18)F-NaF PET/CT显像的MHD伴ROD的20例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及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N-MID骨钙素(N-MID OS)、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等指标,通过^(18)F-NaF PET/CT骨显像检查,计算^(18)F-NaF的标准摄取值(SUV)。描述ROD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SUV与骨代谢标志物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骨^(18)F-NaF摄取与ROD的相关性。结果:70%ROD患者的^(18)F-NaF PET/CT图像显示全身骨骼多处显像剂异常浓聚,符合超级骨显像表现,颅骨及上、下颌骨显影明显表现为“黑颅征”或“狮面征”;肋骨和肋软骨连接处表现为对称性显影呈串珠样变;四肢骨表现为四肢长骨近端显像剂摄取弥漫性均匀增高或骨皮质增厚伴显像剂摄取增高,呈现出“双轨道征”征象。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SUV值与ALP呈正相关(r=0.493,P=0.027),股骨颈SUV值与iPTH(r=0.641,P=0.002)、t-P1NP(r=0.630,P=0.003)、β-CTX(r=0.513,P=0.021)均呈正相关。结论:^(18)F-NaF PET/CT显像能全面评估MHD患者的骨病变部位及范围。腰椎、股骨颈部位的^(18)F-NaF摄取与骨代谢标志物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18)F-NaF PET/CT骨显像有望成为诊断及评估肾性骨病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病 维持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骨代谢标志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NaF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性骨病采用骨化三醇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王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7期90-91,94,共3页
目的:研究针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肾性骨病采取骨化三醇给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列入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诊治的CRF合并肾性骨病病患60例,采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组及研究组,两组均30... 目的:研究针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肾性骨病采取骨化三醇给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列入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诊治的CRF合并肾性骨病病患60例,采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组及研究组,两组均30例。常例组给予病患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增加骨化三醇联合给药。比较两组病患不同时间点的痛感测评值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患的痛感测评值及相关临床指标比对数据均不具备差异性统计区别(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痛感测评值均显著低于常例组病患的痛感测评值;研究组相关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例组病患的相关临床指标,比对数据具备差异性统计区别(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CRF病患继发肾性骨病方式,可以辅助改善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病患的痛感不适症状,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 肾性骨病 骨化三醇 痛感测评值 相关临床指标
下载PDF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评估
14
作者 李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沈阳维康医院接受治疗的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46例)和B... 目的: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沈阳维康医院接受治疗的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46例)和B组(45例)。A组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B组患者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A组的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B组,血清骨钙素、β胶原蛋白、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水平也明显较B组低,A组治疗满意度明显较B组高,诸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骨代谢指标,临床实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功能衰竭 肾性骨病
下载PDF
益肾强骨方治疗肾虚浊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建军 周倩云 +1 位作者 宁宇华 齐迅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8期103-106,共4页
目的益肾强骨方对肾虚浊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浊瘀型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52例,依据曾经是否服用益肾强骨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 目的益肾强骨方对肾虚浊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浊瘀型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52例,依据曾经是否服用益肾强骨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强骨方,2组疗程均为8周。评估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碱性磷酸酶(BAP)、血钙、尿素、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骨痛、皮肤瘙痒、纳差腹胀、倦怠乏力4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项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iPTH、BAP、血磷、血肌酐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益肾强骨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虚浊瘀型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相关实验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骨痿 肾性骨病 虚浊瘀证 强骨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疗效
16
作者 马丹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44-0046,共3页
探析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均于2022.01-2023.01期间办理住院,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进行分组,一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并将其命为对照组,另一组... 探析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均于2022.01-2023.01期间办理住院,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进行分组,一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并将其命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并将其命为实验组,观察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占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Ca2+较高,且P3+、β2-MG以及PTH水平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实验组占比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维持性肾性骨病患者而言,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取得优异价值,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占比低,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透析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容易被忽视的肾性骨病
17
作者 郝润霞 《健康向导》 2023年第2期52-53,共2页
一提到骨病,人们就会想到骨折、腰腿疼痛、骨外伤等。但有一种骨病却鲜为人知,由于慢性肾衰竭时间长了以后,一般都会合并有低钙或高磷。长时间的低钙高磷,会刺激人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就是甲状旁腺激素会分泌多一些。这个激素就... 一提到骨病,人们就会想到骨折、腰腿疼痛、骨外伤等。但有一种骨病却鲜为人知,由于慢性肾衰竭时间长了以后,一般都会合并有低钙或高磷。长时间的低钙高磷,会刺激人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就是甲状旁腺激素会分泌多一些。这个激素就是为了纠正人体的低钙高磷,为了使血钙升高,可能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骨细胞来释放钙,从而升高血钙,引起病理改变,导致骨代谢异常[1],即肾性骨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外伤 甲状旁腺激素 高血钙 衰竭 骨细胞 腰腿疼痛
下载PDF
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肾性骨病的有效性观察
18
作者 周冬梅 代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71-0074,共4页
研究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择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BMD(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研究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择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BMD(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BM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肾性骨病患者通过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骨化三醇冲击疗法 肾性骨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覃深炎 王夏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20-0023,共4页
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病人中,研究该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骨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 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病人中,研究该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骨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血钙、血磷、iPTH更优(P<0.05),VEGF、TGF、BMP3、BMP7以及BMP9水平升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不仅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病人的血磷、血钙、iPTH、VEGF、TGF水平,还能改善骨形态发生蛋白,增强治疗疗效,提高预后,在临床中可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
20
作者 朱晶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36-0038,共3页
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进行分析,借助随机分组的... 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进行分析,借助随机分组的方式可以对54例患者实施单纯血液透析(对照组)与配合血液灌流(观察组),比较糖脂代谢水平、凝血功能指标与炎性因子指标。结果 观察组FPG、TC、TG与LDL-C分值均低于对照组(t值:8.770/13.921/16.729/13.539)(P值:0.000/0.000/0.000/0.000,<0.05),HDL-C高于对照组(t值:7.561)(P值:0.000,<0.05);观察组APTT、PT与T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值:4.946/7.868/7.725)(P值:0.000/0.000/0.000,<0.05),FIB高于对照组(t值:7.503)(P值:0.000,<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对照组(t值:11.355/11.149/12.747/14.869)(P值:0.000/0.000/0.000/0.000,<0.05)。结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应用期间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而将其联合血液灌流也能够改善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老年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