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apelin-12、AngⅡ及NO含量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帧桧 张培 +1 位作者 杨帆 丁伯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3-232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给药6周,每2周测1次血压。给药6周后取血,取肾脏。ELISA法测肾脏、血清中apelin-12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肾脏、血浆中Ang II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中NO含量。结果: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血压下降越明显。葛根素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pelin-12含量显著下降(P<0.01),葛根素低剂量组则下降不明显,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中apelin-12含量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浆中Ang II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显著(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大鼠体内apelin-12、AngⅡ和NO的含量及调节它们之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降压作用 APELIN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肾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四桂 黄河清 +2 位作者 陈少锐 饶曼人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等报道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组大鼠CF/HWW和CO/HWW降低29.2%和38.5%,LVSP、-dp/dtm ax分别降低22.8%和43.2%;LV-EDP和T值增高172.9%和187.1%,LVEDP-V曲线左移上抬,左室肌胶原含量增加38.9%。前胡丙素组CF/HWW和CO/HWW比LVH组分别增加23.5%和37.2%,LVSP值和-dp/dtm ax负值较LVH组增加16.0%和42.7%,LVEDP和T值降低38.9%和39.0%,左室LVEDP-V曲线接近正常组水平,左室肌胶原含量降低18.9%,其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结论前胡丙素可明显改善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心肌顺应性,同时也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胶原含量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肥厚 血流动力学 心肌顺应 胶原
下载PDF
莲心碱与莲心季铵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陆曙 潘扬 +1 位作者 陶冉 张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莲子心中2种异喹啉生物碱——莲心碱(Liensinine,Lien)和莲心季铵碱(Lotusine,Lot)的降压效果以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二肾一夹造成RHR模型,口服给予Lien和Lot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 目的探讨中药莲子心中2种异喹啉生物碱——莲心碱(Liensinine,Lien)和莲心季铵碱(Lotusine,Lot)的降压效果以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二肾一夹造成RHR模型,口服给予Lien和Lot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以左室质量与体质量比(LVW/BW)和左室结构参数为指标测定药物对RHR的LVH的逆转情况。结果Lien和Lot均能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效地进行降压,且使RHR增高之LVW/BW值、左室壁(LVW)厚度和室中隔(SI)厚度均得到显著回降。结论Lien和Lot对RHR大鼠左室肥厚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莲心季铵碱 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肥厚
下载PDF
矮膜苞芹水提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金芳 张雪 +3 位作者 胡江兰 兰卫 朱慧敏 刘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38-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矮膜苞芹水提物对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enal hypertensive rats,RHR)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肾动脉狭窄法建立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组及矮膜苞芹水提... 目的探讨矮膜苞芹水提物对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enal hypertensive rats,RHR)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肾动脉狭窄法建立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组及矮膜苞芹水提物高、低剂量组,灌胃给药6w,每周无创微动脉测压法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6w后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醛固酮(ALD)、抗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并观察其肾脏、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矮膜苞芹水提物能降低RHR大鼠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卡托普利相比,矮膜苞芹水提物高剂量组降血压作用与卡托普利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矮膜苞芹水提物能降低RHR大鼠血浆中ACE(P<0.01)、ALD(P<0.01)、ET-1(P<0.01)、AngⅡ(P<0.05),能升高RHR大鼠血浆中SOD活力(P<0.01)。矮膜苞芹水提物在某种程度上对RHR靶器官肾脏和心脏的损害有逆转作用。结论矮膜苞芹在防治肾性高血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膜苞芹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机制
下载PDF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帧桧 陈莉 +2 位作者 柏松 汪江涛 丁伯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2-467,共6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氯...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氯沙坦组,联用组以及模型组(n=8)。连续给药8周后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改变,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测心肌羟脯氨酸(HY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HYP水平降低(P<0.01或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和联用组心肌Ang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除葛根素低剂量组外其他用药LVWI显著降低(P<0.01或P<0.05),MMP-1与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结论葛根素联用氯沙坦能显著下调心肌局部MMP-1/TIMP-1 mRNA及蛋白比值,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 心肌纤维化 MMP-1 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
下载PDF
天麻钩藤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及主动脉肥厚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丹巧 王巍 +2 位作者 孙晓芳 赵德忠 杜贵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主动脉肥厚的干预作用及对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用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天麻钩藤方组。连续投药6周,每2周测血压1次。处死动物后,称量左...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主动脉肥厚的干预作用及对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用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天麻钩藤方组。连续投药6周,每2周测血压1次。处死动物后,称量左室及主动脉湿重,观察心脏、主动脉病理学变化,测定心脏、主动脉组织Ang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1周,收缩期血压平均上升37 4mmHg ,7周后,出现明显的左室肥大和主动脉肥厚的病理改变,心脏和主动脉组织的AngⅡ升高(P均<0. 0 1) ;与模型组相比,依那普利治疗,降低了血压、改善了组织病理学的变化(P <0 . 0 5或P <0. 0 1) ;天麻钩藤方治疗,改善了左室和主动脉的湿重及其病理学变化,抑制了心脏和主动脉组织的AngⅡ升高(P <0. 0 5或P <0 . 0 1)。结论:天麻钩藤方逆转了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主动脉肥厚的病理改变,降低了心脏、主动脉组织AngⅡ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肥厚 天麻钩藤 干预作用 主动脉组织 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大鼠模型 病理学变化 依那普利 病理改变 0.05 动脉狭窄 收缩期血压 组织病理学 Ang 左室肥大 大鼠心肌 心脏 血压 升高 湿重 治疗
下载PDF
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ngⅡ、IMD及心肌IM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江涛 丁伯平 +2 位作者 柏松 陈莉 黄帧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3-624,共2页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Roh等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血管活性肽,具有超家族成员相似或更强的降血压、保护心功能等生物学效应。钩藤碱为茜草科植物钩藤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压及镇静等作用,但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Roh等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血管活性肽,具有超家族成员相似或更强的降血压、保护心功能等生物学效应。钩藤碱为茜草科植物钩藤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压及镇静等作用,但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IMD水平变化的报道较少,本实验探讨钩藤碱对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和心肌IMD水平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钩藤碱 IMD AngⅡ 大鼠血浆 心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家族成员
下载PDF
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德军 张利棕 +6 位作者 方明笋 周卫民 寿旗扬 蒋剑平 蔡月琴 朱科燕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两肾两夹法造大鼠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收缩压分层,分成模型对照组、高(土茯苓6 g/kg)、中(土茯苓3 g/kg)、低(土茯苓1.5 g/kg)剂量组和阳性组(卡...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两肾两夹法造大鼠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收缩压分层,分成模型对照组、高(土茯苓6 g/kg)、中(土茯苓3 g/kg)、低(土茯苓1.5 g/kg)剂量组和阳性组(卡托普利5 mg/kg);试验期间各组经口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每周测定血压1次,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液中ANP、NO、ET、CGRP和AngII水平。结果土茯苓显著降低了肾性高血压大鼠SBP、DBP和MBP(P<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了ANP、ET的水平(P<0.05,P<0.01),升高了NO的水平(P<0.05)。结论土茯苓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降低ANP、ET和升高NO的水平,而发挥血压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血管活物质
下载PDF
金鸡菊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凌冰 哈木拉提 +6 位作者 刘晓燕 胡梦颖 张兰兰 马雪萍 徐磊 杨强 孙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kg-1)组,每组10只。口服28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主动脉组织中AngⅡ的含量;测量左肾重与右肾重比值(LK/RK)。结果 CTE(40、80、160 mg·kg-1)组均可明显降低RHR的血压、血浆AngⅡ、ALD、ET-1、主动脉组织AngⅡ含量(P均<0.01),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和LK/RK比值(P均<0.01),其中CTE(160 mg·kg-1)组能够明显升高AngⅠ的含量(P<0.05)。结论金鸡菊提取物具有明显降压效果,能够减少AngⅡ、ALD、ET-1生成并增加NO的含量,推测其降压机制可能通过影响RAAS系统发挥类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ngⅠ拮抗剂的作用,而且参与内皮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 内皮素 一氧化氮 LK RK
下载PDF
复方苦豆子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a^(2+)含量及血浆AngⅡ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颖 陈虹 闫明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豆子(CK)在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的过程中,对心室肌Ca^(2+)含量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1C-RHR),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1),CK高、中... 目的:探讨复方苦豆子(CK)在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的过程中,对心室肌Ca^(2+)含量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1C-RHR),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1),CK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3.60,16.80和8.40g·kg^(-1),n均为12)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8 mg·kg^(-1),n=10),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每日灌药一次,连续8周。每周测定各组动物尾动脉收缩压,在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壁厚度(LVWT)、心室肌Ca^(2+)及AngⅡ水平的影响。结果:用药1周后CK高、中剂量组血压显著下降(P<0.05),4周后降至最低水平(P<0.01)。CK高、中剂量组的LVMI,LVWT,心室肌Ca^(2+)含量及An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及P<0.05),CK高剂量与卡托普利作用相近。结论:CK对RHR的心脏重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豆子 左室肥厚 肾性高血压大鼠 钙超载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笑丽 韩景辉 +2 位作者 杨瑞霞 刘子旺 杨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705-706,共2页
目的 :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二肾一夹 (简称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方法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选用大鼠血压、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来研究首乌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将大鼠 (n =32 )按... 目的 :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二肾一夹 (简称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方法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选用大鼠血压、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来研究首乌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将大鼠 (n =32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首乌降压胶囊高剂量组 (简称首高组 )、首乌降压胶囊低剂量组 (简称首低组 )、卡托普利组 ,每组 8只 ,另假手术组 8只 ,共 4 0只。结果 :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和肾脏组织PRA、AngⅡ、ALD等异常 ,这些变化是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一定的改善和降低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及肾脏组织PRA、Ang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降压胶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老年降压冲剂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昌均 黄小军 陈宝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RHR)血浆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老年降压冲剂的作用。方法 :建立RHR模型 ,随机分为 5组 ,观察ET、NO含量变化。结果 :RHR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而NO浓度...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RHR)血浆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老年降压冲剂的作用。方法 :建立RHR模型 ,随机分为 5组 ,观察ET、NO含量变化。结果 :RHR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而NO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1) ;血浆ET和NO有显著负相关 (r =- 0 .984,P <0 .0 0 1) ;老年降压冲剂能升高血浆NO浓度 ,降低ET浓度。结论 :RHR高血压形成可能ET、NO起重要作用 ,ET -NO平衡调节可能是老年降压冲剂降压机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老年降压冲剂
下载PDF
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重要脏器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莉群 杨解人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萧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复制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给药6w后,测定大鼠心、肝、脑、肾靶器官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结果:芝麻素高(100mg/kg.d)、...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复制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给药6w后,测定大鼠心、肝、脑、肾靶器官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结果:芝麻素高(100mg/kg.d)、中(33mg/kg.d)剂量可明显降低各器官组织匀浆的ROS、MDA含量,升高SOD的活力,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自由基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肾性高血压大鼠 SOD MDA ROS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脑梗死早期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施晓耕 王艺东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梗死早期梗塞边缘区域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和线栓法复制持续的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12 h取梗塞边缘区域脑组织,提取R...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梗死早期梗塞边缘区域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和线栓法复制持续的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12 h取梗塞边缘区域脑组织,提取RNA,经过荧光标记后与5705条基因的oligo DNA芯片杂交、扫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表达4165条,差异表达129条,其中表达上调93个, 下降36个。转录调控、逆境反应、细胞粘附和细胞凋亡组全部上调。运输、信号、分化、发育、代谢、细胞周期组双向变化。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缺血区功能基因明显变化,可预示脑梗死的分子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肾性高血压大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血压平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柯于鹤 屈松柏 +2 位作者 胡有志 孙江桥 潘克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 2K1C法 ,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模型 ,术后 8周将造模成功的 40只RHR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 ,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 2K1C法 ,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模型 ,术后 8周将造模成功的 40只RHR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 ,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 ) ,测量心肌细胞面积、周长、平均直径、长径和短径。SP免疫组化测量原癌基因C -myc和C -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①血压平有降低血压、左室重量 (LVW )、左室重量指数 (LVW /BW )、心肌细胞体积的作用 ;②血压平可降低血清PCⅢ含量 ,抑制原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 ;③血压平的降压和逆转左室重构的药理作用有量效关系。结论 血压平具有逆转RHR左室重构的作用 ,其降低血压、降低血清PCⅢ含量、抑制Ⅲ型胶原合成、防治心肌纤维化及降低原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左心室肥厚 ,是其逆转2K1CRHR左室重构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重构 大鼠
下载PDF
“佐金平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慧玲 尹思源 +3 位作者 周伟 王全 周喜芬 石含秀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102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rats,RHR)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含量,探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RHR的降压机制。方法筛选2月龄健康雄性S... 目的通过检测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rats,RHR)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含量,探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RHR的降压机制。方法筛选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3只与手术组65只。制备阴虚阳亢证肾性高血压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阴虚阳亢证RHR,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滋肺阴组、补肝肾组、滋肺阴合补肝肾组(简称综合组)。ELISA法测定血浆ET-1、AngII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NG II、ET-1及血清CRP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NO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血浆ANG II、ET-1及血清CRP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明显升高(P<0.05);滋肺阴组血浆ANG II、ET-1及血清CRP有降低,血清NO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滋肺阴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综合组血浆ANG II、ET-1及血清CRP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明显升高(P<0.05),补肝肾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肺阴合补肝肾法(简称综合法)对阴虚阳亢型RHR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降压效果较单用补肝肾法更为明显。其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减少缩血管ET-1的形成,削弱ET所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大及血管壁增厚。增加舒血管物质NO的产生,抑制血管壁增厚;减少血清CRP的产生,减轻CRP所致炎症反应对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增厚及顺应性降低;减少ANG II形成,对抗ANG II所致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及顺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肺阴合补肝 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活物质
下载PDF
白川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建宇 曹永孝 +3 位作者 黄琳红 刘静 赵万红 曹林青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目的 观察白川降压胶囊 (BC)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急性降压作用和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动脉插管直接测压法测量血压和心率。结果 给予 BC 0 .1 5 ,0 .3 ,0 .6 g· kg-13 0 ,6 0 ,90 ,1 2 0 min后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明... 目的 观察白川降压胶囊 (BC)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急性降压作用和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动脉插管直接测压法测量血压和心率。结果 给予 BC 0 .1 5 ,0 .3 ,0 .6 g· kg-13 0 ,6 0 ,90 ,1 2 0 min后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BC各剂量给药后大鼠心率无明显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结论 BC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明显的急性降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川降压胶囊 直接测压法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用阿伐他汀减轻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帧桧 杨帆 +1 位作者 张培 丁伯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2,共2页
业已证明美托洛尔对肾性高血压小鼠的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1]。近年来又发现,阿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也具有逆转作用[2]。而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对靶器官心脏损伤更大。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重构 阿伐他汀 美托洛尔 减轻 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血压平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杰 胡有志 +4 位作者 屈松柏 向楠 柯于鹤 冯德勋 李大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kg-1·d-1);模型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容量水,疗程8周。手术前及术后每周测血压1次,给药第8周末,各组测量大鼠体重(BW),眼眶放血2ml,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心脏,去除心房、右室游离壁,左室及室间隔称重(LVW),计算LVW/BW之比。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心肌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高清晰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形态参数及原癌基因cmyc和c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血压平降低血压,降低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心肌细胞体积及血清PCⅢ含量,抑制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血压平大、中剂量组LVW、LVW/BW及血清PC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图像分析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面积、周长、平均直径、长径及短径)及cmyc、cfos表达阳性的心肌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接近(P>0.05)。结论:复方中药血压平具有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其降低血压和血清PCⅢ含量、抑制Ⅲ型胶原合成、防治心肌纤维化及降低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左心室肥厚是其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重构 血清Ⅲ型前胶原 原癌基因
下载PDF
复方苦豆子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血浆AngII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颖 陈虹 +2 位作者 马建慧 祝世发 刘小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05-708,共4页
为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及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建立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ⅠC-RHR),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od组),CK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和卡托普利... 为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及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建立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ⅠC-RHR),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od组),CK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和卡托普利组(Cap组),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每日灌药1次,连续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左室肥厚指数(LVHI)及AngⅡ影响。结果表明:1)CK长期给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LVHI,H、M组与Mod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组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CK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浆AngⅡ水平,与Mod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组下降最为明显。这表明CK对RHR的心脏重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豆子制剂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