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肾损伤分子1、血清胱抑素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预测子痫前期发病和早期肾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黄菁 郑美玲 +1 位作者 王玉珏 于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预测子痫前期发病和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30例重度...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预测子痫前期发病和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作为子痫前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足月分娩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尿KIM-1和尿NGAL,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的尿KIM-1、尿NGAL、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病情进展各指标均逐渐升高。体质量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肌酐比值、尿KIM-1、血清胱抑素C和尿NGAL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尿KIM-1、血清胱抑素C、尿NGAL及联合预测因子作为子痫前期早期肾损伤筛查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83.3%、75.0%、88.9%、96.8%;特异度分别为72.7%、70.0%、75.6%、86.4%。结论尿KIM-1、血清胱抑素C和尿NGAL的水平可反映子痫前期的病情进展和子痫前期肾损伤的程度。尿KIM-1、血清胱抑素C、尿NGAL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早期肾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肾损伤分子1 血清胱抑素C 脂质运载蛋白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和白介素18在诊断心肺分流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华杰 王平 +5 位作者 沈云琳 李小兵 张儒舫 孙蕾 匡新宇 黄文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7-523,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白介素18(IL-18)在儿童心肺分流术(CPB)后急性肾损伤(AK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住院行CPB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7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白介素18(IL-18)在儿童心肺分流术(CPB)后急性肾损伤(AK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住院行CPB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7例,按照pRIFLE标准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观察术前,术后30 min、2 h、4 h、24 h、48 h和72 h血清肌酐(Scr)、尿NGAL、尿KIM-1、尿肌酐(Ucr)及尿IL-1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GAL、KIM-1及IL-18早期预测AKI的价值。结果67例CPB儿童中23例(34.3%)发生AKI。按pRIFLE标准分期:危险期15例,损伤期4例,衰竭期3例,丧失期1例。AKI组术后4 h、48 h和72 h尿NGAL/Ucr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尿NGAL/Ucr为1.20时,预测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64和0.561,AUC为0.671(95%CI:0.537~0.804)。术后48 h和72 h AKI组尿KIM-1/Ucr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术后24 h尿KIM-1/Ucr为1.16时,预测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3和0.512,AUC为0.698(95%CI:0.563~0.834)。术后4 h AKI组尿IL-18/Ucr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术后4 h尿IL-18/Ucr为0.04时,预测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773和0.561,AUC为0.655(95%CI:0.510~0.800)。结论联合检测尿NGAL、尿KIM-1及尿IL-18水平对儿童CPB术后早期预测AKI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白介素18 儿童
下载PDF
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中尿肾损伤分子1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霍文谦 靳风烁 +3 位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朱方强 张克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62-3266,共5页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后...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评估及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纳入46例肾移植受者,根据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3组,肾功能迅速恢复组22例,肾功能缓慢恢复组14例,肾功能延迟恢复组10例。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收集24h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肾损伤分子1含量,同时检测尿液肌酐浓度和当天血清肌酐浓度。观察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变化,并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血清肌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各组肾移植后2d内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处于高水平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移植2d后肾功能迅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随肌酐的下降而迅速下降;肾功能缓慢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肌酐正常后开始下降;肾功能延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迅速下降,但在肌酐开始下降的前一两天迅速上升并持续到肌酐恢复正常。提示尿肾损伤分子1动态检测对预测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肾损伤分子1水平高可能预示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移植 功能 诊断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楠 周巧玲 +4 位作者 洪学敏 敖翔 彭卫生 毛立新 唐荣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及ICU住院的AKI患者、5·12汶川地震...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及ICU住院的AKI患者、5·12汶川地震伤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尿液及临床表现等资料。按照RIFLE标准,将住院治疗患者分为轻度AKI组20例、中重度AKI组25例;另外,地震外伤组25例、ESRD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KIM-1,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对尿KIM-1与尿NAG、血清SOD及MDA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尿KIM-1在AKI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ESRD组比较,轻度AKI组和中重度AKI组,尿KIM-1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重度AKI组较轻度AKI组尿KIM-1升高更明显(P<0.05);尿KIM-1与NAG酶、血清SOD及MDA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尿KIM-1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1)。ESRD组尿KIM-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外伤组尿KIM-1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KI发生时,检测尿中KIM-1有助于AKI的早期临床诊断。AKI患者尿中KIM-1升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急性损伤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低渗造影剂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慧凛 张金元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观察低渗造影剂碘必乐诱导的造影剂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表达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上调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对照组(CON组,n=15),造影剂肾病模型... 目的:观察低渗造影剂碘必乐诱导的造影剂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表达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上调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对照组(CON组,n=15),造影剂肾病模型组(CM组,n=15)及氯化钴预处理组(Cocl2+CM组,n=15)。为建立造影剂肾病大鼠模型,应用碘必乐(3gI/kg)前,依次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INDO,10mg/kg)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mg/kg)。分别于造模后第2h、12h、24h、48h、72h处死动物,并检测血肌酐值,HE染色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方法测定肾组织中KIM-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M组造模后第2h、12h血清肌酐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48h、72h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显示造模成功,Cocl2+CM组较同一时间点CM组血清肌酐值显著下降(P<0.01);(2)HE染色可见CM组24h、48h、72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小管损伤,伴有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空泡变性、细胞脱落及再生,部分肾小管结构破坏,髓质区病变较皮质病变更严重;Cocl2+CM组较同一时间点的CM组肾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5);(3)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结果表明,自造模后2h始,CM组较阴性对照组大鼠肾组织KIM-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Cocl2+CM组较同一时间点的CM组KIM-1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结论:低渗造影剂碘必乐诱导的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大鼠肾组织KIM-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较血肌酐更早的反映肾损伤,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可以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KIM-1表达亦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损伤分子1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氯化钴 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低渗造影剂
下载PDF
慢性肾心综合征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鲁晓 林珊 +1 位作者 贾俊亚 姚瑶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心综合征(CRCS)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RCS患者27例,根据入院14 d内肾功能改变情况,分为肾功能改善组(A组)8例和肾功能未改善组(B组)19例。同期选择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慢性肾衰竭患... 目的探讨慢性肾心综合征(CRCS)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RCS患者27例,根据入院14 d内肾功能改变情况,分为肾功能改善组(A组)8例和肾功能未改善组(B组)19例。同期选择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3例作为慢性肾衰竭组(C组)、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N组)。分别检测各组入院第1、7、14天时尿液KIM-1水平,并探讨其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肌酐(SCr)的关系及其在判断CRCS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入院第1天,A、B组尿液KIM-1水平较C、N组明显增加(P均<0.05);14 d后,A组尿液KIM-1水平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相关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CRCS患者尿液KIM-1与eGFR呈负相关(r=-0.245,P<0.05),与SCr呈正相关(r=0.56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时尿液KIM-1对CRCS患者预后判断能力较强。结论早期检测尿液KIM-1水平有助于CRCS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综合征 肾损伤分子1 小球率过滤
下载PDF
尿中肾损伤分子1水平升高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申俊 刘妍 +5 位作者 张金晓 高绪聪 周飞 姜凌 张建军 张宗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评价尿中肾损伤分子1(KIM-1)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制备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模型。顺铂模型大鼠于单次ip给药后第3,5,6和7天,庆大霉素模型于首次ip给药后第3,7,10和13天,环孢素模型于首次ig给药后第8... 目的评价尿中肾损伤分子1(KIM-1)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制备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模型。顺铂模型大鼠于单次ip给药后第3,5,6和7天,庆大霉素模型于首次ip给药后第3,7,10和13天,环孢素模型于首次ig给药后第8,15,36和53天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各组大鼠于处死前24 h收集尿液。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及尿肌酐(UCr)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尿KIM-1水平,HE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顺铂模型大鼠单次给药后第3天肾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而尿KIM-1升高了4.7倍,SCr和BUN升高了0.3和0.7倍;第5和6天,KIM-1升高了10.0和8.7倍,SCr升高了1.9和3.3倍,BUN升高了3.0和5.1倍,第5天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第7天,KIM-1水平升高了16.5倍,SCr和BUN水平略降,为正常对照组的1.2和3.0倍。庆大霉素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于首次给药后第7天,SCr和BUN水平和肾组织未见明显改变,KIM-1水平升高了2.6倍;第10和13天,SCr水平升高了1.7和1.6倍,BUN升高了2.0和1.9倍,KIM-1升高了12.5和33.9倍,第10天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环孢素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第8天,SCr和BUN水平和肾组织未见异常,KIM-1升高了正常对照组的0.6倍;第15,36和53天,KIM-1分别升高了1.7,4.3和9.3倍,SCr分别为1.0,1.0和1.2倍,BUN分别升高了0.4,0.6和1.2倍,肾组织在第53天时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顺铂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4,0.953和0.979,庆大霉素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AUC分别为0.877,0.713和0.932,环孢素模型组SCr,BUN和KIM-1的AUC分别为0.668,0.766和0.976。结论在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诱导的肾损伤模型中,尿KIM-1可用于早期肾损伤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肾损伤分子1 顺铂 庆大霉素 环孢素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与IgA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宇 樊恒 包蓓艳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1期3548-3550,共3页
肾损伤分子1(KIM-1)是新发现的一种T细胞膜蛋白家族成员中的Ⅰ型跨膜蛋白,其在诊断急性肾损伤、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gA肾病是由大量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激活补体而引起的肾损伤。近期研究表明K... 肾损伤分子1(KIM-1)是新发现的一种T细胞膜蛋白家族成员中的Ⅰ型跨膜蛋白,其在诊断急性肾损伤、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gA肾病是由大量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激活补体而引起的肾损伤。近期研究表明KIM-1是近曲小管损伤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和评估IgA肾病患者肾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通过干预KIM-1表达,可能成为治疗IgA肾病的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特别是针对抗纤维化治疗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有效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IGA 损伤
下载PDF
尿液肾损伤分子1:预测梗阻性肾病肾脏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园园 牟姗 +3 位作者 薛蔚 蒋晨 徐维佳 倪兆慧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尿液肾损伤分子1(u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uNGAL)在梗阻性肾病所致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价值,评价其在预测肾脏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解除梗阻前后不同时相的尿液标本,应用EL... 目的:探讨尿液肾损伤分子1(u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uNGAL)在梗阻性肾病所致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价值,评价其在预测肾脏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解除梗阻前后不同时相的尿液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uKIM-1、uNGAL水平,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年,评估uKIM-1、uNGAL在梗阻性肾病肾脏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生AKI的患者uKIM-1和uNGAL水平显著升高,uKIM-1、uNGAL与血清肌酐成正相关,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和0.900。肾脏预后差的患者术后72h uKIM-1水平显著升高。ROC曲线分析uKIM-1在肾脏预后判断中的AUC为0.912,敏感度85.7%,特异度84.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示出现术后72h尿KIM-1>156.00 pg/(mg·Cr),与不良预后呈明显相关性。结论:uKIM-1、uNGAL对诊断梗阻性肾病所致AKI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后72h uKIM-1有助梗阻性肾病肾脏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梗阻性病预后急性损伤
下载PDF
对烧伤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尿肾损伤分子1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媛媛 郑天亮 +1 位作者 韩忠学 周婷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213-1215,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烧伤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01至2013-12在我院烧伤科住院的烧伤患者123例,依据烧伤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烧伤组,每组41例,... 目的探讨对烧伤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01至2013-12在我院烧伤科住院的烧伤患者123例,依据烧伤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烧伤组,每组41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体征(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PCT和KIM-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烧伤组体温、心率、呼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轻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2.7、12.7±3.3、17.9±5.6,P<0.05),但轻与中度烧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烧伤组与轻中度烧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轻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烧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测定只有重度烧伤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水平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烧伤组的PCT、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烧伤组间比较(轻中、中重、轻重度),PCT、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尿肾损伤分子1可用于烧伤患者不同程度的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尿肾损伤分子1 烧伤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18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初晶学 仲晓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9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尿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应用。方法:11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 目的:探讨尿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应用。方法:11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采集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采用酶法进行血肌酐(Scr)测定、ELISA法进行尿KIM-1和尿IL-18测定。结果:11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有29例患者在24~48h内Scr绝对值升高≥26.4μmol/L,或Scr较基础值升高≥50%,符合AKI诊断标准,AKI发生率为24.3%。与术前相比,AKI组患者尿KIM-1术后4h开始升高、尿IL-18术后6h开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KIM-1和尿IL-18与血S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12(P〈0.01)。尿KIM-1在AKI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可信区间为0.717~0.993(P〈0.01);尿IL-18在AKI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可信区间为0.661~0.985(P〈0.01)。结论:检测尿KIM-1和尿IL-18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AK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白细胞介素18 急性损伤 血肌酐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磊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急性创伤性肾损伤50例作为创伤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急性创伤性肾损伤50例作为创伤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创伤组入院时及对照组健康体检时尿NGAL、KIM-1、IL-18及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点尿NGAL、KIM-1、IL-18及SCr水平,并将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NGAL、KIM-1、IL-18水平与SCr水平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NGAL、KIM-1、IL-18和SCr水平对急性创伤性肾损伤的诊断意义。结果创伤组入院时尿NGAL、KIM-1、IL-18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随着入院时间延长尿NGAL、KIM-1、IL-18和SCr水平均逐渐增高,不同时间点间同一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NGAL、KIM-1、IL-18水平与SCr水平均呈正相关。入院后8 h尿NGAL及入院后24 h尿NGAL、KIM-1、IL-18和SCr水平对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均具有诊断价值。结论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尿NGAL、IL-18、KIM-1水平在SCr水平上升之前会显著升高,且尿NGAL、IL-18、KIM-1均对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有预测价值,故尿NGAL、IL-18、KIM-1可作为急性创伤性肾损伤患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创伤和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尿肾损伤分子1蛋白与造影剂肾病研究现状
13
作者 马雪 张蓓茹 李德天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2期3479-3481,共3页
造影剂肾病(RCIN)是造影剂所致肾损伤,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血清肌酐水平急剧上升或者尿量的改变,但部分RCIN并不伴有尿量的变化,血清肌酐的升高也滞后于实际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这给诊断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尿肾损伤分子1(KIM-1)... 造影剂肾病(RCIN)是造影剂所致肾损伤,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血清肌酐水平急剧上升或者尿量的改变,但部分RCIN并不伴有尿量的变化,血清肌酐的升高也滞后于实际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这给诊断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尿肾损伤分子1(KIM-1)可能作为RCIN的早期诊断标志之一。为此,对近年KIM-1的结构与功能和KIM-1多态性与RCIN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尿液 肾损伤分子1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军童 苟蓉 +3 位作者 邢玉荣 王刘伟 王瑞强 唐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肾损伤分子1(KIM-1)与高糖环境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自噬的关系,探讨KIM-1参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分五组:(1)对照组(D-葡萄糖5.6 mmol/L);(2)高渗组(D-葡萄糖5.6 mmol/L+D-甘露醇24.4 mmol/L... 目的:研究肾损伤分子1(KIM-1)与高糖环境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自噬的关系,探讨KIM-1参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分五组:(1)对照组(D-葡萄糖5.6 mmol/L);(2)高渗组(D-葡萄糖5.6 mmol/L+D-甘露醇24.4 mmol/L);(3)高糖组(D-葡萄糖30 mmol/L);(4)高糖+KIM-1siRNA组;(5)高糖+siRNA对照组。分别于培养8h、16h、24h进行测定。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KIM-1、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l轻链3Ⅱ型(LC3Ⅱ)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KIM-1、LC3ⅡmRNA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KIM-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细胞内自噬体形成数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多(P<0.05)。与高糖组相比,KIM-1 siRNA转染组细胞KIM-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自噬体形成数量减少(P<0.05)。结论:下调KIM-1的表达能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LC3Ⅱ的表达和自噬体的形成,提示KIM-1可能通过调控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小管上皮细胞 肾损伤分子1 自噬
下载PDF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引 杜晓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166-168,F0003,共4页
肾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肾脏中不能检测出,但在肾脏缺血或者毒性损伤后在近端小管细胞的细胞膜顶端表达增强,能够促进损伤的上皮细胞修复。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im-1可能是代表急性肾损伤早期、无创的近端小... 肾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肾脏中不能检测出,但在肾脏缺血或者毒性损伤后在近端小管细胞的细胞膜顶端表达增强,能够促进损伤的上皮细胞修复。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im-1可能是代表急性肾损伤早期、无创的近端小管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肾损伤分子1 生物学标志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及胱抑素C对万古霉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囡囡 曹雯 +5 位作者 罗延年 李培杰 高雪花 关银 李斌 王雪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血胱抑素C(cystatin C)对万古霉素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一2015年1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2科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血胱抑素C(cystatin C)对万古霉素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一2015年1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2科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后是否发生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和非。肾损害组。分别留取用药前及用药后6、12、24、48 h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标本中血肌酐、Cystatin C及尿KIM-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lWe,AUC),比较尿KIM-1及血Cystatin C对万古霉素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289例患者中38例发生万古霉素肾损害,与非肾损害组相比,肾损害组患者血肌酐水平于用药后48 h升高,而血Cystatin C及尿KIM-1水平分别于用药后12 h和6 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血Cystatin C及尿KIM-1对早期诊断万古霉素肾损害的AUC分别为0.868和0.922,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76-0.961和0.793-1.000。结论尿KIM-1及血CystatinC可作为万古霉素肾损害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其中尿KIM-1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胱抑素C 万古霉素 损害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定性诊断肾损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春晖 肖亮 +2 位作者 李润慈 王健 杨军平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93-495,499,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肾损伤分子1诊断肾损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1例肾损伤性疾病组和609例非肾损伤性疾病组的肾损伤分子1进行检测,并将该结果与两组病例的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比较。统计方法为Kappa检验、McNemar检验和Kruskal Wa... 目的探讨检测肾损伤分子1诊断肾损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1例肾损伤性疾病组和609例非肾损伤性疾病组的肾损伤分子1进行检测,并将该结果与两组病例的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比较。统计方法为Kappa检验、McNemar检验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与肾损伤性疾病的金标准相比较,肾损伤分子1诊断肾损伤性疾病的灵敏度为86.1%,特异性95.5%,阳性预测值90.0%,阴性预测值93.5%。肾损伤分子1的检测结果与肾损伤性疾病的金标准判定的结果统计处理提示两者的Kappa值为0.825,Kappa检验提示两者检测结果一致(P<0.001)。McNemar检验提示肾损伤分子1诊断肾损伤性疾病的临床价值优于血清尿素氮、肌酐(P<0.001)。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提示慢性肾病3期、4期和5期的肾损伤分子1的检测结果有差异(P<0.001)。结论肾损伤分子1诊断肾损伤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优于传统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性疾病 肾损伤分子1 慢性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肾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7
18
作者 Takaharu ICHIMURA 牟姗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3-538,共6页
1 Introduction Acute kidney injury is very important in clinic[1,2]. The primary etiologie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its severe condition,acute renal failure (ARF) ,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功能不全 急性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程程 景三辉 +1 位作者 张茜 吴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690-694,共5页
目的观察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I/R)后大鼠肾脏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 目的观察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I/R)后大鼠肾脏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通过夹闭双肾动脉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术后2h、6h、12h、24h、48h、72h每时点随机选取8只大鼠,分别取血及肾皮质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NF-α、Kim-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NF-α、Kim-1表达。结果与Sham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50.8±6.8)μmol/L、(4.7±0.5)mmol/L]比较,I/R组均于I/R损伤后6h开始升高[血清肌酐I/R6h时为(79.6±8.8)μmol/L、尿素氮I/R6h时为(9.3±1.6)mmol/L,均P〈0.053。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血清TNF-α(843.0±60.5)、Kim-1(453.7±56.4)水平比较,I/R组均于I/R2h开始升高[I/R2h时血清TNF-α为(944.2±68.3)、Kim-1为(1081.3±126.2),均P〈0.053,48h达高峰,但TNF-α于72h明显下降(3094.4±230.5),血清Kim-1水平48-72h保持高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I/R损伤后TNF-α、Kim-1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且均在12h表达最多。结论血清TNF-α与Kim-1能较早提示急性肾脏损伤,但Kim-1优于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损伤分子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尿肾损伤分子1对不同程度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洪波 路群 +1 位作者 董燕娇 周忠民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期89-90,9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住院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轻、中及重度烧伤组,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住院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轻、中及重度烧伤组,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留取血液及尿液,检测血全项水平;ELISA法检测和分析尿KIM-1及IL-18水平与烧伤程度等。结果:(1)轻、中、重度组及对照组的尿KI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尿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重度烧伤合并AKI患者尿KIM-1及IL-18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烧伤不合并AK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KIM-1及IL-18升高早于血肌酐升高。(3)尿KIM-1与血清BUN、Scr呈正相关,但与ALB呈负相关(P均<0.05)。尿IL-18与血清Cr低度相关,但与血清BUN、ALB无相关性。结论:尿IL-18、KIM-1可以作为预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合并AKI的早期敏感指标,为烧伤患者早期预防AKI提供一定的临床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急性损伤 白细胞介素18 损伤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